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与使用8-汽车的舒适性
- 格式:ppt
- 大小:911.50 KB
- 文档页数:42
实验一:汽车结构参数测量一、实验内容汽车外廓尺寸、通过性参数测量。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汽车主要结构参数和通过性参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
三、仪器设备1.主要结构参数测量仪器设备1)高度尺:量程0~1000mm,最小刻度:0.5mm;2)离地间隙仪:量程0~500mm,最小刻度:0.5mm;3)角度尺:量程0~180°,最小刻度:1°;4)钢卷尺:量程0~20m,最小刻度:1mm;2.实验车四、准备工作1.实验车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达到完好技术状态。
2.按规定值添加汽车用油、水。
五、实验步骤1.汽车结构参数测量步骤1)基准面和基准点确定;2)测量外部宽度尺寸;3)测量外部高度尺寸;4)测量长度尺寸;5)测量轴距;6)测量前轮距;7)测量后轮距;8)测量前悬;9)测量后悬。
2.汽车通过性参数测量步骤1)测量接近角;2)测量离去角。
六、注意事项(1)测量场地应是具有水平坚硬覆盖层的支承表面;(2)汽车转向车轮应以直线前进状态置于测量场地上;(3)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设计要求;(4)车门、发动机罩,行李舱盖及通气孔盖等均为关闭状态;(5)货车的货箱栏板应处于关闭状态;(6)不包括汽车牌照,但包括汽车牌照架。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测量日期:实验地点:车VIN码:车轴数:测量仪器和设备:参数名称单位测量结果主要尺寸参数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轮轮距后轮轮距前悬后悬通过性参数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实验二:车辆预检一、实验内容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检查实验车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及要求,对实验车技术状况作出初步诊断。
三、仪器设备1.地沟用升降平台1台2.实验车1辆四、准备工作1.清洗实验车,并干燥;轮胎花纹沟槽内应无杂物,使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值。
2.地沟用升降平台应能上、下灵活,无卡滞现象。
五、实验步骤1.车辆外观检查检查内容:1)车身、车架装置——包括货车驾驶室、车箱(或客车车厢)、车门的外观质量(车身、车架的铆钉和螺钉;栏板;底板;栏板钩环;合页以及汽车的保险杠;档泥板;货车车箱前部的安全架;门窗玻璃等)。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3.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
3.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汽车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解。
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3.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2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视觉检测、仪器检测、无损检测。
3. 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维护。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实践: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3. 学会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
3.2 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台架试验、道路试验。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汽车运用基础必考题一、名词解释1.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2.侧偏力: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 Y 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 Fy,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 FY,使得车轮发生侧偏现象,这个力 FY 侧偏力。
3.地面制动力: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与行驶方向相反的使汽车制动减速行驶的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
4.汽车制动性能:行驶中的汽车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以及在下长坡是能控制一定车速的能力。
5.滑动(移)率:描述制动过程中轮胎滑移成份的多少。
6.同步附着系数:具有固定的β 线与 I 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φ 0,被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7.汽车动力因数:汽车行驶方程式可导出 D=(Ft—Fw)/G,则 D 被定义为汽车动力因数。
8.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
它们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等。
9.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动力性的好坏通常以汽车加速性、最高车速及最大爬坡度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
10.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11.制动距离:在指定的道路条件下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踏板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时起,至车辆停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
12.汽车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13.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
14.汽车走合期:新车或大修竣工汽车投入使用的初期。
15.间隙失效:指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拖住。
16.汽车的操纵性: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的操纵指令的能力称为操纵性。
17.汽车的通过性:汽车通过性又称为越野性,指汽车在一定的质量条件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汽车性能知识点总结一、引擎性能1.1 排量汽车引擎排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燃烧室容积的大小。
单位通常为升(l),所以一台1.6L发动机即每次工作循环从外部吸入1.6升的混合气体。
排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引擎的输出功率以及扭矩表现。
通常来讲,排量越大,输出功率和扭矩就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油耗和排放也会增加。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小排量引擎通过增压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使得小排量引擎也能够获得较高的动力输出。
1.2 动力输出- 马力马力是用来衡量发动机功率的指标。
引擎输出的马力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最高时速。
通常来讲,马力越大,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好。
- 扭矩扭矩是用来衡量引擎输出的力矩,是引擎的输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扭矩决定了车辆的爬坡能力、起步加速性能以及超车加速性。
与马力不同,扭矩对于车辆的动力性能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1.3 燃油经济性- 油耗油耗是衡量车辆燃油经济性的指标之一。
通常来讲,油耗越低,车辆的运行成本也就越低。
- 排放排放是衡量车辆尾气排放的指标。
现代社会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低排放的车辆将会在未来市场占有优势。
二、悬挂性能2.1 悬挂形式- 独立悬挂独立悬挂通常分为前独立悬挂和后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可以实现车轮的独立运动,对车辆操控性、平稳性、舒适性都有很大提升。
- 非独立悬挂非独立悬挂通常分为扭力梁式和悬挂桥式。
