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电路暂态过程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2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临界阻尼电阻在电路中,rlc串联电路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暂态过程。
而临界阻尼电阻是指在暂态过程中,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电流衰减的最慢的情况。
那么,临界阻尼电阻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在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电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而电流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电压-时间曲线来表示。
在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曲线呈指数衰减的形式;在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曲线同样呈指数衰减的形式。
而临界阻尼电阻即为使得电流变化曲线衰减最慢的电阻值。
在rlc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器共同决定的。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而电容器则会根据电流的变化来储存或释放电荷。
而电阻则决定了电流的变化速度。
在临界阻尼电阻的情况下,电流的变化速度最慢,即衰减最慢。
此时,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器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电流的衰减速度最小。
而临界阻尼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在计算临界阻尼电阻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2√(L/C)其中,R为临界阻尼电阻的值,L为电感的值,C为电容的值。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临界阻尼电阻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临界阻尼电阻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如果电阻的值大于临界阻尼电阻,电流的衰减速度会比较快,电路的响应时间较短;而如果电阻的值小于临界阻尼电阻,电流的衰减速度会比较慢,电路的响应时间较长。
因此,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
总结起来,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临界阻尼电阻是指在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使得电流衰减最慢的电阻值。
临界阻尼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
rlc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报告RLC 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 RLC 串联电路在不同参数下的暂态过程,理解电路中电容充电、放电和电感储能、释能的特性。
2、研究 RLC 串联电路的阻尼振荡和临界阻尼等情况,掌握其规律。
3、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和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
二、实验原理1、 RLC 串联电路的方程对于 RLC 串联电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到以下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L\frac{d^2i}{dt^2} + R\frac{di}{dt} +\frac{1}{C}i = 0$其中,$L$为电感,$R$为电阻,$C$为电容,$i$为电流。
2、暂态过程的分类根据电路参数的不同,暂态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欠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衰减振荡,振荡的角频率为$\omega_d =\sqrt{\frac{1}{LC} (\frac{R}{2L})^2}$。
(2)过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非振荡衰减。
(3)临界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非周期的临界衰减。
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电阻箱4、电感箱5、电容箱6、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RLC 串联电路,选择合适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值。
2、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阶跃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中。
3、使用示波器同时观察电阻、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并记录波形。
(1)欠阻尼状态选择较小的电阻值,使电路处于欠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振荡波形,测量振荡周期和衰减系数。
(2)过阻尼状态增大电阻值,使电路处于过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非振荡衰减波形,测量衰减时间。
