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英国建筑寿命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795.50 KB
- 文档页数:54
武汉大学教学楼炸了!真可惜了!(3个视频揭露真相)武汉大学教学楼炸了!真可惜了!9月10日凌晨,武汉大学一幢竣工投用16年的高层教学楼被爆破拆除。
这座教学楼是武汉工学部第一教学楼,于其形象挺拔魁梧,被戏称为“变形金刚”。
图为学生拍照留念16年前投资了一个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获得鲁班奖!拆除工程经费达到了1300万元!2016年9月10日爆破,倒塌仅4秒!于是我们得出了一个恐怖的公式:一个亿+1300万+鲁班奖=16年寿命+4秒倒塌!PS: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创立于1987年,该奖项也是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
视频为建筑爆破视频拆除前后对比图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地面20层,楼高米,面积万平方米。
该楼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在1997年正式动工修建,2000年与武汉大学合校之后竣工,当年6月投入使用,是上世纪“向高度要空间”理念的产物。
大楼为何被拆?2011年7月7日,《武汉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2011-2025)》获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是继1993年9月东湖总体规划第一次编制完成后的又一次全面修编。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退休教授赵宪尧对媒体介绍,拆除教学楼的背景是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里面有一部分是武汉大学的建设用地,在这个背景下对沿线有一个整治规划。
” 该规划要求,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东湖的自然景观特色,不能破坏东湖山水空间构架和尺度,要严格控制湖滨等地区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自然山际线相呼应。
对不符合规划的建筑予以拆除。
武汉大学官网给出的拆除建筑的理是:建筑体量和建设高度不符合2011年经住建部批准的《武汉东湖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汉大学官网曾详细解释了教学楼被拆除的原因:“第一,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建筑高度超高违反东湖风景区规划,对景观视线造成遮挡,破坏东湖景观和自然山体轮廓线。
第二,区域现有建筑外观及环境质量不佳与东湖绿道、东湖风景区规划要求不相符,与校园建设要求不相符。
根据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CIOB)学会对其会员在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参加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CIOB)培训计划的中国学员的学历、技术职称、专业资格及专业经验,确定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CIOB)学会中国组东部区的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是将已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技术职称、专业资格及丰富专业经验的国内高级专业人士在知识体系方面进一步整合及深化、在专业技能方面进一步提升,经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CIOB)学会考核小组进行专业面试并通过后,成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MCIOB),以及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CIOB)学会会员。
一、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Training Programme)(一)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CIOB)及知识体系1、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Introduction of CIOB)2、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国际组(Introduction of CIOB International)3、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中国组(Introduction of CIOB China)4、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知识体系(CIOB Knowledge System)5、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职业道德标准(Conduct Code of CIOB Members)6、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专业面试(CIOB Professional Interview)7、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职业培训与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Development)(二)建筑技术(Building Technology)1.英国建筑业简介及与中国建筑业的比较(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U.K.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1.1 经济状况、房地产业状况及建筑业的地位1.2 建筑业产值、专业分类、从业人员1.3 企业组织:发展商、设计及各类顾问、承包商、供应商1.4 建筑技术水平2.建筑结构选型(Selec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al System)2.1 一般原则: 建筑和结构的统一2.2 结构形式的优选组合2.3 根据受力特点选择材料2.4 结构形式举例●实体墙、框架、行架墙、混合框架、底层大空间、筒体、筒体组合房屋●膜结构:F1赛车场、浦东新国际会展中心●大跨度预应力:科技城、八万人体育馆、卢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议中心3.建筑的维护(Historic Building and Maintenance Work)3.1 建筑维护的一般原则●使用功能的要求●规范的要求3.2 维护工作的组织:定期、紧急、升级3.3 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修缮●对建筑的理解●老建筑剩余寿命评估●修缮技术、设计和施工管理、技术工人●加固材料:FRP、碳纤维布(条)●案例:温莎堡、上议院、外滩12号、马勒公寓4.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新工艺(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Materials, Building Services and Processes)4.1 新技术……大跨度、超高层、城市/大空间环境控制、群控、网络、应用软件●案例:千年穹、摩天轮4.2 新材料与设备……应用现状、发展趋势:轻质、高强、环保●案例:墙体、钢筋、机电(空调、强电、弱电等)4.3 新工艺●案例:SMW工法、SMP工法。
欧洲房子寿命为啥可达百年(20图)【 1 】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平均寿命可达132年,居世界首位。
