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
- 格式:pdf
- 大小:890.09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讲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一、选择题1.2012年某媒体报道了“皮革奶”事件,不法厂商将皮革下脚料水解后掺入奶粉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C .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 2Cr 2O 7会使蛋白质盐析D .“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析 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 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B 项正确;K 2Cr 2O 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 项错误;“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D 项正确。
答案 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B .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C .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和淀粉的最简式相同D .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都是混合物解析乙酸、乙酸乙酯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 2O ,而淀粉的化学式为(C 6H 10O 5)n ,故C 项不正确。
答案C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H 2O③CH 3COOH +CH 3CH 2OH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⑥2CH 3CH 2OH +O 2――→Cu△2CH 3CHO +2H 2O⑦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⑧油脂的皂化反应 ⑨氨基酸生成多肽的反应 ⑩n CH 2===CH 2――→一定条件2—CH 2A .③④⑦⑧B .①②③④C .⑤⑥⑦⑧D .③④⑥⑦解析 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④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⑥属于醇的催化氧化反应;⑦多糖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⑨属于缩聚反应;⑩属于加聚反应。
课时作业(二十九) 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合成高分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2.下列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植物油B.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C.甘油和水D.苯和液溴3.下列关于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B.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C.可将导管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D.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乙酸乙酯4.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B.0.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D.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5.“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矿物油中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7.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新制氢氧化铜C.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8.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这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9.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中不存在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均为取代反应,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即(C6H10O5)n,但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答案:C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选D。
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
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
3.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答案:D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解析:将乙醇与浓硫酸、乙酸混合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C4H10只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则不能,故D正确。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10.2 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A.②⑤B.①②③⑧C.④⑤⑥⑦D.①⑤【答案】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使紫色石蕊变红 B.与钠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 D.发生氧化反应【答案】A考点:考查乙醇的结构与性质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沸有砖红色沉淀产生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肥皂D.蛋白质遇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淀粉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正确;B.葡萄糖含有醛基,检验还原性,可以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沸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正确;C.油脂是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产生高级脂肪酸盐,因此可制肥皂,正确;D.蛋白质遇重金属的硫酸盐硫酸铜溶液后会发生变性,析出的物质加入水后不能重新溶于水,错误。
考点: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4.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6H18O9 B.能与NaHCO3反应C.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1 mol绿原酸最多与6 mol Br2反应【答案】D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跟踪检测(五十四)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2019·开封一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现代医学认为,小米的安神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某种氨基酸有关。
下列有机物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A.纤维素B.蛋白质C.淀粉D.油脂解析:选B 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油脂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2.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B.往食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解析:选D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
3.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解析:选D 该产品结构简式为。
D项,因为含有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4.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选C 制备生物柴油的动植物油脂及短链醇可以再生,A正确;生物柴油为不同酯类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地沟油”中含有油脂,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正确。
5.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试剂钠溴水NaHCO3溶液现象放出气体褪色放出气体A.CH2===CH—CH2—OH B.C.CH2===CH—COOH D.CH3COOH解析:选C C项中的“”能使溴水褪色,“—COOH”能与Na、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节乙醇__乙酸__基本营养物质明考纲要求理主干脉络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乙醇乙酸1.结构和物理性质有机物乙醇乙酸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CH3COOH官能团羟基(—OH) 羧基(—COOH)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2.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Na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氧化反应:①燃烧: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Cu 或Ag △2CH 3CHO +2H 2O 。
③乙醇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或酸性K 2Cr 2O 7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3.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①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H +OH -―→CH 3COO -+H 2O 。
②与CaCO 3反应:CaCO 3+2CH 3COOH ―→(CH 3COO)2Ca +H 2O +CO 2↑。
(2)酯化反应。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 +C 2H 5OH浓H 2SO 4△CH 3COOC 2H 5+H 2O 。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 (2)(2013·福建高考)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加以区别。
( ) (3)(2012·福建高考)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4)(2012·山东高考)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 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2节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解析皂化反应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其条件与酯化反应的条件不同,D错误。
答案D 2.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油脂水解的产物只有甘油解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C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错误。
答案B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C.糖类、蛋白质、合成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A错误;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棉、麻、毛、丝等都属于天然纤维,B正确;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聚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错误。
