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20-01-07 17:15:08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沈阳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沈阳工程学院有哪些系、沈阳工程学院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沈阳工程学院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沈阳工程学院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电力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学院信息学院新能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二、沈阳工程学院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农业电气化(本)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本)能源与动力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本)核工程与核技术(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本)电子信息工程(本)测控技术与仪器(本)通信工程(本)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机械电子工程(本)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机械工艺技术(本)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软件工程(本)网络工程(本)物联网工程(本)数字媒体技术(本)新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应用化学(本)风能与动力工程(本)能源化学工程(本)光源与照明(本)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本)工程管理(本)物业管理(本)保险学(本)物流管理(本)工业工程(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能源经济(本)文法学院法学(本)社会工作(本)商务英语(本)国际教育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本)供用电技术(本)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本)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本)火电厂集控运行(本)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本)旅游英语(本)三、沈阳工程学院相关文章推荐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更新:2019-12-10 17:43:29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2019年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前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包括“电厂热能”、“锅炉”等专业学科。
2001年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认为专业名称太抽象,不能反映专业内容,建议更改专业名称。
2002年,浙江大学率先向学校提出将专业名称更改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一方面能源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另一方面,环境和系统工程都反映出专业要求的环境保护和自动化理论和知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于2013年批准设立,于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201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技术转型示范专业。
专业带头人李润东教授在十几年的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基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理念,相关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实践获得辽宁省教改项目支持,并获得2012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强,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知识与实践能力,能胜任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厂等能源利用领域及燃料利用过程污染物控制岗位,可从事能源动力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调试、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硝化细菌脱氨氮预处理对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翟佳宁;刘博林;车一一;董晓莹;王晓明;于美玲;周岩;邵丽杰;寇巍【摘要】在发酵温度为40℃,发酵底物TS含量分别为12%,16%和20%的条件下,将经过硝化细菌脱氨氮预处理的鸡粪以及未经预处理的鸡粪分别与玉米秸秆进行混合厌氧发酵,并研究发酵过程中沼气日产量、沼气累计产量、氨氮浓度、TS和VS 降解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的前15 d,当发酵底物的TS含量分别为12%,16%,20%时,经过预处理的试验组的沼气日产量平均值分别为593.1,550.9,355.1 mL/d,未经预处理的试验组的沼气日产量平均值分别为420.8,379.2,433.4 mL/d;与未经预处理的试验组相比,经过预处理的试验组的累积沼气产量更高;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试验组的氨氮浓度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脱氨氮预处理能够提高发酵前物料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当发酵底物的TS含量分别为12%,16%和20%时,相比于未经预处理的试验组,经过预处理的试验组的TS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9%,7.9%和17.4%,VS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2%,3.3%和28.4%,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1%,4.6%和26.0%,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了0.1%,1.3%和25.5%.【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9(037)006【总页数】7页(P796-802)【关键词】鸡粪;秸秆;硝化细菌;预处理;厌氧发酵【作者】翟佳宁;刘博林;车一一;董晓莹;王晓明;于美玲;周岩;邵丽杰;寇巍【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11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6;S216.40 引言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地发展,每年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
沈阳航空航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沈阳航空航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共同开展的培养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
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既能够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又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沈阳航空航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设立背景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对航空航天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
航空航天领域是我国技术实力的重要象征之一,但由于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高层次的航空航天人才仍然短缺。
因此,与国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产业的需求。
沈阳航空航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与国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顶尖的教学资源。
许多著名的国外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专业教育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我国大学可以邀请国外专家来校授课,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性的项目和竞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可以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