在英国,“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2 】法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102年,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筑的平均寿命为80年,即使设计更新较快的美国建筑寿命也达60年【 3 】欧洲房子的寿命为什么能达百年之久?当今欧洲,使用砖瓦建造的房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4 】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原因【 5 】欧洲人在建砖瓦房子时他们使用的是双层结构墙体【 6 】什么是双层结构墙体?【 7 】里层墙体,为大体积、承重,烧结粘土空心砖砌筑墙体【 8 】外层墙体,为围护性、非承重、小体积,烧结粘土实心砖砌筑墙体【 9 】这样的墙体称为双层结构墙体【10 】这种墙很厚,占地面积就不小,目测仅内侧承重部分墙体厚度就有四层砖,加上外层砖墙,整体墙厚度为五层砖厚【11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欧洲建筑用砖的厚度与中国类似,那这种砖墙厚度为一米左右,一米厚的墙体,确实结实【12 】欧洲人在建筑的时候是相当严谨的,里层承重墙体——大体积,烧结粘土空心砖【 13 】外层非承重墙体——小体积,围护性烧制粘土实心砖【 14 】中间空腔——填充挤塑XPS泡沫保温板——镀锌钢制拉接筋或不锈钢拉接筋,穿透、固定、拉接里层外层两部分墙体【15 】这样就不会出现一地震就摧枯拉朽的情况,所以才能保存那么多的百年大楼【 16 】施工现场局部特写【17 】这是空心砖。
内部空腔,填充无机物材质的纤维或者颗粒保温材料。
类似玄武岩矿石,经过高温融化,采用特殊工艺【18 】许多老建筑在显要位置用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标注着建造年代,说明当时的建造者对它能够经久耐用、世代相传充满自信【 19 】【 20 】。
中英建筑标准体系说明和比较1 英国建筑标准管理体制众所周知,英国标准是世界上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对比中英两国的建筑标准体系我们肯定会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典型的法制化国家,英国依靠详实完备的法律法规,全面系统的技术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
其中,法律为最高层次,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是由议会组织制定并审批通过的。
《建筑法》、《住宅法》、《新城镇规划法》、《消防法》等。
第二个层次为条例,条例的制定,是按照法律的授权和要求,由国家政府主管部门草拟,经部长同意后,由国务大臣批准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强制实施。
如《建筑条例》、《建筑产品条例》、《工作场所安全、健康与福利条例》等。
第三层次为技术准则或实用指南(反映具体方法、途径和标准),是根据条例中规定的功能性要求而制定的。
它们由相应的主管部门或其代理组织指定。
这些指南或准则虽然不是强制执行的,但往往要求证明有其他的替代方法。
如果所采用的替代方法不能足以证明是能满足建筑条例的要求的,则要求执行指南或准则提出的要求。
2 我国建筑标准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建筑技术管理体制是以强制性条文和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对普遍应用在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一直是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的,即:通过制订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管,确保成熟、先进、可靠、有效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落实在建设活动的各个环节。
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工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加入WTO后国外建设市场对我国建设市场形成的巨大影响,都对我国建筑的技术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
3 中英建筑标准体系异同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英国的建筑技术准则的编制与管理都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或交通环境区域部负责,其基本的编制和管理方式是一样的,由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并且通过详细的编制、咨询、修订等程序才运用于实践。
中国建筑立不住30年
佚名
【期刊名称】《三联竞争力》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而高质量的建筑平均寿命超过100年.rn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透露出的中国建筑寿命,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叹息不止.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
【总页数】1页(P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反复咳喘止不住肃肺平喘咳立停 [J], 项红
2.30年房企立与惑——中国房企30年系列报道 [J], 程磊;
3.浸不透的荷叶,立不住的水珠 [J], 张连敏
4.奥托立夫在中国的30年——访奥托立夫中国区总裁程翠香 [J],
5.30年中国建筑图景——读《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J], 翟海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英医疗建筑电气设计差异简析中英医疗建筑电气设计差异简析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建筑也得到了更高的要求。
电气设计是医疗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疗建筑电气设计常常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传统习惯等有关。
在中英两国的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着不少差异,本文对此进行简析。
一、不同的法律法规在中英两国,医疗建筑电气设计所遵守的法律法规不同。
英国的医疗建筑电气设计必须符合英国的法律法规,如英国的《医疗设施规范》等。
而在中国,医疗建筑电气设计须遵守《医疗机构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
因为不同的法律法规影响到电气设计的标准,因此中英两国在医疗建筑电气设计的实践上存在较大的不同。
二、不同的传统文化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这在电气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在设计中注重实用和安全,所以英国医疗建筑电气设计更加简单规范,易于操作和管理。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禁忌”,因此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习惯、避免“忌讳”,这也是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三、不同的环境要求中英两国的环境差异也是导致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国的医疗建筑多数位于四季分明的气候区,因此其电气设计需要考虑多种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等。
而中国则是炎热潮湿的气候,医疗建筑的电气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消除灰尘和湿度,防止有机物污染等等。
四、不同的技术水平电气设计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医疗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
英国的科技水平一般很高,因此英国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如三项不对称电流保护等等。
