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
两干多年前的苟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
”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
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仍以这种标尺要求教师,而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也依然没有跳出这种发臼。
遗憾的是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
请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谆谆告诫吧:“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自行修改呢?一、让学生认识自改的重要性。
吕叔湘先生说:“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老师改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写出来的。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评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鲁迅是这样教导的:“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井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二、让学生懂得怎样改。
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并加以订正;四看有没有病句,并予改正;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并加以修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掌握了。
熟练掌握了后,再过渡到高层次的要求:①审查主题思想。
这是最重要的修改。
通过改,使主题鲜明。
②审查所用材料。
多余的、无关的删去;典型、生动的留住或补充。
③审查结构。
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
初中修改文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修改的原则:忠实原意、尽量不改动原文、保持文章风格一致。
2. 文章修改的方法:查找并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错误,优化词句,调整句子顺序,修正语病,使文章通顺、合理、有逻辑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修改文章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文章修改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目标和路径。
3. 示范:教师选取一篇学生习作,进行现场修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修改过程和效果。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修改原则和方法,自行修改一篇习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修改成果,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强调修改文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认真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修改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养成了认真细致、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资源:1. 教师示范修改的文章。
2. 学生习作。
3. 修改文章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修改文章的原则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写作和修改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不断改进。
4. 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将所学修改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效果。
5.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写作比赛,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因此,“改”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和优良习惯。
近两年来,我尝试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不同层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作文的“改”字上下功夫。
正是这项措施,真正激活了学生思维、快速提高了作文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一、“争做好医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学生文章千人千面,但每次总有几种文病是共患、常犯的——这就是作文中的“顽疾”。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我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出谋划策——“争做好医生”。
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先不着急将本次作文的“大疾”一一列出,而是先出示典型病文,让同学们开动脑筋、点明病因。
然后,集思广议、对症下药。
例:请同学们读病文片段(多媒体大屏幕显示)我班的王川同学活泼好动,尤其喜欢打乒乓球。
每次下课铃一响,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抢球台,大家都叫他“球迷”。
——摘自XX作文《“球迷”——王川》开头明确病因(学生思考、讨论后确定):叙事平淡,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
病因找到了,激发了同学们更浓的兴致,个个积极思考,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限时五分钟)。
现摘录一则修改比较成功的:“五、四、三……”只见一同学乘老师不备,快速抓起球拍,腿成弓步,已做好了冲出去的准备。
“叮铃……”下课铃响起,他“蹭”的一声如离弦之箭射了出去。
瞬间,他已飞到了楼下球案前。
此时,他正坐在球台上挥舞着球拍得意洋洋地冲我们笑呢。
他,就是我们班赫赫有名的“球迷”——王川。
(大家将准确诊断出病因和修改精彩的同学推选为“文章好医生”,老师要及时大力表扬。
)其实,“争做好医生”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给学生自改提供一个蓝本。
活动一结束,马上提出自改要求:针对文中类似病症,给文章动动手术。
这样一来,学生改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然后由小组长推荐改的认真、出色的同学进行改前改后对比阅读,大家再一起评析、再做修改。
最后,上交自改作文,老师进行二次批阅,成功者大力表扬;欠佳者,予以指导或重改。
作文点评课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一米范文编辑阿青给大家整编的7篇作文点评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点评课教案篇一【设计理念】作文的修改是整个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修改意义重大。
而如何修改作文,要注重哪些方面的修改,应该让学生明白。
本教案的作文点评就是从这个理念出发设计的。
【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作文,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在赏析作文中,指导学生学习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把人物的典型事例写得具体、生动。
3.通过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我身边的小能人》,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修改点,发现语言表达的疑难点,从而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在赏析作文中,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法;在指导修改作文中,让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一、整体评价,表扬激励同学们,这几天老师阅读了大家写的习作《我身边的小能人》,感到特别欣慰,因为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写得很认真,有的还很精彩!首先,是同学们会选材,能根据写作要求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些同学的闪光点;其次,会用比较流畅的语言来叙述、描写同学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最后,文章布局也比较合理。
因此,写出了让老师比较满意的作文。
今天的这堂作文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优秀习作,看看这两位同学是怎样写《我身边的小能人》的。
(下发打印的两篇学生习作)二、习作评讲(一)1.我们先看谢晨烨的习作《我们班的朗诵能手――喻静》。
(板书作文题目、作者)2.老师提问:谢晨烨同学,你怎么会想到写这个内容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小结:谢晨烨同学善于观察,发现了喻静身上的闪光点,把它作为我们这一次的作文题材,非常棒。
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赵艳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我作文教学时的口头禅。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就是文学巨匠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呕心沥血之作。
是不断地修改,才成就了《红楼梦》达到了古典文学艺术的顶峰!可见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那么由谁来修改呢?我认为,完全由教师“精批细改”是不明智的。
教师修改工作量太大,难以实现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精批细改暂且不说,主要是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让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修改作文,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从学生初学写作时,就应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不要怕学生做不好,能力都是练出来的。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逐步放手,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
