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材料作文课
- 格式:ppt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68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作文题】写作课上,老师经常说,写文章要学会“以小见大”。
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里常常包含着让人折服的道理,使人佩服的智慧,令人感动的情怀……请你联系生活,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解】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库。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这是2022 年徐州市中考作文的题中之义。
首先,作文命题开放而有度,可选题材十分广泛。
导语所创设的情境指向写作题材,“以小见大”指向作文的立意,即凸显小事情中的大道理、大智慧、大情怀。
无论是素材的选择,还是题目的拟定,都给了同学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需要进行写作。
其次,作文命题立足生活实际,观照精神成长。
题目引导同学们从“我”出发,对生活进行观察、发现、思考,从而收获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成长。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以小见大”的范文。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通过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情”,书写尊老爱幼的“大情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寻常的景物引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活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哲理;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对一件童年往事的回忆,说明把大困难分解成许多小困难,从而一步步克服的智慧;等等。
同学们要善于从课本中汲取灵感,并联系自身生活,由“小事情”书写“大主题”。
再次,作文命题指向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同学们要能平中见奇,摒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选材心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心灵,精心挑选真实典型、能触发内心感悟、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进行写作,写出深意的同时,写出新意。
【例文】一磨盘中的情在某一个瞬间,那些过往的生活碎片会在脑海中渐渐清晰,其中饱含着温暖的情谊、令人动容的情怀。
不久前的一个傍晚,我和老爸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车。
第四讲材料作文1.(2015·遵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2.(2015·武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
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
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
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
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3.(2015·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
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蝉儿笑答:绽放生命的绚烂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浩瀚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4.(2015·黄冈)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材料: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
中考作文写作讲座(共5讲,分别为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续写式作文)作者简介:吴应海,江苏东台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会会员,业内知名教辅作者,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国内杂文大赛中获奖,有杂文作品入选《中国杂文排行榜》,有作品被编入苏教版高中写作教材。
现在多家学生类报刊开有作文辅导专栏,发表大量作文、阅读指导稿件。
第一讲:手持彩练当空舞——全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江苏吴应海全命题作文就是直接给出一个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构思和写作,考生不得增删题目,更不得另起炉灶。
全命题作文虽然不像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那样有着广阔的空间供考生自由选择,考生只能在固定的框架内跳舞,但这种题型能有效避免抄袭和套作仿作,真实反应考生的作文水平,促进考试公平,所以近年来卷土重来,倍受命题者的青睐。
事实上,从这几年的命题来看,一道好的全命题作文,同样能给考生很大的自我空间,激发和引导考生写出好的考场佳作。
全命题作文的写作,只要能做到以下五个字,那就能“手持彩练当空舞”,让优美的文字在笔下飞扬。
一.解题扣住一个“准”字对于全命题作文而言,成功始于解题。
因为你只有准确、全面的去解读题目要求,理解题目意思,那才能在立意、构思时有的放矢。
否则,一旦对题目理解出错,就会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犯下考场大错。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全命题作文的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式。
这类题目题面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写作对象非常清楚,几乎不存在审题障碍。
譬如四川资阳卷的“不得不说的事”,浙江绍兴卷的“慢下来的时光”,福建莆田卷的福建莆田“我的那一瞬间”等。
二是含蓄式。
这类题目,题面往往含有比喻、引申、象征等意义,充满一种诗意的“朦胧美”,让人有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
如广东佛山卷的“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湖北荆门卷的“那不一样的美丽”,湖北仙桃卷的“在春光里奔跑”,黑龙江农垦牡丹江卷的“为他人开一朵花”等。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5 材料作文、话题作文1.(2024·安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这样说过:掌声,鲜花,名次,成绩,固然令人心动,但更重要的是奔跑不止,一步一步,一次又一次,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成功就意味着要坚持,坚持,顾名思义,就是遇到困难不放弃。
