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运行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3
该成套装置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消弧线圈的结构模式,将接地变压器与消弧线圈有机地结合成一体,不仅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本钱,而且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安装、维护更加方便。
此外,其独特的自动跟踪调节功能采用嵌入式系统与可控硅技术相结合的原理来实现,没有机械传动局部,调节、跟踪速度快,噪音低,运行可靠。
2. 使用范围该成套装置适用于6kV或10kV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对电网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跟踪补偿,并可根据设定的脱谐度实现欠补、全补或过补运行。
也可以采用手动运行进行固定补偿。
自动运行时该装置能始终处于最正确补偿状态,使接地故障点的剩余无功电流减小到5A以下,因而可显著提高电网供电的平安性和可靠性。
该成套装置对电网对地分布电容比拟大,对地绝缘相对薄弱的电缆电网〔如煤矿6~10kV电网〕尤为重要,它可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减少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相间短路和电缆放炮的几率;此外,还能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
该成套装置可广泛适用于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等企业及大中城市、农村的6~10kV配电网络。
3. 工作环境✧安装方式:无剧烈震动及爆炸性介质的室内✧海拔高度:≤1000m✧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90%〔25℃〕✧污秽等级:Ⅲ级✧地震烈度:八度第二节: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结构及原理XBSG系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由三相五柱消弧线圈、低压电抗器、阻尼电阻箱、控制器及附件、装置壳体等构成。
三相五柱消弧线圈有五个铁芯柱,中间三个铁芯柱绕有高、低压线圈,边柱上没有线圈。
高压绕组采用星形联结,高压侧接电网A、B、C三相,星型联结点接电网地;低压绕组采用开口三角形联结,开口通过可控硅接通小型电抗器,通过接触器接通阻尼电阻。
三相五柱消弧线圈当电网正常工作时,加在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上的电压仅为正序,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0,矢量和为零,即消弧线圈星形联结点没有电流入地,正序磁通在中间三个柱之间流通,互为通道,不流经边柱,由于中间三个柱没有气隙,磁阻很小,正序阻抗很大,正序电流很小,其值相当于变压器的空载电流。
10kV-66kV消弧线圈技术监督规定1.引言本文档是针对10kV-66kV消弧线圈技术进行监督的规定。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规定适用于消弧线圈的使用、维护和监督等相关环节。
2.消弧线圈的分类消弧线圈通常分为空气变压器式和油浸式两种,其中空气变压器式更常见。
消弧线圈按功率划分,分为10kV-35kV和35kV-66kV两大类。
3.消弧线圈技术要求3.1 基本性能参数消弧线圈还原时间、绝缘处理、与电动机匹配等基本性能参数非常关键。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正常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合闸恢复时间、断开恢复时间、稳态时不升温等。
3.2 防爆措施消弧线圈通常工作时会需要承受很高的电压和电流。
如果没有合理的防爆措施,很容易就会引发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
因此,在设备使用、维护和监督等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防爆措施,特别是在设备密闭性差或操作空间狭小的场所。
3.3 外观检查在日常的使用中,应该及时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裂纹、损伤、氧化等情况。
同时也要检查设备是否存在腐蚀、损坏、变形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3.4 其他注意事项•在操作设备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操作过程应该稳定、缓慢,尽量避免冲击或急动作。
•在维护设备时需要特别注意设备断电后未完全放电,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触电事故。
•操作设备时应该保证周围的通风环境,防止电气设备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
•对于需要长时间不操作的消弧线圈,应特别注意保养。
4.设备监督在使用消弧线圈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具体要求包括:•维护计划:按照设备的使用频率,制定定期维护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维护记录:在维护过程中,应当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安全监督:长期使用消弧线圈的设备,应该建立安全监督机制,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出现安全问题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更严格的安全监督。
5.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10kV-66kV消弧线圈技术监督规定,包括了消弧线圈的分类、技术要求、设备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离石城南110kV变电站2#主变增容工程10kV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成套装置订货技术要求2007年11月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110kV变电站新建(扩建)工程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补偿装置。
它提出了对该装置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技术规范中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以书面形式,在投标文件中予以说明。
2、符合标准GB1094 《电力变压器》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量》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1032 《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及方案》GB10229 《电抗器》GB311.1~4.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配合,高电压实验技术》GB10237-88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GB/T7267-1987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GB16836-199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JB/T7828-1995 《继电器及装置包装贮运技术条件》3、一般工作条件:本技术条件协议书所规定的设备布置在户内,并能在下列条件下安全运行:户内/户外:户外环境温度:消弧线圈(接地变)本体为-35℃~+40℃,控制器为-5℃~+40℃。
