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品牌成长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大白兔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在知识和创造成果上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它包括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种形式。
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对于创新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一种糖果产品——大白兔,却因为与知识产权问题产生了纠纷。
大白兔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国糖果品牌,以其独特的外包装和口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然而,大白兔最近却陷入了知识产权纠纷的泥潭。
据报道,一家外国公司声称大白兔的外包装涉嫌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
这家公司声称,他们在数年前就注册了与大白兔外包装相似的商标,并要求大白兔停止使用这种包装,并支付巨额赔偿金。
这个案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大白兔的外包装确实与这家公司的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应该承认对方的商标权,并进行合理的赔偿。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大白兔的外包装已经成为了他们品牌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因此不应该因为外包装的相似而被迫停用。
这些争议使得整个事件更加复杂。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在国际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确实存在侵权问题,大白兔必须根据法律的要求进行整改和赔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和利益考量。
比如,大白兔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建立了巨大的知名度和信誉,如果停用外包装,将需要重新设计和传播新的包装,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风险。
除了法律问题之外,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大白兔案例的复杂性在于其外包装设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的判断标准需要进行修订?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又不限制创新和竞争呢?解决这个纠纷需要一个平衡的考量。
大白兔可以考虑与这家外国公司进行协商,寻找到一种既能保护知识产权又能保护企业利益的方案。
这可能包括在外包装上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以减少与对方商标的相似性,并支付适当的赔偿。
案例分析---“大白兔”的“重生”大白兔奶糖是位于中国大陆上海冠生园出品的奶类糖果,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产品,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大白兔”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辉煌的背后却经历了两次生死危机。
“大白兔”的第一次危机:2007年7月16日,菲律宾宣布,中国上海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牛奶糖含有致癌物质—甲醛。
此消息由菲律宾GMA电视新闻网公布后,大白兔奶糖的食品安全在全球各国都受到广泛质疑,产品出口和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品牌危机时,冠生园公司冷静沉着的运用危机公关的方法和技巧挽救了“大白兔“的命运。
一、正视问题,内部公关:危机事件出现以后,冠生园公司十分重视,马上成立了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口径、分析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危机公关方案。
二、积极应对、速度第一:1、收到消息后,冠生园公司连夜对大白兔奶糖实施标准检测,并将产品送上海市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测试。
2、7月18日上午,冠生园公司向社会公众发出郑重声明,否认产品含有甲醛,并且使用的原辅料均符合国家标准。
3、冠生园公司向菲律宾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索取检测报告和产品实样未果的情况下声明:菲律宾食品药品机构在既未公布检测报告又未得到生产企业确认的情况下,贸然通过媒体发布此消息是极不负责任的。
冠生园公司保留诉讼法律的权力。
冠生园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态度以及菲方义正言辞却又不提供检测报告和样品,使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天平自然有了倾斜。
三、主动出击、扶正消负:曝光的事件确实有误时,由权威机关和“第三方”发声,能快速消除疑虑。
SGS:7月19日上午,国际公认的权威检测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公布检测结果:大白兔奶糖未检出甲醛。
质检总局:2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外记者作下述表示:“第一,我们没有接到菲律宾政府有关方面的情况沟通。
第二,我们同菲律宾驻中国使馆进行联系,想取得这方面的资料,他们表示无法提供。
“冠生园大白兔:长期品牌管理之道”案例分析2016年7月17日在郑州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华中赛区晋级赛,案例以“冠生园大白兔:长期品牌管理之道”为主题,主要描述冠生园旗下的大白兔品牌从2002年到当前2015 年间采用不同品牌活化战略的历程。
首先,在2002 年到2007 年间,大白兔采用产品线延伸(多口味)战略;其次,2007 年到2012 年间,大白兔采取品牌延伸战略;再次,2012 年后,大白兔采取品牌核心资产战略,开发创新性包装的系列产品,巧妙地兼顾平衡了大白兔品牌的“传统”与“创新”两大要素。
本次案例以郭经理为主视角,引出问题:后续的品牌活化之路是否沿着目前的品牌核心资产战略一直走下去开发强化品牌核心资产的新产品,还是再次探索新的战略,选择新的方式开发大白兔新产品
这一案例十分典型,大白兔作为一个老品牌,它的改变与发展代表着老品牌的发展之道。
无论如何,对任何老品牌而言,长期品牌管理始终充满着挑战,因为既要把品牌核心资产传承下去,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变化创新,而如何兼顾和平衡“变”与“不变”这看起来是一对矛盾的两大方面,则彰显了长期品牌管理之道……
针对案例,运用SWOT分析、鱼刺图分析、长尾理论、波特五力模型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阐述自身队伍对于冠生园大白兔三个阶段品牌战略的不同理解,从中找出问题与核心,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通过每个队伍4名队员的各自陈述,他们对于对方队员提出针对问题的回答,以及对台下观众与评委提问的回答,我从中了解到了他们对于案例的不同理解。
这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观点使我深有启发,不自觉沉浸。
通过本次晋级赛,我从中看到了针对同样问题的不同思想观点,让我真实感受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同时对所学理论有了深一步的理解,为今后工作的应用打开新的窗户。
最后,分享案例比赛流程:每轮比赛有两支队伍参加,各参赛队伍均有10
分钟的自我陈述时间,结合管理学相关知识阐述自身对于冠生园大白兔的品牌活化之路的理解,提出自身的解决之道,然后是5分钟台上对方队伍提问时间。
当两队全部陈述提问完毕后,便是台下观众8分钟提问时间,最后是评委12分钟提问时间。
这种模式充分展示了每个团队每个成员的思辨,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