答案B 4.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解析乙醇分子中不含碳氧双键,D项错误。
答案D 5.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③与④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解析A项,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2Na+2CH3COOH→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葡萄糖分子中含OH,也能和钠发生反应;C项,苯的硝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D项,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专题9.2 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掌握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应用。
2、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4、了解三类营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方法。
一、乙醇1.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符号C2H6OCH3CH2OH或C2H5OH羟基—OH俗名颜色状态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酒精无色液体特殊香味比水小能任意比与水互溶易挥发(2)工业乙醇含乙醇96%(体积分数),无水乙醇含乙醇99.5%(体积分数)以上,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作医用酒精。
(3)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有水存在。
(4)除去乙醇中少量水的方法:在乙醇中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进行蒸馏。
3.乙醇的化学性质性质化学方程式与金属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氧化反应①燃烧 C2H5OH+3O22CO2+3H2O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③乙醇可以使KMnO4(H+)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褪色,乙醇被氧化为乙酸(2)1 mol C2H5OH与足量Na反应,产生0.5 mol H2说明钠只能取代羟基中的氢原子。
(3)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用铜作催化剂时,铜参加反应。
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H2O+Cu。
(4)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①与钠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②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和c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
乙醇催化氧化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时,生成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时,生成酮;不含有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③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4.乙醇的制法①乙烯水化法,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年全国卷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读: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项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后,结构会发生改变,生成苯并芘等环形结构的有害物质,B项正确;蛋白质受热易发生变性,C项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项错误。
答案:D2.(2017届成都市摸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乙烯和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同分异构体D.乙酸与甲酸甲酯均易溶于水解读:乙二醇含有两个羟基,丙三醇含有三个羟基,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 项错误;乙烯、丙烯互为同系物,二者均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项正确;淀粉、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其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甲酸甲酯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答案:B3.(2017届清远市梓琛中学模拟)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解读:由分枝酸的结构可知,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醚键四种官能团,A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有机物中含有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二者原理不同,D项错误。
跟踪检测(四十四)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炒菜时,加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且可口,原因之一是() A.有多糖物质生成B.有盐类物质生成C.有油脂物质生成D.有酯类物质生成解析:选D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酯类物质。
2.下列食物中的成分不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A.玉米中的淀粉B.菜心中的纤维素C.牛油中的脂肪D.鸡蛋中的蛋白质解析:选C A项,玉米中的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项,菜心中的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项,牛油中的脂肪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正确;D项,鸡蛋中的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C.蛋白质溶液中加重金属盐发生了物理变化D.大豆富含蛋白质,磨成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解析:选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错误;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项正确;蛋白质溶液中加重金属盐发生了变性,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会发生水解,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选A 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正确;B项,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错误;C项,乙醇不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C.将碘化钾溶液滴在土豆片上,可观察到蓝色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解析:选C A项,蚕丝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正确;B项,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正确;C项,土豆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遇KI溶液不变蓝色,错误;D项,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常用于制造肥皂,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③与④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2.如图所示为交警在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
其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变蓝,生成蓝绿色的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具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A.②⑤B.②③C.①③D.①④3.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醇、聚乙烯均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均发生颜色变化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D.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4.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A.CH2=== CH—CH2—OH B.C.CH2===CH—COOH D.CH3COOH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材、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乙烯、苯、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都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C.油脂在碱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D.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淀粉、植物油、动物蛋白等都属于混合物6.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18C.20 D.227.(2013·福州联考)下列各组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①聚乙烯和乙烯②乙酸和葡萄糖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蔗糖和麦芽糖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②③⑤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B.乙醇生成溴乙烷和乙烯生成溴乙烷的反应类型相同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的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A.④B.②④C.①③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2013·东城模拟)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复习目标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考点一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2.羟基氢的活动性顺序>>H—OH >C 2H 5—OH3.乙酸乙酯的制取(1)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浓硫酸的作用: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④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6)实验现象: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 3COOC 2H 5+H 2O稀硫酸△CH 3COOH +C 2H 5OH(可逆)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 2H 5OH(完全)(1)用95%的酒精杀灭新冠病毒效果最好(×)错因:75%的医用酒精杀灭细菌、病毒的效果最好。
(2)乙醇、乙酸与Na 2CO 3溶液反应均产生CO 2(×)错因:乙醇没有酸性,不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
(3)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 键而失去羟基(×)错因: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是—OH 上的活泼氢原子被置换,C—O 键未发生变化。