非独立悬挂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操控性、平稳性与舒适性都比较差。
2.2 悬挂系统- 螺旋弹簧悬挂螺旋弹簧悬挂是一种常见的悬挂系统。
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但由于弹簧本身刚性比较大,所以车辆在通过不平路面时的舒适性较差。
- 气囊悬挂气囊悬挂可以根据车辆负荷的不同调整悬挂高度,从而提升车辆通过性、舒适性和操控性。
2.3 悬挂调校悬挂的调校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平稳性、舒适性,精准的悬挂调校将能够提升车辆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
三、制动性能3.1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刹车液、制动总泵等组成的一套系统。
《汽车性能与使用》复习要点第1章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20)一、学习内容1.1 汽车使用性能的内涵1.2 汽车检测技术1.3 汽车性能检测站二、学习目的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发展;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站的种类、运作流程。
三、自我测试简答题什么是汽车的使用性能?答:汽车性能一般包括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舒适性、废气排放性及可靠性等。
论述题汽车的使用方便性包括那些内容?答汽车使用方便性是汽车的一项综合使用性能,用于表征汽车运行过程中,驾乘人员的舒适和疲劳程度以及对保证运行货物完好无损和装卸货物的适用性,它包括一下内容:1 操纵轻便性 2 乘员上下车方便性 3 装卸货物方便性 4 乘坐舒适性5 最大续航里程 6 越野性和机动性。
第2章汽车动力性能与检测(21-55)一、学习内容2.1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2.2 汽车行驶过程受力2.3 汽车不同行驶状态的条件2.4 汽车的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2.5 汽车的功率平衡2.6 配置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2.7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2.8 从汽车的动力性看车辆的日常使用2.9 汽车动力性的实用检测技术二、学习目的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理解并掌握汽车形式过程中的受力、驱动条件、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掌握汽车动力性的相关检测技术三、自我测试1、填空题◆ 汽车加速行驶的条件是Ft>Ff+Fw+Fi 。
◆ 汽车等速行驶的条件是Ft= Ff+Fw+Fi 。
◆ 汽车驱动时不打滑的条件是t F F ϕ≤。
◆ 压紧的土路、碎石路面、良好的沥青路面、压紧的雪道四种路面类型中滚动阻力最小的路面是良好的沥青路面。
◆ 汽车行驶的空气阻力与汽车行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汽车行驶的加速阻力与汽车行驶速度没有关系。
◆ 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挡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第一章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概述一、填空题1.车辆性能、故障原因、维修质量、车辆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2.不解体、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外观和车貌、安全性能、环境相容性、安全、高效和低污染3.动力、燃油经济、制动、操作稳定4.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5.汽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6.完善程度、使用率7.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车型的结构和制造水平8.综合使用性能、舒适性、疲劳程度、完好性、方便性9.驾驶操作姿势、多维调节、水平方向、座椅与靠背的倾角10.电动座椅、电动机11.主动、被动、事故后的、生态12.最高车速、加速时间、能爬上的最大坡度13.支撑通过性、几何通过性14.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三、选择题1.C2.B3.C4.B四、名词解释1.汽车容载量:汽车容载量是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2.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3.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4.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是指油箱加满后能够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数。
五、简答题1.答: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制动性等,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
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在对汽车不解体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和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状态下运行。
2.答:汽车的安全性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的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
(1)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2)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减轻人员伤害程度或货物损失的能力。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与探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汽车消费日渐普及化,更多的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庭。
随之,人们对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环保、舒适、节能。
在汽车内饰件中,汽车座椅是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和驾乘者的联系最为密切,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它代表着关键性的汽车价值,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必须对其舒适性开发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设计汽车座椅的时候,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切入点,不断赋予产品不同功能,促使座椅具备更高的品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让舒适性成为一款汽车的亮点和卖点之一。
标签:汽车;座椅;舒适性1、舒适性的概念所谓的舒适性就是指舒服程度的一种表述,这种表述直接影响一种事物的主要特征,是对其性能的主要表征,因此,舒适性的表述直接影响到整个事物描述的全面。
具体到汽车的舒适性来说,主要是指汽车在驾驶过程中,驾驶者和乘坐者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将直接影响汽车的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向,因为主要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出,现代汽车的设计才能进一步满足其要求。
因此,在汽车的舒适性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体与车辆中的具体部件之间的位置、手感等方面的关系,只有关系合适、科学,这种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才能进一步体现出来,另外,这种科学合理的驾驶或乘坐主要车辆与人体之间在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感受,人体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手感、听觉等具体的生理条件反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感受,同时在驾驶或者乘坐的心理方面也存在更多的舒适性表述,主要体现在有无感受到疲劳、驾驶心情怎样等等。
2、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几个因素2.1座椅接触面体压分布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学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分布,故不宜承受重压。
