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5.72 MB
- 文档页数:2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主题与课时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沏茶问题》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第三学段关于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要求指出:1. 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学习优化问题就是为了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三、教材学情分析人教版教材中,蕴含“优化思想”的内容,主要分布于以下: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和体验了优化思想,四五年级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找出最优方案,体验和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优化思想中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价值,促进学生优化思想的发展。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具体结构如下:《沏茶问题》——在合乎情理下,使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烙饼问题》——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最少的时间烙最多的饼;《田忌赛马》——在同样的资源下,使得价值最大化。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里的内容。
“沏茶问题”属于“综合与实践”板块。
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引领学生经历活动过程、优化活动组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沏茶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则是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应用能力,将课本知识做适度的拓展与延伸,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借助生活事例,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优化思想的魅力。
这节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活动经验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沏茶问题练习题1. 小明想要沏一壶茶。
他使用的茶叶包上写着:每个茶包可以沏3杯茶。
如果小明有12个茶包,他可以沏多少杯茶?解析:根据茶叶包的说明,每个茶包可以沏3杯茶。
所以,小明有12个茶包,可以沏的茶的杯数为12 × 3 = 36杯茶。
2. 若小明每天早上都沏茶喝,而他每天喝2杯茶,那么他的12个茶包可以使用多少天?解析:小明每天喝2杯茶,所以每天需要使用2个茶包。
12个茶包可以使用的天数为12 ÷ 2 = 6天。
3. 小红来小明家做客,她看到小明沏了一壶茶。
小明告诉她,这是他使用了4个茶包沏的茶。
小红想知道这壶茶可以供应多少人喝?解析:小明使用了4个茶包沏的茶,而每个茶包可以沏3杯茶,所以这壶茶总共可以供应的人数为4 × 3 = 12人。
4. 除了小明和小红,还有3个朋友也来到小明家做客。
他们每个人都喝2杯茶。
小明想知道他至少需要使用多少个茶包才够每个人都喝。
解析:除了小明和小红,还有3个朋友,一共有5个人喝茶。
每个人喝2杯茶,所以一共需要沏的茶的杯数为5 × 2 = 10杯茶。
每个茶包可以沏3杯茶,所以小明至少需要使用10 ÷ 3 ≈ 3.3 个茶包。
为了确保每个人都有茶喝,小明需要至少使用4个茶包。
5. 如果小明使用了5个茶包沏茶,他一共沏了多少杯茶?解析:每个茶包可以沏3杯茶,使用5个茶包沏茶,所以一共沏了5 × 3 = 15杯茶。
总结: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学习了数学和沏茶问题的结合。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使用不同数量的茶包可以沏茶的杯数,以及茶包能供应的人数。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茶叶使用和计算问题。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练习使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具体数值和条件。
在解答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1、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已知洗水壶需要1分钟,水壶装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8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 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2、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扫地需要6分钟,擦家具需要15分钟,晒衣服需要5分钟。
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用多少分钟?解:先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同时擦家具(15分钟)和扫地(5分钟),共用21分钟,最后晒衣服(5分钟),这样安排最快。
21+5=26(分钟)答:最少需要用26分钟。
3、妈妈做早饭。
淘米:2分钟,拌小菜:5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煎鸡蛋:5分钟。
妈妈准备完这顿早饭至少要用解: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同时)拌小菜:5分钟;煎鸡蛋:5分钟2+20+1=23(分钟)4、王欢星期六午休起来,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请你安排一下做这几件事的顺序,尽可能节约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解:听英语20分钟(同时:这几项顺序不限)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20+10=30(分钟)5、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其中: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沏茶:2分钟)客人喝到茶,最少需要等多少分钟?解:先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等开水烧开后再拿茶叶,沏茶需要2分钟,需要一共需要1+15+2=18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说课稿一、题目。