(4)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检测(三十)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清洁能源B.“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C.地沟油和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D.聚氯乙烯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解析: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水煤气、甲醇等清洁能源,A正确;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分解反应,转化为乙醇和CO2,B错误;地沟油是油脂,矿物油是混烃,二者化学成分不同,C错误;聚氯乙烯受热能挥发出HCl气体,有毒,不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D错误。
答案:A2.(2019·广东深圳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酯B.甲烷和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糖类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D.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解析:A项,酯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酯,故A正确;B 项,石油中不含苯,石油的分馏产物中没有苯,甲烷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故B错误;C 项,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
答案:A3.关于乙烯、乙醇和乙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乙烯、乙醇和乙酸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甲基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可以被氧化成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酸解析: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取代)反应,B错误;乙烯中无甲基,C错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醇,D错误。
答案:A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B.C3H6Cl2有5种同分异构体C.乙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属于离子化合物D.由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塑料属于加聚反应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A错误;C3H6Cl2可看作是C3H8中的两个氢被两个氯取代,则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B错误;乙酸全由共价键组成,液态时不能电离,溶于水可以电离,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误;由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塑料,分子间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属于加聚反应,D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基础课)1.(2021·珠海模拟)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C.使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生产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原材料之一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纯净物解析:选B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温度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为避免蛋白质变性,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故B正确;医用酒精会破坏细胞组织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聚丙烯中n的取值不同,所以聚丙烯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2. (2021·平顶山模拟)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C.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D.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解析:选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但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3.(2021·胶州模拟)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B.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C.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解析:选A葡萄糖是单糖,单糖不能发生水解,A错误。
4.下列说法摘自一些科普杂志或广告用语,你认为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的有机化合物B.糖类、油脂、蛋白质只含C、H、O三种元素C.医学上常用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D.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解析:选B蛋白质除含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等元素,故B错误。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9-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Word版含解析配餐作业(二十九)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A组·全员必做题1.(2016·大连二十四中考试)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C.“吃了钙中钙,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碳酸钙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解析: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衡水老白干为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B项正确;钙中钙为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项正确;大宝为护肤品,其保湿成分为甘油(丙三醇),D项正确。
答案:AB.油脂、蛋白质的水解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C.1 mol葡萄糖水解之后可以得到3 mol 乙醇D.油脂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有机物,B项错误;葡萄糖生成乙醇不是水解反应,C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不是可逆反应,D项错误。
答案:A6.已知油脂水解时得到一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称为单甘油酯,水解时生成两种或三种高级脂肪酸的称为混甘油酯,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下图为某油脂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该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油脂是一种混甘油酯B.工业上常利用氢化反应将其转变成硬化油C.能在酸、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时,与水发生水解反应D.油脂、淀粉和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解析:该油脂水解可得到两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属于混甘油酯,A项正确;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键,氢化后可得到饱和度较大的硬化油,B项正确;油脂能在酸、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时,与水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D7.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B.HOOC---COOHC.HOCH2CH2OH D.CH3COOH解析:Na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
追踪检测(三十一)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以下对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B.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响C.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能否喝酒过度时乙醇发生代替反响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退色,二者反响原理不同样分析:选 D A 项,乙酸的分子式应为C2H4O2,错误; B 项,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但能够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响,错误; C 项,乙醇发生氧化反响,K2Cr2O7发生复原反响,颜色由橙红色变成绿色,错误;D项,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响,使溴水退色,发生加成反响,正确。
()2.(2016 ·全国丙卷)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代替反响B.乙烯能够用作生产食品包装资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分析:选 A A 项,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响; B 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响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资料; C 项,乙醇与水能以随意比率互溶,而溴乙烷难溶于水; D 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同样,构造不一样,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3. (201 7·烟台模拟) 以下对于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乙烯能够使溴水退色,发生加成反响B.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响,反响种类为代替反响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复原反响D.生活中能够用食醋除掉水壶中的水垢,主假如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分析:选C乙烯和溴水的反响,属于加成反响, A 正确;甲烷和Cl 2发生的是代替反应,B 正确;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响,是氧化反响,C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 Mg(OH)2,而食醋中含醋酸,醋酸能够和CaCO3、Mg(OH)2反响生成溶于水的盐,能够除掉水垢,D正确。
4.(2015 ·海南高考) 以下反响不属于代替反响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响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响制高级脂肪酸钠分析:选 B A 项,淀粉发生水解反响产生葡萄糖,该反响是代替反响,错误; B 项,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响属于分解反响,不是代替反响,正确;C项,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响是代替反响,错误; D 项,油脂与水发生代替反响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再与NaOH发生反响形成高级脂肪酸钠和水,所以油脂与浓NaOH的反响,属于代替反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