最大温差: 30 K海拔高度:≤1000 m最大风速: 30m/s覆冰厚度: 10mm环境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电气规程消弧线圈的运行4.1 一般要求4.1.1消弧线圈的运行、停止及倒换分头等,均应根据调度令进行(自动调谐者除外),倒换无载分头时需断开电源并挂地线。
4.1.2消弧线圈有工作时,如一次侧有明显断开点应在消弧线圈一次侧验电、挂地线;如没有明显断开点应在接地变压器一次侧三相引线验电、挂地线。
4.1.3消弧线圈倒完分头后应测导通。
4.1.4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不得超过相电压的15%。
35kV系统为3000V1OkV系统为900V4.1.5当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拉开消弧线圈刀闸(负荷开关除外);消弧线圈在系统发生接地时,应禁止调分头。
4.1.6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使用消弧线圈盘上的小电流表,以免烧毁小电流表。
4.1.7操作消弧线圈刀闸时,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得超过下列数值:35kV系统为6000V10kV系统为1800V4.1.8消弧线圈由一台变压器倒至另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应严格按照先拉后合的顺序操作,严禁将一台消弧线圈同时接于两台变压器中性点上运行。
4.1.9消弧线圈二次电压回路应在出口处装设熔断器或空气开关。
4.1.10消弧线圈调整分头应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a.过补偿系统:电容电流增加时应先改分头,电容电流减少时应后改分头;b.欠补偿系统:电容电流增加时应后改分头,电容电流减少时应先改分头。
4.1.11同一变电站各条母线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应一致。
4.2消弧线圈的运行监督4.2.1消弧线圈必须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并合格。
4.2.2投入运行前应核对分头位置。
4.2.3油面、套管、呼吸器及温度计应完好正常,接地线接地应牢固。
4.2.4消弧线圈二次回路及仪表应校验、整定、传动正确。
4.2.5消弧线圈在系统连续接地运行时,允许时间以消弧线圈铭牌数据为准,但顶层油温不得超过95℃。
4.2.6在正常运行中,应无杂音;在接地情况下,不应有异音或打火放电声。
4.3消弧线圈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4.3.1发现消弧线圈有下列异常现象时,应将接地线路切除,然后停下消弧线圈进行检查:a.内部有异音及放电声;b.套管严重破损或闪络。
6KV消弧线圈装置运行规程海南基地2023年11月目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图及有关术语阐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运行巡检项目及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平常巡检项目和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定期巡检项目和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消弧线圈装置旳平常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消弧线圈装置旳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消弧线圈装置旳倒闸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由运行转热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由热备转冷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由冷备转检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4. 由检修转冷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5. 由冷备转热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6. 由热备转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消弧装置运行规定11.1 小电流接地系统装设消弧装置,是为了能将系统的电容电流加以补偿,减小接地故障点残流,抑制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和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而产生的谐振过电压,减少相间短路故障跳闸率,稳定电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11.2 运行中的10~35kV系统,必须由生技部组织定时实测电容电流,为确定是否装设消弧装置提供依据。
消弧装置的投入、切除,由所辖调度下令后方可进行操作。
11.3 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当母线上线路总电容电流大于10安培时,应将消弧装置投入运行进行补偿。
补偿方式原则上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应避免出现全补偿方式。
脱谐度范围的选取一般采用5%~25%,但应控制残流在5A左右,最大不得超过8A。
11.4 电网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得超过相电压的15%。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运行2小时。
11.5若消弧线圈在最大补偿电流档位运行,而脱谐度仍小于15%,说明消弧线圈容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限制网络运行方式改变,尽量避免增加电容电流,同时应汇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11.6消弧装置装有微机调谐装置投运前应将接地变中性点电压、接地变中性点电流、所在母线电容电流和消弧线圈档位、脱谐度、残流、交直流失电、交直流短接等相关遥信遥测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运维站。
如消弧装置自带接地选线功能的,还应将选线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运维站及相关调度。
11.7 10kV消弧装置操作规定11.7.1 本地区电网10kV消弧装置均有微机调谐装置。
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和自动调谐器应视为一个整体,消弧装置的投入和退出运行包括此三部分。
11.7.2 正常情况下,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应投入在自动运行状态。
调谐器自动功能异常时,根据调度命令,可以改为手动。
11.7.2.1对于调匝预调式消弧装置,调谐器自动功能异常、面板能正常显示,调节方式则可改为手动,但此时消弧线圈由当前档位调高一档。
当面板异常短时无法恢复正常的,应将消弧线圈停运。
消弧线圈运行规程
第一节消弧线圈投入与停止
一、消弧线圈投入与停止运行,应按值长的命令执行。
二、当6KV系统发生接地时,不得停用消弧线圈,禁止消弧线圈的一切操作。
三、消弧线圈测控仪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应在自动投入状态。
四、消弧线圈的操作应先操作测控仪,后操作消弧圈刀闸。
五、事故情况下,停机、倒换消弧线圈、测控仪的操作顺序不受限制。
六、下列情况下可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
(一)消弧线圈设备故障或检修。
(二)发电机停机。
第二节消弧线圈
一、当停运的机组并列时,先并列发电机、再投入消弧线圈运行。
二、6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在寻查故障点进行操作的同时,还应观察测控仪的动作情况,检查消弧线圈及倾听音响。