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产业,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航空航天工程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国际性的项目和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航空航天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的参与,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国外著名的大学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沈航简介及详细资料历史沿革1952年8月,创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9月,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1955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1956年1月,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1958年12月,更名沈阳航空学院;1960年2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69年3月,更名国营第251厂;1972年9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3月,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止2014年7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办学规模院系设定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0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4个。
教学单位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 计算机学院民用航空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部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部) 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 空军后备军官学院创新学院本科类专业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学英语、日语、广告学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物理学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物联网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旅游管理艺术学表演、动画、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科类专业交通运输空中乘务电子信息计算机网路技术文化教育套用英语艺术设计传媒表演艺术师资力量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高考结束之后,大家也开始填报志愿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止要选择学校,也需要选择专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列表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简介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这些院校的设立,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
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业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占其他商品消费的百分之七十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煤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储量及可开采量在世界能源储量中十分有限,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十分匮乏。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有增无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危机面临着严峻挑战,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的潜在危机还要大。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导语: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专业,它涵盖了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方向和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一、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概述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涉及能源、动力、热工、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燃烧理论、热力学、传热传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
这使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了在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和工程应用等多种工作的能力。
二、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1. 动力系统与工程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动力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管理等知识,为从事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工程师提供了必要的技能。
毕业生可以在动力系统的设计、测评、维护等方面发挥专业的技术优势。
2.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为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3. 节能与环保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业、建筑、环保等领域从事节能改造、环保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4. 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使他们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等领域具备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以在工程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展开职业发展。
三、就业市场需求和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崛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应对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挑战。
2020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20-01-06 17:43:18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有哪些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计算机学院民用航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飞行器制造工程(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航空航天工程(本)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飞行器动力工程(本)能源与动力工程(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工程力学(本)复合材料与工程(本)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软江工程(本)网络工程(本)民用航空学院交通运输(本)飞行技术(本)空中乘务(本)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车辆工程(本)机械电子工程(本)工业工程(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通信工程(本)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本)测控技术与仪器(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功能材料(本)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物流管理(本)市场营销(本)人力资源管理(本)公共事业管理(本)旅游管理(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金融学(本)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本)产品设计(本)环境设计(本)视觉传达设计(本)广告学(本)服装与服饰设计(本)数字媒体艺术(本)动画(本)绘画(本)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本)应用物理学(本)外国语学院英语(本)日语(本)马克思主义学院(本)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相关文章推荐吗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20-01-07 14:27:56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沈阳化工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前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学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搭建优质就业服务平台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
