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翻译句子知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8
2014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知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题组1 巩固基础1.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除:①台阶;②拜官,授职。
殆:③几乎;④大概。
【答案】 D2.下列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秦贪,负.其强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决负.约不偿城 【解析】 A .使担负,使承受。
B.依仗,凭借。
C.辜负,对不起。
D.违背。
【答案】 C3.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B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解析】 A 项为“喜欢”,“爱好”;B 项为“爱惜”,“吝惜”;C 项为“爱慕”,“欣赏”;D 项为“疼爱”;例句与B 项同。
【答案】 B4.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中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曹刿请.见 B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 .乃置酒请.之 D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解析】 A 项,请求;B 项,请让我;C 项,邀请,宴请;D 项,邀请,约请。
【答案】 B5.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D.人穷.则反本【解析】 A项,不得志;B项,穷冬,严冬;C项,竭尽;D项,困窘。
【答案】 C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乱者四应,仓皇..东出B.秋天..漠漠向昏黑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解析】 A项古今义为匆忙而慌张。
【讲练测】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练案(含解析)☞基础题一、(13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
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神宗为太子出閤,兼校书。
及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
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国与首辅申时行善.。
以丁此吕事与言者相攻,语侵吴中行、赵用贤,由是物议沸然。
已而御史陈性学复摭前事劾国,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
国再疏求去,力攻言者。
帝命鸿胪宣谕,始起视事。
南京给事中伍可受复劾国,帝为谪可受官。
国复三疏乞体,语愤激,帝不允。
性学旋出为广东佥事。
先是,帝考卜寿宫,加国太子太保,改文渊阁,以云南功进太子太傅。
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
帝不允,命其子代。
御史马象乾以劾中官张鲸获罪,国恳救。
帝为霁威受之。
十七年,进士薛敷教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黄仁荣疏论台规,辞皆侵.国。
国愤,连疏力诋,并及主事饶伸。
伸方攻大学士王锡爵,公议益不直国。
国性木强,遇事辄发。
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度,以故士论不附。
明年秋,火落赤犯临洮、巩昌,西陲震动,帝召对辅臣暖阁。
时行言款贡足恃,国谓渝盟犯顺,桀骜已极,宜一大创之,不可复羁縻。
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不能夺。
无何,给事中任让论国庸鄙。
国疏辨,帝夺让俸。
国、时行初无嫌。
而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让则时行门生也,故为其师报复云。
福建守臣报日本结琉球入寇.,国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争务攻击,致大臣纷纷求去,谁复为国家任事者?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毋恣胸臆。
”帝遂下诏严禁。
国始终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争请册立,得旨二十年春举行。
十九年秋,工部郎张有德以仪注请,帝怒夺俸。
时行适在告,国与王家屏虑事中变,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请。
帝果不悦,责大臣不当与小臣比。
国不自安,遂求去。
疏五上,乃赐敕驰传归。
逾一日,时行亦罢,而册立竟停。
人谓时行以论劾去,国以争执去,为二相优劣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文言断句与翻译(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漫笔,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节选自《史记·仲尼门生传记第七》)【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越发密切我。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性情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参考答案】(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门生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二、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参考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好像望见瓦片石头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得手里看了看,然后抛弃了。
(管宁和华歆)曾经一起同席念书,有个官员从门口议决,仪仗喧哗。
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喧哗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参考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看法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念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仍旧/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三、把下面的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
见妇人衣缁衣焉,援之而弗舍。
曰:“而以为是偿我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
”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傍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缁也,以缁而当我之纺缁也。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教材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必修上、下册专项训练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1.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从蓝草里提取的,但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由冷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更寒冷。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照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本性没什么特别的,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比不上登到高处见得广。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精神境界就具备了。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半步远,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的路,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被雕刻。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核心梳理提技能)2.1.4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新人教新人教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核心梳理·提技能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识记点拨】抓标志;看位置;记翻译方法。
1.名词的活用类型条件翻译方法例句用作动词处于谓语位置,且无其他动词、形容词译为动宾短语沛公军霸上(军:驻军)使动用法活用后,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使(让)……(宾语)怎么样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意动用法活用后,把宾语看成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以……为……;把……作为……吾从而师之(师:把……作为老师)用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2.动词的活用类型条件翻译方法例句用作名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动词有关的人或事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技术)使动用法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宾语)怎么样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跑)为动用法动作是为了宾语而发出的为……(宾语)怎么样死国可乎(死:为……而死)3.形容词的活用类型条件翻译方法例句用作名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补出该定语的中心语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坚硬的铁甲;锐:锋利的武器)用作动词有宾语,处于谓语位置用意义对等的动词替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威慑)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特点使……(宾语)怎么样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特点认为(或:觉得)……(宾语)怎么样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异)【对点通关】1.以下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选B。
A项,名词作状语,向下;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C项,名词作状语,向西;D项,名词作状语,亲手。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为哪一项(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顺流而东.也C.北虽貌.敬D.草.行露.宿【解析】选B。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知能提升:图文转换(人教版)题组1巩固基础1.请根据下面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写出下列文段A、B、C处空缺的内容(不要出现数据),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图表显示: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__A__;一年当中4月__B__;之后,随着“新国十条”、“新国五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全国房价__C__,至12月,房价涨幅达到全年最低。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图表。
图表为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涨跌幅度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跌趋势均为先上升后回落,4月涨幅最高,12月涨幅最低。
然后,结合文段语境,填上适当的内容即可。
【答案】A.涨幅均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B.房价涨幅最高C.涨幅出现明显回落2. 仔细欣赏下面的这幅漫画,概括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图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秘书正在写年终总结,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大声喊道:“数字再弄大点,领导马上就到!”(2)该漫画讽刺了不切实际,弄虚作假的社会现象。
教材整合必修2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一、明通假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曰归曰归,岁亦莫止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岂不日戒,狁孔棘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忳郁邑余侘傺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延伫乎吾将反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翻译句子知能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题组1 巩固基础1.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3)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4)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2.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1)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2)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
(3)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参考译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他丝绢几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
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如同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3.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1)穆公访诸蹇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穆公到蹇叔(这里)来询问(这件事)。
(2)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3)况且行军千里,谁还会不知道呢?(4)你必定死(在)这中间,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参考译文】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都城可以得到。
”秦穆公到蹇叔这里来询问这件事。
蹇叔说:“使军队劳累而来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啊。
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
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一定会有违背军纪不服约束的情绪。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
殽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必定死在这中间,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
②妾:指婢女。
(1)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2)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参考译文】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
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
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
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