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讲义的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1
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技能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技能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技能定义: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构成团体的主要条件:(1)有一定规模,即成员在二人以上;(2)彼此有相互的影响;(3)有一致性的共识;(4)有共同目标。
种类:⒈“成长性”的心理团体:注重成员的身心发展,协助成员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注重成员生活知识和能力的充实以及正向行为的建立。
学校中的心理团体辅导大多是这一类型。
⒉“治疗性”的心理团体:注重成员经验的深层解析、人格的重塑与行为的重建。
这类团体活动通常在医疗或社会服务机构开展。
目标和功能: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目标有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重于矫治。
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通过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重视学生的意见,移情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能居高临下的训斥学生,不能讽刺、嘲弄学生,不揭学生“短”,要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更自由的、深入的探索。
学术理论:群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一个良好运转的团体,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凝聚力。
一、团体心理咨询的基础1.团体咨询的定义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行为。
补:团体心理咨询原则:专业、民主、共同、启导、发展、综合、保密2.团体辅导、咨询、治疗的关系相同点:①目的: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缺失,提供个人需要的资源,协助个人善用其长处,充分发挥功能,也协助功能受损者康复;②知识和理论:应用小团体的理论作为发展团体、领导、问题解决等的依据;③问题解决:问题为焦点是共同特征;④方式与技术:运用相似的介入方式和结束,如使用催化团体过程、增进成员情感表达的策略、角色扮演、行为预演等技术。
不同点:①团体辅导:教师或者辅导员面对普通人群开展的一种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工作,以小班人数为原则定期进行的知识获得和成长性的活动,通过一般教学活动、技术,团体讨论、咨询式互动及咨询技术等,设计出活动课程,用来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中会碰到的各类问题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
②团体咨询:辅导员针对具有暂时性或持续性心理困扰的小部分人,开展的教育性、训练性、发展性的短期工作,注重补救性及问题的解决,运用分享、探索、引导、面质澄清、反馈等高层次咨询技术,借助小组动力及交互作用以促进成员更深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悦纳。
③团体治疗: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人,需要长期性、矫治性、治疗性的临床服务,由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实施,运用治疗技术、配合催眠、心理剧等方法及精神治疗,在一个较正式组成的小组中进行,协助个体人格重建及行为重塑。
3.团体咨询与个体辅导的关系相同点:①团体咨询与个体辅导都是助人的形式,都可以帮助当事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
②相似之处:目标相似助人自助;原则相似;技术相似;对象相似;伦理相同不同点:①互动程度个体—一对一、深入、广度不够团体—多人参与、满足社会性需求、体验亲密的感受,得到多方反馈、扩展个人思路②助人氛围个体—欠缺合作、互助、分享的关系和氛围团体—平等、互助、支持的氛围:我助人人、人人助我③处理问题个体—处理深层次情绪困扰团体—最适合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④咨询技术个体—掌握个别咨询技巧团体—掌握个别咨询技巧、敏察团体的特质与动态、运用团体咨询的特别技术:如催化⑤工作场所个体—一桌两椅、较小的封闭场所即可团体—较大活动空间、有时需视活动内容作特殊布置4.团体咨询的优缺点优点:①适用于需要改善人际关系的人;②感染力强,影响广泛;③效果容易巩固;④效率高,省时省力缺点:①对领导者要求高;②不适合团体的个人特质;③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④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团体心理辅导基础知识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被逐渐推广运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社区、医院等自然有团体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高培训及其它活动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学校团体辅导工作经验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学校老师尤其是辅导员,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若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绩效。
但是,作为辅导员,要想成功地带领团体,成为合格的辅导团体的领导者,还需要了解并掌握团体辅导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
一、团体辅导及其功能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团体辅导已经在学校、家庭、医院、企业、军队等众多的社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辅导与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团体辅导的定义“团体”一词内涵丰富,不仅仅指那些为解决个人的问题而组织起来的辅导和咨询团体。
团体是由两个以上人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
团体的特征表现为:有一定规模,成员具有共识,彼此互动,有团体规范。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
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是“催化”,即发挥团体内的助力,减少阻力;在团体中运用自我表露、反馈、尝试、澄清等策略,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
一般而言,团体辅导是由1-2名领导者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困扰。
一个完整的团体辅导,参加团体成员的人数和聚会次数的多少没有一定之规。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一、人际沟通理论:Martin Luther “认为人与人不能相处,是因为他们心存害怕;他们心存害怕,是因为他们彼此不了解;他们彼此不了解,是因为他们彼此没有好好的沟通。
”人际沟通研究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成果卓著,它为团体辅导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辅导教师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团体辅导的过程就是一种人际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人际沟通研究的成果大多适合于团体辅导的过程。
二、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是研究诸如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等团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气氛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较大,团体动力学还认为团体凝聚力对于团体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团体凝聚力会使团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一定的目标之下,使团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融合的团体。
其次,团体凝聚力对团体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到。
1.勒温(Lewin)长期从事群体心理的研究,创立了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群体气氛的研究。
勒温与利皮特的实验结果证明,在群体情况中,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
团体动力学理论主要思想:1)团体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2)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3)团体决策的动力作用群体动力示意图2.肖(Show,1992)在对团体凝聚力的研究中发现,凝聚力高的团体可以发挥下面几点明显的效益:1)成员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沟通;2)成员较为友善且更为合作;3)能对成员发挥较大的影响力;4)更能有效地达成团体目标;5)为成员产生更多的满足感。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