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1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题汇编《江城子•乙卯日夜记梦》《屈原列传节选》《临安春雨初霁》1.《江城子•乙卯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2.“,,。
”苏轼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他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6.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这三方面。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1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13.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之志“,。
”1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讽喻手法表明诗人“闲”的句子是:“,”。
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集中描写诗人做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比喻,又是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绪。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
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告诉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到达远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与国运之悲,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动作细节侧面写出蜀道山高入天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苏洵否定了通常认为的六国被秦国所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既可指四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这个词语在古代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回到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人物的姿容来描写那些渴望君主临幸的女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揭示了全文主旨,《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其中写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连月宫中的神仙都为之陶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或“饮酒”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多用以表达豪迈、悲愁、苦闷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应当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阿房宫占地面积广、凌空蔽日的宏伟气势。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行走在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3)“酒”在唐宋诗词中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抒情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一)(时间:100分钟 分值:105分)1.(2019·潍坊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3)其文约 其辞微2.(2019·洛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作者引用《论语·微子》里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去,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 并序》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谪居浔阳所听山歌的特点及感受,又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所听琵琶曲的赞赏。
(3)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3)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3.(2019·开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一)(时间:100分钟分值:108分)1.(2019·潍坊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中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其文约其辞微(2)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2019·开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静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未见到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神态。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__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答案](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师生关系。
(2)《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名篇名句默写——2025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粹例题详析集课标要求:1.重视通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从而提高人文修养。
2.熟悉情景化命题,丰富课内外积累。
3.古诗文必背篇目包含32篇文言文及40首诗词曲。
核心素养:1.审美鉴赏与创造:准确抓住语境中的重点词语、常用意象及相关知识点,精准剖析。
2.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必备古诗文中理解性默写的常规考查点,由知识点串联必备古诗文相关诗句,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同时写到了美玉、黄金、珍珠等。
(2)书法和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时写到了书法和茶道。
(3)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
”从古至今,选贤任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诗词中也常有尊重贤才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的内在思想品质与表现在外面的礼节一定要搭配适当,否则就会像《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流于粗鄙或虚伪而无法成为君子。
(2)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介绍了李密的家庭情况,表现了他孤苦无依的人生处境。
(3)李局长在会议上引用古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增强忧患意识,不忽略细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认为文王、仲尼、屈原等追述往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情景默写》一轮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名句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将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申拓展到国家安危的层面,认为如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国家必将灭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大战中侧面表现周瑜从容娴雅的儒将风度和军事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像刘义隆那样草率举兵,虽有“ ____________”之雄心,只怕会有“____________”的结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用对比手法反映君子、小人不同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语文课本古文部分一些名篇名句需要同学们经常背诵默写,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3)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复习《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蜩和学鸠因为自己飞不高远,而用反问的语气嘲笑大鹏要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飞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斥因为自己只能盘旋于蓬蒿丛中,而用反问的语气嘲笑大鹏要飞到南方的大海的行为。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反问表达古之学者求师不分年龄大小,写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许多,“________________”。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服饰、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一心向学的心态。
[答案](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而)彼且奚适也(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犹且从师而问焉(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不忘初心”表达的情怀相同,“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作者坚信自己纯洁的品质并没有亏损。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道出了离别时的伤感。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样蕴含离别之意,同时还交代了离别的季节。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姜太公和商朝开国重臣伊尹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理想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退将复修吾初服唯昭质其犹未亏(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名篇名句默写(练习)【考点一】阐释型默写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与其仰望星空耽于空想,不如脚踏实地学习实践。