接地未消除前,每隔30分钟进行外部检查。
如果消弧线圈出现冒烟、着火,一定要通过解列发电机将消弧线圈切离系统(不允许用刀闸切除消弧线圈)。
三、消弧线圈动作后,将动作情况及延续时间记录于交接班日志中。
(一)消弧线圈的定期巡视及外部检查项目,按变压器的规定执行。
(二)消弧线圈本体发生故障需切离系统时,只允许用所接发电机的主开关断开,然后先停测控仪,再拉开消弧线圈刀闸。
四、消弧线圈的设备规范。
10k~66k消弧线圈装置运行规范办法一、概述消弧线圈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将电流快速地截断,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为确保消弧线圈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制定本规范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10kV~66kV电压等级下的消弧线圈装置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
三、基本要求3.1 设备选型(1)消弧线圈装置应符合GB1984、GB3804、GB16926等标准。
(2)消弧线圈装置的额定电压应符合运行电压等级的要求。
(3)在满足额定电压要求下,应根据系统容量、远方短路电流等指标进行合理的选型。
3.2 安装要求(1)消弧线圈装置应安装在电源侧。
(2)消弧线圈的两端应连接好接地开关,保证短路后能够及时切断电源。
(3)消弧线圈装置应采用专用的承重结构,确保其平稳运行。
3.3 调试要求(1)在调试前,应进行一次检查,确认设备完好。
(2)在调试过程中应注意各项指标,确保消弧线圈的正常运行。
(3)调试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和报告,确保后续维护的顺利进行。
3.4 运行要求(1)消弧线圈装置应定期进行检修,并按照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试验。
(2)对于发生过短路的消弧线圈,应进行必要的检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5 应急处理(1)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警,进行紧急处理,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对于严重故障,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停电处理,避免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四、维护管理4.1 运行记录应建立清晰的运行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维护情况,便于后续的管理与分析。
4.2 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修复,并及时更新维护计划。
4.3 更换周期消弧线圈装置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达到更换周期时应及时更换。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安装、维护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严禁将非法操作人员进入设备范围。
(3)在停电、断电、接地等操作前,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防止操作失误。
消弧线圈安全运行及操作规程消弧线圈是一种常用于电力系统中进行短路实验和故障分析的设备。
为了保证消弧线圈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规程。
一、操作人员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不得在疲劳、饮酒、药物影响下进行操作。
4.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检查确认没有患有因操作电器设备特殊病症,如心脏病、癫痫等,并且没有过敏史。
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消弧线圈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主要操作流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二、设备安全运行要求:1.消弧线圈必须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设备应有明确的使用说明书和标识牌。
2.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各部件完好,无损坏、松动等情况。
3.设备周围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压警示标志、高压禁止标志等。
4.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并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部件及配件。
5.设备必须接受合格的绝缘测试,以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三、操作规程: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警示标识,了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3.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源和操作环境,确保符合操作要求,如电源电压稳定、地面干燥等。
4.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时间限制进行操作,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参数。
5.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风畅通,防止设备过热引发故障。
6.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周围干燥,防止水分和湿度影响设备的绝缘性能。
7.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金属物品接触设备,以防止触电及导致短路。
8.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如不用手触摸设备导线、不带戒指及手表等。
9.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状态。
消弧线圈运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消弧线圈装置设备管理机制,使其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提出了对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在设备投产、验收、检修、运行巡视和维护、缺陷和事故处理、运行和检修评估分析、改造和更新、培训以及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范围内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二章引用标准(略)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六条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2.消弧线圈器身外观应整洁,无锈蚀或损伤。
3.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4.油浸式消弧线圈油位正常,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
5.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受潮现象。
6.本体及附件齐全、无损伤。
7.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齐全。
8. 运行单位要参加安装、检修中间和投运前验收,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