(3)临界阻尼状态调整电阻值,使电路处于临界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非周期临界衰减波形。
实验二十 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电路的暂态过程就是当电源接通或断开后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非稳定的变化过程。
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不可忽视,在瞬变时某些部分的电压或电流可能大于稳定状态时最大值的好几倍,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的现象,所以如果不预先考虑到暂态过程中的过渡现象,电路元件便有损伤甚至毁坏的危险。
另一方面,通过暂态过程的研究,还可以从积极方面控制和利用过渡现象,如提高过渡的速度,可以获得高电压或者大电流等。
【实验目的】1.研究R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
2.研究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
3.加深R 、L 和C 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预习重点】1.RC 电路、RLC 电路的暂态特性。
2.电阻、电容元件的功能。
3.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RC 串联电路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就是当电源接通或断开后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非稳定的变化过程。
将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成如20-1所示的电路图,当K 与“1”接通时,其充电方程为: q iR E C+= (20.1) 或写成 dq q R E dt C+= (20.2)图20-1 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示意图上述方程的初始条件是0)0(q =,因此可以解出式(20.2)的解/(1)t q Q e τ-=- (20.3) 式中 τ(RC )称为RC 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单位为秒;Q (EC =)为电容器C 端电压为E 时所贮藏的电荷量大小,单位为库仑;q 为t 时刻电容器贮藏的电荷量。
由式(20.3)可计算出电容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1)t c U q C E e τ-==- (20.4)/t R dq U REe dt τ-== (20.5) 当K 与“0”接通时,放电方程为:10dq R q dt C+= (20.6) 根据初始条件 (0)q Q EC ==,可以得到/t q Q e τ-= (20.7)/t C U E e τ-= (20.8)/t R U E e τ-=- (20.9)由上述公式可知,C U ,R U 和q 都按指数变化,τ值越大,则C U 变化越慢,即电容的充电或放电越慢。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目的】1、研究当方波电源加于RC或RL串联电路时产生的暂态放电曲线及用示波器测量电路半衰期的方法,加深对电容充、放电的规律的认识.2、了解当方波电源加于RLC串联电路时产生的阻尼衰减振荡的特性及测量方法.【实验仪器】RLC电路实验仪、存储示波器.【实验内容和步骤】1、R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选择合适的R和C值,根据时间常数τ,选择合适的方波频率,一般要求方波周期T>10τ,这样能较完整地反映暂态工程,并且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以完整地显示暂态过程。
改变R值或C值,观测UR或Uc的变化规律,记录不同RC值时的波形情况,并分别测量时间常数τ。
2、RL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选择合适的R和L值,根据时间常数τ,选择合适的方波频率,一般要求方波周期T>10τ,这样能较完整地反映暂态工程,并且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以完整地显示暂态过程。
改变R值或C值,观测UR或Uc的变化规律,记录不同RC值时的波形情况,并分别测量时间常数τ。
3、RL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先选择合适的L、C值,根据选择的参数,调节R值大小。
观察阻尼振荡波形。
【数据处理】1、不同的RC时的Uc波形及其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波频率 18khz;τ测=T1/2/ln2;方波幅值=13.2vτ测(μs)R实(Ω)序号R(Ω)C(μF) τ理(μs)τ1/2(μS)1 200 0.022 4.4 2 2.89 131.182 1000 0.022 222 8 11.54 524.5200Ω 1000Ω2、RL串联电路的UL波形及其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波频率=1.3khz;方波幅值=20.1v;τ测=T1/2/ln2序号R(Ω) L(mH) τ理(μs)τ1/2(μS)τ测(μS)R(实)1 200 10 50 30 43.3 230.93、RLC串联电路阻尼振荡的波形项目L(mH) C(μF) R(Ω)欠阻尼振荡10 0.022 2000过阻尼振荡10 0.022 200【误差分析】1、实验过程中,信号发生仪的频率始终无法保持恒定,导致实验误差较为明显。
8.4 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8.4.1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8.4.2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电容电路: )0()0(-+=C C u u 注:换路定则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 u C 、 i L 初始值。