2.李白的《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肯定了“饮者”的地位,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激之语。
3.姚鼐的《登泰山记》文笔洗练,作者登上山顶之后,只见“,”,这两句用极少的笔墨写出了泰山山顶的雪景。
4.李白的《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6.《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感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8.当今社会应当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正如《礼运》所言“,”。
9.《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10.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臣以险衅夙遭闵凶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8.选贤与能讲信修睦9.鸣琴垂拱不言而化1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考点二】衔接型默写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的结局。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却“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十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训练一记忆型默写1.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4.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7.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1.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1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15.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16.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李密《陈情表》)17.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 18.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1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3.西望夏口,____________。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4.登高而招,___________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___________,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____________,而致千里;假舟楫者,____________,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5.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2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7.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8.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9.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训练二广东高考必背篇目易错字填空1.《论语》举直错( )枉,能使枉者直。
2.《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 )于河内。
(2)数( )不入( )池,鱼( )不可胜食也。
(3)鸡( )狗( )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狗( )食人食而不知检,( )有饿( )而不知发。
3.《劝学》(1)(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明而行无过矣。
(3)假(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 )( )一跃,不能十步;( )马十驾,功在不舍。
(6)蟹六跪而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也。
4.《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 )凶。
(2)门衰( )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独立,形影相吊。
(3)( )以微贱,当侍东宫。
(4)诏书切( ),责臣( )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5)凡在故老,犹蒙( )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6)过蒙拔( ),宠命优( ),岂敢盘( ),有所希冀?5.《兰亭集序》(1)一( )一咏,亦足以畅叙( )情。
(2)虽( )舍万殊,静(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固知一死生为虚( ),齐彭( )为妄作。
6.《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 )(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 )。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 )( )( )( ),穷岛屿之( )回;桂殿兰宫,即( )峦之体势。
(2)披绣( ),俯雕(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 )其( )( )。
( )( )扑地,钟鸣( )食之家;( )( )迷津,青雀黄龙之( )。
云( )雨(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 )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
7.《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开琼( )以坐花,飞羽( )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 )雅怀?8.《师说》(1)师者,所以传道( )业解惑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4)孔子师( )子、( )弘、师( )、老( )。
9.《阿房宫赋》(1)廊腰( )回,檐牙高( )。
各抱地势,( )心斗角。
盘盘焉,( )( )焉,蜂房水涡,( )不知乎几千万落。
(2)妃嫔( ) (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来于秦。
(3)明星( )(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 )也;渭流涨( ),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 )兰也。
(4)鼎( )玉石,金块珠砾,弃掷(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奈何取之尽( )( ),用之如泥沙?(6)架梁之(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 )( ),多于在( )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 )( ),多于市人之言语。
(7)秦人不( )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游褒禅山记》(1)于是( )有叹焉。
(2)而世之奇伟、(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1.《赤壁赋》(1)举酒( )客,诵明月之诗,歌( )( )之章。
(2)浩浩乎如(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于是饮酒乐甚,扣( )而歌之。
歌曰:“桂( )兮兰桨,击空明兮( )流光。
渺渺兮(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舞幽( )之潜蛟,泣孤舟之( )妇。
(5)山川相(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 )千里,( )旗蔽空,( )酒临江,横( )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鹿,驾一叶之扁舟,举( )尊以相( )。
寄( )( )于天地,渺( )海之一粟。
(7)肴核既尽,杯盘( )( )。
相与枕(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2.《氓》(1)氓之( )( ),抱布贸丝。
( )来贸丝,来即我谋。
(2)匪我( )期,子无良媒。
( )子无怒,秋以为期。
(3)乘彼( )( ),以望复关。
(4)士之耽兮,犹可( )也;女之( )兮,不可说也。
(5)自我( )尔,三岁食贫。
( )水( )( ),( )车( )( )。
女也不爽,士( )其行。
士也( )极,二三其德。
(6)夙兴夜( ),( )有朝矣。
(7)淇则有岸,( )则有( )。
总角之宴,言笑( )( )。
13.《短歌行》(1)( )如朝露,去日苦多。
( )当以慷,忧思难忘。
(2)青青子( ),悠悠我心。
(3)( )( )鹿鸣,食野之苹。
(4)明明如月,何时可( )?(5)绕树三( ),何枝可依?(6)周公吐( ),天下归心。
14.《归园田居》(1)(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 )归园田。
(2)( )( )远人村,依依( )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
15.《春江花月夜》(1)( )(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月照花林皆似( )。
空里流霜不觉飞,( )上白沙看不见。
(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 )上拂还来。
(3)斜月沉沉藏海雾,( )石( )( )无限路。
16.《山居秋暝》竹( )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积雨辋川庄作》(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 )炊( )饷东( )。
(2)漠漠水田飞白( ),阴阴夏木( )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