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内科-结肠息肉

消化内科-结肠息肉

消化内科-结肠息肉
消化内科-结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直)肠息肉(ICD:K63.5)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4月第6版)

1、病史: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

2、体格检查:腹部压痛,部分患者直肠指检触及肿物;

3、辅助检查: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4月第6版)

1、病史: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

2、体格检查:腹部压痛,部分患者直肠指检触及肿物;

3、辅助检查: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5、术后观察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大便情况,腹部情况;

(2)禁食、补液;

(3)若有腹部不适,予对症处理;

(4)若出现并发症,可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5)追踪病理结果。

6、若息肉无法内镜下切除或切除息肉癌变并侵犯基底部,行外科手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直)肠息肉(ICD:K63.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时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血型鉴定、免疫4项、

急诊生化5项、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CEA;

2、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消化系B超、肠镜。

七、出院标准:

1、无便血、腹痛、发热等表现;

2、恢复正常饮食;

3、病理结果示良性息肉。

八、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2、合并有其他疾病较严重时,可能导致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3、节假日(由于患者住院后赶上节假日,从而也使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

4、病理结果示息肉癌变并侵犯基底部,需追加外科手术。

结(直)肠息肉住院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直)肠息肉(ICD:K63.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5 天

肠梗阻教学查房

医院教学查房记录 日期2017年2月16日地点外科医生办公室及病房 教研室骨外科专业骨科、外 科 主持人赵宗彦副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主任医师 0 人副主任医师 2 人主治医师 4 人住院医师 1 人轮转医师 2 人 患者姓名刘俊兴病床号28 性别男年龄63岁入院诊断肠梗阻 轮转医师xxx 实习医师唐海军叙述病历(陈扬住院医师补充)摘要患者刘俊兴,男,63岁。主诉: 腹痛、腹胀6小时。现病史: 6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胀满,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腹胀持续性加重,无恶心、呕吐,在当地给予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不减轻,今来我院就诊,以“肠梗阻”收入我科,自患病来神志清,精神差,未进食水,未排大便,未排气,小便正常。体格检查:T: 36.5 ℃ P: 80 次/分 R: 20 次/分 BP: 120/70 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无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 8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脾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肛门及外生殖器外观无畸形。专科情况腹部膨隆,全腹压疼,以上腹部为重,腹肌软,无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肠鸣音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及肠鸣音。辅助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本院):肠梗阻征象。初步诊断: 肠梗阻。诊断依据:腹痛、腹胀6小时。专科情况腹部膨隆,全腹压疼,以上腹部为重,腹肌软,无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肠鸣音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及肠鸣音。辅助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本院):肠梗阻征象。鉴别诊断: 诊断明确。诊疗计划:1.持续胃肠减压;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3.抗感染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