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一代杂交制种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1.83 KB
- 文档页数:6
番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随着杂交制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新育成的番茄杂交一代种子,多表现抗病、丰产的优质特性,应用的面积不断扩大。
为获得更加高产、优质、高抗的杂交一代种子,经我们多年试验,杂交制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花朵番茄花为雌雄同株的完全花,当花药中花粉成熟,花药内侧的花粉散出孔即纵裂,花粉散出落于柱头上进行白花授粉。
据资料研究,气温25~28℃最适合花的开放。
从开花到凋谢约4~5天,以上午7~8时开花最多。
温度低于15℃不利于番茄的开花,高于35℃时落花严重,花朵盛开时花囊开放,花粉散出,在常温下2~3天,低温0℃以下,20天花粉仍有发芽能力;雌蕊在开花前后两天均可接受花粉受精,但以当天开放的花朵受精最好。
2采粉花粉采集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
株间杂交,因用花粉很少,可直接选盛开花朵,用镊夹将花药筒拨开,挑取花粉。
混合授粉需粉较多,可于授粉的前天上午将盛开但未散粉的花朵连柄一起摘下,放在小纸盒或培养皿中,置干燥处风干,第二天可用取粉器取出花粉,放在容器中待用。
摘花时要选花冠开放90°角以上、花瓣叶呈鲜黄色、雄蕊金黄色、花粉还未散出的盛开花朵,摘早了花粉不成熟,晚了花粉已散出。
采下的花粉放在小瓶中置阴凉处,2~3天可保持其活力。
3去雄作为大量制种的制种田,可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果实大小决定授粉果数。
选取第二三花穗上当天开放的花蕾(花瓣含苞,平于或高于花萼,但不开放,花药筒内花粉末裂出)。
左手轻轻捏住,右手用尖顶镊子拨开花瓣深入花药筒内,将花药筒挑开,分别向两侧下压,将花药拔掉。
操作时不要用镊子碰伤碰断柱头,不要伤及子房,不要将花冠提出,花药要拔干净,断留在内的花药也要拔出,否则因有自交能力,而失去复壮作用。
去雄前要将已开放的花朵或劣质花蕾、长柱头花蕾、扁柱头畸形花蕾及已开败的花朵都去掉,一般第一花穗不去雄杂交,如需去雄应在花穗的第三四朵花上去雄,其余皆摘去。
4授粉一般去雄后当天即可授粉。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番茄杂交种产量高和品质优倍受欢迎。
本文多年实践总结的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经验。
1、苗床准备与种子处理苗床土配配以疏松肥活的田园表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配制,包括播种苗床土,田园土6份;分苗苗床土,田园土7份,有机肥3份。
将田园土、有机肥晒干,打碎过筛,去杂,为使营养充分完全,按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2~3千克/立方米混合均匀,铺在苗床上,用木板刮平,稍放压实,灌水,待播。
床土消毒播前3~4天用硫磺粉熏蒸杀菌,可在硫磺粉中加少许敌敌畏杀虫剂(硫磺粉3克、敌敌畏0.5毫升/平方米),同时起灭菌杀虫作用。
种子处理为促进种子内部物质转化,使种子早萌动、早发芽,应浸种催芽。
先将种子浸在30摄氏度的温中浸泡1~2小时,再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浸入50摄氏度水中继续泡25分钟消毒。
取出用温水冲洗,再放入25~30摄氏度水中浸泡4~12小时。
浸种过程中,为保持水恒温,每隔4~6小时换一次水。
种子出水后用纱布湿麻袋包好,放入容器在催芽室或温暖处催芽。
在25~31摄氏度条件下,36~48小时即可发芽。
在催芽过程中,要用水冲洗种子1~2次,上下翻动数次,使上、中、下部种子水分、温度均匀,发芽一致。
催芽前期,温度可略高一些,保持在28~30摄氏度;种子始露种皮时,即可播种。
2、播种三分之一种子胚根突破种皮时播种最好。
播前苗床浇1次透水(底水),水渗后播种。
用细筛筛上0.3厘米厚的覆子土,再覆0.5厘米厚的加沙混合土。
混合土由3~4份细土加沙土1份充分混合配制。
覆土加沙既防止表土板结,也利于透水透气,还可给幼苗适当的压力,促进幼苗茁壮成长。
每定植一亩番茄需育苗床6~9平方米和分苗床40~50平方米,注意育苗床与分苗床配套。
当番茄父母本的花期不一致时,应调整播期,安排花期相遇。
要求父本有充足的花粉可将父本的一半种子提前7~10天播种,另一半的母本同时播种;父、母本按1.5的比例分床标记播种。
北方一般在2月上旬。
3、苗床管理播种~出苗自播种至幼芽顶土,床内要保持相对的高温、高湿,白天在25~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
番茄杂交制种标准化生产技术作者:邵淑芬来源:《吉林蔬菜》2014年第04期1 原种繁殖1.1 播种育苗具体时间可根据育苗条件确定,前期防低温冷害,后期防病毒病危害。
主要利用控温、控水培育壮苗,出苗前温度稍高,控制在20~30℃;出苗后适当降温,以白天20~25℃,夜间15~18℃为宜。
二叶一心时分苗,适当控水,提高地温,防止徒长。
定植前7天,要进行低温炼苗。
1.2 采种田定植与管理1.2.1 选好地块,注意隔离:选择前几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与其它番茄品种隔离距离100米以上,一般采用网纱等隔离。
