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质量检验评定表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试验方法A.1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A.2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要求与数量按本标准执行,可参考 DBJ 50-134、CQJTG/T F81等标准执行。
A.3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内容包括锚下有效预应力的力值大小、同束不均度、同断面不均度等。
A.4 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宜采用反拉法。
A.5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检测设备应满足,示值误差:±1%;测试准确度:±1.5%;重复准确度:1%。
A.6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检测设备须双标定,并在计量校准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检测。
A.7 根据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确定锚下预应力范围,当检测岀的锚下有效预应力值在公差范围内,则判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A.8 试验步骤:A.8.1 设备安装——限位装置千斤顶泵站系统安装。
A.8.2 参数设置——张拉控制应力及其对应的锚下有效预应力设置。
A.8.3 实施检测——计算机对泵站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张拉,千斤顶咬紧预应力筋带动央片沿轴线移动,当夹片脱离锚杯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锚下有效预应力值。
A.9 当锚下有效预应力值检测不合格时,应具备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供处理方案,待按更正后的方案施工后复检直至合格。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锚下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计算方法B.1 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是同一束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偏差程度,计算方法见公式(B.1):................................ (B.1)式中:U ——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P ——同一束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
B.2 有效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是同一断面上同类、同批号张拉的各束有效预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偏差程度,计算方法见公式(B.2):............................. (B.2)式中:U ——有效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N ——同一断面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平均值。
G类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城市桥梁工程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城市桥梁分部(子分部)工程与相应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对照表说明(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基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单位工程。
当合同文件中包含的工程内容较多,或工程规模较大、或由若干独立设计组成时,宜按工程部位或工程量、每一独立设计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子单位工程。
2 单位(子单位)工程应按工程的结构部位或特点、功能、工程量划分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的规模较大或工程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工艺特点、施工工法等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3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中,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划分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
4 检验批应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划定。
(二)、桥梁工程范围内的排水设施、挡土墙、引道等工程施工及验收按国家现行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有关规定执行。
城市桥梁工程竣工验收1.0.1 桥梁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顺序进行。
单位工程完成且经监理工程师预验收合格后,应由建设单位按相关规定组织工程验收。
各项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1.0.2验收后的桥梁工程,应结构坚固、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条直顺、轮廓清晰,满足城市景观要求。
1.0.3 桥梁工程施工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并进行过程检验、验收: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施工单位应按相关专业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和按规定进行复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测、见证取样检测并确认合格。
2各分项工程应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进行质量控制,各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交接检验,并形成文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分项工程施工。
河北省矾山磷矿有限公司之老阳三干创作砂浆锚杆及树脂锚索拉拔力检验规范为加强井巷工程施工管理,进一步规范锚网喷、锚注及锚索等支护形式的施工行为,搞好工程质量,结合我矿地质条件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特制定本拉拨力检查规范。
一、总则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MT/T879-2000《煤矿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MT 5009-199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尺度》,锚杆、锚索支护必须进行拉拔力试验强度检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才干正常交付使用。
矿山井建工程中的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长锚索支护的拉拔力试验由生产技术处工程质量组负责组织进行,采矿部、平安处、施工单配合工作。
二、检验目的拉拔力测试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杆锚索、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固力,检验必须现场进行。
三、检验设备(1)、SW-300锚杆拉拔仪(工作压力63MPa、丈量范围0-300kN)。
(2)主要用于锚杆、钢筋等锚固体的锚固力检测,是锚杆施工支护工程和锚索质量检测的必备仪器。
四、拉拔检验要求1、抗拔力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最低值不小于设计的 90%优良: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数量:每装置300根锚杆,抽试三组进行测试,每组不得少于3 根,其中每组拱顶锚杆2根,边帮锚杆1根;锚索测试数量取总数的5%。
2、锚杆合格条件为同组锚杆锚固力或拉拔力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轴向拉力设计值;同组单根锚杆的轴向锚固力或拉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
测试要求:ф16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42.5KN。
3、锚索合格条件为首先锚索支护资料要符合施工措施的规定,且最小锚固长度要≥1.5米;分级张拉,分级方式为0—30千牛—60千牛—90千牛—130千牛。
测试要求:ASTMA419-98(1*7×15.24mm)单根钢绞线,抗拔力大于120KN。