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凡事你能做到坚持,那成功便会属于你。
以前,我是个懒惰的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很难善始善终。
一些事情对于我仿佛是一座座大山,阻拦着我步入成功的殿堂。
可自从那天,我终于明白了,坚持就是成功。
上了初三后,体育老师们加紧了跑步的练习。
体育课时,大家都胸有成竹的站在起跑线上,这时,只听老师的一声哨响,大队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出去,立马拉开了距离。
心不在焉的我理所应当被落在最后,离群之鸟般在后面“悠闲地踱步”。
我还想着如何华丽的扑倒并少跑几圈,唉,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思来想去,只有硬冲了。
我立马加快了速度,与前面的人开始了拉力赛。
猛追,可毕竟还是累呀!二人僵持了几分钟,我又退回到了“安全距离”外。
经过刚刚一通角逐,我四肢无力,大脑严重供血不足,更要命的是,我的腿有点抽筋了,汗如雨下。
眼见一个个超我一圈的同学呼啸而过,对此时的我无疑是落井下石,顿时,我失去了信心,行尸走肉般颠了几步,便走了起来。
我有了放弃的念头,体力透支与被人超圈的双重压力使我知难而退。
突然,我看见同学们还在为我加油!霎时,泪水与汗水挥洒交织在一起,化为一股动能流入体内,也化为信心填补了心中的空虚。
我加快了脚步,一口气超过了前方的两个人。
几圈后,我几乎就要一下子瘫在地上,可我还在跑。
部编版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材料作文写作模块(3)及详细答案解析一.作文(共50小题)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月亮和星星那么高那么亮,萤火虫的光亮微弱近乎于无。
但是,夏天的夜晚,萤火虫还是点亮那盏灯笼,在草野间飞舞。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可以选择的,比如天生的资质……但也有能够选择的,比如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使生命呈现了不同的风貌、品格。
读了袁枚的小诗,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根据这首诗歌的含义,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600字以上。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荀子曾说:“假(借)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刘备运筹帷幄的能力虽不足,但他却能三顾茅庐,借助诸葛亮的智慧联吴伐魏,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田径场上,运动员自身的弹跳能力有限,但他却能借长竿一跃而上,从而越过目标高度。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4.绝活是指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或技能,如口技、木雕、泥塑、拉面等。
学校将举办“身边的绝活”故事会,请围绕主题写一个故事在会上和大家分享。
要求:(1)分享要有现场感;(2)题目自拟;(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5.下面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想争第一,但是第一只有一个。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6.梁启超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件乐事,自然是责任尽完了。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写作指导★★★★考点分析★【综合解读】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
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命题者青睐。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文”。
【材料作文按材料分类】【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分类】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针对某问题各有偏执,带有片面性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
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同型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2019安徽卷)★第一节中考材料作文审题技法★一、材料作文的审题步骤1.扫视快速扫读材料,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
扫读的内容为:①看材料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②看材料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③看材料的多少——是一个材料,还是多个材料。
2.品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①阅读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讲练:材料作文训练(写作指导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冬残奥会开幕式时,导演团队用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让盲人运动员李端来点燃最后的火炬。
盲人点火可能会烫到自己,也会因看不见而导致点火时间偏长,但最终李端克服了这些困难,他“突破自我,突破阻碍,勇敢到达彼岸”的精神感染了所有人。
残疾人尚且如此,健全人更应这样。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表。
范文:突破自我春蚕不作茧化蛹,不破茧而出,就不能翩翩飞舞。
人不积累能量,不在磨难中升华自己,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生命潜在价值,作茧化蛹,积蓄力量。
“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人就不能有好的素质。
曾子,一个多么洪亮的名字。
但他也曾是3岁小儿,也曾是愚鲁少年。
孔子曾经说过“参也鲁”。
就是这么一个愚钝的曾子,却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他靠的是什么?他人嬉戏玩耍,求名逐利时,他在刻苦钻研。
因此,他比孔子其他弟子积蓄了的能量。
这不仅仅弥补了他的缺陷,更使他素质超群,因而具备了继承孔子学说的基本条件。
同曾子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崭新的21世纪,也需要积累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具备基本的能力与素质,以应对人生,实现价值。
然而,仅仅积累能量是不够的,正如禅宗中所讲的法门一样,人生也要有“渐修”,有“顿悟”。
破茧而出,超越升华。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并非是说经过打击,受过磨难是担当大任的基础,而是指获得大成功需要那磨难打击背后的升华。
俞伯牙苦学琴艺不成,并不是他手法不够娴熟,技艺不够精湛,他其实已积蓄了很大的能量。
他缺少的是一种顿悟,一种自我升华。
于是他赤脚行走于海边,脚指磨出了血,在苦痛至极时,他升华了超出了常人成就了琴艺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