1.2.2 合理密植:密度要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早熟品种一般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3500株,中晚熟品种2300~2500株。
1.2.3 田间管理:重施腐熟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
定植初期,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为主,最好暗水定植。
浇返苗水后,适当蹲苗。
当第二穗果已坐住时及时浇催果水并且追肥。
盛果期要充分满足水肥供应。
后期种子成熟,不能脱肥。
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预防后期高温因烟粉虱导致的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TYLCV)的发生。
及时打杈、插架、绑蔓,一般留3~5穗后摘心。
最后一穗花上面要留2~3片叶片。
自封顶类型可根据主茎花序数目保留1~2个侧枝,全株保留3~5穗果。
1.3 去杂去劣定植前:观察叶形、叶色、茎色,严格淘汰杂劣株。
青果期:观察株型、花序、幼果性状、坐果情况。
淘汰异型株、严重花前枝、坐果率差的植株。
成熟期:观察熟性、抗性和果实形状、成熟果颜色、丰产性。
选择抗性好、1~3穗坐果率高、果实均匀整齐、果形、果色等都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的老熟果留种,以第二至第四穗果留种为宜。
1.4 发酵取籽种果采回后,即可破果取籽。
将带果胶的种子装入容器中发酵24~36小时,注意避免用铁器,不能进水。
用木棒搅拌,使种子和胶状物分离,稍澄清后,漂去上浮杂物,捞出种子清洗干净。
放在席上或布上、筛子(尼龙网)上晾干(湿种子不要摊在水泥地或金属器皿上曝晒)。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毕业论文标题: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引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果实丰富的营养和特殊的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番茄杂交制种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为番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原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是利用异源杂交的原理,通过合适的组合和控制交配过程,使优良的遗传特性在杂交子代中表现出来。
基本原理包括花器官结构和功能、花粉传粉途径和控制等方面。
1. 花器官结构和功能:番茄花雄蕊和雌蕊分开排列,雄蕊负责花粉的产生,雌蕊负责胚珠的形成。
了解花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掌握杂交技术。
2. 花粉传粉途径和控制:花粉可以通过风传、昆虫传、自交等方式进行传粉。
在杂交制种中,通常采用人工控制传粉的方法,如除去花药、喷雄蕊等。
二、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方法番茄杂交制种技术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包括选育亲本、控制花粉传粉、保护措施和收获与储存等。
1. 选育亲本: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抗病性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通过基因组分析和配对试验,找出适合杂交的最佳亲本组合。
2. 控制花粉传粉:通过去除杂交母本的雄蕊、喷雄蕊、花粉等方法,控制花粉的传播途径,确保杂交的成功。
还可以利用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促进花粉传输和接收。
3. 保护措施:采用防病防虫措施,如喷洒农药、增加有益昆虫等,保护杂交子代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 收获与储存:根据果实成熟度进行采摘,避免果实受损;对所得种子进行干燥、消毒和储存,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应用番茄杂交制种技术在番茄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在杂交组合中选择优良性状,如抗病性、早熟性等,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2. 优化种质资源:杂交制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番茄的种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维持种质的多样性。
长江97番茄及其栽培技术长江97番茄是江苏省南通市长江种子公司,1997年研制成功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
我校园艺场试种2年后表现相当好。
现将此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高圆形粉红果,商品性佳。
在低温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根粗叶茂,抗病性强,结果、坐果率高于其他品种。