第七条消弧线圈装置安装、试验完毕后的验收(一)一般要求1. 本体及所有附件应无缺陷且不渗油。
2.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应正确。
3. 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4. 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5. 事故排油设施应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6.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7. 储油柜和有载分接开关的油位正常,指示清晰,呼吸器硅胶应无变色。
8.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
9. 接地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应符合要求。
10. 测温装置指示应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11. 接地变压器、阻尼电阻和消弧线圈的全部电气试验应合格,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12.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并符合相关要求。
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检修规范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六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检查项目及处理 (3)第四章检修基本要求 (4)第五章检修前的准备 (10)第六章A类检修(大修)内容及质量要求 (11)第七章C类检修(小修)内容及质量要求 (13)第八章油浸式消弧线圈装置及接地变压器A类检修(大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14)第九章试验项目及要求 (16)第十章检修报告的编写 (18)第十一章检修后运行 (19)附录A:消弧线圈装置A类检修(大修)检查报告 (20)附录B:消弧线圈装置A类检修(大修)试验报告 (20)附录C:接地变压器A类检修(大修)试验报告 (21)附录d:油试验报告 (23)附录E:使用工具和设备一览表 (25)10(6)-66kV消弧线圈装置检修规范编制说明 (27)第一章总则 (27)第二章状态评价与检修 (28)第三章检修基本要求 (29)第四章检修前的准备 (30)第五章检修内容及质量要求 (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消弧线圈装置的检修质量,使检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检修、试验(例行、诊断、交接)分析以及现场运行和检修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规定了消弧线圈装置运行和日常维护所必须注意的事项、检查与处理、检修基本要求、检修前的准备、检修内容及质量要求、检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试验项目及要求、检修报告的编写以及检修后运行等内容。
第四条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依据消弧线圈装置状态评价的结果,考虑消弧线圈装置风险因素。
动态制定消弧线圈装置的检修计划,合理安排状态检修的计划和内容。
消弧线圈装置状态检修工作内容包括停电、不停电测试和试验以及停电、不停电检修维护工作。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的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8第五章运行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12第六章缺陷管理及异常处理15第七章培训要求18第八章设备技术管理20第九章备品备件管理22第十章更新改造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消弧线圈装置设备管理机制,使其达到制度化、规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提出了对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在设备投产、验收、检修、运行巡视和维护、缺陷和事故处理、运行和检修评估分析、改造和更新、培训以及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条本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围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五条以下为本规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10229-1988 电抗器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5-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1094.10-2003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6451-1999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CEEIA104-2003 电力变压器质量评价导则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 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 (电气特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六条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kv 消弧线圈设备运行检修规定消弧线圈运行维护和检修治理规定1.总则1.1 为了加强消弧线圈设备治理、运行维护治理和检修治理,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消弧线圈设备是指消弧线圈成套设备,主要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有载开关、隔离刀闸、 PT、MOA、掌握器、阻尼电阻、组合柜等设备。
1.3 本规定编制依据:1.3.1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沟通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1.3.2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3.3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74-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修理导则》;1.3.4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3.5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84-1999)《继电保护》;1.3.6 国家标准(GB10229-88)《电抗器-消弧线圈》1.3.7 国家标准〔GB/T6451-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1.3.8 国家标准(GB10229-88)《电抗器-消弧线圈》1.3.9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23]589 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1.3.10厂家说明书《消弧线圈用CF、CV 型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上海华明《BPKI200-10/35 型干式真空开关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双城开关《MFKI120-10/35 型干式空气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吴江芦墟 1.4 公司系统所属各供电公司、高压运行部、变电检修公司分管运行、检修工作的各级领导、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职和变电站值班人员、开关检修人员以及工程建设治理部门、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均应生疏本规定,并认真贯彻执行。