学校现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编制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期全面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及质量情况,并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编写过程中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数据主要基于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间截至2015年12月31日),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回收的数据结果完成。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主要特点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
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1.1毕业生规模 (1)1.2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1)1.3毕业生学科分布 (1)1.4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2)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3)2.1国防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多,航空航天特色鲜明 (3)2.2就业于优质单位人数多,人才培养质量广受认可 (7)2.3中心城市就业人数集中 (9)2.4校园招聘单位数量多,毕业生择业平台广阔 (10)2.5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学以致用趋势明显 (10)2.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高,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得到认可 (11)2.7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高 (12)2.8毕业生薪酬待遇情况 (12)2.92015届本科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情况 (13)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14)3.1升学比率逐年上升 (14)3.2就业质量保持在高水平 (14)3.3航空、民航企事业单位持续成为就业热门 (15)3.4校友对毕业生就业提供稳定支持 (17)3.5生源地因素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逐年减少 (17)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8)4.1继续推进六项“服务工程” (18)4.2全力实施五项“就业措施” (20)第五部分就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 (23)5.1用人单位评价反馈 (23)5.2校友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 (23)第六部分各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25)6.1计算机学院 (25)6.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5)6.3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26)6.4安全工程学院 (26)6.5机电工程学院 (27)6.6自动化学院 (27)6.7经济与管理学院 (28)6.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8)6.9设计艺术学院 (29)6.10能源与环境学院 (29)6.11理学院 (30)6.12外国语学院 (30)6.13民用航空学院 (30)6.14空军后备军官学院 (31)6.15北方软件学院 (31)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1毕业生规模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有3347人,其中男生2380人,占比71.11%,女生967人,占比28.89%。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培养具有城市、区域和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其他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够适应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燃烧与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
本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排水工程、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进行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测、评价、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主要培养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动力、化工、环境、材料、生物等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太阳能电池、新型储能电池、风光互补发电与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工业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热力设备、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能源系统评估原理、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分布式能源系统。
本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继续深造条件优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院关于表彰2013年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各学院(部):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2013年研究生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第二届学术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分为“阳光体育季”、“爱心奉献季”、“学术文化季”、“爱国卫生季”。
现对本次活动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一、先进集体1、首届辽宁省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13支团队)一等奖:骆丽团队周彦凯团队王晓颖团队二等奖:王成团队魏流锋团队三等奖:袁东方团队严雪团队赵旭团队孙立威团队徐四鹏团队优秀奖:马兴团队郭燕团队姚新阳团队2、省2013年首届研究生危机管理案例分析竞赛优秀奖牛闯李梓桐郑见阳团队3、校社会实践团队一等奖:(2项)姚新阳团队“农民工子女贫困孤儿调查研究与实践”洪敏团队“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4项)王妍团队“中国梦”调研报告屈美娇团队“暑假实践成果汇报”高炜团队“罗阳精神调研”韩雷团队“关于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的调研”三等奖:(6项)郭晓楠团队“探索科学奥秘创新引领未来”韩雷团队“中国通用航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调研”白文静团队“我的中国梦重温红色记忆”曾一畔团队“新型能源及其在飞机上的适用性研究”于瑶团队“我眼中的“科学发展,铸就辉煌””屈美娇团队“关于高校图书馆利用率的调研”4、“阳光体育季”获奖团队篮球赛一等奖:机电二等奖:动力三等奖:材料安全团体拔河一等奖:动力二等奖:机电三等奖:安全团体跳绳一等奖:航宇二等奖:安全三等奖:电子团体毽球一等奖:航宇二等奖:电子三等奖:自动化5、“爱心奉献季”优秀团队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6.“学术文化季”优秀团队能源与环境学院自动化学院航空宇航工程学部设计艺术学院7、“爱国卫生季”院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寝室男生9:B6-108 109 217 407 409 420 503 509 521女生8:N11-1402 1515 1516 1518 1519 1520 1524 15258、校“五四评优”先进团支部:自动化材料设计计算机二、先进个人1、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干部(2人)褚津笙余海潮2、沈阳市优秀研究生(10)安曼孙国鹏郭鹏飞崔展博严雪王蒙吴会敏孟令伟李萌张强3、校优秀研究生干部(36人)航空航天工程学部:范晓燕王妍韩雷焦蒂安宏喜卓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杨君马兴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会敏余海潮潘晓丽计算机学院:魏铭濡杜超赵小磊设计艺术学院:李海涛张强曲宏宇潘祯祯杨廷楷自动化学院:赵旭郭晓楠陈超王德辉颉玉寰周帅帅李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钊耿晓玮牛鹏亮人文社科部:娄伟于瑶能源与环境学院:张伟李永乐安全工程学院:王帅机电工程学院:于翔林雯雯4、校优秀研究生(65人)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丁勇武威李海霞张兴旺冯妍妍屈美娇曾一畔魏流锋陈浩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陈文星米海珍刘飞胡伟红经济与管理学院:朱琳刘华黎晓君刘正福苗雨露计算机学院:唐晓丽胡娟郭怡菲朱燕梅黄小水姚庆设计艺术学院:钟媛金鑫张羽檬刘娇莹牛若馨吕晓娣肖艺自动化学院:崔展博傅康毅严雪王晓颖赵明明牛闯李梓桐刘季为杨超然陶勇裴爱岭李倩材料科学与工程:王士付娄欢尹可心姚新阳人文社科部:曹芳于凤笛张向楠刘柏伽能源与环境学院:谢迎辉姚鹏飞周卫飞安全工程学院:肖睿夫机电工程学院:李世永孙瑶郭鹏飞曾宪君高蕾赵岩鞠晋刘奇周海君张旭5、2013年度先进个人科研标兵: 崔展博武威文明标兵:潘祯祯康少酺文体标兵: 肖艺程成学雷锋标兵:白昆李永乐吴正亮6、“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主题征文(24人)一等奖:房立秋曹沁颖二等奖:赵行韩雷曲宏宇三等奖:郭子建孙振祥刘勇刘兆辉杨一奇优秀奖:张鹏鲁晓磊夏大伟刘飞郑见阳刘骄莹王成闪烁白晨凝高永刚张雨檬赵维维李静张翠7、“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征文(18人)一等奖:(3人)1 于瑶 2012 社科“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使命”2 袁芳 2012 设艺“中国梦,是我们的梦”3 韩雷 2012 学部“我的中国梦”二等奖:(5人)1 莫凡臣 2012 机电“我的中国梦——青春正能量”2 牛闯 2012 自动化“张开双臂,拥抱成功”3 贾秋月 2012 学部“放飞梦想,潜行不止”4 刘思扬 2012 材料“我的中国梦”5 曲宏宇 2012 设艺“我的中国梦”三等奖:(10人)1 禇津笙 2011社科“怀抱着“汽车强国”梦2 曹芳 2012社科“我的中国梦”3 张晏 2012 自动化“我的中国梦”4 牛鹏亮 2012 材料“我的中国梦”5 杨挺楷 2012 设艺“我的中国梦”6 高炜 2012设艺“我的中国梦”7 钟媛 2012设艺“我的中国梦”8 王帅 2012安全“我的中国梦”9 谷绍湖 2012电子“我的梦,中国梦”10 李永乐 2012能源“我的中国航天情结”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院2013年11月25日。