果实一般在300g左右,最大可达500g。
每667m2产量在4500kg左右,高产可达5500kg。
二、栽培技术1.培育壮苗长江流域可作冬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
播种前打足底水,播种后盖土0.5cm左右,加盖地膜保温保湿。
苗长至3~4片真叶时分苗假植一次。
假植成活后可适施稀薄肥。
如果温度偏高苗出现徒长,可喷1~2次矮壮素,要保证苗矮壮、根粗、叶深绿。
2.适时定植当苗长至7~8片真叶时,可定植于大田。
大田内尽可能多施农家有机肥,每667m2加施进口复合肥40kg。
定植前一周注意低温炼苗,定植后一周内增温保苗。
每667m2一般定植50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长江流域种植此品种番茄,大多单杆整枝。
开花时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一般用2,4-D或番茄灵。
当第一花序果实有乒乓球大小时,每667m2可追施15kg尿素一次。
有三盘果(3个花序形成的果实)及时打顶摘心促进早熟。
在冬季还要注意保温,本地采用大棚加草帘加小棚加地膜的四重覆盖形式。
早上9时左右揭去覆盖物加强光照,下午4时左右覆盖保温。
4.病虫害防治用百菌清、速克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
用吡虫啉、辟蚜雾防治蚜虫。
用抑太保、阿维虫清等防治食叶害虫。
5.采收适当早采可以提高早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栽培方式多在番茄的变色期(果实顶端由青变黄)采收,提早供应市场,另外也可用乙烯利对番茄果实进行人工催熟,效果非常明显.。
杂交一代长寿硬果型番茄品种栽培技术资料一、品种选择:根据各地种植高档帝茄的成功经验,依照南方特殊的气候和栽培习惯,总结以下儿点供种植户参考。
南方人部分地区都习惯在适宜的季节进行露天种植番茄,由于无法对自然气候条件进行调控,只能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和调整播种期来满足番茄生长的温湿度的盂求。
以下推荐儿个进口优良品种供农户选择邙可拉徳、T63号、恒河二号、塔吉克等品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长吒盛、耐热耐寒性极强、抗病性好、大红中型果、产量相当高、果肉厚硬、长货架期、品质上等。
以上儿个品种近两年在南方各地通过不同季节(包括夏季反季节)进行规模种植,广人农户己经从屮得到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已淘汰当地常规品种开始人而积推广种植进口优良阳种。
二、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至关重要。
阿拉德、T63号、恒河二号等品种可根据当地习惯播种期提而播种。
根据各地实验结果,推荐如下播种期:广西地区冬春季播种(12月中旬一3月屮旬);贵阳地区夏季播种(3月卜-旬—5月屮旬);广西地区秋冬季播种(8月下旬一10月下旬)。
各地应根据栽培方式确定具体的播种期,地脫栽培可比露地栽培的播种期提前10天左右。
三、育苗技术:1、多年以來南方各地农户种植番茄多采取传统的露地苗床直播育苗,这样不仅浪费种子还会影响种的发芽率,导致出苗人小不均匀、苗期病害增加(如猝倒病、病毒病等),特别是移栽人田后由于伤根而诱发青枯病等病害的加重发生。
2、各地在生产实践中证明:釆取营养钵、育苗盘培育的番茄幼苗有以下几大优点:出苗整齐、苗期病害减少、移植大田成活率高、抗逆性增强、牛:长旺盛一致、采收期提前。
3、营养钵育苗具体操作方法:①、苗床应选在向阳、干燥的地块作成高厢苗床并铺设黑色地膜后再摆放营养袋。
②、营养土配制方法按4份腐熟氷肥、5份肥沃的菜园细土、1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拌匀,再用敌克松粉剂兑水500倍液浇灌并用地膜盖严进行杀菌消毒,堆放一星期后打开装袋。
番茄一代杂交制种技术
番茄一代杂交制种技术
从苗床准备、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催芽、苗期管理、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性强,制约因素多,对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影响较大。
多年实践证明,要获得高产、优质种子,首先应该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三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植物的田块。
其二,制种田要与其它番茄生产田隔离50米以上。
其三,番茄制种及生产要求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才能保证番茄的正常生长发育。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主要有:育苗,移栽,制取花粉,去雄授粉,病虫防治,以及采种和采后种子处理等综合技术。
一、育苗1.适时播种。
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保持
25-30℃,夜间不低于15℃,应把番茄杂交授粉安排在气候最适宜的时期,温水浸种,棚室、阳墒育苗都可。
2.合理密植。
按
6-8厘米株行距分苗。
3.培育壮苗。
幼苗2片真叶时,要求光照充足,夜温低,温差大,营养好,相对湿度保持60%-70%,定植前半个月炼苗。
一般667平方米大田需要苗床5-8平方米。
4.
