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小学教师备教辅改考检查情况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教案检查情况反馈表教案编写人:[编写人姓名]编写日期:[编写日期]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份关于教案检查的反馈表,用于评估和记录教案的质量和实施情况。
通过使用本反馈表,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教案的优点和改进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案检查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过教案检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案编写和评估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提高教案编写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1. 教案检查的重要性2. 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3. 教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教案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教案检查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教案检查的重要性,介绍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了解教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份教案,并进行相互评估,填写反馈表。
4. 反馈:教师收集反馈表,对学生的教案进行检查和评估,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编写教案并进行评估。
2. 教案质量:评估学生编写教案的质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完整性and 合理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案检查情况反馈表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
[教案主体部分待补充]六、教案评估标准1.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内容完整:教案中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涵盖了所需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
3. 教学过程合理: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性,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4. 教学方法多样:教案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有效:教案中的教学评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七、教案评估方法1. 自我评估:教师在教案实施后,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自我评估,检查教案的目标、内容和过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考核标准一、备课标准——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教师备课规范1、学习课标(1)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
熟悉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
(2)明确本学科学期、年段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2、钻研教材(1)掌握所教年级全部内容、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及难点、关键。
(2)了解并熟悉相邻年段的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3)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精心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3、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本学科的双基落实情况。
(2)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
(3)了解学生前一堂课学习效果,吸取学生对改进教学的意见。
4、设计教法(1)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
按照"少、精、活"的原则,安排好每堂课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
(2)精心安排教学步骤,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谋求课堂最佳效果。
(3)在明确"五点、两法"的基础上,吸取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精华,使备课更精彩、细致。
5、拟定学期教学计划(1)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疑点难点、教学进度表、实施计划的措施等。
原则上要求开学前完成,最迟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2)学期授课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本学科周课时数、本学期教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一般情况下,考查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一周,考试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三周。
6、制定课时授课计划(即定教案)(1)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及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均要备课,语文不能只限于阅读课,还要备作文课、口语交际课、活动课、复习课;数学不能只限于新授课,还要备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
(2)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本课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分析,师生课前准备(包括活动准备和教具学具、实验器材、电教设备的准备等等),教学步骤和方法,问题设计、板书及作业设计。
中小学月备教辅改检查情况通报
(2020年4月24日)
为了更好的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导处于4月24日组织语文、数学、教研组长对全校各学科任课教师开学以来这段时间的备课、作业以及教研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总体情况是:各学科教师的备课都遵循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钻研教材、备齐备足课时,做到了三维目标明确,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教案流程一清二楚,并都及时写下教学反思。
表现突出的的有丁静、陈庚等教师。
我们将把这次的检查纳入学期末的常规考核的一个分量的依据。
存在的不足是:少数教师的部分的备课过于简单,三维目标不具体,教研选题在课时教案中落实不具体。
另外还有一位教师的作业只批改了少部分学生。
望在下阶段的教学中加以整改。
教导处
2020年4月24日。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转变工作角色:参加工作近十年了,从事的工作一直都单一,以至于对行业的工作所知甚少,以至陌生,县办公室全县的核心机构,工作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对此,在思考问题,事情时,跳出以前在的思维,摆正的位置,全局意识,转变工作角色。
工作职责:办公室对工作安排,尽快熟悉的工作和职责,熟悉县办公室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熟悉县办公室总体工作及年初工作,工作任务;三虚心办公室同志的,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工作的运行和问题的程序;四要与科室同志总结前期工作,工作努力方向。
二、中期在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方的前提下,明年,自身锤炼,政治素质、能力、工作绩效“三个提升”。
提升政治素质: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
面临的情况多么,要从政治角度分析判断问题,清醒头脑。
二要政治敏锐性。
密切关注时事、时事,网络、报刊、电视等,敏锐把握方针政策动向,工作的性。
要高尚的政治品格。
眼界宽广、胸襟广阔、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原则。
提升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理论学习,注重平时公文写作中的锻炼,注意办公室同志撰写材料的学习,能交办的新文件拟稿任务。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说话训练,汇报工作、简洁、清楚。
提升办事能力。
领会工作内容,勤于思考,能工作职责或交办要求,的任务。
提升工作绩效:虚心、同志、等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教训,工作,优质的工作。
调研、信息报送等工作,能超额办公室下达的工作。
三、远期学习,的先进和作风上的优良;锻炼,服务意识和的。
服从组织、安排,善于思考、创新,能独立且出色工作。
四、工作措施1、学习。
学习是历史使命,选择学习选择进步,学习进步,放弃学习放弃进步,学习终身任务和长期实践的,要学习“身强体健”。
一要、、和“”思想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的、深度和深化上下功夫,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另一要办公室知识的学习,守纪律、知程序、明内容、讲方法,学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
小学教学工作检查表格
一、教学内容
1.教学计划是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大纲要求?
2.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
3.教学内容是否与学校教学进度安排相一致?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符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
2.是否采用了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设备,提高了教学效果?
3.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环境
1.教室布置是否整洁、舒适,有利于学生学习?
2.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设备,保障教学质量?
3.是否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师生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教师素质
1.教师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备课充分?
2.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是否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学生学习情况
1.学生学习状态如何,是否参与度高,积极主动?
2.是否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额外关注和帮助?
3.学生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六、教学效果评估
1.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是否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3.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是否有提出建议和意见?
以上是小学教学工作检查表格的内容,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检查和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表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检查表。
一、备课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检查教师是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否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学内容准确、充实,重点难点突出。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无误,无科学性错误。
重点是否明确,难点是否有突破的方法和策略。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教师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教学过程是否完整,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
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流畅,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5、教学反思及时、深刻,具有针对性和改进措施。
教师是否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反思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二、上课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教学方法运用效果教师是否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3、教学过程组织情况教学过程是否有序,教师是否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
教师是否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教学语言规范、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洁,语速适中。
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教学板书工整、规范板书是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书写是否工整、规范,无错别字。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作业布置作业量适中,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