设:t=0 — 表示换路瞬间 (定为计时起点)t =0-—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t=0+—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初始值)1.换路定则电感电路:)0()0(-+=L L ιι2.初始值的确定求解要点:初始值:电路中各 u 、i 在 t =0+ 时的数值。
(1) u C ( 0+)、i L ( 0+) 的求法。
1) 先由t =0-的电路求出 u C ( 0– ) 、i L ( 0– );2) 根据换路定律求出 u C ( 0+)、i L ( 0+) 。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解: (1)由换路前电路求 )0(),0(--L C i u 由已知条件知 0000==--)(,)(L C i u 根据换路定则得: 0)0()0(==-+C C u u 0)0()0(==-+L L ιι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态,C 、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C R 2 S (a)U R 1 t =0 + - L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 00=-)(C u , 换路瞬间,电容元件可视为短路。
00=-)(L ι , 换路瞬间,电感元件可视为开路。
R U C ==++)()(001ιι )0)0((=-C ι 0)0(2=+u U u u L ==++)0()0(1)0)0((=-L u i C 、u L 产生突变 (2) 由t =0+电路,求其余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 C R 2 S (a) U R 1 t =0 + -L i L (0+ ) U i C (0+ ) u C (0+) u L (0+) _ u 2(0+) u 1(0+) i 1(0+ ) R 2 R 1 + + + _ _ + - (b) t = 0+等效电路结论1.换路瞬间,u C、i L不能跃变, 但其它电量均可以跃变。
RC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在研究RCRLC电路的暂态过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是电容的电压和电感的电流的初始条件。
电容的电压初始条件是电容两端电压在电路初始状态时的值。
电感的电流初始条件是电流在电路初始状态时的值。
其次是RCRLC电路的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是指在暂态过程开始时电路的状态,可以是由直流源(DC)与电路连接或者其他的一些非齐次状态。
在RCRLC电路的暂态过程中,主要有两个过程,即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
首先是充电过程。
在RC电路中,当电压源连接到电路上时,电路处于初始状态。
电阻导致电流开始从电压源流向电容器,同时电容器开始充电,电压逐渐增加。
在充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遵循指数衰减规律。
充电过程的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的值计算得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逐渐接近电源电压,直到达到最大值。
接下来是放电过程。
在RC电路中,放电是指当电源与电路断开连接时,电容通过电阻器放电的过程。
初始状态下,电容器已经充电到一定电压。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开始放电,电压逐渐降低,直到最后电容器的电压降为零。
放电过程的时间常数τ也可以通过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的值计算得出。
在RLC电路中,暂态过程包括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以及电感电流的变化。
在初始状态下,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电压和电流有初始条件。
当电源与电路连接时,电流开始从电源流向电容器和电感器。
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同时电感器的电流也逐渐增加。
当充电过程结束,电容器的电压达到最大值,电感器的电流也达到最大值。
然后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压逐渐降低,同时电感器的电流也逐渐降低。
放电过程的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RC电路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计算得出。
最终,当电容器的电压降为零,电感器的电流也降为零,电路将进入稳态。
总结来说,RCRLC电路的暂态过程是电路从初始状态转换到满足一定条件的过程。
在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和电感器的电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符合指数衰减的规律。
实验:R-L-C电路的暂态研究A实验原理:1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当t=0时,方波电压u(t)从0耀变到E。
这时电路通过R对电容C充电。
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u c不能突变,上升必须经过一个充电过程。
这就是电路的暂态过程。
设电路中的充电电流为,则,因此电路回路方程是1方程1是一个微分方程。
考虑t=O时u c=0V的初始边界条件,则方程的解是:23这就是电路的充电过程,u c与i均呈指数规律变化,只是u c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i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如果当u(t)从E突变为0V,这时电路处于放电过程,方程是:4考虑t=0时u C=E 的初始条件,方程的解为:56由解可以知道u c与I仍然是呈指数规律变化,u c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i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且方向相反。
