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办高校在近年来蓬勃发展。
由于各种原因,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一些民办高校中,拥有高学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比例较低,而青年教师和非正规教师占比较大。
这种结构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
由于民办高校的薪酬和福利条件相对较差,加之竞争激烈,导致教师流动性较大,难以稳定教师队伍,也影响了教学质量。
3. 缺乏教师培养机制。
一些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导致教师培训和成长空间不足,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4. 教师队伍缺乏国际化视野。
当前世界在不断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来适应这一趋势,然而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缺乏国际化视野,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薪酬和福利制度,提升教师队伍稳定性应当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
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
可以设置更多的教学岗位,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职称评定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三、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了解决教师培训和成长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比如通过专业的培训、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教师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的素质。
还可以引进国外优秀教师,开展双向交流,让教师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国际化视野。
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学成果进行充分肯定和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民办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招生过程中,最能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就是教学质量。
而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所以说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民办高校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标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问题对策0 引言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成为全球教育体制的主流,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完善。
虽然教学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民办高校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的尽快发展。
1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所民办高校,进行了相关的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掌握了比较详实的资料。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开始增多,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少。
在教师职称方面,也主要是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
在年龄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多,中年教师相对较少。
体现民办高校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也比较少,总的来说,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1 民办高校年轻教师数量多。
在调研中发现,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较多,但是青年教师工作不够稳定,频繁的流动,不利于学校课程的顺利进行。
大部分青年教师是校门进校门缺少授课经验,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业务水平较低,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
基于民办高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所需“双师型”教师数量也不够。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是兼职的教师,这些外聘教师与民办高校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这些教师受学校的约束少,连本职教学都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更不能尽心尽力帮带年轻教师。
所以,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民办高校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丨学校管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姚如好1吴宇翔2(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2.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
要注重继续教育;重视政策导向;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完善考核方式,健全评价体系;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提升其职业地位;注重师德建设;增强体育教师科研意识,提升其科研水平。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对策_、弓I言大i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直接受到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影响,新时期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不过,就总体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采取卓有成效的策略,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二、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 知识结构欠合理,培训机会偏少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知识结构欠合理,专业知识面窄,人体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理论欠缺等。
同时,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进修培训的机会,这是导致教师综合知识结构欠合理的因素之一,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科研意识较弱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较弱,首先,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不高;其次,科研条件较差。
主客观原因制约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科研发展,致使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整体水平偏低。
3、 道德素质亟待提升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在利益面前动摇,上课无精打采,将过多精力放在校外兼职上,校内 教学工作责任感淡薄、师德水平不高,影响教师职业信念,还影响到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4、 评价体系片面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当前高校以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主持科研项目为标准,存在“科研偏好”及“简单量化倾向”,初衷是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然而,更多的体育教师却没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注重科研而轻视教学,甚至部分体育教师对教学敷衍了事。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高等。
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明确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不足。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且相对缺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教师。
二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教学科研能力不足。
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一、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民办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教师职称评审和培训。
通过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加大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力度,提高高级职称比例,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建立定期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三、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实践。
通过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和创新基地,鼓励民办高校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督促。
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加大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考核力度,对于那些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对于教学和科研成果不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督促。
浅析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前言:民办学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批报经费依法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类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机构。
