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4.42 KB
- 文档页数:2
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展性卒中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一段时间内呈渐进性加重。
美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减少3 分以上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1]。
早期进展性脑卒中为发病2 天内症状仍逐渐进展者,迟发型进展性脑卒中为发病3-7天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仍逐渐进展者[2]。
其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尽相同,从12%~42%均有报道。
[3]另外,各种缺血性卒中亚型的进展性卒中的发病率也不相同,王冬冬、高政等对25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后分析[4]发现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型进展发病率最高(38.2%),其次为腔隙性梗死型,然后是后循环梗死型,最低的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与Hideaki的研究结果一致[5],有关进展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可靠的早期预测指标,也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现就近年来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机制1.1 发热及感染脑卒中后24 小时内体温升高可明显加重脑损害,可视为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而72小时内出现高热也显著增加病死率[6]。
动物实验也证实,高温可加速半暗带组织发展成梗死灶,以闭塞后4小时最为明显,显著缩短了有效治疗时间窗。
感染作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其机制是感染导致凝血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增高和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2]。
1.2 血压发病36小时内,收缩压每增高2.15kPa,脑卒中进展的风险下降0.166[7]。
早期血压下降是肢体瘫痪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
王保爱[8]观察发现紧急降血压导致神经功能恶化,可有迅速升高血压而逆转。
缺血半暗带并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区域额,更主要是一个血流动力学过程[9]。
1.3 血糖卒中后早期高血糖,尤其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使半暗带组织存活减少,而加重脑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高血糖促进氧化,产生氧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性分析摘要: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进展,临床常规处理难以逆转其病程,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类难治性脑血管疾病。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与进展性卒中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06-021 导致因素1.1 脑部因素。
进展性脑卒中进展的脑部因素主要是脑血栓形成过程在继续,缺血半暗带渐进性低灌流,导致梗死灶体积扩大和脑水肿。
1.2 脑外因素。
1.2.1 血压升高和高血压。
sip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并有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脉压小的特点。
有人指出,入院时80%的中风患者血压明显增高,中风患者与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但随后2周血压下降。
引起患者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一个血管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二是不恰当的降压治疗。
早期血压下降原因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
血压下降后致的机制可能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狭窄端血流灌注下降,在侧枝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死。
虽然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就增加,特别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加重了半暗带区的缺血,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2]。
高血压病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基本病因,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是各类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度与血压高度呈线性关系。
有高血压史者脑卒中危险增高13~24倍。
控制舒张压(和收缩压)可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率[3]。
1.2.2 糖尿病和血糖升高。
高血糖,一是过去有糖尿病,二是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高渗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对脑梗死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报告指出,糖尿病的进展增加了19倍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
进展性脑卒中能治好吗文章目录*一、进展性脑卒中能治好吗*二、脑卒中患者在春季除做好康复治疗*三、进展性脑卒中是什么进展性脑卒中能治好吗1、进展性脑卒中能治好吗我们知道进展性脑卒中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很多人由于担心这一症状会产生更严重的危害,会过度的关注这一症状的治疗。
其实进展性脑卒中很难治好,但还有治愈的机会的。
因为动物实验表明,体温与脑梗死的大小有关,增加脑梗死的病死率。
脑卒中后24h内出现体温升高,是脑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按原因,脑卒中后发热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脑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tction,SAI)可能影响脑卒中的病程和预后。
国内一项研究显示,SAI组与非SAI组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0.1%(28/139)与6.2%(39/623)(P0.01),说明SAI与脑卒中后预后不良相关。
脑卒中后的外周细胞免疫抑制是SAI的发生原因。
2、发生脑卒中后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呢保持镇静,安抚病人情绪。
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可不放枕头或将枕头垫在肩膀后面,使下颌略微仰起。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3、预防脑卒中要定期做专项体检现在人们的体检意识已经增强,但一般体检时有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建议适当做专科体检,如预防脑卒中除了血脂、血糖等检查外,还须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等,可以及早发现隐患,及时对症治疗。
脑卒中患者在春季除做好康复治疗1、脑卒中发病后,康复“黄金期”是前3个月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群众健康的一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特点。