1. 小明要为客人沏茶,烧水需要8分钟,洗水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接水需要1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首先洗水壶1分钟(这是沏茶的准备工作,必须先做),然后接水1分钟,接着烧水8分钟(在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找茶叶,这两项工作总共3分钟,可与烧水同时进行),最后沏茶1分钟。
总共需要1 + 1+ 8+1 = 11分钟。
2. 妈妈想为家人泡茶,洗茶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0分钟,洗茶杯用3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泡茶用1分钟。
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先洗茶壶1分钟,再烧开水10分钟(烧开水时洗茶杯、拿茶叶),最后泡茶1分钟。
总共1+10 + 1=12分钟。
3. 小红要沏茶招待客人,洗水壶2分钟,烧开水12分钟,洗茶杯3分钟,拿茶叶2分钟,沏茶1分钟。
为了让客人尽快喝到茶,应该怎样安排?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洗水壶2分钟,接水(隐含步骤,不计时间),烧开水12分钟(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1分钟。
总共2+12 + 1 = 15分钟。
4. 李师傅要沏茶,洗茶杯要2分钟,洗水壶要1分钟,接水要1分钟,烧水要10分钟,找茶叶要1分钟,沏茶要1分钟。
怎样安排时间最短?最短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10分钟(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分钟。
总共1+1+10+1 =13分钟。
5. 王老师要为同事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洗茶杯需要3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怎样安排用时最短?最短用时多少?- 解析:洗水壶1分钟,烧水10分钟(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1分钟。
总共1 + 10+1 =12分钟。
6. 张奶奶要沏茶,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怎样安排流程使得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析: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8分钟(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1分钟。
四年级数学优化沏茶问题练习题问题一:沏茶时间小明想要烧开一壶水来沏茶。
他有两个不同的壶:壶A和壶B。
壶A的容量是3升,壶B的容量是5升。
烧开这两个壶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解答:壶A的容量是3升,壶B的容量是5升。
假设壶A和壶B的烧水速度是相同的。
为了烧开壶A,需要将壶A的水倒入壶B中并加热。
在壶B的容量完全被填满之后,壶A中剩余的水就是刚好3升。
因此,壶A的烧开时间为将3升水倒入壶B的时间。
壶B的烧开时间为将5升水烧开的时间。
问题二:沏茶方案小明想要设计一个沏茶方案,使得用壶A、壶B烧开的水量最多。
他应该如何操作?解答:小明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来设计沏茶方案,使得用壶A、壶B烧开的水量最多。
1. 将壶A倒满水,容量为3升。
2. 将壶A中的水全部倒入壶B,此时壶A空了,壶B中的水量为3升。
3. 在壶B中加热水,直到壶B中的水烧开,此时壶B中的水量为5升。
4. 壶B中的水烧开后,将壶B中的水倒入壶A,此时壶A中的水量为3升,壶B中的水量为2升。
5. 将壶B中的水全部倒掉。
6. 将壶A中的水倒入壶B,此时壶B中的水量为3升。
7. 在壶B中加热水,直到壶B中的水烧开,此时壶B中的水量为5升。
通过以上步骤,小明可以得到最多的烧开水量,其中壶A中的水量为3升,壶B中的水量为5升。
问题三:不确定壶容量的优化方案如果小明没有测量壶容量的工具,但是有一个5升的待测壶,他可以设计一个方案来判断待测壶的容量吗?解答:是的,小明可以使用壶A和待测壶来设计一个方案来判断待测壶的容量。
步骤如下:1. 将壶A倒满水,容量为3升。
2. 将壶A中的水全部倒入待测壶。
3. 如果壶A的水正好能倒满待测壶,那么待测壶的容量为3升。
4. 如果壶A的水倒入待测壶后,待测壶中的水量未满,且壶A中的水没有完全倒入待测壶,待测壶的容量一定大于3升。
5. 如果壶A的水倒入待测壶后,待测壶中的水量满了,且壶A中的水已经完全倒入待测壶,待测壶的容量一定等于5升。
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优化必备知识点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数学广角——优化”章节是一个涉及实际问题解决和策略优化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该章节的必备知识点:一、沏茶问题1. 核心考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包括确定先后顺序、找同时进行的事项、计算总时间。
2. 典型例题:小明需要完成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和沏茶等一系列动作来准备一杯茶。
通过合理安排这些动作的顺序(如洗水壶、接水后立刻烧水,并在烧水的同时进行洗茶杯和找茶叶的准备工作),可以最小化所需的总时间。
二、烙饼问题1. 核心考点:如何在给定条件下(如每次只能烙两张饼,饼的两面都需要烙)最短时间内烙完所有饼。
2. 烙饼策略:当烙饼的数量是双数时,每次烙两张饼即可。
当烙饼的数量是单数时,可以先每次烙两张,最后剩下的三张饼按最优方案烙(即先烙两张的正面,再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最后烙剩下的两张的反面)。
3. 时间计算:总时间= 饼数×烙每面的时间。
三、田忌赛马问题1. 核心考点:在与对方进行比赛时,如何知己知彼,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
2. 典型例题:田忌与齐王赛马,通过巧妙地安排自己马匹的出场顺序(如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最终赢得了比赛。
四、优化问题的一般解决步骤1. 明确问题:理解问题的背景和具体要求。
2. 分析条件:列出所有相关的条件和限制。
3. 制定策略: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条件,制定一个或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4. 比较选择:评估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
5. 实施验证:按照选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并验证其效果。
五、实际应用1. 日常生活:优化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合理安排时间做家务、选择最优路径上班等。