屹今为止,民办高校诞生已有大概三十年的历史,由于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机构的鼓励,民办高校数量剧增,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于民办高校的生存环境、教育质量与今后的发展还有待观望。
本文作者主要就高校教学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可实施性对策。
1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1.1民办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弱由于民办高校体育经费的来源单一,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体育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强度仍然不够,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又极小,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且性别、学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极少,同时体育器材的配备与标准规定存在差距,这也是导致学生对民办高校中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
1.2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在民办高校教学中,由于体育课的开设年限短,教学时数较少,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缺乏创新性及针对性,同时对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及方式都不够全面,不够灵活多样。
1.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沟通与合作进行互动交往,要求参与者从知识技能、思维及情感上进行互动,要有一定的素养并有实现互动的行为,会参与会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目前在民办体育课的教学中,师生主要是进行共同活动,通过问与答、讲与听、示范与模仿来进行沟通,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维根本没有交流,老师只管自己讲并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只运动,而根本不用动脑思考什么,造成思维的浪费。
在情感交流上,只是老师简单的一句“同学们今天活动的高不高兴啊”,给人一种教师和学生都在装样子的感觉,根本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只是单纯的教师发号命令、学生照做罢了。
1.4教师评价学生过于极端在体育的教学改革中,一般多运用激励性评价,多是对学生进行表扬,可是真的是表扬越多越好吧,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1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1.1教师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师资紧缺,不但专任教师缺乏,教学管理人员也非常紧张。
为了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引进教师过程中通常有以下问题:①退休返聘:民办高校通常使用这种做法,聘用公办高校退休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青年骨干教师胜少。
退休返聘的老教师,虽然说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也丰富,整体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老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加之返聘教师一般有不菲的退休工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相对缺乏激情。
身体上的衰老和年龄的渐高,与年轻教师相比,一旦无法适应工作要求或出现心情的不舒畅,就会选择离开。
②毕业引进:民办高校经常招聘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而且占较大比例。
应届毕业生的引进,待遇低,可以减少学校工资投入,且选择面广。
但是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向社会,虽然工作激情比较高,但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锻炼培养。
年轻教师基本工资普遍不高,面对生活的压力,通常通过课时费获得更高的收入,经常“一师多科”,即一位老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对课程进行深化,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与其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相处融洽,长此以往,也会表现出消极怠工的行为。
同时部分进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沟通能力缺乏,面对挫折没法进行很好的调节,时常会轻率地离职。
③人才引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
民办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与公办高校相比,能引进的高素质教师极少,一方面是民办高校在引进时候不愿过高的投入,另一方面教学环境、物质待遇、科研条件等无法吸引高素质教师。
1.2薪酬体系不合理民办高校通过招生,收取相对高额的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营,工资和福利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和同等的公办高校相比,工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公办学校都是采用国家保证工资,养老与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工作有保障,优越感比较强。
民办高校通过合同与教师达成契约关系,工作中没有归属感,当有其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部分教师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分析作者:常学军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1期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健康的状况恶化情况,这也使人们对高校的体育教育越来越关注,同时素质教育逐渐得到教育体系的落实,体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因此这就促进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
在现阶段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中,其体育的师资队伍还不能够满足新时期体育教育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正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路径,从而来促进和推动其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以国内某城市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和发展路径展开分析。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上、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和学术论文,并通过对某市高校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统计和数据整理,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资料和数据支撑。
(2)调查法通过对某市高校体育教学的调查,集中体现了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存在失衡、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撰写本文的提供了直接资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其教学目的是实现对学生全面教育和发展,其中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高校体育的教师队伍中,还普遍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产生了制约,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产生了影响。
面对这些情况,就需要高校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其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高校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师资队伍数量不够充足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和学生的人数都在增加,但高等院校内体育师资数量却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充,这对高校的体育教师相应工作量实现了增加,这对体育教育的质量也产生了影响。
很多的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都存在教师数量的不足,一些教师需要面临很大的教学压力和任务,这对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效果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快速崛起,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挑战,如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术水平不够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加师资培训、优化聘用政策等。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榜样,其言行举止、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师德和师风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行使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规范的培训,严格落实教师评估机制,不断营造重学术、守信用、育全人的师德风尚。
其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民办高校存在许多教育资源短缺、学术水平不够强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民办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内部和外部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同时,加强教师交流,促进教师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果。
最后,为优化聘用政策,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聘用政策,引进符合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的优秀教师,同时也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内部教师的潜力,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在聘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资质和学术能力的审核,注重师德师风的评价和考察,落实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一批有学术引领和教学优势的高水平人才。
