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
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是对劳动者达到具有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的认定。
面对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横向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职业资格双证书人才培养一、绪论职业资格,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是对劳动者达到具有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的认定。
一般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凭证,而职业技能的认定必须是按照国家法定的职业标准、统一的考核内容和鉴定规范、统一的考务管理,并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组织实施的。
二、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面对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职业院校所极力倡导,并予以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与创新之举措。
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的文件,要求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主体专业,在学生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做好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试点工作。
教育部高教司[2004]1号文件也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并强调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半年,及时为学生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探究詹益钊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实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契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所在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探讨,结合实践经验归纳出双证教育的新途径,对确保双证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从企业对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更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或职业技能,能适应并满足企业对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随着我国对职业资格和上岗能力认定的社会化,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应拿到证明其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应拿到劳动部门或行业协会等机构考核核发的,与专业或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这称之为高职高专的双证书制度。
二、双证书制度的意义1.双证书制度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评价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改革功能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内容的改革,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2.以就业为导向,提高综合竞争力。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需要设置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社会实践的课程以及面向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等等。
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双证书制度是实行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关键。
“双证书”制度为了促进我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一专多能,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特制定《“双证书”制度》。
一、指导思想中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
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是劳动者就业的通行证。
在学生中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实施劳动准入制度、促进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二、“双证书”制度的涵义“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即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三、实施对象及要求将“双证书”制度纳入我校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将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镶嵌式地纳入课程计划,职业技能考核代替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使得有关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考核无缝对接。
例如: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取得计算机系统操作的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至少取得一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凡参加考核但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班学生,不能参加学校学校的优秀学生评选,更不能参加中职单报高职的推优,不能享受学校其他的专业优秀奖学金等优惠政策。
四、组织与考核在学校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工作。
生产实习科负责组织实施。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辅导、考证以及资料的存档工作。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其他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行业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辅导和考证工作。
学校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并由分管领导负责,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组织和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考核任课教师及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证书发放及管理1.证书发放: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学生,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项成绩都合格者,按照规定由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或其他鉴定中心等部门颁发国家劳动部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第28卷第1期 2009年1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 ESEARCH AND EXPLORATI ON I N L ABORAT OR YVol .28No .1 Jan .2009 高职高专实验室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隋继学1, 王晓燕2(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2.河南正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8)摘 要:经过对我校4届学生持双证书就业的情况跟踪调查发现,学生持有双证书就业远比持单一学历证书更受企业欢迎,这种情况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去,融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新体系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研究;实践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09)01-0177-02S tudy and P ractice of Doubl e Ce rtifi ca ti on Systemi n Hi ghe r Voca ti o na l Educa ti o nSU I J i 2xue 1, WAN G Xiao 2yan2(1.Zhengzhou College of Ani m al Husbandry Enginee ring,Zhengzhou 450011,C hina;2.Henan Zhengda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 td .,Zhengzhou 450002,China)Abstrac t:A fter 42year study about our gradua teswho have the dual ce rtificates,we find that gr adua teswith dual ce rtifi 2cate s ar e mor e welcom ed by ente r prise s than those w ith single certificate s of educati on,especia lly in Guangdong,Zhe 2jiang,Jiangsu,Shanghai,e tc .Theref or e,the trend of the f uture higher v oca tional educati on devel opm ent is t o put the nati onal voca tion qua lificati on certifica te syste m int o student ’s training pr ogra m ,com bine the educati on of certifica tes and the v 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 on,build a ne w syste m of dual certificates education with “e mploy m ent 2oriented guide ”.Key wor ds:higher vocati ona l education;dua l certificates system;research;practice CL C n um ber :G710 D ocum e n t code:A Ar t icle I D :1006-7167(2009)01-0177-02收稿日期:2008-02-19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重点项目(6)作者简介隋继学(632),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制冷空调等专业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书制度管理办法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书”制度管理办法教…2009?20号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6]16号)文件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院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证书”~即“双证书”。
为进一步规范“双证书”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证书~是指国家职业标准所颁布的职业种类以外的~由其他社会公认或国际通行的部门或机构组织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合格者所取得的相应证书。
二、各专业,职业岗位群,按照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设定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以及取得证书后可获得的学分。
证书等级应为中级或中级以上。
三、由于专业性质或行业特色~一些专业还没有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行业特许职业资格证书时~可参考相近或相关工种或考虑参加行业类或社会公认度较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证书”做为“双证书”取证的要求。
但必须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认定~才可纳入专业《才培养方案》~作为毕业的“双证书”依据~并给予相应学分。
四、各专业,职业岗位群,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时~应将《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中。
即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的要求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并依据“职业技能鉴定大纲”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条件~配备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设计训练项目~组织实训环节和考前辅导。
五、实行“双证制”管理中~各教学单位工作职能如下:(一)教务处——在组织申报专业、专业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贯彻执行“双证制”原则~将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组织制定教学大纲、选编教材、课程指导书时~将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在下达教学任务时~将考证的技能训练和考前强化训练纳入教学安排,将毕业证书发放与获取双证取得学分挂钩。