2. 学习场景:在数学学习中,优化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数学广角——优化”章节主要涵盖了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等知识点,以及优化问题的一般解决步骤和实际应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八单元优化问题(沏茶问题、烙饼问题)沏茶问题: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烙饼问题: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中按要求放最多的饼;知识点一:沏茶问题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过程讲解: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小明要先帮妈妈烧壶水,水开后再给李阿姨沏杯茶。
烧水沏茶过程中的每一步需要的时间已知,要求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沏茶顺序,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明确小明为李阿姨沏茶共需做几件事情小明共需做6件事情:烧水、洗水壶、洗茶杯、接水、找茶叶、沏茶。
3、理清做事情的先后顺序,找出最优方案要想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去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要先洗水壶,接水,然后才能烧水;烧水需要一段时间,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可以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两件事情;水开后再沏茶。
4、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总结: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按以下的步骤进行:(1)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分析做每件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知识点二:烙饼问题(1)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2)如果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过程讲解:1、获取数学信息(1)一家三口每人吃一张饼,要烙三张饼;(2)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找出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3)根据烙4张饼、5张饼、6张饼……的方法,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2、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构建烙3张饼的模型方法二节省时间。
总结:如果一只平底锅中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么无论烙多少张饼,只要保证每次都在平底锅中放2张饼,就能最节省时间。
如果烙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去烙,最节省时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第【1】篇〗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中,学会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解决沏茶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五、教学准备:课件、工序卡纸片、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31、师:王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一直给大家上的是数学课,但是今天王老师在上数学课之前想先考一考我们班同学的语文知识怎么样。
大家有没有信心?2师: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说一句话吗?板书:一边()一边()生1:……生2:……(老师即时评价)师:刚才同学们在造句中说的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都是同时做几件事,不仅在语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今天的数学课里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好不好?2、引题: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把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了,就会节省时间。
今天就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1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31、(让学生翻到课本113页)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教师模拟门铃声)谁来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一名同学说)谁还想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妈妈让小明干什么?小明想什么?尽快是什么意思?2、导入:为了使李阿姨能尽快喝到水,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三、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201、讨论:2师:根据你平时沏茶的做法和小明家当时的情况,你想一想,小明需要做哪些事?(洗水壶、烧水、找茶叶、找茶杯、沏茶。
)2、看图分析:(出示各项工序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第【1】篇〗教学背景又该我上每周一次的示范课了,选了几个题都不满意,总想在课中体现自己的教学主张,总想把好多东西都呈现在一节课上。
顾此失彼,下笔几次都不满意,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上。
初始设计【说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3例1的内容【说教材分析】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就是分析家里来客人了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操作更省时间,属于运筹思想。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说教学难点】思考工序及先后顺序,知道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
2.你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名言?3.师: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
周末,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你看到了什么?你平时沏茶做些怎样做才能使客人尽快喝上茶呢?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做?大家先想想,完成妈妈交的任务,有哪些事情必须做?(2)小组合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