据此座垫上的压力应按照臀部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布,即在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少,至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这是座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
《汽车性能与使用》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共 20分,每空1分)1、有内胎的充气轮胎由、和组成。
2、我国汽车维护制度的原则是:、、。
3、根据汽车终止使用原则的不同,汽车使用寿命可分为、、及。
4、汽车前端下部最低点向前轮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叫做汽车的。
5、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方法为,柴油机负荷调节方法为。
6、发动机“四漏”是指、、、。
7、已经某牌号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分别为90和85,则此汽油牌号为号,其抗指数为。
提高汽油抗爆性的常用方法除采用二次加工的炼制工艺外还有。
二、判断题(共 20 分,每小题2分)1、按所用发动机排量分类,1.5L属于普通级轿车。
()2、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重要的性能。
()3、轮胎行驶时产生的滚动阻力越小,则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就越好。
()4、汽车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5.地面的附着系数可以无限增大。
()6、辛烷值越高,汽车的抗爆性越好。
()7、子午线轮胎的综合性能优于斜交轮胎。
()8、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作为实施汽车维护制度的原则。
()9、空气阻力始终存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
()10、汽车的驱动力是由地面提供并作用于车轮。
()三、单选题(共20 分,每小题2分)1、汽车在松软土路上行驶时所受的主要阻力是()。
A、空气阻力B、上坡阻力C、滚动阻力D、加速阻力2、人体在振动环境中,按舒适程度由高到低正确的顺序是()A、暴露极限,疲劳,舒适降低界限B、疲劳,舒适降低界限,暴露极限C、暴露极限,舒适降低界限,疲劳D、舒适降低界限,疲劳,暴露极限3、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来评价。
A、加速度B、最大车速C、汽车加速时间D、最高车速4、汽车VIN码中年份由()位字母或数字表示。
A、1B、2C、3D、45、车用润滑油稠度的评价指标是()A、辛烷值B、凝点C、锥入度D、馏程6.以下那个不是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
A、汽车最高车速B、汽车加速时间C、汽车的最大爬坡度D、汽车最大轴距7.以下那个不是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习题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理解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有哪些?2、汽车驱动力是怎样产生的?3、如何提高传动系的机械效率?4、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有哪些行驶阻力?5、影响滚动阻力系数f的因素有哪些?6、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7、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中的曲线各代表什么意思?8、什么是汽车的动力因素?9、通过动力特性图如何确定汽车的动力性?10、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二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节油途径和技术;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2、如何计算汽车等速行驶时的燃料消耗量?3、影响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结合影响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探讨节约措施。
第三章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学习目标:了解制动性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行驶跑偏。
1、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主要指什么?2、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各代表什么意思?3、、、各代表什么?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什么是制动跑偏?什么是制动侧滑?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5、什么是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实际的行车制动力是否按曲线分配?6、什么叫轮胎的侧偏和侧偏特性?7、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有哪几种类型?8、汽车使用中常见的行驶不稳定现象主要有那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四章汽车的舒适性学习目标: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掌握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掌握汽车空气调节与居住性的评价方法。
1、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2、什么叫行驶平顺性?如何评价?3、改善行驶平顺性的途径有哪些?4、什么叫噪声?汽车噪声有哪些危害?5、什么叫汽车空气调节?汽车空调具备哪些基本功能?6、什么叫汽车的居住性?第五章汽车的通过性学习目标:掌握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掌握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试卷(第1~10单元)(1)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是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
2、载货汽车的常用比装载质量和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3、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是汽车的。
4、汽车检测技术是利用各检测设备,对汽车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和测量。
5、汽车检测方法有和。
6、汽车检测参数包括于、和几何尺寸参数。
7、汽车的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8、汽车的上坡能力用来表示。
9、一般用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力,该图称为。
10、良好沥青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要比碎石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填“大”或“小”)。
11、动力因素随汽车行驶速度变化的关系,称为。
12、造电涡流测功机的加载装置具有等优点,故在底盘测功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3、点火时间一般用进表示。
14、第五轮仪的作用是测量。
15、汽车制动性能包括和制动性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整车质量利用系数=汽车装载质量/汽车整车质量。
()2、我国实行定期检查、视情维护、强制修理的方法。
()3、在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
()4、20世纪80年代初,交通部在北京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
()5、各缸点火波形角是发动机总体的检测参数。
()6、C极检测站能对底盘输出功率、裂纹等状况进行检测。
()7、发动机的外特性是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供油齿杆处于最大供油位置时,发动机功率、转矩和转速的关系曲线。
()8、现代胎面花纹的作用:一是提高轮胎的抓地能力,二是提高潮湿路面上的排水能力。
()9、汽车的后备功率愈大,汽车的动力性愈好。
()10、汽车发动机的转矩特性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影响,低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大,适应性系数较高,高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小,适应性系数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