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课程自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4
《电机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8040051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等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和实验方法。
为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必要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与实际应用;掌握分析电动机机械特性和各种运行状态(电动,制动,反转,调速等)的基本理论及其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具有相应分析计算能力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导论 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电机学的发展及其现状,掌握电机学的基本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难点: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1、电机的磁路和磁路定律。
2、电机的电磁基本理论。
3、电机的制造材料。
第二章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原理与理论分析 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的电路方程、等效电路和向量图及其计算;掌握变压器的原副边的归算方法及标幺值;掌握变压器运行性能的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空载运行的电路方程、等效电路和向量图;变压器负载运行的电路方程、等效电路和向量图;变压器的标幺值的计算;变压变化率和变压器效率的计算。
难点:变压器空载运行的电路方程、等效电路和向量图;变压器负载运行的电路方程、等效电路和向量图;变压变化率和变压器效率的计算。
(三)课时安排:6课时(四)主要内容1、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额定值。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理论。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Electric Machinery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执笔者:武惠芳刘慧娟编写日期:2002年3月14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电机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电机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对电机进行一般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电机学》(I)必修课课程编号:学时:64 学分:4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8绪论(讲课2学时)绪论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绪论的学习,首先要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电机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明确《电机学》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地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其次要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电机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克服畏难思想,转变学习方法;最后要对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重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一般分析方法难点:常用的电磁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第一篇变压器(讲课18学时,实验4学时)第一章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讲课2学时)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实物,因此电机的理论分析的第一步除了分析电机的基本知识之外,同时要分析电机的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首先要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变压原理和熟悉变压器主要结构部件的名称、作用及材料;其次要熟悉变压器的铭牌并掌握额定值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变压器的基本变压原理难点:三相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和关系关键:搞清楚三相变压器两种连接方式相、线电压和相、线电流的关系第二章变压器的基本原理(讲课10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是电机理论分析的第二步。
它通过对变压器运行时的电磁物理过程分析,找出各物理量的之间的关系,然后抽象为数学模型(方程式)、物理模型(等效电路)和相量模型(相量图)——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是对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的表达形式,最后用这些模型去研究变压器的运行性能。
电机学学习计划第一部分:电机基础知识电机作为电气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习电机的基础知识是打好电机学习的基础。
本部分将深入学习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和基本参数等知识。
1.1 学习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根据法拉第定律,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的作用。
因此,学习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理解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基础。
1.2 了解电机的分类和结构电机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不同类型。
学习每种电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3 理解电机的基本参数电机的基本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流、效率等,学习这些参数对于电机的选型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电机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是电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电机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学习电机控制技术需要对电机的电路结构、控制方法和调速原理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2.1 学习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电机控制电路是控制电机转速和转矩的核心部分,学习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理解电机控制技术的基础。
2.2 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直接转矩控制、矢量控制、感应电动机的频率控制等多种方法,了解每种控制方法的适用场景和特点,对于电机的应用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了解电机的调速原理电机的调速原理是指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学习电机的调速原理是提高电机应用效率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电机系统集成与应用电机系统集成与应用是电机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电机应用与设计的核心内容。
学习电机系统集成与应用需要掌握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
3.1 学习电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电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包括电机驱动系统、机床设备、传动装置等,了解电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掌握电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电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包括电动汽车、铁路机车、船舶推进系统等,学习电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对于推动交通运输的节能和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大专机电一体化的课程安排表本文为山东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安排表,旨在向学生提供详细的学习计划。
以下是课程安排表的内容:第一学期1. 电工基础课程- 课程介绍: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电路基本理论、电路分析、电路实验等。
- 学时:64学时(4学分)- 授课教师:李老师-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8:00-9:402.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
- 学时:80学时(5学分)- 授课教师:王老师-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2:003.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介绍:本课程着重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图学等方面的知识。
- 学时:72学时(4.5学分)- 授课教师:张老师- 上课时间:周二至周四,下午13:30-15:104.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传递函数、稳定性等内容。
- 学时:64学时(4学分)- 授课教师:陈老师-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三,下午15:30-17:10第二学期1.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和应用,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交直流变换器等内容。
- 学时:72学时(4.5学分)- 授课教师:张老师-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8:00-9:4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课程介绍:本课程讲解传感器的分类、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学时:80学时(5学分)- 授课教师:李老师-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2:00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介绍: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包括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内容。
- 学时:72学时(4.5学分)- 授课教师:王老师- 上课时间:周二至周四,下午13:30-15:104. 工程实践- 课程介绍:本课程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电机学()》自学指导大纲学时数: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分数:执笔人:武惠芳编写日期:年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必修课。
主要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掌握变压器、交流感应电动机和同步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为学习《电机学()》、《控制电机》、《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电传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案内容及要求绪论绪论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绪论的学习,首先要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电机在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明确《电机学》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地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其次要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电机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克服畏难思想,转变学习方法;最后要对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重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一般分析方法难点:常用的电磁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变压器第一章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实物,因此电机的理论分析的第一步除了分析电机的基本知识之外,同时要分析电机的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首先要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变压原理和熟悉变压器主要结构部件的名称、作用及材料;其次要熟悉变压器的铭牌并掌握额定值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变压器的基本变压原理难点:三相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和关系关键:搞清楚三相变压器两种连接方式相、线电压和相、线电流的关系第二章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本章是电机理论分析的第二步。
它通过对变压器运行时的电磁物理过程分析,找出各物理量的之间的关系,然后抽象为数学模型(方程式)、物理模型(等效电路)和相量模型(相量图)——方程式、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是对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的表达形式,最后用这些模型去研究变压器的运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