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语言的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语言得功能一、填空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 )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 )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
文字就是在语言得基础上产生得,只有几千年得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得语言比有文字得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得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就是一种辅助得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第1章语⾔的功能第1章语⾔的功能1.1 复习笔记⼀、语⾔的社会功能(⼀)语⾔的信息传递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功能体现在语⾔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2.语⾔之外的其他信息传递形式(1)⾝势等⾮语⾔的形式,独⾃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来传递信息;(2)⽂字是建⽴在语⾔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3)旗语之类则是建⽴在语⾔或⽂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由此可知,语⾔是⼈类社会信息传递第⼀性的、最基本的⼿段。
(⼆)语⾔的⼈际互动功能1.⼈际互动功能语⾔的社会功能的另⼀个重要⽅⾯是建⽴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的⼈际互动功能。
2.互动包括两个⽅⾯(1)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的情感、态度、意图;(2)这些⼜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或⾏动上的反馈,从⽽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语⾔是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具。
⼆、语⾔的思维功能(⼀)语⾔和思维的关系1.思维功能是语⾔功能的另⼀重要⽅⾯语⾔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具,同时也是⼼理现象,是⼈类思维的⼯具。
思维功能是语⾔功能的另⼀重要⽅⾯。
2.⽆论是思维的形式、思维的过程还是思维的⽣理机制都和语⾔密切相关(1)从思维的形式上看语⾔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逻辑学把概念、判断和推理看作思维的基本形式。
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语⾔。
概念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
即使使⽤像数学符号那样的表达形式,也是以语⾔为基础的。
(2)从思维的过程上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的过程,是⼀个信息加⼯的过程。
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套符号。
⼈类使⽤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语⾔符号帮助⼈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的认知能⼒。
(3)从思维的⽣理机制上看⼤脑中有专门控制语⾔功能的区域,和⼈的抽象思维能⼒密切相关。
⽬前新兴的认知神经语⾔学就是综合了语⾔学、认知⼼理学和神经⽣理学的成果,专门探求语⾔、思维和⼤脑神经⽹络之间关系的⼀门交叉学科。
第1章语言的功能1.1 复习笔记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2.语言之外的其他信息传递形式(1)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3)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由此可知,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1.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2.互动包括两个方面(1)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2)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语言是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
2.无论是思维的形式、思维的过程还是思维的生理机制都和语言密切相关(1)从思维的形式上看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逻辑学把概念、判断和推理看作思维的基本形式。
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语言。
概念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
即使使用像数学符号那样的表达形式,也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2)从思维的过程上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
人类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3)从思维的生理机制上看大脑中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的区域,和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目前新兴的认知神经语言学就是综合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成果,专门探求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大脑有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说话中枢,又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
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
2.书写中枢书写中枢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
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
3.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
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
4.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
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1.学话的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词汇的掌握和词汇量的发展上。
词汇的掌握既是语言掌握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
(2)语法掌握方面。
语法的掌握分为三个阶段:独词句、双词句和实词句,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虚词。
这表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就逐步摆脱事物的具体形象的影响而愈来愈注意语言本身的事实。
2.儿童语言习得必须具备的条件(1)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外界的社会条件。
只有生活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大脑的这种语言潜能才能得到开发。
(3)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此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自如地运用语言了。
(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原因有:1.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他们主要是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才学不会语言。
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聋哑人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说话。
2.通过别的感觉器官传递信息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聋哑人不能利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
(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
语言的普遍性质也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2.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使用,这些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
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该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
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有很大不同。
(2)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1.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人触大脑的________半球。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左【解析】人类的左右大脑各有分工,左半球控制者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2.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___的特殊性。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能力;方式【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
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3.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它以________为物质外壳,以________为建筑材料,以______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________。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其________功能。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语音;词汇;语法;符号系统;人际互动【解析】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而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二、选择题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A.中国、印度、古希腊是语言研究的三个发源地。
B.人的左脑是语言脑,掌管逻辑思维,右脑掌管形象思维。
C.英语中没有与“叔叔”“舅舅”直接对应的词是因为英语中没有这样的概念。
D.音位和音素不是符号。
【答案】B【解析】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掌管与语言无关的感性直观思维。
三、名词解释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自然语言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
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的例子。
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相对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
自然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
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FORTRAN、COBOL、PASCAL、C、C++、JAVA等。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之所以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主要是因为:(1)信息传递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的基础,是为人际互动功能服务的。
信息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在发挥他爱的信息传递功能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和交流。
(2)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大多是不仅仅只是传递一种信息,更多是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在阅读写作中,语言也发挥着其人际互动的功能。
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但是每个阅读者就是话语的接受者,写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语言的书面形式进行着交流和互动。
(4)在话语环境中,只有说话人,没有受话人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人仍然存在。
例如只有一人独自在哭天抢地是,把天地当作受话者,语言也在表达着情感和态度,发挥着人际功能。
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中,信息传递功能是基础,为人际互动服务,而人际互动功能的发挥,正是语言联系社会的重要体现。
所以,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
2.思维有哪些类型?它们与语言是什么关系?(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1)思维的类型思维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①动作思维。
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来控制和调整动作的思维。
这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现场情景。
②形象思维。
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象,并对这种意象进行想象等加工处理的思维。
形象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之后所呈现的形象。
③抽象思维。
是运用某些抽象的符号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思维。
抽象思维的工具是抽象符号。
其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
(2)思维与语言相互依存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
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主要靠语言固定和储存。
即使是形象思维的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
并且思维所产生的成果也需要语言来表达,语言帮助思维工作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