脑卒中如何分期脑卒中发生后不同阶段,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为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教学和学术交流,目前临床上根据脑卒中患者的病程长短,将脑卒中分为4期。
(1)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之内。
由于此期瘫痪的肢体肌张力下降、反射消失、不能维持自主性活动,故又称为软瘫期。
其中发病后1周之内,病情变化较大,称为脑卒中急性期早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病情不稳定,变化较多,常有骤然变化和意外,治疗以挽救生命和控制进展为主。
(2)痉挛期:指发病后2〜4周。
此期的主要表现是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紧张性反射、肌张力升高和痉挛状态。
(3)康复期:是指急性期过后,病情有一定程度改善、渐趋稳定,是在病后1〜6个月。
除急性期有改善外,这一时期病情进一步好转的幅度较大,是一次发作后好转程度可塑性较大的阶段。
也就是说,如果是可以恢复者,则在这一阶段可康复至较好水平;如果是不可逆者,则症状、体征持续下去,转入后遗症期。
这一时期的治疗不是以药物为主,而是用理疗、针灸、运动治疗,都需要帮助和正确指导。
目前,康复医学的发展给瘫痪患者提供了许多有益帮助。
(4)后遗症期:是指经半年治疗,转入后遗症期。
这一时期不能规定具体时限,除非再次发生脑血管病。
这一时期病情平稳,不可能有明显好转,失去功能的部分,就是脑血管病发作真正损害所遗留的“记号”。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脑其他部分的代偿作用,患者经认真锻炼后,功能亦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
这一时期主要是防止病情再发,注意基础疾病,防止并发症,不必为脑血管病的后遗症去千方百计地选用新药、验方等,主要靠功能锻炼和必要的训练及护理。
脑卒中的定义名词解释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中风或卒中。
它是由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部组织受损或死亡的疾病。
脑卒中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瘫痪,或者言语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
脑卒中的严重性取决于受影响的大脑区域和病情的发展速度。
如果病情发展迅速,脑卒中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或死亡。
脑卒中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
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如抗凝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脑卒中的治疗包括紧急救治、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紧急救治包括拨打急救电话、迅速就医等。
手术治疗包括血管重建手术和脑保护手术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康复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关键。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此外,对于那些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或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应该更加注意脑卒中的发生。
进展性卒中预后因素分析王慧玲, 姬俊芳, 王 东(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预后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113(2007)06-0527-02 将我院2006~2007年住院期间进展性卒中(SI P)3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可见进展性卒中致残率、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疾患。
目前对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较多,而对其预后因素分析较少。
本资料的分析利于临床早期合理治疗、也助于减少医患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1 临床资料本组进展性卒中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0~75岁。
进展性卒中为急性脑梗死病后住院经积极治疗,1wk内病情仍有进展、并产生较严重神经功能缺失者。
排除多发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脑干梗死及入院时即为大面积脑梗死者。
进展性卒中有糖尿病者10例,有高血压者16例,其中有1例病初血压180/110mmHg,在当地诊所快速降压后脑梗死进展者。
有高血压及糖尿病且在10a以上者2例。
入院初伴发热者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软斑者25例,其中2例有颈动脉闭塞。
2 结果SI P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使用神经保护剂、神经复活剂及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理疗、针灸、如有条件配合高压氧治疗。
另外,积极治疗糖尿病及高血压、调整水电紊乱及全身状态。
可见进展性卒中住院时间长于同期非进展性卒中、且肌力恢复普遍差。
30例中出院时肌力恢复2级~3级者5例,1级者20例;入院后很快进展为大面积脑梗死者3例,1例为多年糖尿病入院后进食差、呕吐、水电紊乱、进展为大面积脑梗死最后死亡,另2例为多年糖尿病入院同时伴发热,进展为大面积脑梗死完全性瘫痪致终身残疾;病后呈阶梯式进展者2例,均为有高血压及糖尿病10a以上,住院期间虽经积极治疗仍有缓慢进展、后停止进展出院,返家后很快又进展,2mo 后再次入院时由病初自行步入病房发展为坐轮椅由他人推入病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进展性脑卒中是什么
导语:有不少人听说过进展性脑卒中,也有人在经历着这个疾病,但是具体的来说进展性脑卒中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够很了解,那么进展性脑卒中的定
有不少人听说过进展性脑卒中,也有人在经历着这个疾病,但是具体的来说进展性脑卒中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够很了解,那么进展性脑卒中的定义是什么,下面我想把我所认知的进展性脑卒中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进展性脑卒中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种临床现象,国外一般定义为发病1周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仍逐渐加重的脑卒中,而国内教科书则认为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常造成患者较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作为预测卒中死亡的独立因素.笔者就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预测指标及相关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影响因素1.1感染感染尤其是近期感染作为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逐渐受到重视[1],卒中后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其他的如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也时有发生,其加重脑卒中的机制与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硬化及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等有关:
①急性肺感染可引起患者体温上升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白细胞黏附聚集及随后的活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加重脑缺血区脑组织损伤及细胞死亡,导致进展性脑卒中
②近期感染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机体处于促凝状态;
③肺部感染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加、比积升高、聚集能力提高,体内部分凝血因子组织活性增强、凝血功能亢进;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