我来谈谈自己作文教学时的做法。
一、明晰作文要求,编写作文提纲。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头疼的难题,要写出一篇美文,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在作文教学中讲究策略,根据小学生常见的各种作文体裁,从理论上提炼出写作方法,创作了《作文歌》。
歌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学生朗朗上口,很容易把写作要领铭记于心。
《作文歌》内容如下:写作文,先审题,写作要求圈仔细。
扣中心,列提纲,详略得当条理清。
写人的,重特点,外貌事例语动神。
写事的,写一件,经过道理写分明。
写景的,表感情,景物特点描绘真。
读后感,抓重点,联系实际谈收获。
用词准,标点清,语句流畅又通顺。
要生动,用修辞,比喻排比和拟人。
高品味,用诗句,名言警句歇后语。
引题点题勤修改,整体统一出美文。
学生写作文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边理解、边运用、边记忆《作文歌》,就能比较顺利地掌握小学阶段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了。
有了“巧妙”的写作方法,教师再多鼓励多指导,作文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是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飞塔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一个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作文自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像雕刻一件玉器,只有精雕细刻,才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
”古人也这样提示:“作十篇,不如改一篇。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自主修改作文呢?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知识之舟,是促进求知的巨大动力。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力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呢?1、名人炼字的典故入手。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如何锤炼而成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又是如何推敲出来的?学生听了炼字的故事,兴趣盎然,修改作文的动机就活跃了,从中受到感染、体味“改”的美妙,迁移默化地萌生“改”的兴趣。
2、少修改多启发。
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意启发,而不要包办代替,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切忌通篇开花地批改,从而使学生丧失习作的信心。
其实,传统的作文评改观念和做法均是由教师一手包揽,即所谓的“精批细改”,“篇篇见红”,结果费时多而收效底;对在批改上可以降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益处。
3、佳作赏析。
每次作文讲评,教师可择其中佳作,胸怀珍爱之意,口溢赞美之辞,当众边读边析,尽情赏析,津津乐道。
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小作者是巨大的奖赏和鼓励,甚至可能成为培养未来作家的契机,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修改作文的动机。
二、自改步骤《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对作文批改方法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一个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作文自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像雕刻一件玉器,只有精雕细刻,才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
”古人也这样提示:“作十篇,不如改一篇。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自主修改作文呢?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知识之舟,是促进求知的巨大动力。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就会自觉地把心思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呢?1、名人炼字的典故入手。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如何锤炼而成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又是如何推敲出来的?学生听了炼字的故事,兴趣盎然,修改作文的动机就活跃了,从中受到感染、体味“改”的美妙,迁移默化地萌生“改”的兴趣。
2、少修改多启发。
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意启发,而不要包办代替,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切忌通篇开花地批改,从而使学生丧失习作的信心。
其实,传统的作文评改观念和做法均是由教师一手包揽,即所谓的“精批细改”,“篇篇见红”,结果费时多而收效底;对在批改上可以降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益处。
3、佳作赏析。
每次作文讲评,教师可择其中佳作,胸怀珍爱之意,口溢赞美之辞,当众边读边析,尽情赏析,津津乐道。
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小作者是巨大的奖赏和鼓励,甚至可能成为培养未来作家的契机,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修改作文的动机。
二、自改步骤《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对作文批改方法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初中语文修改教案模板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作文修改方法的学习。
2. 学生作文互评、自评。
3. 教师总结讲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二、讲解作文修改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如:修改错别字、病句,调整句子结构,修改标点符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例,现场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学生作文互评、自评(10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
2.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修改方法,对他人作文进行修改。
3. 学生自评自己的作文,总结写作收获。
四、教师总结讲评(10分钟)1. 教师收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讲评。
2. 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写一篇关于本次作文修改活动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学生互评、自评,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文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注:本教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作者: 许尧
作者机构: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海安2266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51-5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7期
主题词: 作文订正;建构主义;少教多学;自我反思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组件,一味由教师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总得不到有效提高。
"少教多学"理念指出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因此写作教学唯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吃透文体,了解文章的弊病所在,才可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避免学生和教师无谓的重复劳动,本文阐述如何通过作文订正的方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要突出散文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回归散文自身的特点——形散神聚。
写人散文的教学更是如此!以下是要与大家分享的:写人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写人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一一、启发回忆,确定习作素材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教师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
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填表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
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
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
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
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习作中常见的通病。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不够满意。
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2出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