而中国则目前大多使用传统品牌的电气产品,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中国医疗建筑电气设计缺乏相对于英国的先进性。
总之,中英两国在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劣,每种电气设计的方法都适用于各自的国情。
希望本文对中英医疗建筑设计的电气差异做出了简要解析,为有需要者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除了上文提到的差异,中英两国在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差异。
全国寿命最长的城市在哪呢漫天雾霾的北京,也是全国最长寿的城市之一,你信吗?下面由小编分享全国寿命最长的城市在哪?中国最长寿的城市排行被称为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近期发布了一期调查报告,将中国的寿命情况分为了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上海、天津、北京、浙江、香港和澳门。
这些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都超过了80岁,人口死亡率也极低,可与日本、法国、瑞士这些高人均GDP、环境又好、最适合享受人生的国家媲美。
其中,上海女人最长寿,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5岁。
第二梯队的是吉林、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山西、陕西,人均预期寿命为77-80岁。
漫天雾霾的北京也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之一第三梯队是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河南、安徽、湖北、重庆、四川、江西、湖南、云南、广西,人均预期寿命为74-76岁。
最后垫底的是西藏,人均预期寿命连71岁都不到。
可以看出,中国最长寿的城市绝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地区。
但东部地区也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尤其是今年入冬以来,北京和东北地区PM2.5曾一度接近1000,导致空气净化器都脱销了。
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自不用说,大小数百种颗粒物,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增加肺癌的患病率。
但漫天雾霾的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个现象怎么解释?中国东西部人均预期寿命相差15岁这个其实回到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一直试图证明的,经济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寿命。
人口统计学上,通常用人均预期寿命来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
人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指,假设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
卫计委的前身、中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东西部人均预期寿命相差15岁。
平行对比,收入与寿命正相关性较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国家。
6g坊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第45卷第9期2019年9月Vol.45,No.9Sep.,2019中英两国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对比李谦(陕西地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摘要:历史建筑作为人类历史的足迹,应当加以保护。
本文介绍了两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英国的登录制和中国的指定制),分别介绍了两种保护制度关于历史文化建筑的选定标准、考察内容、登录方式、等级划分以及选定的法律程序。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制度虽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新时期应及时完善。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登录制;指定制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19)09-0080-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9.09.039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protection systems of China and BritainLI Qian(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Ltd.,Xi'an710075,China) Abstract:As the footprints of human history,historical buildings should be protect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ways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namely the registration and recording system in Britain and the designation system in China).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s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system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long history,but it should be timely improved in the new period.Key words:protection system for historic buildings;recording;specify the systemo前言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住房等需求增大,城镇除了向外扩张外,旧城也在不断改建。
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30年——建筑物改造节省投资30%佚名
【期刊名称】《《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我国建筑物平均使用寿命为30年,与国家规定标准寿命50~60年相差甚远。
这是日前在全国第七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
【总页数】1页(P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6.3
【相关文献】
1.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年产数亿吨垃圾 [J], 王茜
2.住建部: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J], 无
3.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年产垃圾数以亿计 [J], 陈志城
4.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30年 [J],