管理方略研究总第300期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4.05.004“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取得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1]“双证书”制度推出的最初目的是国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先后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双证书”制度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多以应用型大学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本科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在具体工作中组织生产、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
在新形势下,传统职业开始让位于需要更多专业资格证书的更加细化的职业,高智能、高技能、知识型的复合型岗位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也更高,文凭已经不再是就业的唯一依据。
具有大学文凭和至少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2]本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对本科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双证书”制度实行现状的调研情况对“双证书”制度的实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研采取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0份,调查对象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129份,问卷回收率为94.08%。
1.学生对“双证书”制度的了解程度调查问卷中了解“双证书”制度的学生比例为15.5%,听说过“双证书”制度的学生比例为36.5%,不了解的学生比例为47.9%。
在调查问卷中对“双证书”制度的涵义进行阐述后,了解“双证书”制度的学生比例提高到60.7%。
有27.9%的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培训,69%的学生不了解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培训。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39.2%的学生有进行职业培训的想法;有40%的学生目前没有进行职业培训的想法,但想到就业形势会有进行培训的想法;有15.2%的学生没有进行职业培训的想法。
2.学生希望学校对实行“双证书”制度采取的措施有27.1%的学生希望学校通过举办相关讲座了解“双证书”制度;有41.2%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相关培训机构来进行宣传、开办培训班;有36.5%的学生希望任课老师和专业研究所提供相应的帮助;有33.9%的学生希望学校畅通培训渠道,让想参加培训的学生有便捷的途径;有16.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3.学生希望学校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实行的激励机制有20.9%的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对取得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分中加分;有51.70%的学生希望在就业推荐中优先考虑;有16.7%的学生希望在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总评分中加分;有8.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4.学生对取得“双证书”后参加工作的年薪水平要求有5.3%的学生年薪水平要求在2万元及以下;有6.7%的学生选择2万~3万元;有12.6%的学生选择3万~4万元;有24.8%的学生选择4万~5万元;有43.2%的学生选择5万元以上;有7.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5.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会参加相关职业培训有22.7%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参加职业培训;有58.6%的学生可能会参加职业培训;有17.4%的学生不会参加职业培训。
二、“双证书”制度实行的探索与实践实施“双证书”制度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科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根据调研的结果,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也在“双证书”制度的实行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加大对“双证书”制度的宣传通过调研,针对学生对“双证书”制度了解不多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大对“双证书”制度的宣传,探索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宣传:(1)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业本科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王常青 张 杰摘要:“双证书”制度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制度设计,高职高专院校近几年先后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工作岗位开始让位于需要高智能、高技能、知识型的复合型岗位,具有大学文凭和至少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对本科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本科院校;“双证书”制度;探索;实践作者简介:王常青(1980-),女,山东兖州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张杰(1964-),男,浙江嵊州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浙江 宁波 315100)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09-029102014年第5期实践和就业指导宣传月等课程和活动加大对“双证书”制度的宣传。
(2)通过邀请专业相关的职业培训机构来校进行宣讲,让学生认识了解职业培训。
(3)邀请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优秀校友来校进行经验介绍,引导在校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意愿。
(4)邀请学校聘任的企业家导师、企业人事经理来学校开展就业讲座,通过向学生讲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选拔人才的要求等引导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取得职业培训证书,进而取得“双证书”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邀请培训机构进校园开展职业培训学院近几年先后与加拿大达内有限公司、浙大快威IT培训中心、杭州汇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杭州华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了人才培养合作,邀请培训机构来校开展职业培训,为培训机构提供教室等便利条件。
3.建立“双证书”培训激励机制学院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充分体现对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的激励。
如修订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行为记实申报细则》,对通过培训取得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给予加分,学生评奖学金和综合测评的成绩与学生的行为记实成绩密切相关,这极大增加了学院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修订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评选评分细则》,其中明确规定获得计算机、软件等IT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软件工程师、(SUN)-JAVA软件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库证书、数据库OCP认证证书、思科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软件架构师、软件测评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国家级计4分,省级计3分,市级计2分等。
经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双证率达到了67.2%。
4.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双证教育的有效衔接(1)双证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
学院可以探索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作相应调整,将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计划中,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可以给专业教师上课提供参考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另一个目标,让学生的专业知识达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要求和标准,通过考核更顺利地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双证教育与教材、考试方法的衔接。
学院所使用的教材尤其是专业教材通常采用普通高校教材,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因此,也可从教材入手,选用与专业内容较相符的教材。
其次,同一门课程应该统一规定教学内容,统一考试,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向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靠拢,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而不必再组织培训。
[2](3)双证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短学期的衔接。
学院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安排了教学实践环节和短学期学习安排,在实践环节和短学期学习期间可以安排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教学与实践,也可以聘请培训机构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或实训。
目前,学院在学生短学期教学过程中已经聘请了培训机构优秀的师资来进行授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采取合作培养的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5]三、本科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双证书”制度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克服困难,找对策,进一步提高双证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在多渠道开发各专业相关培训项目上还需要下功夫有些专业的在校生没有相应的专业相关性大的职业培训,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考取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需要有5年的工作经验等。
所以,还需要继续开拓或培育更多的专业相关的培训项目,满足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多元化需求。
2.“双证书”制度还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为了使学生既能完成学历教育目标又能获得职业资格培训证书,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除了专业理论和基础课程,还需要针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
3.要大力打造一支实践技能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到行业一线去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3]也可以让教师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来提高技能教学水平,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4]4.学生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调研了解到有17.4%的学生不会参加职业培训,针对这部分同学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他们不想参加的具体原因,并做好相关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1]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探索与实践[J].职业圈,2007,(24):131-134.[2]聂瑜.独立学院双证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3]黄蘋.高职高专“双证书”制度实施途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32-34.[4]李锋,陈洪霞.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5):80-81.[5]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13,(3).(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