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78.18 KB
- 文档页数:13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 根据反应中有无转移或元素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反应和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例题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Fe+3Cl 22FeCl3B. Fe2O3+3CO2Fe+3CO2C. CaO+CO 2CaCO3D. H2SO4+2NaOH Na2SO4+2H2O变式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2O33Na以上两个反应不常见,但是它们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22O以上两个反应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虽涉及单质,但都不是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氧化剂(2) 常见还原剂(3)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 2+、S2-3O 、SO 2主要表现 ,H 2O 2主要表现 。
例题2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 明矾作净水剂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变式2 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 4(s)SO 2(g)+Fe 2O 3(s)+SO 3(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FeSO 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SO 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C.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 2O 3转移电子数约为1×6.02×1023D. 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Cl 2溶液中,可得到BaSO 3和BaSO 4两种沉淀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 1. 根据反应原理判断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对应关系: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从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复习回顾一、有关概念:1、氧化反应:2、还原反应:3、氧化剂:4.还原剂: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7、氧化还原反应:二、分析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指出发生的是什么反应,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H2 + CuO ---- Cu +H2O三、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上一反应,并指出各个概念的定义:1H2 + CuO ---- Cu +H2O1、氧化反应:2、还原反应:3、氧化剂:4.还原剂: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7、氧化还原反应:四、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上一反应,并指出各个概念的定义:H2 + CuO ---- Cu +H2O4、氧化反应:5、还原反应:6、氧化剂:4.还原剂: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7、氧化还原反应:2课堂学习(阅读课本P59-P61,完成下列问题)一、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或电子得失的角度):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5、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例NaCl的形成是因为;而HCl的形成则是因为。
6、氧化剂:7、还原剂:8、常见的氧化剂有:。
9、常见的还原剂有:。
二、小结氧化还原反应的通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其化合价变化、电子得失、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发生什么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等情况:3氧化剂 + 还原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可概括为:。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书写步骤:⑴标出元素的化合价;⑵用箭头连接反应前后不同价态的元素画桥,箭头由指向。
⑶线桥跨越方程式中(即:等号)⑷线桥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总数。
例:用双线桥表示其化合价变化、电子得失、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发生什么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等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3Cu+8HNO3==3Cu(NO3)2+2NO↑+4H2O2、单线桥法:书写步骤:4⑴标出元素的化合价;⑵由化合价升高的原素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画桥。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对常见物质化合价的标注,能够正确判断化合价升降的物质;2.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本质进行辨析;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正确标注双线桥;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易混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的辨析。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请回顾已有知识,写出下列标注物质的化合价N .H 3 N .2 N .H 4N .O 3 KC .lO 3 2.请同学们阅读P 35-37(一直到37页学与问),完成下列内容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发生吗?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结合图2-10、图2-11分析Na 呈现+1价是什么含义,Cl 呈现-1价是什么含义。
思考: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任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按照右图用双线桥进行标注。
①NH 4HCO 3 === NH 3 + H 2O + CO 2↑ ②2Fe + 3Cl 2 === 2FeCl 32KClO 3 =====MnO 2△2KCl + 3O 2↑ CaO + H 2O === Ca(OH)2 ③2Na + 2H 2O === 2NaOH + H 2↑3)在P 37勾画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反应的表现和实质,还原反应的表现和实质,完成P 37(学与问)1、2。
1)双线桥画法注意事项2)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第2、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
2、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学会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预习案知识回顾:1、在化学变化中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反应叫。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 + 2HCl = FeCl2 + H2↑B.NH4NO3N2O ↑+ 2H2O C.2NaHCO3Na2CO3 + H2O + CO2 D.2Na + Cl 22NaCl E.Na2O+ H2O2NaOH F.AgNO3+ HCl = AgCl↓+ HNO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4、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何?用图示表示出来。
课前预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发生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电子或偏离(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还原反应:电子或偏向(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电子或偏向(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还原剂:电子或偏离(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所得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所得的产物。
(4)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指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氧化剂有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指失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剂有还原性。
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a、箭头从指向,箭头起止所指的均为。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含义,了解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理解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能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5、能用单线桥法、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6、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若干规律第1、2课时引言:燃料燃烧、钢铁冶炼、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电池工作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