五、拉拔检验程序1、树脂锚固拉拔测试应在装置后0.5~4.0小时进行,水泥砂浆锚固拉拔测试应在装置后15天进行,时间过短影响固化后的强度,时间过长则因巷道围岩发生变形影响丈量结果。
基岩掘进工序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 m 工程量: 2 m
锚杆支护工序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m 工程量: 2m
预应力锚索支护工序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0-2m 工程量:2m
巷道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工序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 m 工程量:2m
水沟混凝土工序质量验收登记表
单位工程名称:部位:工程量: m
基岩掘进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5 m 工程量: 25 m
锚杆支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5m 工程量: 25m
预应力锚索支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部位:0-25m 工程量:25m
巷道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工程名称:部位:主体0-25 m 工程量:25m
水沟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单位工程名称:部位:工程量: m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
工程名称: 部位:工程量:m
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汇总登记表。
预应力锚索试验及组织一、概述(一)试验目的鉴于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高边坡稳定性问题较突出,为满足边坡开挖施工和电站运行期的安全稳定要求,设计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深层支护。
为确保锚固效果,在左边坡结合永久边坡锚索进行了900kN级的拉力型预应力锚索、自由式拉力型预应力锚索试验,主要目的如下:1、选择预应力锚索结构,锚索防腐方法;选择预应力锚索钢绞线材料及锚具;2、获得合理的预应力锚索基本技术参数,如锚索孔径、锚固段长度等;3、选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二)试验布置及内容试验立足于现有预应力锚索工程的已有成果、有选择、针对性地进行,对已成熟的工艺不再进行过多重复的验证性试验,而着重进行锚索新结构、新材料适应性方面的试验。
同时进行了水泥浆与钢绞线、水泥浆与岩壁(石)粘结强度试验。
试验参数见表1。
二、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流程试验施工工艺流程为:下锚——张拉——补偿张拉——封锚 (二)钻机就位为使锚孔在施工过程中及成孔后其轴线的倾角、方位角符合及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钻机就位的准确性、稳固性。
(三)锚孔造孔1、钻进方法:风动潜孔锤冲击与回转钻进想结合的方法。
2、造孔设备、机具:设备为MK —4液压锚固钻机。
钻具型号见表2。
造 孔 机 具 表23、钻进工艺参数:钻进工艺参数见表3。
钻 进 工 艺 参 数 表34、破碎地层的钻进措施:在钻孔过程中,有如锚索钻孔遇破碎带,难以成孔,采用了固结灌浆进行处理。
对个别锚索孔锚固段地层破碎,应加深了锚索孔深。
(四)清孔钻孔完毕,用压缩风冲洗钻孔,直至孔口返风,手感无尘屑,延续5~10min;孔内沉渣不大于20㎝。
(五)钻孔检测钻孔清孔完毕,进行钻孔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锚工作。
(六)预应力锚索体制作1、锚索参数见表4钢绞线使用经检验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CB/T 5524—1995)和ASTM A416 – 98标准要求的1860MP a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
预应力锚索_检验批预应力锚索检验批一、预应力锚索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预应力锚索是通过将高强度钢绞线或钢丝束锚固在岩土体中,并施加一定的预拉力,从而提高岩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主要由锚头、锚索体和锚固体三部分组成。
锚头通常包括锚垫板、锚具等部件,用于将锚索的拉力传递到被加固的结构物上。
锚索体一般由多根钢绞线或钢丝束组成,是承受拉力的主要部分。
锚固体则是将锚索锚固在岩土体中的部分,通常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灌注。
二、预应力锚索检验批的划分预应力锚索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部位、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按照锚索的施工批次、施工区域或施工段进行划分。
每个检验批的数量不宜过大,以便于质量检验和控制。
在划分检验批时,应考虑到同一检验批内锚索的施工条件、材料、工艺等应基本相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三、预应力锚索检验批的检验项目1、原材料检验预应力锚索所用的钢绞线、锚具、夹具等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钢绞线应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的检测。
锚具、夹具应进行硬度试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以确保其质量可靠。
2、锚索制作检验锚索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其受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检验内容包括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编束质量、防护涂层的完整性等。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孔深进行准确计算,确保锚索在锚固段和自由段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编束时应保证钢绞线顺直、不缠绕,并用隔离架或绑扎丝进行固定。
3、锚索孔位检验锚索孔位的准确性对于锚索的受力分布和加固效果至关重要。
应检验孔位的坐标、孔深、孔径、孔斜度等参数。
孔位的坐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规定值。
孔深应大于设计深度,以保证锚索能够锚固在稳定的岩土体中。
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斜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以防止锚索在孔内弯曲或受力不均。
4、锚索安装检验锚索安装时应注意保护其防护涂层不受损坏,并确保锚索在孔内居中。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规程条文说明(初稿)1 总则1. 0.1 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已在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统一锚索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及成果评价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锚索无损检测是对锚索实施无损害或不改变其性能的检测,目前普遍采用且成熟的方法为声反射法,该方法具有无损、便捷、准确等特点,已在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标准所指的检测方法为声波反射法。
依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第10.1.5条规定“全长粘结型锚索, 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
依据目前水电水利工程的习惯用语,锚索注浆密实度能更确切地表述锚索注浆质量,本标准定义锚索中充填粘结物的密实程度为注浆密实度。
1.0.1 为确保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统一锚索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和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0.3 其它工程是指水电工程的相关工程,如进场道路、采石场等。
3 基本规定3.0.3 检测前应收集以下与检测有关的资料:1 工程项目用途、规模、结构,项目锚索的设计类别及功能、设计数量、设计长度范围;2 工程项目的锚索设计布置图、施工工艺、施工记录、监理记录;3 与锚索工程有关的地形、地质资料。
4 检测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检测方法、检测内容、工艺流程、现场检测关键过程控制、质量判断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成果形式及提交和存档、检测质量保障措施、不合格锚索的处置、检测机构职责和功能设置等。
5 地质缺陷会对检测原始波形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锚索质量的评判结果。
检测期间, 应对处于不良地质条件部位的锚索进行记录,确定不良地质体在岩体内的分布状况。
不良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溶洞等。