1.5 本规定由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
2.目的和构成2.1 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2.1.1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沟通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协作》规定:3kV~10kV 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的系统和 35kV、66kV 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以下数值时,应承受不接地方式;当超过以下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承受消弧线圈接地方式:a)3kV~10kV 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全部35kV、66kV 系统,10A。
610kv消弧线圈设备运行检修规定一、设备运行规定1.1 装置检查1.每次运行前,必须检查610Kv消弧线圈设备的仪器与元件是否齐全,线路连接是否松动或脱落。
2.电缆连接必须牢固,接头外壳必须清洁,无明显异味和变异变形现象,并对设备接地进行检查,确认接地正常。
1.2 装置启动1.610Kv消弧线圈设备的运行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启动,禁止无专业知识人员进入机房或操作设备。
2.在正式启动前,必须按规定对仪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配合,确保设备运行规范、可靠、稳定。
3.启动过程中,必须注重仪表指示,检查各轮流开关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1.3 装置停机1.设备停机采用应急控制按键,保证安全穿越电压不大于10ms。
2.为保证设备停机前后的安全性,限定设备正常工作时,禁止随意切断电源。
二、设备检修规定2.1 定期检查1.对610Kv消弧线圈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检查内容应包括:开关操作是否灵敏、接线连接是否牢固,电源负载及其电流是否正常,电缆、水管是否漏水或有损伤等。
3.检查记录应详实可靠,检查结果应做出有效处理和记录。
2.2 加注润滑剂1.610Kv消弧线圈设备的扇形变压器,在冬季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加注适量的润滑油,防止机器在偏冷部位出现卡的现象。
2.加注润滑油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并及时更换润滑油。
2.3 保养1.保养应根据要求交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
2.保养前需清理维修区域,防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三、设备维修规定3.1 维护1.长时间停机或机器在冬天长时间不使用后,机器运行前必须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2.维护前先检查零部件的连接情况,再进行整体清洗。
3.2 更换1.更换零部件前,必须离线,确保设备安全。
2.更换后必须仔细检查并确认联接安全可靠。
3.3 报修1.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按规定及时报修。
2.审核故障原因后,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四、安全防护规定4.1 禁止私拉乱接1.禁止设备工作和维修过程中私拉乱接电源线。
消弧线圈运行规程1.总则1.1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的目的运行经验表明,消弧线圈对减小故障点接地残流、抑制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和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而产生的谐振过电压,降低线路的事故跳闸率,减少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都有明显作用。
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明确规定:3〜10KV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66KV电网,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 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电缆和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
1.2XHK-H型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的构成一次设备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带有载分接开关)、中性点单相PT、单相隔离开关、内过压保护器(避雷器)和阻尼电阻。
二次设备包括:微机调谐器、自动调谐控制屏(PK屏)、阻尼电阻控制器。
1.3阜北风电场35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对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采用过补偿方式。
发生接地故障后,消弧线圈投入中电阻进行选线,选线结束后,给故障线路发出跳闸信号,切除故障线路。
2、正常运行时注意事项2.1在正常情况下,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必须投入运行;2.2正常情况下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应投入自动运行状态;2.3消弧线圈和其它电气设备一样,由调度实行统一管理,操作前必须有当值调度员的命令才能进行操作;2.4禁止将一台消弧线圈同时接在两台接地变压器(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上;2.5运行人员应熟知整套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特别是微机调谐器面板上的键盘操作;3、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投入运行操作步骤:(1)、检查组合柜内设备是否清洁,有无杂物,组合柜门锁是否正常使用(2)、接地变消弧线圈接线是否正确无误,高低压电缆符合电气安全规范(3)、合上PK屏后交、直流电源开关;(4)、合上消弧线圈与中性点之间单相隔离开关;(5)、合上微机调谐器电源开关;4、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退出运行操作步骤:(1)、断开微机调谐器电源开关;(2)、拉开消弧线圈与中性点之间单相隔离开关;(3)、断开PK屏后交、直流电源开关;5、一次设备的投运A.资料交接,由安装调试方将所有资料进行移交(包括设备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所有钥匙、说明书、讲义、图纸、调试报告等)B。