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格式:pptx
- 大小:173.15 KB
- 文档页数:5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高考全国卷1高考文言文《晋书·鲁芝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鲁芝字世英,扶风(郡名,位于陕西省)郿(méi,县名,在陕西省,现作“眉县”)人也。
世(世代)有名德(名望德行),为西州(古代泛指神州大地中原之西的区域)豪族(豪门大族。
旧时指势力强大的家族)。
父为郭氾(三国时期人物,官居校尉。
建安二年,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所害,芝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
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流离(流转离散),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潜心研究,专心致志于思索。
耽:沉溺,入迷)坟籍(指古代典籍。
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
“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
因此三坟即三皇之书,五典谓五帝之书。
至于《八索》与《九丘》是指“八卦”与“九州之志”,一说是《河图》、《洛书》。
“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五典”“九丘八索”有时用来泛指古代典籍,而“坟典”“坟籍”则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称)。
郡举上计吏(战国、秦、汉时称地方官年终向国家汇报情况为上计。
入京上计者称“上计吏”,简称“计吏”),州辟(bì,征召来授予官职。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也不去应召)别驾(官名。
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
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
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授予官职)郎中。
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代理)安南太守,迁(升职)尚书郎。
曹真(人名。
其父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遂被曹操收为养子。
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三卷文言文翻译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今处深文之后,若益以猛,是以火济火也。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签书河南府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元佑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左司。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理解B级。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
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
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
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018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重到沭阳图记》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原先任职的地方,从前所管辖的地区)三(再三)致意(表达真挚的情意)焉。
盖(连词,表示原因,因为)贤者视民如家(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家人),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主管,治理)沭阳二年,乙丑,量移(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白下(南京的别称。
鲁迅《集外集拾遗·赠画师》:“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南京城吹出阴森森的寒风,千林万树都显得一派凄清,毒雾弥漫塞满了整个宇宙,摧折得百花一齐消残凋零)。
今戊申矣,感(感念,有感于)吕峄(yì)亭观察(官名。
唐代于不设节度使的区域设观察使,简称“观察”,为州以上的长官。
宋代观察使实为虚衔。
清代作为对道员的尊称)三札(多次写信)见招(邀请我赴宴。
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不久之后我会殷切地盼望着你来接我),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指当年我到任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qú,瘦)而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这里用作动词,留着胡须),接三貌似之,与谈乃(他的。
曹操《蒿里行》:“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本来期望关东诸将也能像武王伐纣会合的八百诸侯那样会合于盟津后同心协力讨伐董卓,却各有自己的打算,心向汉王室)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人称代词,他。
《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虽然和府吏有约定,但永远没有缘分和他再相会了)裁(古同“才”。
蒲松龄《促织》:“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手刚举起,那蟋蟀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断乳(断奶)故(缘故)也。
夜阑(yè lán,夜将尽,夜深。
1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题。
王涣字稚子,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 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î,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 āo q īn 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而改节,敦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读律令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
为太守陈宠功曹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不避豪右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
宠风声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以为理理(治理)?”宠?”宠顿首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主薄镡显拾遗补阙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臣奉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讨击,悉悉(都)诛(杀)之。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
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
②缪:通“谬”。
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
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2.【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文言文解析(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①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②所害,芝襁褓流离,。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年十七,乃移居雍,耽③思坟籍..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④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⑤,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⑥,给吏卒,门施行马⑦。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
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
庄王归,过申侯之邑。
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
”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
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
吾闻之,世不绝贤。
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
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
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
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
吾困宜矣。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
”御者乃进清酒。
曰:“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粱糗。
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
”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
”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
”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学目标能根据特定的文言语境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增强学生翻译文言文的信心2、掌握实用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难点推断给定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教学方法讲授法、质疑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结合2018年高考翻译真题了解高考考查形式2、牢记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的一些文言现象,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这些知识来小试牛刀。
二、真题展示1、2018年全国卷一(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翻译: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翻译: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2018年全国卷二(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翻译: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翻译: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设计意图:因为我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翻译题中普遍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对翻译题极其没有信心,所以直接用高考题进行展示,一方面让他们知道高考评分标准,翻译时可以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大胆翻译,不要因噎废食。
在指导学生翻译这四句话时可以先把学生觉得特别棘手的地方标注出来,全部标注完后很自然就能发现,真正困扰他们的地方其实不多,而他们能翻译的内容如果翻译得好其实分值是很可观的。
建立翻译的目标是得高分而不是得满分的观念。
当然翻译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所以在课前一定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利用课余时间看2018年高考全国卷1和2的文言文全文。
)三、翻译标准和原则1、文言文翻译的三大标准信、达、雅(教师用书P243)2、文言文翻译的两条原则直译和意译(教师用书P243)四、练习巩固故监察御史常安民,抗节刚直,触怒权臣,摈斥至死。
2018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白蘋洲五亭记》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zhà)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连词,于是,就)以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
把它称做)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zǎi,年),有名无亭,鞠(jū,皆,都)为荒泽(荒凉的沼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唐代宗时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剪除,除掉)榛(zhēn,丛杂的草木)导(疏导)流(流水),作八角亭以(连词,表目的,“用来”)游息(游玩与休憩)焉。
旋(不久。
梁启超《谭嗣同传》:“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不久胡景桂就被委任为宁夏道的一个知府,接着又提升为宁夏道员)属(zhǔ,连缀,接连)灾潦(lào,同“涝”,水涝)荐(连续)至,沼(池塘)堙(yīn,堵塞,淤塞)台圮(pǐ,倒坍,塌坏,倒塌)。
后又数十載,委(确实)无隙地(指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供立足。
成语“座无隙地”:坐得很满,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
形容人很多)。
至开成三年,弘农(汉朝至北宋期间长期设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始终是弘农郡的治所)杨君为刺史,乃疏(疏通)四渠,浚(jùn,疏通,挖深)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jì,以及。
2018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颜太初杂文序》:“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于是颜太初寻找天下国家政治、风俗的得失,写成诗歌文章来宣扬它)游宴(亦作“游燕”,游乐宴饮)息宿(休息、住宿)之具(设施),靡(mǐ,无,没有。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够善终)不备(具备)焉。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三卷文言文翻译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今处深文之后,若益以猛,是以火济火也。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签书河南府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元佑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左司。
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古代抒情散文。
为抒写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运用了多种句式和丰富的词语典故,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这些句子,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这就要具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理解”是指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文中”是指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2)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2.文言文断句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1)主观题,给出选文中或选文外的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语意理解,用“/”标出停顿;(2)客观题,题目提供四个选项,要求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1.总原则: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直译的方法——落实“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如: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什么兄长弟弟。
(2)换——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3)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4)删——删略。
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
②本:根据。
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