例1、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将它们进行分类。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问题1: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我们应怎样定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呢?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例2、请分析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物质各是什么?例3、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举具体的化问题2: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表观性质,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请用上述D、C、H三个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且元素化合价的价数等于该元素一个..原子失去电子数。
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且元素化合价的价数等于该元素一个..原子失去电子数。
1、三组概念:氧化剂:反应中电子(或电子对)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氧化剂被。
还原剂:反应中电子(或电子对)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还原剂被。
氧化性:物质或元素具有得到电子的能力,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或元素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问题3:请分析上述8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并体会:我们怎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问题4:举例说明在你所了解的众多物质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可做氧化剂,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可做还原剂。
课题: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学会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习重难点: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课堂导入: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颜色有何变化?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因为苹果中的Fe2+被空气氧化成Fe3+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因为茶中酚类物质被氧化而发生褐变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煤气燃烧、电池放电、有氧运动、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知识链接: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CuO FeSO4Cl2Na2SO3 H2O Na2SO4Na2O NaOH MgCl2Al2S3KClO3Na3PO4MnO2KMnO4K2MnO4CaCO3NH3NH4NO3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来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自主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____氧,发生了________反应;H2____氧,发生_________反应,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
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再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2、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除了有氧得失,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何特点?例:标出下面化学方程式中各个元素的化合价(1)、H2+CuO=Cu +H2O在这个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价变化到____价,化合价____,发生_________反应;铜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价变化到____价,化合价____,发生_________反应。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并加深理解。
2.通过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培养学生对于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3.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及实验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难点:双线桥的表示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1.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的的价态来分
(1)含低价元素的物质一般是还原剂。
(2)含高价元素的物质一般是氧化剂。
(3)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既可以是氧化剂又可以是还原剂。
2.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分
(1)金属单质是还原剂。
(1)非金属单质一般是氧化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1)标价态
明确标出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
(2)连双线
连一条线由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线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一律在线上标出升降变化,如“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不可标为“升价”或“降价”。
(3)注得失
一律标出“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格式为“得或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和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根据反应中有无转移或元素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反应和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2+3CO2CaCO+2NaOH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S2-3O、SO2主要表现,H2O2主要表现。
例题2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变式2 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4(s)SO2(g)+Fe2O3(s)+SO3(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FeSO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D.1.还原剂还原产物>如K22.(1)(2)注意是Fe2+、Sn2+、Pb2+,不是Fe3+、Sn4+、Pb4+。
(3)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反应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反应物浓度大小等。
例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常温)、MnO2+4HCl(浓)MnCl2+Cl2↑+2H2O(加热),可得氧化性:KMnO4>MnO2。
4.根据产物价态高低判断还原剂相同,若氧化产物价态不同,则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会用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强弱的判断办法。
重点难点:1、分析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剂和还原剂强弱的判断学习过程:1、用两种方法(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以下反应,并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MnO2+HCl===MnCl2+Cl2 +H2O2H2S+O2===2S↓+2H2O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3、元素的最高价只有________________,最低价只有______________,中间价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质是什么?5、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3)根据化学反应条件判断(4)当堂检测:1、根据反应:2H 2S +O 2===2S ↓+2H 2O,4NaI +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Na 2S +I 2===2NaI +S ↓.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A .O 2>I 2>SB .H 2S>NaI>H 2OC .S>I 2>O 2D .H 2O>NaI>H 2S2.三氟化氮(NF 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 3+5H 2O===2NO +HNO 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F 3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 .若生成0.2 mol HNO 3,则转移0.2 mol 电子D .NF 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3.