总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之基石,需要综合采取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谋求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陕西省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文章就陕西省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专家寻访,并整理和提出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陕西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对策[作者简介]王兵(1980- ),男,新疆昌吉人,西安工业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众健身、大众体育文化传播。
(陕西西安 710032)[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西安工业大学校长科研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xagdxjj1034)[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82-02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陕西省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当中的基础教学科目,一直以来都受到高校的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成为学校师资培养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在独立学院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一、陕西省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师资资源严重不足目前陕西省在册的独立学院共有12所,在校学生已超过10万人,但是独立学院自身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跟上学校发展和社会潮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2所独立学院当中,主要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延安大学创新学院除外)依然是母体学校的体育教师,独立学院的体育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甚至一些学校还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编制的体育教师。
从师生比例来看,独立学院体育学科的师生比在1∶200左右。
独立学院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超负荷的,他们中大多数还要承担母体学校的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负担就更加重。
从性别来看,独立学院任课教师当中,女性体育教师不足1/3。
教师性别比例的差异对于项目的开展和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1.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相较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师资水平相对较低。
2. 民办高校师资缺乏稳定性和长期发展机会,较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3. 民办高校往往缺乏足够的财力和资源用于师资培养和聘用。
策略:
1.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邀请知名
教育专家开设讲座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2. 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加强教师激励机制。
为优秀教师提供晋升渠道和职称
评定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创新教学和科研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和发展
空间。
3. 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财力和资源支持。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赞助和捐赠,增加教师培训和聘用的经费。
加强对教师队
伍的管理和评估,确保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效果。
4. 开展合作交流,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
民办高校可以与公办高校、国外大
学建立合作交流机制,通过交换和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
平。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
民办高校应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教
育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提高教学质
量和学生满意度。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中国,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日益凸显。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乎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如何解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从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薪酬问题由于民办高校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很多民办高校无法给予与公办高校相媲美的薪酬待遇,导致教职员工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高水平的教师和学者对薪酬待遇有很高的要求,薪酬福利问题成为了吸引优秀师资的一大障碍。
二、教育资源不足民办高校一般都是新兴的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学术期刊、图书馆藏书、实验室设备等,这些都是高校师资队伍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
缺乏这些资源,会影响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三、科研团队建设不足科研团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团队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教学质量。
民办高校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很难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这也成为了制约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
解决策略针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加以解决:一、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加大学校对教师的经济投入,增加教师的奖金福利待遇,完善教师的晋升制度等。
只有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师资人才。
学校可以通过购置教学设备、扩建图书馆、增加学术期刊的订阅数量等方式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研究条件。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派遣教师参加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等方式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学校还可以通过提高学术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带动科研团队的发展。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师资来源单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民办高校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1. 师资来源单一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于应届毕业生或职业院校的教师。
这些师资的来源相对单一,缺乏来自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师。
这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制约学校的整体发展。
2.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民办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弱,导致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民办高校招聘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甚至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策略建议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师资来源单一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师资队伍,招聘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师和国外优秀教育者,引进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
通过鼓励人才引进和流动,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为了解决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评聘评职、岗位竞聘等方式,激励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教学和科研水平。
3.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为了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加强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民办高校可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引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
通过国际化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师资队伍的学术融合和能力提升。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民办高校通常面临人才吸引与保留的难题,由于民办高校的经费和待遇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较低,难以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加盟。