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的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8第五章运行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12第六章缺陷管理及异常处理15第七章培训要求18第八章设备技术管理20第九章备品备件管理22第十章更新改造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消弧线圈装置设备管理机制,使其达到制度化、规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提出了对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在设备投产、验收、检修、运行巡视和维护、缺陷和事故处理、运行和检修评估分析、改造和更新、培训以及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条本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围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五条以下为本规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10229-1988 电抗器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5-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1094.10-2003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6451-1999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CEEIA104-2003 电力变压器质量评价导则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 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 (电气特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六条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2.消弧线圈器身外观应整洁,无锈蚀或损伤。
3.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4.油浸式消弧线圈油位正常,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
5.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受潮现象。
6.本体及附件齐全、无损伤。
7.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齐全。
8. 运行单位要参加安装、检修中间和投运前验收,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
第七条消弧线圈装置安装、试验完毕后的验收(一)一般要求1. 本体及所有附件应无缺陷且不渗油。
2.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应正确。
3. 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4. 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中的有关规定。
5. 事故排油设施应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6.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7. 储油柜和有载分接开关的油位正常,指示清晰,呼吸器硅胶应无变色。
8.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
9. 接地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应符合要求。
10. 测温装置指示应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11. 接地变压器、阻尼电阻和消弧线圈的全部电气试验应合格,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12.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并符合相关要求。
13. 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受潮现象。
(二)交接试验项目齐全、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根据不同设备选择以下试验项目)1.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接地变压器的结线组别和消弧线圈极性。
4.接地变压器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5.消弧线圈伏安特性曲线。
6.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
7.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8.绝缘油试验。
9.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10.干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以及进行器身检查的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应测量铁芯绝缘、绑扎钢带绝缘。
11.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2.调匝式消弧线圈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3.检查相位。
14.控制器模拟试验。
15.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三)竣工资料应完整无缺1.消弧线圈装置订货技术合同。
2.产品合格证明书。
3.安装使用说明书。
4.出厂试验报告。
5.安装、调试记录。
6.交接试验报告。
7.实际施工图以及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
8.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移交清单。
9.监理报告。
10.安装竣工图纸。
(四)验收和审批1.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条件(1)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已安装调试完毕。
(2)交接试验合格,施工图、竣工图、各项调试及试验报告、监理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4)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5)备品备件已按清单移交。
2.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要求和容(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与项目负责单位签订质量保修书,作为合同附件。
质量保修书的主要容应包括:质量保修的主要容及围;质量保修期;质量保修责任;质量保修金的支付方法。
(2)项目负责单位应在工程竣工前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监理单位配合。
(3)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单位并限期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方可投运。
(4)必须经验收合格后的设备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5)在投产设备质保期发现质量问题,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理。
3.审批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交启动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八条检修后设备的验收(一)验收的项目和要求1.所有缺陷已消除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2. 一、二次接线端子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3. 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无渗、漏油,油位指示正常。