经研究可知。
对于RC串联电路它的充放电过程快慢均由时间常数决定,的物理含义是指:当电容上的电压从0上升到E的倍,即0.63时所需要的时间。
或者电容上的电压从E减小到E的倍,即0.36时所需要的时间。
2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由基而尔霍夫电路定律可以知道;7即 8因为u(t)是一方波信号,当u(t)=E时电路处于充电状态;u(t)=0V时处于放电状态。
以放电状态作为研究状态,则8式中的u(t)=0V,假设初始条件t=0 u C=E,方程按RLC取值的不同,可以成三种情况讨论:A:,电路呈阻尼振荡状态方程的解是:9其中 1011图就是振荡波形图,为了对阻尼振荡状态有明确的了解,特分析以下几个物理参数。
1)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是代表振幅衰减快慢的程度。
被称为衰减系数,可以从波形上任找一振幅定为研究的起始量,时间定为, 振幅标号N,由9式可以知道:12设振荡周期是T,当振幅为时:13因为,因此13式可以改写成:14由12,14式可以知道:,进一步求得:152) 振荡园频率与振荡周期T:在RLC电路中,L,C都是储能元件,能量可以可逆转换,电路振荡衰减是由于存在耗能元件R,从公式11可以知道,如果将电阻R取得非常小,使,则由公式11可知:16正好是LC电路的固有频率,由于,那么周期为:173)品质因素Q:品质因素Q值的物理意义是电路中储能与每周期内耗能量之比的倍:19合并19与10式得: 20B:当时,电路处于临界阻尼状态,由11式可以知道这时,电路正好满足不振荡条件,此时衰减最快。
实验13 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RC 和RL 电路暂态过程加深对电容、电感特性的认识。
2、观察RLC 串联暂态过程加深对阻尼运动规律的理解。
3、进一步熟悉使用示波器。
二、实验原理1、信号源用直流电源时的暂态过程。
在阶跃电压作用下,RLC 串联电路由一个平衡跳变到另一个平衡态,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暂态过程。
在此期间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容、电感上的电压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称为暂态特性。
1)RC 电路的暂态过程。
图13一1 RC 电路电路如图13一1,当开关K 合向“1”时,直流电源E 通过R 对电容C 充电;在电容C 充电后,把开关K 从“1”合向“2”,电容C 将通过R 放电,电路方程为: E iR u c =+ 将dt du c i c=代入上式,方程可写为 充电过程:00,1===+c c c u t RC E u RC dt du 时,(13一1)放电过程:E u t u RC dt du c c c ===+,0,01时(13一2)方程的解分别为充电过程:⎩⎨⎧RCt R RC t RC t c Ee u e R E i e E u ///)1(---==-=或(13一3)放电过程:⎪⎩⎪⎨⎧-=-==---RC t R RC t RCt c Ee u e R E i Ee u ///或(13一4)实验中,可通过u R 来观察i 的变化,u C 和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13-所示,在阶跃电压作用下,u C 不是跃变,而是渐变接近新的平衡数值,其原因在于电容C 是储能元件,在暂态过程中能量不能改变。
(a ) (b)图13一2 RC 电路特性曲线令RC =τ,τ称为RC 电路的时间常数,在(13一4)式中当RC t =τ=时:E Ee u c 368.01==-(13一5)可见τ表示放电过程中u C 由E 衰减到E 的36.8%所需的时间,τ值越大,u C 变化越慢,即电容(充)放电进行得越慢。
实验六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综合性)
(参阅课本P288-301及自编讲义)
实验目的
1.通过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加深对电容、电感特性的认识;
2.认识RLC串联电路的阻尼振荡现象。
3.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仪器和用具
示波器、方波源、无感电阻箱、电容箱、标准电感等
实验内容及要求
1、RC电路暂态过程的观察图6-1
电路如图6-1所示, 选择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为500HZ, 取不同的时间常数τ(RC)在示波器上观察三种UC和UR(i)的波形, 用坐标纸画下三种时间常数下的波形, 并分析波形变化规律。
从上述观测中选一种波形, 从荧光屏上查出其半衰期t, 求出时间常量再和RC(τ)值相比较。
2.RL电路暂态过程的观测
参照RC电路暂态过程的观测方法, 观察不同RL的电流i波形并描绘。
3.RLC电路暂态过程的观察
电路如图6-2所示, 电阻R从0开始逐渐增加时, 观察波形出现的几种情况, 要求:
a、在坐标纸上描出三种状态Uc —t的曲线, 找出R值大小与曲线的关系。
图6-2
b、测出临界电阻, 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说明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
c、测量欠阻尼振荡周期T
d、测量欠阻尼振荡的时间常量
思考题
1.τ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何测量RC串联电路的τ值?
2、如果要测量RLC串联电路中的UL和UR, 电路该怎样连接?。
RLC电路暂态过程资料RLC电路是一种经典的电路,由一个电阻、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器组成。
在传感器、通信设备、电源和调节器等实际电路中,RLC电路经常作为滤波器、放大器和调节器使用。
RLC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电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以电压源为驱动电路,RLC电路的暂态过程是指电容器和电感器在电路开关变化时的电荷和电流的变化。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调谐或响应过程。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振荡和消散。
在振荡阶段,电路中的能量在电容和电感器之间来回传递,直到电路最终消失。