由于民办高校的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形成一个庞大的师资队伍。
2.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一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一流大学的背景和教育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许多是临时聘用的兼职教师,导致教学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
缺乏具有教育教学经验和高学历背景的教师,也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策略:
1.提高待遇和福利。
民办高校应该加大教师待遇和福利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物质和精神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住房补贴、教育培训机会等福利,增加教师的专职岗位和稳定性。
2.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
民办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教师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开设专门的教师培训班、组织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引进高水平教师。
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引进一线大学或知名高校的优秀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人才。
通过与一流大学合作办学、设立讲座教授或特聘教师岗位,吸引优秀教师来民办高校任教,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
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民办高校应该鼓励教师从业终身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晋升机制,吸引优秀教师长期在高校工作。
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招聘和选拔,注重教育教学经验和高学历背景,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如何优化和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民办高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问题分析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数量明显增加,但是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
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完善。
许多民办高校由于资金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加盟,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难以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导致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民办高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系统、科学的师资培养机制,导致许多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完善、管理混乱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二、解决策略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1. 完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加盟民办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如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设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优先享受职称评审政策等,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加盟。
通过这些激励政策的制定,可以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提高队伍稳定性民办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选拔、聘任、考核、激励和退出机制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减少教师的流动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系统、科学的师资培训计划,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收稿日期:2020-5-19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陕西民办高校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9Z107)㊂作者简介:郗铮(1983 ),女,河南林州人,西安培华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㊂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郗㊀铮,陈㊀玲(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㊀710125)㊀㊀[摘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㊂ 陕西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社会认同感低㊁缺乏归属感㊁繁重的教学工作量㊁巨大的科研压力导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陕西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㊂这就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加强顶层设计,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所关注的问题,关注教师个人成长,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㊁事业上有成就感㊁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㊂[关键词]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1X (2020)17-0024-03doi :10.3969/j.issn.2096-711X.2020.17.012[本刊网址]http :// ㊀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㊂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㊁激活国家高等教育运行机制㊁缓解国家财政紧张和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㊂陕西省是一个教育大省,省委㊁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3亿元用于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㊂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被誉为全省给改革开放标志性成果之一,并保持全国领先地位㊂截至2018年,陕西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9所,占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95所)的20%,研究生在校生225人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97338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8408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20.57万人,占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人数(105.48人)的13%㊂十九大报告指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为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㊂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㊂ 可以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是建设优质民办高校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原动力㊂一㊁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感低㊁缺乏归属感㊂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高校的教师与公办高校的教师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㊂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核通过的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㊁个人㊁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㊂民办高校教师虽然与公办高校教师共同担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但在很多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公办高校同等的待遇㊂尤其是在薪资福利㊁社会保障方面,公办高校有政府资金投入,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而民办高校不享有财政支持,社会保险依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标准缴纳,学校与教师个人负担过重,社会保障水平低㊂甚至是职称资格证,社会大众认为民办高校的职称就比公办高校的职称含金量低,不认同,不画等号再加上公办㊁民办教育 双轨制 社会保险体系㊁薪酬福利待遇使社会大众并不认同民办高校教师,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心理落差产生的重要原因㊂与此同时,陕西省民办高校人事制度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教师档案都是统一托管到人才交流中心,实行的是等同于社会企业人员的人事代理,并没有正式编制,这让很多老师觉得自己更像打工者,没有安全感,随时会被辞退,工作没有任何保障,因此学校主人翁的意识也很淡,觉得学校发展好与坏与自己关系不大,一旦有相对稳定的㊁有工作保障的就业机会就会跳槽㊂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义重大㊂如果一个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归属感,教师如何安心工作,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如何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 引路人 ,而学校还何谈发展?