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 .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 .每消耗1 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 molD .生成的Cl 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杂质4.“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N +H 2O 2+H 2O===A +NH 3↑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在标准状况下有0.448 L 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 (4)H 2O 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会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重点难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习过程:1、分析化学反应2、分析各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uO+H2=Cu+H2O Fe2O3 +3CO==2Fe+3CO22H2O=2H2↑+O2↑Fe+CuSO4=FeSO4+Cu 2Na+ Cl2=2NaCl并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3、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是什么?5、用双线桥分析下列反应。
Fe2O3 +3CO==2Fe+3CO23Cu+8HNO3===3Cu(NO)3+2NO↑+4H2O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并用文氏图表示。
当堂检测: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H2O+CO2↑B、CaCO高温CaO+CO2↑C、Na2O+H2O=2NaOHD、Mg+2HCl=MgCl2+H2↑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C.1∶2 D.2∶3。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从不同角度(化合价、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2结论:【讨论交流】(1) 是不是有氧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是不是没氧参与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CuO +CO ==Cu +CO 2 CO 2 + C === COH 2 + O 2 === H 2O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 )NaOH + HCl = NaCl + H 2O ( )Zn + 2HCl = ZnCl 2 + H 2 ( )CaCO 3 + HCl == CaCl 2 +CO 2 ↑ + H 2O ( )请你试试画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习题演练】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O2 === 2H2O+O2↑B. NH4Cl === NH3↑ +HCl ↑C. Fe2O3+3CO === 2Fe+3CO2↑D. Zn+CuSO4 === Cu+ ZnSO4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启发引导】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改变呢?点燃点燃2 Na+Cl2 ===2 NaCl H2+Cl2 === 2HCl(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随堂小测】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Ca(OH)2==CaCO3↓+2NaOHB、NaHCO3 === Na2CO3+H2O+CO2↑C、Na2O+H2O == 2NaOHD、Mg+2HCl == MgCl2+H2↑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判断:(1) Zn + HCl ——(2) Fe + CuSO4 ——(3) Cu(OH)2 + HCl ——(4) CaO + H2O ——(5) H2 + Cl2 ——(6) CaCO3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氧化还原反应(第四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回忆前两节课所学知识,能够正确标注单﹑双线桥;2.学生通过回忆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能进行相关计算;3.学生通过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的分析,正确应用守恒解决相关计算;4.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迅速求算出化合价及参与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比例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电子守恒及应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比例关系。
难点:电子守恒的思想。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已知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请同学们完成下列思考。
1)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参加反应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二者关系为?若1mol MnO2和4molHCl完全反应,生成mol Cl2,mol MnCl2,mol H2O,g H2O 2)上述反应中HCl表现出酸性(生成盐)和还原性。
则4molHCl中体现还原性的有mol,体现出酸性的有mol。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在右面空白处标出双线桥,思考若有1mol MnO2参与反应,则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为N A,失去的电子数为N A,转移电子数为N A4)在273K,101KPa下,生成22.4L Cl2,参与反应的MnO2为mol,转移电子数为N A 2.电荷守恒等号左边的电荷总数=等号右边的电荷总数已知反应:RO3n-+F2+2OH-=RO4-+2F-+H2O则在RO3n-中n= ,元素R的化合价是3.反应中,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1) 100mL 1mol/L Na2S溶液恰好把2.24L(标况)Cl2完全转化为Cl-,则反应后S化合价为?2).已知反应:H2S+SO2→S+H2O(未配平),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Cl2 + 2NaOH = NaCl+ NaClO+H2O,怎样确定转移电子数?2)基础感知中的疑惑。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授课教师曾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二、能力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三、德育目标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题1:①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分成哪几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什么?②Fe2O3+3CO= 2Fe +3CO2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学反应按反应与产物物质的种类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Fe2O3+3CO =2Fe +3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②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探究1. CuO +H2==Cu +H2O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 + H2O= CO+ 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叫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叫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练习、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NH4HCO3=NH3↑+CO2↑+H2O↑2.CaCl2+Na2CO3 = CaCO3↓+2NaCl3.2Na+2H2O = 2NaOH+H2↑4.2Na+Cl2=2NaCl思考: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 CaO + H2O == Ca (OH)22. C + O2 === CO23. CaCO3 === CaO + CO2↑4.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5. Zn + 2HCl === ZnCl2 + H2↑6. CuO + 2HCl == CuCl2 + H2O。
2.31氧化还原反应的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实质会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方向【教学重点、难点】二、重点:四大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实质【新课引入】1.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那么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这些名词的含义。
2.,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要掌握有关化合价的知识,我们复习一下有关常见的化合价口诀的。
再学习有关知识吧!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自主学习】一、从不同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失去氧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有化合价变化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的物质低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有电子得失(转移)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三、四大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即:(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有反应都属于四大反应么?举出相反的例子。