防治病虫害。
定植前和缓苗后各喷一次10%NS83增抗剂乳剂
50-8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性。
在发病初期用2%的宁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1%的武夷
霉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早疫病;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
猝倒病和立枯病用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用Bt(200IU/mg)乳剂200倍液喷雾、或用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用10%的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1%苦参碱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螨类虫害;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粉虱等虫害。
二、移栽1.大田整理。
大田要求按照140厘米理墒,理好后保持墒面宽50厘米,沟宽30厘米,做成高墒,利于排管。
一般使用机械化降低成本。
2.大田定植及管理2.1如果以南北行向采用大小行(即宽窄行)定植。
早熟品种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株距25cm-30cm,每667平方米5000株左右,还要考虑到留果穗数和整枝方式,留果穗数多时,改良单干整枝时株距应大些。
中晚熟品种一般行距为55cm-60cm,株距为30 cm-45 cm,每667 平方米3500-4000株。
结合本地实际,在定植的墒面打窝塘,一般父本母本定植塘距35厘米左右,每塘栽1株,保证种植密度每亩2500-3000株。
在种植窝旁边,每亩施用N:P:K 15:15:15
复合肥3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栽苗时避免苗与化肥接触。
栽好苗后,浇透水,地膜全覆盖。
一般先定植父本,后定植母本,最好将父本定植在较好地块,以保证父本发育完全,早期提供充足花粉。
2.2大田管理缓苗期间不放风,提高温、湿度以利缓苗,
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5℃-18℃。
3d-5d缓苗后浇缓苗水。
进入蹲苗期,温度白天20℃-25℃,最高不能超过28℃,夜间12℃-15℃,最低不低于8℃,定植后10d-15d,根系已下扎,为了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在两窄行间覆盖地膜,形成暗沟,用于追肥和浇水。
缓苗后应该根据田间生长情况,一般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千克,复合肥30千克。
果实生长期间结合打农药可用1.5%过磷酸钙+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2.3母本搭架。
搭架可在番茄苗高30厘米时进行,采用人字形架,高度因母本品种株高而定,为便于绑蔓,在架下离地面30厘米处绑一横杆,使枝蔓均匀分散在架面上。
要在植株的每个花序下面绑蔓,花序向外,便于去雄授粉和果实发育。
一般自封顶类型留2-4枝杆,父本不搭架。
三、去杂保纯为了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对双亲种株的纯度要多次检查,及时去杂去劣,定植前后以及人工去雄授粉之前,应根据双亲各自特征(株形、叶形、茎形、长势等)判断真假,拔除杂株、弱株。
采集花粉前尤其要对父本进行逐株检查。
四、杂交授粉1.去雄。
从母本第二序花开始去雄,去雄前摘净已开放的花和已结的果,选择花冠伸长露出萼片,颜色由绿变黄,花瓣未开或微开,花药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散粉、即将在次日开花的花蕾去雄,去雄过晚,花粉易散出或自花授粉,去雄过早,花蕾太小不便操作,且易损伤花柱和子房[]。