(二)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㊁科研压力大㊂现阶段,陕西的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还是很饱满的,据调查问卷显示,年工作量主要有400㊁360㊁320㊁300㊁280㊁240,工作量和职称相关,职称越高,工作量会相应减少,但是即便如此,要求最低的学校,也在240左右㊂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很多琐碎的行政事务,开不完的会议,兼职辅导员㊁兼职班主任使老师们都成了多面手,除此之外还有繁重的科研压力㊂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做科研是一定要有时间做保证的㊂无论是文科㊁理科㊁工科老师,都要熟读经典㊁做实验㊁进行调查研究㊁实证研究,读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情况,时间保证是必须的,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教学,做科研难,做高质量科研更难㊂调查问卷显示,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曾发过高质量(SCI㊁SSCI㊁CSSCI㊁EI㊁CSCD)期刊的比例20%,核心期刊(北大核心㊁科技核心)的比例为35.2%,普通期刊的比例为90%,会议比例为30%,和公办高校的期刊发表质量相比这个数据显然有些尴尬㊂为什么会这么大的差距?一是部分教师科研素养不够㊂经典读的少,对该学科基本研究思路㊁研究方法没有充分掌握,没有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没有问题导向,理论支撑,导致文章质量低,无法达到高级别期刊要求的质量㊂二是高级别学术会议参加的少㊂每个学科每年都会有很多学术会议,其中不乏高级别的,参会人员大多为本领域的学术大咖,通常在学术会议上会对本学科目前的发展,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解读和讨论,这样的交流的机会无疑会给老师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㊂民办高校的个别学科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大多数的学科都没有参会的机会㊂三是部分期刊对民办高校教师带有主观偏见㊂很多高级别的刊物,对投稿人的学历㊁职称㊁学校等级都有要求,甚至有些期刊要求 第一作者必须任职二本以上高校 ,这样的要求似乎让民办高校教师永远不得翻身,这极大打击了教师的科42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3卷第17期㊀总第279期研积极性㊂(三)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优化教师队伍迫在眉睫㊂首先,性别结构㊂陕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比例为男性教工占30%左右,女性教工占70%左右,且这个比例长期没有大的变化,在个别学校的个别部门男女教工比例甚至达到1:9㊂男教师和女教师由于观察思考方式不同,能够带给学生不同思维方式,从教学教育的角度来说,男性和女性都是充分必要条件,但是民办高校因为种种原因,在招聘时很难吸引到男性教师,所以在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㊂其次,学历结构㊂陕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博士学历不足10%,以某一民办高校为例:填写调查问卷的541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的416,博士学位仅为21人,博士学位占比仅为3.8%,反观公办高校教师队伍博士学历超过80%,名校的比例在95%以上㊂虽然民办高校一直在不遗余力引进博士,但是因为 民办 的办学性质,即便给出极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仍然很难吸引到年轻的博士㊂民办高校有近50%的中青年教师都有提升学历的想法,但是教学科研以及其他事务任务重,教师们很难有时间来备考㊂同时 民办 的从教经历㊁尴尬的年纪,和应届生比起来并无优势,所以考取博士的民办高校教师比例很低㊂陕西的19所民办高校中除几所办学时间长的高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外,其他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比例大,民办高校似乎成为很多硕士 过渡 的平台㊁ 实习基地 培养基地 ,对学生来说,有时一个学期一门课要换几位教师,辅导员的更换速度就更快,这对于学生㊁学校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㊂二、对策研究(一)加强顶层设计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㊁热心从教㊁舒心从教㊁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㊁事业上有成就感㊁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㊂ 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体现公平与适度倾斜,民办教师理应和公办教师享受同等的待遇㊂要真正落实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从制度上保证民办高校的权益,在公办资源上给予一定比例的资源配置㊂首先,给予民办高校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㊂根据国家规定和政策,结合陕西省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可适当给予民办高校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让民办高校教师有安全感㊁有幸福感㊁荣誉感,有了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认可支持,社会大众会真正认可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真正做到 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这也是促进民办高校发展㊁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㊂现阶段,浙江省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㊂‘温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法“(2013)规定: 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派遣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扶持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㊂除此之外,浙江省还有如:浙江万里学院㊁浙江树人学院等民办高校均有60% 90%的事业编制㊂其次,完善制定各类保障体系制度㊂按照公办高校社保缴纳制度设计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险缴纳制度,由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安心工程基金或年金补贴制度或以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民办高校为教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让民办高校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安心从教㊁舒心从教 ,提升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预期,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㊂(二)继续加强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㊁以德立学㊁以德施教㊂ 在2018年5月2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又指出,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㊂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㊂ 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㊂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都能做到教书育人㊁以德立身㊁以德立学㊁以德施教,但是还是有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不认真备课㊁一本教案讲一辈子㊁不关注社会现实㊁案例老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态度和精神,对学生的漠不关心,上完课就走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应付,造成了不良影响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㊂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㊂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㊁淡泊名利的坚守㊂ 民办高校要紧抓师德师风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学生的领路人,将课程思政贯彻到每一门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向上,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㊂(三)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㊁提升科研能力㊂民办高校可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减轻行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无效会议㊂学校可结合不同教师的自身专业优势及能力优势,合理划分科研型教师㊁教学型教师㊁实务型教师,让教师能钻研专务,发挥所长㊂同时,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任务考核重心,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擅长的方面有精力有时间做出成绩㊂杜绝一刀切的考核目标㊂一线教师承担的行政工作偏多,各类琐碎工作占用太多时间,教师能够用在科研的有效时间大大压缩,另一方面科研压力又比较大㊂所以,民办高校可借鉴公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教师岗位细分,更明确教辅以及教师的职责㊂给予教师们更多的时间备课,查阅资料,提高自己的各种软硬件使用技能,并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㊁学科背景的不同,因地制宜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质量,打造 金课 ㊂同时,时间上的保证,也让民办高校教师有时间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详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知识,翻阅文献㊁精读经典,静下心来撰写课题申报书㊂同时,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专门意见,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在科研申报㊁立项和经费资助等方面有同等待遇,也希望重量级期刊不再带着 有色眼镜 