4. 三相相序标志正确,接线端子标志清晰,运行编号完备。
7. 消弧线圈装置需要接地的各部位应接地良好。
8. 金属部件油漆完整,整体擦洗干净。
9.预防事故措施符合相关要求。
(二) 试验项目(根据检修容选择以下试验项目)1.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接地变压器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
5.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6.绝缘油试验。
7.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8.干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以及进行器身检查的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应测量铁芯绝缘。
9.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后)。
10.调匝式消弧线圈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1.检查相位(大修后)。
(三) 竣工资料1.缺陷检修记录。
2.缺陷消除后质检报告。
3.检修报告。
4.各种试验报告。
(四) 验收和审批1.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条件(1)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已检修、调试完毕。
(2)交接试验合格,调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4)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2.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容要求(1)项目负责单位应提前通知验收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检修单位配合。
(2)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并限期整改,经验收合格后的设备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3.审批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报请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九条投运前设备的验收容。
(一)一般要求1.构架基础符合相关基建要求。
2.设备外观清洁完整无缺损。
3.一、二次接线端子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4.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无渗漏油,油位指示正常。
5.三相相序标志正确,接线端子标志清晰,运行编号完备。
6. 消弧线圈装置需要接地的各部位应接地良好。
7.反事故措施符合相关要求。
8.油漆应完整,相色应正确。
9.验收时应移交详细技术资料和文件。
10.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11.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12.安装的技术记录、器身检查记录及修试记录完备。
13.竣工图纸完备。
14.试验报告并且试验结果合格。
(二)消弧线圈装置投运前验收的条件。
1. 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工作已结束,人员已退场,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2.各项调试、试验合格。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三)消弧线圈装置投运前验收的容1.项目负责单位应通知运行维护单位进行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配合。
2.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缺陷,应要求相关单位立即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第十条消弧线圈装置的日常维护(一)一般要求1. 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箱、接地变压器等均应有标明基本技术参数的铭牌标志,消弧线圈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装设地点运行工况的要求。
2. 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箱、接地变压器等均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标志,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底座可靠连接。
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12mm,引下线截面应满足安装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3. 消弧线圈装置的引线安装,应保证运行中一次端子承受的机械负载不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允许值。
4. 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的安装位置应在变电站(所)直击雷保护围之。
5. 停运半年及以上的消弧线圈装置应按有关规定试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运。
6. 消弧线圈装置投入运行前,调度部门必须按系统的要求调整保护定值,确定运行档位。
7.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应运行于过补偿状态。
8. 中性点位移电压小于15%相电压时,允许长期运行。
9. 接地变压器二次绕组所接负荷应在规定的围。
10. 运行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弧线圈装置运行工况的分析。
分析的容包括系统接地的次数,起止时间,故障原因,整套装置是否正常等,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消弧线圈装置的操作(一)消弧线圈装置运行中从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切换到另一台时,必须先将消弧线圈断开后再切换。
不得将两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同时接到一台消弧线圈上。
(二)主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装置一起停电时,应先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再停主变,送电时相反。
(三)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禁止操作或手动调节该段母线上的消弧线圈,有人值守变电站应监视并记录下列数据:1. 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运行情况。
2. 阻尼电阻箱运行情况。
3. 微机调谐器显示参数:电容电流、残流、脱谐度、中性点电压和电流、分接开关档位和分接开关动作次数等。
4. 单相接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 单相接地线路及单相接地原因。
6. 天气状况。
(四)装置参数设定后应作记录,记录设定时间、设定值等,以便分析、查询。
(五)若巡视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向调度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