5.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30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的优势在哪里,第一,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在工厂实现产业化的生产,构件就相当于标准的产品,而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可以说是既方便,又快捷,在争分多秒抢工期的建筑领域,尤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是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质量比在现场生产更有保证,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第三是用于周转的材料投入量相对减少了很多,降低了租赁的费用;第四是现场作业量的减少对于环保而言是很有好处的;第五,标准化的生产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浪费;第六,构件的高标准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现场人员的配备,在用工成本和安全生产方面都有帮助。
2.传统建筑构造方式的缺点对于建筑来说它的主要组成包括基础、墙体、梁、板、柱,现代的建筑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这些主体构件的施工都是需要现场绑扎,下料,十分的繁琐,而且现代楼房层高一般在三米左右,使的工人用工数量较多,使用的工具较多携带上下楼十分的不方便。
而且这些主体构件,都需要支模板,然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而且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使用的是木模板,造成资源浪费较为严重(虽然有所改善,将木模板改为钢模板,铝模板等),而且回收性能较差,且强度不高,容易包浆,涨模,不易控制,工人操作复杂。
而且对于墙柱混凝土需要在现场建筑,需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到现在进行浇筑,工人用量较多,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施工冷缝,混凝土在现场凝固,使它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进而容易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烂根、离淅等质量通病,且不易控制,以及工人使用振捣棒操作费时费力。
国内建筑为何如此短命本报记者从玉华《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11日 09 版)“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76岁的沈阳市民赵永明,几年来,四处追着看建筑爆破现场,他想把“老沈阳的背影留在脑海里”。
4月28日,他站在一排刚吐着绿芽的人行道树前,亲眼目睹了18层的辽宁省科技馆背负着126公斤炸药,被整体爆破的情景。
从底部开始,这座高楼先是一层层坍塌,塌到第6层时,剩下的12层直挺挺地向后倒下。
只用了6秒钟,年仅23岁的科技馆就与人世“永别”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不是老人的第一次了。
2007年2月,赵永明目睹了投资2.5亿元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夭折”在18岁。
2008年,他赶着告别23层的天涯宾馆。
2009年2月,他又眼睁睁地看着,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只有15岁的沈阳夏宫2秒钟内变成一堆废墟。
事实上,老人很清楚,“辽宁科技馆之死”只是近年来,全国“短命建筑死亡名单”里墨迹未干的最新一行。
2006年10月,“坚固得像碉堡一样”的山东青岛市著名地标建筑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年。
2007年1月,浙江杭州西湖边的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爆破当天,众多师生蜂拥而至,有的放声大哭。
2010年2月,江西南昌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3月,落成不满10年、耗资3000多万元的海南海口“千年塔”沦为了“短命塔”;7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凯莱大酒店停业拆除,而一年多前,该酒店还投资了上千万元进行重新装饰和布置。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建筑“出生即死亡”。
安徽合肥维也纳花园小区1号楼,在正常建设了16层而尚未完工时被整体爆破。
按市政府的说法,该小区影响了合肥城市景观中轴线的山景。
这个16层的庞然大物“死亡”时,不足一岁,还是“婴儿”。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建筑混凝土抗渗标准一、前言建筑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保证建筑物长期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建筑混凝土抗渗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耐久性、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建筑混凝土抗渗标准的相关内容,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二、标准分类建筑混凝土抗渗标准主要分为两类,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其中,国际标准包括美国标准、欧洲标准、日本标准等;国家标准包括中国标准、德国标准、英国标准等。
三、国际标准1.美国标准美国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ACI 201.2R-16《混凝土中的耐久性:第2部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该标准针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了一些针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进措施,如添加掺合料、使用防渗剂等。
此外,该标准还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分类,分为A级、B级和C级。
(2)ASTM C 1585-13《混凝土的渗透性测量》该标准主要针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进行了测量及评估,提出了一些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指标及测量方法,包括渗透率、渗透深度等。
2.欧洲标准欧洲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EN 206-1:2000《混凝土-性能、制备、适用性和验收》该标准主要针对混凝土的性能、制备、适用性及验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包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相关要求。
(2)EN 12390-8:2000《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测量渗透性的方法》该标准主要针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测量及评估,提出了一些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指标及测量方法,包括渗透率、渗透深度等。
3.日本标准日本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JIS A 5308:2013《混凝土-性能、制备、适用性和验收》该标准主要针对混凝土的性能、制备、适用性及验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包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相关要求。
(2)JIS A 1080:2012《混凝土中的耐久性-第3部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该标准针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了一些针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进措施,如添加掺合料、使用防渗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