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第二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5
5 负荆请罪第课时1.进一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表情,体悟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2.了解剧本形式,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重点】透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体悟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难点】感知剧本透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复习铺垫导入: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思考,积极调动脑海中储存的词语,教师利用课件总结性出示:(廉颇: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蔺相如: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生回忆在第一幕中习得的读书方法,再抓住第二幕中廉颇和蔺相如关键的几段台词,读好第二幕中人物的语言,从而体会廉颇的坦率直爽、知错就改的大将风度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美好风范。
这样导入新课学习,水到渠成,很自然。
一、精读第二幕,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1.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边读边体会。
2.交流: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根据学生的体会作以下总结性板书:蔺相如: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廉颇:坦率直爽知错就改3.角色品读。
在第二幕中,廉颇和蔺相如的话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语言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呢?接下来我们分别选择廉颇和蔺相如的部分语言来共同研究。
①课件出示文本:廉颇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廉颇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
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蔺相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蔺相如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②自由练读体会。
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听后评价。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4篇)《负荆请罪》第二课时篇1《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准备1、练读第二幕。
2、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复习:(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随机板书:一心为国。
这里有一幅,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相不和。
2、小结过渡: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二、角色品读1、通读第二幕: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
2、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出示文本:〔幕启。
几天以后。
蔺相如在客厅踱步。
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什么事?韩勃廉将军来了!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韩勃是!教学思路:(1)过渡: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
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隆咏梅[教学目标]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这个剧本第一幕主要讲了什么?在第一幕中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廉颇: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蔺相如: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二、引入新课1.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第二幕中廉颇和蔺相如发生了什么事呢?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边读边体会。
(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度)2.劇本中人物的对话就是台词,是表演时说的话。
他们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从他们的台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三、角色品读出示文本:〔幕启。
几天以后。
……韩勃是!]1.提示语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第二幕,根据你学习第一幕的体会,想一想要读好廉颇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注意提示语。
例:韩勃部分。
小括号中的“紧张、奇怪”,方括号背景提示中韩勃的行为也能说明紧张——“匆匆走上”,韩勃因为紧张,是急匆匆的,他是一边走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哇,谁再来喊一喊?韩勃是不是只有第一句台词是紧张的?蔺相如其他的台词也没有提示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铅笔将表示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批注在书上。
时间3分钟。
2.交流批注说说为什么这样批注。
(1)哎呀,廉将军,您这是——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板书:满面惊讶)。
(2)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提示看背景介绍)跪。
廉颇此时,满面……(板书:满面羞愧。
5、负荆请罪(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并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4、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过程一、直奔文本,引出“和为贵”。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
当帷幕徐徐拉开时,同学们看到了舞台上怎样的情景?2、门客韩勃为什么如此气愤?自读第一幕回答。
(因为廉颇一再挡道,欺负人)除了挡道,还会怎样?3、廉颇的这些举动,充满——(挑衅)他的举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4、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哪看出来?(避让。
刚才在……)5、蔺相如是怕廉颇吗?既然不怕那他为什么还要避开呢?蔺相如心里是怎样想的?能从课文中找出蔺相如说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和为贵)6、怎么理解这个“和”字?(和睦、和谐)7、联系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想想将相和重要吗?为什么?8、蔺相如就是这样劝说韩勃的——(引读)9、由蔺相如的言行,你又想到了哪些词?(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10、韩勃听后想通了吗?从哪一个词看出来?(若有所悟)由最初的气愤到若有所悟,谁能读好这个变化?试着读一读,愿意当蔺相如的同学就读蔺相如的话,注意括号里的提示。
等一下,我们来分角色读。
11、学生练读,指名分角色读。
二、初读剧本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来到了剧本的第二幕,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度三、角色品读1、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从他们的台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随机板书:一心为国。
这里有一幅对联,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相不和。
2、小结过渡: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二、角色品读1、通读第二幕: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
2、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出示文本:〔幕启。
几天以后。
蔺相如在客厅踱步。
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什么事?韩勃廉将军来了!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韩勃是!教学思路:(1)过渡: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
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
(下同)(3)品读韩勃的台词引导:你觉得韩勃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点拨要点:①大人!大人!第一层:韩勃看到廉颇上门了,心里会怎样想?(上门寻事,点:读书如果能注意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了这些,韩勃能不紧张吗?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第二层:联系方括号中韩勃匆匆,老师描述:韩勃说这句话时,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谁会喊?②廉将军来了!还在紧张之中。
《负荆请罪》第二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
2、感悟廉颇知错能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入角色品读文,说好台词。
难点: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突破方法:前预习——阅读《负荆请罪由来》了解故事背景——初读文——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阅读外书《渑池之会》《和氏璧》《将相和》——加深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品味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剧本表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前板书:21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学读剧本第二幕,初步感悟人物性格特点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迷途知返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你怎么知道?三、分角色朗读剧本,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生讨论(屏幕出示:在读文时,要注意圆括号里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方括号里舞台背景及人物活动情况。
还要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要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1)、学生自由试读剧本。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3、师生探讨台词读法,品味人物性格特点:(1)讨论练习朗读韩勃的台词,体会其性格。
六年级上《负荆请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分析和品味,体会在“国为重”这一深刻大局观的认识下蔺相如以和为贵,宽容大度和廉颇爽直磊落,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2学生能在切实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合作排演小话剧。
二、教学流程:(一)、笑看荣辱顾大局,以和为贵1温故词语知新,明确相如之勇(1)出示词语,学生朗读,明确所写人物——蔺相如。
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2)提问: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表现出如此“解气”的行为举止的呢?(3)学生紧扣语句“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并联系上节课所讲的“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回答,温故知新。
(4)教师小结,过渡:原来蔺相如是在完璧归赵时和渑池之会上表现出与秦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的英雄风范的,那蔺相如既然连秦王都不怕,为什么会怕廉颇呢?2探究韩蔺对话,理解“以和为贵”(1)教师提疑: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预设:a学生认为怕教师就说不怕,并用蔺相如原话“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来反问质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读书,理解韩勃说蔺相如“怕”的表面行为和蔺相如自我解释“不怕”的深层内涵,顺势引出“和为贵”。
b学生认为不怕教师就说怕,并用韩勃的话语证明,以此“刺激”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找到文中蔺相如所说的相关语句来反驳老师,说服老师,自然引出“和为贵”。
c学生认为怕和不怕的都有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证明各自的观点,进行思辨。
在思辨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引出“和为贵”。
(2)紧承“和为贵”,质疑:不和又如何呢?引导学生紧扣“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进行深入思考。
师生交流,理解:如果廉蔺闹翻,将相不和,那时秦国就会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负荆请罪》第2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负荆请罪》第2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能分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
2、感悟廉颇知错能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难点: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突破方法:课前预习——阅读《负荆请罪由来》了解故事背景——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阅读课外书《渑池之会》《和氏璧》《将相和》——加深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品味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剧本表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ppt 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学读剧本第二幕,初步感悟人物性格特点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迷途知返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你怎么知道?三、分角色朗读剧本,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1、生讨论(屏幕出示: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圆括号里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方括号里舞台背景及人物活动情况。
还要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要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1)、学生自由试读剧本。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