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习题讲解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75.00 KB
- 文档页数:9
课后跟踪训练(三十七)[基础巩固练]1.(2019·西安中学模拟)以下表示氧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解析]A项,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项,只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C项,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D项,包含了能层、能级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
[答案] D2.(2020·江西名校联考)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且所表示的元素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解析]根据洪特规则,选项A中2p能级的3个电子应分别占据3个2p原子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错误;选项B中的2s能级的电子发生跃迁,是激发态,错误;选项C中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是按照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排布的,正确;选项D中的2s能级的电子发生跃迁,原子属于激发态,错误。
[答案] C3.(2019·湖北襄阳考试)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解析]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 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B错误;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C正确;25Cr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轨道能量较低,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4.(2020·山东烟台联考)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Ne]3s23p2;②[Ne]3s23p3;③[Ne]3s23p4;④[Ne]3s23p5,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④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2s22p2;②2s22p3;③2s22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①C.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元素X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解析]A项,①为Si,②为P,③为S,④为Cl,原子半径最大的为Si,错误;B项,①为C,②为N,③为O,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C<O<N,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①,错误;C项,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正确;D项,根据电离能变化趋势,X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其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与Cl2反应时应呈+2价,错误。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广州越秀区高三测试)已有百年历史的陈家祠是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在建筑结构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装饰工艺。
下列装饰工艺主要使用金属材料的是( )A.栩栩如生的石雕B.精妙生动的木雕C.精致的砖雕D.镶嵌的铜铁铸答案:D 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Cu 2S ()s ――→O 2()g 高温 Cu ()sB.Cu ()s ――――――→Fe 2(SO 4)3(aq) Fe ()sC.Cu ()s ――→S ()s △ CuS ()sD.Cu ()s ――→H 2SO 4()浓 SO 2()g解析:选A 。
A.由反应Cu 2S +O 2=====高温 2Cu +SO 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B.由反应Cu +Fe 2(SO 4)3===CuSO 4+2FeSO 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由反应2Cu +S=====△ Cu 2S 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常温下,Cu 和浓硫酸不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
3.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答案:D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解析:选C 。
A.Hg 是不活泼金属,冶炼原理为2HgO===== 2Hg+O 2↑,该方法是热分解法,A 正确;B.Al 是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为降低Al 2O 3的熔点,要加入助熔剂冰晶石,冶炼原理为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3O 2↑,B 正确;C.制取活泼金属Na 通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 的方法,冶炼原理为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C 错误;D.通常采用还原剂CO 在高温下还原Fe 2O 3的方法冶炼Fe ,冶炼原理为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D 正确。
课时跟踪练37一、选择题1.(2021·广东卷)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解析:实验过程中,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并稀释所需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所需仪器为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所需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选项中A为容量瓶,B为分液漏斗,C为锥形瓶,D为碱式滴定管,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综上所述,答案选B。
答案:B2.(2021·北京卷)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B.CaCl2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C.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解析: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存在Na+、CO2-3、HCO-3、H2CO3、H+、OH-、H2O,故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A项正确;HCO-3H++CO2-3,加入Ca2+后,Ca2+和CO2-3反应生成沉淀,促进HCO-3的电离,B项错误;Al3+与CO2-3、HCO-3都能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形成沉淀时会消耗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则它们浓度减小,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的浓度会减小,pH减小,D项正确。
答案:B3.(2022·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程度越大,则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A项错误;挥发的乙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生成了乙烯,故B项错误;高温下C还原二氧化硅生成Si和CO,碳的还原性比硅强,不能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C项错误;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