一般在地质缺陷部位支护工程量增大,或支护形式变更,检测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测方案。
预应力制作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D-C5-7116700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M003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边坡分项工程名称预应力锚索施工单位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罗崇恩检验批容量39孔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部位CDE段施工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验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验收项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最小/实际抽样数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主控项目1预应力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第6.3.1条全/39共39处,全部检查,合格39处√2预应力筋安装位置第6.3.2条全/39共39处,全部检查,合格39处√一般项目1锚具制作质量第6.3.3条/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预留孔管质量第6.3.4条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 3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力N(kN)的直线段最小长度(mm)N≤1500400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 1500<N≤6000500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 N>6000600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4构件截面高(厚)度允许偏差(mm)h≤300±5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 300<h≤1500±10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 h>1500±155/5抽查5处,合格5处100%施工单位检查结果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专业工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附录A养护工程的划分A.0.1 公路养护工程应按表 A.0.1 的规定划分为若干个养护单元。
表A.0.1 公路养护工程的划分注:表中“每一处”指每一个连续养护段落。
表K.1.1 养护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养护单元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养护工程部位:(桩号、墩台号、孔号)Array检验负责人:检测:记录:复核:年月日表K.1.2 养护工程质量评定表养护工程名称:路线名称:起讫桩号:完工日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验负责人:记录:复核:年月日表K.1.3 植物材料现场接收和栽植情况表检查负责人:记录人:复核:年月日注:1.施工日期是指实际种植的日期。
2.苗木到达现场的里程桩号指卸苗的准确位置。
3.在数量栏中,来苗总数=接收数量+退苗数量。
4.种植时间应填写具体的种植日期和确切时间。
5.种植地点应填写确切的道路位置,包含里程桩号、上下行位置等。
6.栽植土深度是指植株种植位置的有效土层,在进行土地平整时就应对此进行测定。
表K.1.4 植物成活率统计表检查负责人:记录人:复核:年月日注:1.栽植方法是指行道树、分隔带或路侧绿化的列植、群植、色块以及草皮的满铺、散铺、植生带、播种等。
2.在调查结果栏中,实栽数量=成活数量+死亡数量。
客观死亡数是指非种植单位造成的人为机械损伤、各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死亡的树木数量。
3.实际成活率=成活数量/(实栽数量-客观死亡数量)。
表K.2.1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表K.3.1 公路养护工程竣工资料检查用表检查负责人:记录人:复核:年月日表K.3.2 公路养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单。
单位工程名称东翼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分部工程名称主体施工单位中煤第四十九工程处执行标准GB50213—2010部位主体0m~3m 工程量3(m)项目经理王玉申专业工长王平施工班组长曾义华主控项目检验项目质量情况1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详见报告编号2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锚固材料、锚固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锚固材料、锚固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详见报告编号检验项目设计值合格标准测点部位检查点检查记录合格率1 2 3 4 53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钻孔方向的偏斜角90°不应大于设计值的3º。
顶88100%上左89上右90右墙4预应力锚杆、锚索安装的有效深度7200mm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5%。
顶7215100%上左7210上右7235右墙5预应力锚杆、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值150kn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0%顶151100%上左151上右154右墙一般项目检验项目设计值(mm)合格标准(mm)测点部位检查点检查记录合格率1 2 3 4 51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间距、排距的允许偏差间距3000 ±100顶3015100%上左3010上右3050右墙排距3000 ±100顶3015100%上左3035上右3040右墙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检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规定,评定合格。
施工班组质量验收员:年月日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年月日单位工程名称东翼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分部工程名称主体施工单位中煤第四十九工程处执行标准GB50213—2010部位主体3m~6m 工程量3(m)项目经理王玉申专业工长王平施工班组长曾义华主控项目检验项目质量情况1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表2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1表3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21.预应力锚索MS-1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2.预应力锚索MS-2表5 预应力锚索MS-2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253518.18126.96.30.5257 752527.01146.96.50.32514 17035.85168.96.72.52521 18442.92188.96.92.5210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3.预应力锚索MS-3表6 预应力锚索MS-3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353518.18121.195.126.257 752527.01151.95.156.32514 17035.85174.95.179.52521 18442.92188.95.193.3210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4.预应力锚索MS-4表7 预应力锚索MS-4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4535018.18117.93.324.3257 752527.01148.93.355.62514 170035.85169.93.376.2521 184042.92186.93.393.210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5.预应力锚索MS-5表8 预应力锚索MS-5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5535018.18125.98.26.257 752527.01152.98.53.62514 170035.85173.98.75.12521 184042.92192.98.93.210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并且“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