来看待民办高校的投稿教师㊂(四)加强培训,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㊂各民办高校应定期了解本校教师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需求㊂对于有条件继续提升学历的教师,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让教师能够安心备考,全力攻读学位㊂对于全体教师加强校内外培训,从教学到科研提供全方位支持㊁帮助,另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让老师们走出去,拓宽视野,和其他高校教师加强交流沟通㊂加大政府服务和协调力度,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提供保障㊂一是建立公办高校接收民办高校教师挂职㊁培训㊁访学制度㊂在公派国内外访问学者㊁专业培训上,给予民办高校适当的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公办高校有计划地定期㊁定量接收民办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和访学进修,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㊁教学和管理经验带动㊁帮助民办高校发展㊂目前,陕西省几所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都已积极参与访学计划㊂鼓励支持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去公办高校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㊂二是开展公办高校对口帮扶民办高校活动,充分利用公办高校的师资㊁人才㊁教学㊁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地支持帮扶民办高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在对口帮扶的合作中,民办高校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㊁教育教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会为公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㊁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㊂2011年3月,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西北大学与西安培华学院结成对口帮扶院校,并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书,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㊂截至目前,西安培华学院㊁西安翻译学院㊁西安外事学院㊁西京学院㊁西安思源学院等民办高校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㊁西北大学㊁陕西师范大学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㊁西安工程大学等公办高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㊂这为提升陕西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科研水平,增强整体办学实力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㊂52第33卷第17期㊀总第279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3.No.17(Gen.No.279) 2020年9月(上)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Sep.(first half)2020参考文献:[1]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2).[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3]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9-10(1).[4]陕西省老教授协会编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in Private Colleges in Shaanxi ProvinceXI Zheng,CHEN Ling(Xi an Peihua University,Xi an Shaanxi710125,China)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a hundred years.Teachers are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the low sense of social identity,the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the heavy workload of teaching and the huge press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ead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teachers team,which affe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This requires increasing government support,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truly implementing policies,practically solving the problems concerned by 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ocusing on teachers personal growth,strengthening training,and improving teach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o that teachers can have a sense of happiness in their posts,a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their careers,and a sense of honor in society,so that teachers can become an enviable profession.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blems;countermeasures(责任编辑:章樊)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23页)生等多种人群一起学习㊁一起思考㊁一起创作,形成集体智慧㊂践行了习总书记希望教师成为 引路人 的思政教育理念㊂三㊁启示与思考校园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㊂新时代下,面对00后的青年大学生呈现出的网络素养特点,通过网络思政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效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探索出新的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在网络上开展平台搭建实践㊁传播路径研究㊁网络文化营造㊁网络思政资源整合㊁有效手段互动㊁网络微调查测试等方式,努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宣传新思想,以丰富生动的网络化语言铺设校园文化建设新语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式将 四种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㊁红色革命文化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㊁校园文化)㊁ 四类故事 (中国故事㊁名城故事㊁老师故事㊁学生故事)进行融合创作㊂吸引互联网原住民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坚定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㊂面对思想多元㊁多样㊁多变的时代特征,校园文化建设静似涓涓细流,动则冲击心灵,既有独特渗透性,又有潜在影响力,一代代学子在文化育人的氛围中㊁净化灵魂,传承㊁创新并营造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学校里每一个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路径和终极追求㊂参考文献:[1]郝文丽.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规律研究[J].现代交际,2017(3).[2]蒋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8(51).[3]刘素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2019(20).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New EraTak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ANG Da-gang(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215001,China)Abstract:The campus cul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and an important form to uphol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With the correct valu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conveyed by the concept of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we can carry out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create a positive,healthy and elegant campus cultural atmosphere,strengthe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students.It integrat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Wu Culture Educa-tion(Regional Culture),campus cultur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education,unifies the pursuit of realis-tic goals with the support of ideals and beliefs,strengthe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gainst moral ed-ucation,guides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values and norms of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so as to let the young students stand higher,go further with more healthy overall growth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new era;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Wu Culture;campus characteristic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ure(责任编辑:范新菊)62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3卷第17期㊀总第279期。
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
高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主要对陕西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尝试从政府、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近年来,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
2002年12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7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建立一支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加强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一、陕西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概况