【课堂深化】1.三个角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比较记忆口诀:氧→得→降→还→还→失→升→氧→即: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2.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方法。
(1)双线桥法的基本步骤(2)注意事项①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中的同种元素。
②在“桥”上标明电子“得到”与“失去”,且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必须相等。
③采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a为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b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是“1”时要省略“1”及后面的“×”。
xx 中学高一化学必修 1(学生练习案第二章课题 3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1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反应。
(4氧化还原的本质是有。
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发生变化。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1. (1氧化剂:是指化合价 ,本身被 ,发生反应。
(2还原剂:是指电子(或电子对的物质,具有 ,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 ,本身被 ,发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O 2、 Cl 2、浓硫酸、 HNO 3、 KMnO 4、 FeCl 3等。
(2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Al、 Zn 、 Fe ,以及 C 、 H 2、 CO 等;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是被后的产物;还原产物是被后的产物 . 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思考 3】:找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① C+CO2 ==2CO ②2H 2S+SO2==3S↓+2H2O③↑例如 , 对于反应 , 我们可以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CuO + H2 == Cu + H2O 氧化剂还原剂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还原性 (失电子能力减弱K + Ca2+ Na+ Mg 2+Al 3+ Zn2+ Fe2+ H+ Cu2+ Hg2+Ag +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增强①易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后, 于得到电子;难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后, 于得到电子;②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变成后, 于失去电子;难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变成后, 于失去电子;③氧化性强的物质被还原后,还原产物还原能力弱; 还原性强的物质被氧化后,氧化产物氧化能力弱;例如:在 Cu(NO3 2和 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Ag +首先被还原, Ag +耗尽后, Cu 2+ 才会被还原。
高一化学HX-10-01-007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班级组名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 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本质2. 理解元素价态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胡田贵3. 会用单线桥法、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习重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本质2.单线桥法、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习难点][学习难点]单线桥法、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法指导]自学探究式结合归纳总结式,并提升整合[知识链接]1. 回忆初中学过的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 回忆一些物质的化合价。
[自学探究]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请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阅读]课本P35-37页,填写下列有关内容:1. 得到原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失去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有原子得失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 元素的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元素的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元素的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 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有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的一类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的一类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分析钠和氯气的反应钠元素从零价升高到价,一个钠原子一个电子,钠元素被了。
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价,一个氯原子一个电子,氯元素被了。
在H2+ Cl2 = 2 HCl的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零价升高到价,氢元素被了。
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价,氯元素被了。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的总数相等,化合价的相等,且化合价的总数等于的转移总数。
3、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和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学会用化学价升降的观点分析、解释氧化还原反应;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3、通过网上查询,调动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学习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和本质;【知识链接】物质的分类及化学反应的分类【引入】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中的哪一种?并标出所有元素的化合价。
(1)2Na + Cl2 = 2NaCl (2)CaO + H2O = Ca(OH)2(3)2KClO3∆催化剂,2KCl + 3O2↑(4)CaCO3 ∆CaO + CO2↑(5)H2 + CaO ∆Cu + H20 (6)Fe + H2SO4 = Cu + FeSO4(7)HCl + NaOH = NaCl + H2O (8)AgNO3 + NaCl = AgCl↓+ NaNO3【基本知识】思考1:根据初中化学知识,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为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生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 根据反应中有无转移或元素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反应和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例题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Fe+3Cl22FeCl3B. Fe2O3+3CO2Fe+3CO2C. CaO+CO2CaCO3D. H2SO4+2NaOH Na2SO4+2H2O变式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误区反例①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②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氧化剂(2) 常见还原剂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 CO SO 2 酸H 2S HI 盐 Na 2SO 3 FeSO 4(3)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Fe 2+S2-3OH 2O 2 SO 2Fe 2+、S2-3O 、SO 2主要表现 ,H 2O 2主要表现 。
例题2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变式2 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 4(s)SO 2(g)+Fe 2O 3(s)+SO 3(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FeSO 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SO 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C.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 2O 3转移电子数约为1×6.02×1023D. 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Cl 2溶液中,可得到BaSO 3和BaSO 4两种沉淀 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 1. 根据反应原理判断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对应关系: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K 2Cr 2O 7+14HCl(浓)2KCl+2CrCl 3+3Cl 2↑+7H 2O ,氧化性:K 2Cr 2O 7>Cl 2,还原性:HCl>CrCl 3。