在消散阶段,电路中的能量被电阻器吸收并转化为热量。
振荡阶段在振荡阶段,假设在时刻t=0,电路开关被切换并创造了一个初始电压。
这个过程用微分方程来表示:L(di/dt) + Ri + q/C = V其中,L是感性元件的感性值,R是电阻元件的电阻值,C是电容器的电容量,q是电容器的电容值,i是电路中的电流,V是电路中的驱动电压。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此微分方程来解决振荡过程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如果德普规定初始电容电荷和电感器当时没有电流,即:i(t=0) = 0q(t=0) = 0那么电路中电流的解析形式为:i(t) = I_m × sin(ωt + φ)其中,I_m是电流最大值,ω是根据振荡频率计算的角速度,φ是相位角度。
在某个特定的频率下,电容和电感的反应相互抵消,使得电路不那么灵敏,只是呈现周期性的行为。
这种特定频率称为共振频率。
在RLC电路中,共振频率f_res由以下公式给出:f_res = 1 / (2 × π × L × C)如果我们以共振频率给出驱动电压,那么电流的最大值达到真正的共振电流值,大约比驱动电压值小。
当电容器储存最大电荷和电感器储存最大磁场时会发生这种情况。
消散阶段在振荡阶段之后,电路从振荡中消散能量,消耗由电容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阻热量。
因此,暂态过程的后一阶段的特征是电容电流的逐渐减小,并且电路内部储存的能量逐渐减小。
R 、L 、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实验实验目的1. 通过对RC 和RL 电路暂态过程的学习,加深对电容和电感特性的认识。
2. 考察与研究RLC 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三种状态。
3. 学习使用方波信号与双踪示波器,显示暂态信号。
实验原理1.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RC 电路的暂态过程也就是RC 电路的充电过程。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 拨向1后,接通电源,电源E 便通过电路对电容器C 进行充电,电容器上的电荷q 逐渐积累,电容两端的电压C U 便增加,同时电阻两端的电压C R U E U -=随之减小。
当电容上电压充电到E ,将开关K 由1很快拨向2,电容器C 已带有电荷q ,而电容上电压CqU c =,所以电容上的电荷通过R 开始放电,C U 减小至零。
充电过程:K 置1充电过程,电路方程是: iR CqE +=(1) 将电流dt dq i =代入(1)式:充电方程: dtdqR C q E += (2)满足初始条件t=0,00=q 方程(2)的解: )1()(RC t e CE t q --=)1()()(RC t C e E C t q t U --==RC t e REt I -⋅=)( (3) 放电过程:当K 从1很快换向2,电路方程: 0=+iR Cq(4)将电流dt dq i =代入(4):放电方程: 0=+dtdqR C q (5)满足初始条件t=0,CE q =0 ,方程(5)的解:RC t CEe t q -=)(RC t C e E C t q t U -⋅==)()( RC t e REt I -⋅-=)( (6) 从以上充、放电过程各式中可知:(1) RC 电路充、放电过程相似,电容电压)(t U c 和电路电流I(t)均按指数规律变化,见图1.(2) RC 电路中,τ=RC 称为时间常数,RC 越大,充电和放电过程越慢。
它标志着电路充电变化快慢。
当τ=t 时,充电电容的电压E e E U C 632.0)1(1=-=-。
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2、加深对电容、电感特性和阻尼振荡规律的理解;3、进一步学习使用示波器。
二、实验仪器交流电桥实验箱、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RC 或RLC 串联电路在接通或断开直流电源的瞬间,相当于受到阶跃电压的影响,电路对此要作出响应,会从一个稳定态转变到另一个稳定态,这个转变过程称为暂态过程。
1、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在如图所示的RC 电路中,暂态过程即为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当K 打向位置1时,电源对电容C 充电,电路方程为:E Cqdt dq R=+ 考虑到初始条件t=0, q=0, 得到方程解为:)1(/RC t e Q q --= )1(/RC t C e E U --= RC t R Ee U /-=当K 打向位置2时,电容C 通过电阻R 放电,RC t Qe q /-= RC t C Ee U /-= RC t R Ee U /--=RC 串联电路的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
RC 串联电路在充放电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1) q 不能突变,Uc 也是不能突变的,而电阻两端的电压能突变。
(2)电容两端的电压U C 和电阻两端的电压U R 以及电流都按指数规律变化。
充电和放电过程的快慢与参数RC 有关。
τ = RC 叫时间常数,具有时间量纲。
是表征暂态过程进行得快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τ值大,变化缓慢,过渡时间长。
与时间常数τ有关的另一个在实验中较容易测定的特征值,称为半衰期T 1/2,即当U C (t )下降到初值(或上升至终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它同样反映了暂态过程的快慢程度,与t 的关系为0.693τ(或 τ = T 1/2 = τ ln2 = 1.443T 1/2)2、RL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当K 打向位置1时,电路方程为:E Ri dtdiL=+ 考虑到初始条件t=0, i=0, 得到方程解为:)1(/RC t e I i --= RC t L Ee U /-= )1(/RC t R e E U --=当K 打向位置2时,RC t Ie i /-= RC t L Ee U /--= RC t R Ee U /-=RL 串联电路有如下特点:(1) 电路中的电流不能突变,而线圈两端的电压能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