陕西省民办高校规模不同,在校学生以及学校的教师数量都各不相同。
为了开展日常教学,陕西各个民办高校都各自拥有一支具备一定数量和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学队伍。
这支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体育教师大多数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人员,这些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各不相同。
还有少数教师是其他公办院校退休的教师,往往这些教师年龄较大,职称较高。
兼职体育教师主要来自其他的公办院校,他们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与公办高校相比,陕西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队伍的稳定性上,数量、结构、师资管理和科研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二、陕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办高校体育师资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
当前陕西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多为从其他公办院校离、退休的老年教师和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年轻人,能担当
起教学骨干的中间阶层很少。
因此,他们的年龄、职称等方面处于高、低两个阶段,中层的很少,师资结构就显得不是很合理。
2.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陕西省各民办高校尽管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来开展日常教学,但是,总体上来说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专职体育教师。
3.民办高校专职体育教师学历偏低。
通过对陕西省民办高校的调查,陕西民办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体育教师基本没有,具有硕士学位的占13.6%,本科学历占83.9%,专科的占2.5%。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至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可见,陕西民办高校专任体育教师学历与要求相比差距很大。
4.缺乏有效的师资管理方式。
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多实行全员聘任制,国家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的实施细则、具体措施的缺乏,较难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民办高校机制不具备与公办高校竞争的优势,相反,在很多方面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后续发展。
5.民办高校体育科研状况不容乐观。
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总体相对薄弱是一个普遍的不争事实,而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总体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根本无法跟公办高校相提并论。
6.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首先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教师流动缺乏政策保障和社会保障,一些愿意到民办高校任教的优秀教师,既面临壁垒森严,又无法消除后顾之忧,觉得缺乏保障,进一步加剧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凋零现象;其次是民办普通高校教师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套适用的职称评审和资格评定方案,民办高校教师很难取得同公办学校教师相同的地位。
三、陕西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1.改革管理模式,健全人事制度。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必须破除原有的单一封闭、静态的管理模式,学会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动态中稳定队伍,在自我约束机制与竞争激励机制中进行管理,使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由于陕西省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性、多样性以及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导致了体育教材与传统体育教材有很大的差异性。
因此,对于引进人才要注意广泛性,在学历层次上要逐步以补充硕士以上毕业生为主,以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体育教师队伍。
2.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机制。
要抓好体育教师队伍的福利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解决课时费、服装费、野外津贴等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在职称评审和聘任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律平等对待。
帮助
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给教师落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公积金等,稳定教师队伍。
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地参与体育科研,主动营造体育科研氛围,培养一批造诣深、知识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支符合高校体育发展需要的、能发挥模范作用的骨干体育教师队伍。
3.提高科研能力,着力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是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志。
陕西民办高校应加大对体育科研的力度,提升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组织体育教师申报课题,并对其进行资格培训。
4.加强职后培养与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职后培养与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科研潜力,是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
陕西民办高校师资管理者应注重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持续培养政策,采用多渠道、多方式的培养形式。
因此,根据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应适时开展继续教育,形成良好职后教育系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5.加强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紧紧把握陕西省众多高校的优越大环境,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丰富经验和创造良好氛围。
应加强和公办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吸取其体育学科建设的优秀经验,避免走弯路,搞好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规划工作。
同时,可以不定期的聘请公办高校体育院系(部)的著名专家、教授以及学科带头人举行学术交流,充分调动师生共同探讨学术的积极性,以此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
6.加强民办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过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因此,加强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体育师资结构为目标,以规划培训和管理为着力点,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为突破口,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保证陕西省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7.转变教育观念,健全管理体制。
民办高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都应转变“重智轻体”的传统观念,尤其是校领导的观念要转变。
针对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有关的导向政策,使陕西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朝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8.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系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体育师资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为较快地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形成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竞争系统,其实施途径主要有:(1)强化岗位聘任意识,确保人才竞争的良好环境,要保障竞争系统的实施;(2)实行奖惩淘汰制度,保障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竞争系统实施。
四、结论
由于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办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别,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着诸多不同于公办学校的特质。
因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体系,真正使学校成为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环境的沃土。
教师也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充实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福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
[2]王德炜,由文华.陕西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3]姚峰.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4]孙世祥.谈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辽宁体育科技,2004(2).
[5]闫保庆,杨秀城,闫保江.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师资培养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