去雄时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夹持花柄,拇指与食指夹持花蕾,右手持镊子,先将花瓣轻轻扒开,顺着花
药中心线在离花药2/3处,将镊子插入两个花药中间,将花药筒分成两半并全部夹出,不得碰伤柱头。
并保留花瓣。
2.花粉采集。
花粉的采集,关系到制种的纯度,花粉的保存,关系到花粉的生活力强弱,是一项关键技术。
采集花粉要在露水干后进行,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或者阴天中午采集,应挑选父本完全盛开正常的花朵,以当天开放的花朵最好,这时花药金黄色,花瓣展开180°,花粉数量最多,生活力最强。
父本花粉数量多少,因品种而异,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一般1朵雄花的花粉,可供4-5朵雌花授粉之用。
花粉要保持干燥,通常用塑料桶里面装石灰来保持干燥。
3.授粉。
全部采用人工授粉,只要没有露水,全天都可以授粉,以上午10点以后授粉效果最好,当温度高于32℃时应停止授粉。
授粉时检查花药是否去除干净,对去雄不彻底的花朵摘除,授粉时左手拇指与食指持母本花,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将花萼从基部去悼2个萼片,作为授粉的标记,然后手持授粉器,将母本花柱头插入授粉器的授粉口里,使柱头粘满花粉,高温干燥或有大风天气,母本柱头可能变成黑色,应提早授粉,授粉以后5小时内遇雨,应重复授粉。
一般1个花序去雄4-5朵花,每花序控制结果4-5个,杂交授粉结束以后清除全部没有去雄授粉的花和腋芽,每枝在最后一花序留2-3叶摘心。
五、病虫害防治1.建议按每亩2-4斤硼砂与基肥混合底施,促进生长期花果及幼嫩组织生长良好2.促进移栽苗早扎根活苗,缩短缓苗期:定植时用5毫升好先收+5克保地宁液兑30斤水做
定根水3.提苗助长肥:亩点施尿素5-10斤,或丰达500倍+富钙氨基酸800倍喷雾4.病害防治晚疫病、霜霉病:晚疫病危害茎叶果,叶片发黑干枯,果皮暗黄腐烂,黑杆;霜霉病危害叶片为主,正面黄斑,背面有霉。
用药推荐:烯酰吗啉(上品)1500倍、凯瑞800倍、卡霉通800倍轮换使用预防或防治茎杆上发病:用新而浦600倍液喷雾,200倍液涂抹茎杆发病部位。
早疫病:危害茎叶果,造成叶片轮纹斑,果实黑斑疤,茎杆轮纹斑。
用药推荐:胜典1500倍+瑞托1000倍、银托1000倍+霉达宁800倍喷雾。
叶霉病、灰霉病:危害造成叶斑、花、果实腐烂,逐渐生成大量爆裂状霉粉层。
用药推荐:炭宝1500倍,上佳1000倍,奥霉安600倍。
疮痂病:细菌病害,造成茎杆开裂、果实疮痂斑点。
用药推荐:佳爽800倍+新而浦600倍喷雾,疮溃灵500倍+丰威硼500倍喷雾。
病毒病:包括卷叶、蕨叶、花叶、坏死等病状病毒病,防治要杀毒、去症、促长。
用药推荐:小叶灵1500倍+好先收1500倍喷雾。
脐腐病、生理卷叶:缺钙造成,氨态氮肥用量大、土壤板结容易发生,中下部卷叶显著。
用药推荐:富钙氨基酸800倍+好先收1500倍喷雾。
5.虫害防治,重点是果实茎杆的钻蛀性害虫,主要是棉铃虫和烟青虫分散产卵,以幼虫钻蛀幼嫩茎杆和果实,在害虫三龄期以前施药,隔7天一次。
推荐用药:毒氯(毒龙)1000倍,甲维盐高氯1000倍,黑钻1000
倍+绿爽800倍液全株喷雾。
斑潜蝇:幼虫潜叶为害,叶片形成较多透明孔道而枯死,20-28℃少雨天气时发生重。
推荐用药:
毒虫丁1500倍、谋道3000倍全株均匀喷雾六、杂交果实采收以及处理1.杂交果实采收。
杂交果采收前根据母本形态、果实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去杂,清除杂株、标记不清、病果、自交等的果,按标记采收完全成熟的果,裂、烂、虫害、发育不良以及后期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均应单采单放,若种子发芽率达到标准,则可以和好种子混合,否则不能做种子。
2.杂交果实处理。
果实后熟
1-2天,将果实横切取出种子,放在非金属容器发酵一天左右进行漂洗,将漂洗的种子装入透水的网纱袋中,放入脱水机脱水,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至8%以下,可以装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