空乘专业最好的5个本科大学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服务行业的重视,国内各个大型机场的相继建立,空乘专业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空乘专业最好的5个本科大学,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乘专业最好的本科大学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三、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市南昌,是一所省部共建,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
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 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部热能工程我国燃气轮机工业现状1、我国重型燃气轮工业的现状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制造业始于五十年代末。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上海汽轮机厂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汽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原哈汽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南汽厂)都曾以厂所校联合的方式,自行设计和生产过燃气轮机,透平进气初温为700℃等级,与当时的世界水平差距不大。
典型机型有1MW、1.5MW、3MW、6MW发电机组,6MW船用机组,3500hp、4500hp机车用机组。
七十年代中期,为配合川沪输气管线的建设,由国家计委批准,以南汽为基础,投资1.4亿,并将各地燃机专业人员200余人调入南汽,建设了我国重型燃气轮机科研生产基地。
并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负责在南汽组织了由全国近百个单位参加的“2万3千千瓦燃机”大会战,透平进气初温990℃等级。
于1978年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台全国产化样机的试制工作并通过了国家鉴定,这是我国当时最大功率的燃气轮机。
之后,共生产同型号机组3套用于发电,目前仍在役。
“2万3燃机大会战”充实和壮大了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和科研队伍,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工业的技术基础。
70年代后期,哈汽厂、上汽厂、东汽厂和南汽厂按国家川沪输气管线计划,联合设计了17.8MW驱动用燃气轮机。
由于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未能投入生产。
八十年代南汽厂在原机械电子工业部的主持下,与美国GE公司合作生产透平进气初温1100℃等级的MS6001B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40MW,效率32%,是世界上该功率等级的主力机型,国产化率约60%-70%。
该品于1988年通过国家鉴定,迄今已生产22套,其中出口国外占一半,实现了替代进口的目标,其合作生产的方式是:(1)燃机核心部件由美国GE公司提供,如:a.压气机—透平转子;b.燃机控制系统;c.燃烧室和喷嘴;d.静叶及压气机可转导叶。
(2)国内生产有困难的配套件可向GE公司采购。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能源与环境学院目前设有3个本科专业,依托“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平台,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全省第三名,辽宁省属院校第一名)硕士授权点及“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下设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实验中心五个教学科研机构。
拥有2个省级创新团队和2个校级优秀学术团队。
现有教师34人(兼职教师8人),教授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获国家友谊奖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五一奖章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沈阳市优秀专家1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中国环境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青年科技奖3人次,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5人次,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次,沈阳市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沈阳市青年教学标兵1人。
学院在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及污染控制、污泥干化焚烧及磷资源高效清洁回收、生物质能利用、煤的清洁燃烧、航空替代燃料、先进能源动力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拥有按照中国计量认证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标准进行管理的“能源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面积3100m2,拥有ICP-AES、DSC、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离子色谱、在线红外气体成分分析仪、元素分析仪、GC-MS、AAS等精密测试仪器,建立多套中试试验装置:多功能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CRF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试验装置、高热值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系统(1t/d)、生物质制航空替代燃料实验平台、电厂烟气SCR脱硝催化剂自动化连续性再生系统、潜热回收式污泥转盘干化示范装置(24t/d)等。
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及其它横向课题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863、973、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及欧盟第七框架项目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
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9项。
获得国家及省、市科技奖励1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2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学院浓厚的科研氛围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确保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丰硕成果。
“环境工程”专业在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取得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
学院教师承担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30项,其中省级以上8项,校级2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其中《新能源概论》获201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能源与环境学院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发挥能源与环境学科交叉的特色和优势。
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建立了“辽宁省燃气轮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辽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能源研究所、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广州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及校外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