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0.83 MB
- 文档页数:29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重点内容提示:一、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于遗传学相对应的一门科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转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可遗传性,二是基因表达的可变性,三是无DNA序列的转变或不能用序列转变来讲明。
二、表观遗传修饰1.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将一个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最多见的是加在胞嘧啶上。
DNA甲基化是最先发觉DNA修饰途径之一,它直接制约基因的活化状态, 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诱导基因的从头活化和表达,对基因表达起重要调剂作用,爱惜基因组的稳固性。
DNA甲基化与肿瘤疾病的发生进展有重要的关系,抑癌基因CpG 甲基化可致使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转录失活,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机制,是肿瘤研究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2.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组成多种多样的组蛋白密码,作为一种识别标志,为其他蛋白与DNA的结合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3.DNA相关沉默。
反义RNA、非编码RNA和RNA干扰均能异染色质形成,引发RNA的相关沉默。
三、遗传印记1.遗传印记。
是指不同亲本来源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功能上的不同,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是产生遗传印记的要紧缘故。
2.遗传印记特点。
一是遗传印记遍及基因组,二是遗传印记的内含子小,雄性印记基因重组率高于雌性印记基因。
三是印记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四是遗传印记活着代中能够逆转。
四、X染色体失活在哺乳动物中,雌雄性个体X染色体的数量不同,这种动物一X染色体失活方式来解决X染色体剂量的不同。
在雌性哺乳动物中,两条X染色体有一个是失活的,成为X染色体剂量补充。
X染色体失活的选择和起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此进程被称为X失活中心所操纵,是一种反义转录调控模式。
那个中心存在着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基因,当失活的命令下达时,那个基因酒会产生一个17kb不翻译RNA与X染色体结合,引发失活,X失活中心具有“记数”的功能,既维持每一个二倍体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其余全数失活。
生物化学分章重点总结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维持的力(考到问答题)一级:多肽链中AA残基的排列顺序,维持的力为肽键,二硫键。
二级:Pr中某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涉及AA碱基侧链的构象,维持的力为氢键。
三级:整条多肽链全部AA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其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四级:Pr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维持的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盐键)也参与其中。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的一级结构: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hnRNA:核内合成mRNA的初级产物,比成熟mRNA分子大得多,这种初级mRNA分子大小不一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
基因: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
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
第三章酶酶抑制剂:使酶催化活性降低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酶激活剂:使酶从无活性到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酶活性单位: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尺度,反映在规定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产物或消耗一定底物所需的酶量。
变构酶:体内一些代谢产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部位可逆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这种调节方式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为变构酶。
酶的共价修饰:酶蛋白肽链上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活性的过程。
阻遏作用:转录水平上减少酶生物合成的物质称辅阻遏剂,辅阻遏剂与无活性的阻遏蛋白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的过程第四章糖代谢糖代谢的基本概况葡萄糖在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不同类型细胞内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分解代谢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氧供状况的影响: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糖酵解生成乳酸。
另外,G也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等进行代谢。
遗传学第三版 ___ 习题解答本文档提供了《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的大纲。
第一章。
遗传学研究的历史第二章。
遗传学的基础第三章。
细胞遗传学第四章。
分子遗传学第五章。
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第六章。
遗传与人的健康第七章。
遗传与人类疾病第八章。
分子诊断遗传病第九章。
遗传治疗的概念和方法第十章。
遗传治疗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第十一章。
移植遗传学第十二章。
生态遗传学第十三章。
行为遗传学第十四章。
发育遗传学第十五章。
微生物遗传学本文档为《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提供了清晰的大纲,有助于读者对书籍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研究计划的制定。
本章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遗传学的定义:介绍了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定义,强调了遗传学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本质和变异现象的重要性。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遗传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包括从细胞、基因到个体、种群等不同层次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等。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遗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统计法等,以及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和技术手段。
绪论的内容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
注:本内容根据《遗传学第三版戴灼华》一书的相应章节进行扩写。
本章涵盖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内容,包括DNA的组成、遗传密码子的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知识。
DNA的组成: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包含着遗传信息。
核苷酸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四种碱基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遗传密码子的研究:遗传密码子是DNA中基因编码的信息,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突变实验等方法逐渐揭示了遗传密码子的组成和对应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在不同环境和发育阶段下,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