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最早的表现是肌无力。
1.神经系统:精神萎靡,冷漠,嗜睡; 2.胃肠系统:厌食,腹胀,肠蠕动消失; 3.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T波低 平或倒置,出现u波; 4.电解质紊乱:低钾——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血钾>5.5mmol/L-高血钾
摄入过多、排除过少或细胞内钾转移。
常见病因如急慢性肾衰、挤压伤、溶血反应、酸中毒及大量输 入库出血等。
有高钾血症病因的病人,出现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临床表现时, 应考虑此病。
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肠瘘、胆瘘等;酸性物质产
生过多,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等;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1.轻症代酸可无明显症状。
2.重症病人可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气带酮味。 3.面色潮红,心率加快,精神萎靡。 4.检验:PH<7.35,HCO3下降,尿呈酸性。
制定补液计划
目的:首先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然后尽可能使体 内水钠平衡恢复正常。
补液的量、途径、速度、和溶液的种类根据丢失 的量、速度、种类决定。
补多少?补什么?怎么补?
补液量
①已丢失量:院前可能丢失的量;
②继续丢失量:估计病人继续丢失的液体量,呕吐、腹泻、肠 瘘等丧失的体液量。高热散失的体液量(X=n*200ml),气 管切开呼气散失的体液量(200ml左右)。
内容纲要
一、体液的组成及成分 二、常见的体液失衡 三、常见的酸碱失衡 四、补液方案及原则
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主要阳离子:Na+
主要阴离子:Cl -
、HCO-3
细胞内液
主要阳离子:K+、Mg 2+ 主要阴离子:HPO42-
主要电解质:
A、钠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肾对 钠的排 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正常成人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