2. 根据“表”判断 (1)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2)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注意是Fe 2+、Sn 2+、Pb 2+,不是Fe 3+、Sn 4+、Pb 4+。
(3) 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 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反应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反应物浓度大小等。
例如: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 2O(常温)、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加热),可得氧化性:KMnO 4>MnO 2。
4. 根据产物价态高低判断还原剂相同,若氧化产物价态不同,则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2Fe+3Cl 22FeCl 3、Fe+SFeS ,可得氧化性:Cl 2>S 。
5. 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1) 原电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稀硫酸、稀盐酸等非氧化性酸作电解质),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2) 电解池:氧化性强的金属阳离子优先在阴极放电,还原性强的非金属阴离子优先在阳极放电。
6.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外界条件有关(1) 浓度:一般而言,同种氧化剂浓度大者氧化性强。
如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2) 温度:如MnO 2只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Cl 2,不与冷的浓盐酸反应。
(3) 溶液的酸碱度:一般在酸性环境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较强,如KClO3在酸性条件下能将Cl-氧化成Cl2,在中性条件下不能氧化Cl-。
考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规律1. 守恒规律(1)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态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态。
(3) 电荷守恒: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的电荷数。
2. 竞争规律——“强强联手”:若存在多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中氧化性的最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3. 价态规律:以硫(S)元素为例说明:当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仅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CO2等;当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仅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CH4;当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
4. 强弱规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
例题3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现有以下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C.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 反应③中1 mol还原剂完全反应,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变式3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硫酸酸化的H 2O 2溶液滴入Fe(NO 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 2O 2>Fe3+B向盛有Fe(NO 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ol·L -1H 2SO 4若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N -3O 被Fe 2+还原为NO C将铜板电路投入FeCl 3溶液中,铜溶于FeCl 3溶液氧化性:Fe 3+>Cu 2+D 向含有少量FeBr 2的FeCl 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 4萃取分液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Br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归纳如下: ①价态相邻能共存(如浓硫酸能够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②价态相间能归中(2H 2S+SO 23S↓+2H 2O);③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例题4 (1) 配平化学方程式:NaBO 2+ SiO 2+ Na+ H 2? NaBH 4+Na 2SiO 3(2) 完成以下离子方程式:Mn -4O + C 22-4O + ?Mn 2++? CO 2↑+H 2O变式4 (1) 请将5种物质:N 2O 、FeSO 4、Fe(NO 3)3、HNO 3和Fe 2(SO 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 + +?+ H 2O(2) 用KMnO 4氧化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可制得氯气,其中锰被还原成+2价,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硫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H 2O 2+Cr 2(SO 4)3+10KOH2K 2CrO 4+ +【题组训练】1. 氯气通入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2.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往其中加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成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过氧化氢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4. FeSO4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5.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向其中通入氧气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7. 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2(SO4)3溶液中混有的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 氯化铁和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10. 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随堂检测】1.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得到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 原子失电子化合价降低2.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 2Na+2H2O2NaOH+H2↑ B. 2F2+2H2O4HF+O2C. CaO+H2O Ca(OH)2D. Cl2+H2O HCl+HClO3. 工业上通过2Al2O3+3C+6Cl24AlCl3+3CO2制取无水氯化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Cl3是氧化产物 B. Cl2是氧化剂C. 每生成1 mol CO2,转移4个电子 D. C发生还原反应4. 工业上将Na 2CO 3和Na 2S 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可制取Na 2S 2O 3,同时放出CO 2。
在该反应中( )A. 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每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4 mol 电子D. 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m 3 SO 2就会放出2.5 m 3 CO 2 【课后检测】1. 加入氧化剂能实现的转化是 ( ) A. MnO 2→MnSO 4B. Na 2O 2→O 2C. KI→KIO 3D. AlCl 3→Al(OH)32.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失电子越多,该物质的还原性越强B.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C. 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时,本身被还原D.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一定被还原3. )以下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2H 2O 2NaOH+H 2↑ B. N 2H 4+O 2N 2+2H 2OC. FeO+2HClFeCl 2+H 2O D. NO+NO 2+Na 2CO 32NaNO 2+CO 24.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热纯碱溶液清洗油污D. 用焰色反应鉴定是否有钾元素存在 5. 下列反应能说明卤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Cl>Br>I 的是( ) ①2HClO 4+Br 22HBrO 4+Cl 2 ②2NaBr+Cl 22NaCl+Br 2 ③2KI+Cl 22KCl+I 2 ④2KI+Br 22KBr+I 2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