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6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章节一:三极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符号。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定义: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电信号的功能。
2. 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3.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基极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4. 三极管的类型:NPN型和PNP型。
5. 三极管的符号:NPN型三极管符号为“N”,PNP型三极管符号为“P”。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展示三极管的实物图和符号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章节二:放大电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反馈作用放大电信号的电路。
2. 放大电路的作用:放大微弱的信号,使其具有足够的功率驱动负载。
3.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三极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反馈电阻。
4. 放大电路的原理:通过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实现电信号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放大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
2. 展示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和实际电路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章节三: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2. 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放大特性:三极管的放大能力与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
2.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通过基极电流的控制,实现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流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放大原理。
2. 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章节四: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电阻等元件,设计合适的电路。
三极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三极管的类型、符号、主要参数及其影响。
3. 学生能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进行三极管的检测和测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解释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数据和现象能够客观、理性分析。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三极管的基础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三极管基本概念:介绍三极管的结构、类型、符号,使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外观和基本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内容列举:三极管的结构、NPN型和PNP型三极管、三极管的符号。
2. 三极管工作原理: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区域、载流子运动规律,使学生理解三极管放大作用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内容列举:三极管的工作区域、放大原理、载流子运动规律。
3. 三极管主要参数:阐述三极管的静态特性参数和动态特性参数,使学生掌握三极管性能的衡量标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内容列举:静态特性参数(如UBE、UBE)、动态特性参数(如β、fT)。
三极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章《电子元件》的第五节《三极管》。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导通与截止条件以及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具体内容包括:1. 三极管的结构及分类: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特点及区别。
2. 导通与截止条件:三极管的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导通与截止条件。
3. 特性曲线: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及特性曲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及分类,能够区分npn型和pnp型三极管。
2. 掌握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条件,能够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3. 理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及特性曲线,能够分析三极管的性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条件的理解,特性曲线的分析。
2. 教学重点:三极管的结构及分类,放大作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极管实物,示波器。
2. 学具:笔记本电脑,电路仿真软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示波器演示三极管放大信号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三极管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三极管的结构及分类,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的导通与截止条件,放大作用及特性曲线。
3. 例题讲解: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分析三极管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能。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分析三极管的性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极管结构:发射极、基极、集电极分类:npn型、pnp型导通与截止条件:1. npn型:发射极>基极>集电极2. pnp型:发射极<基极<集电极放大作用:1. 输入信号:基极电流2. 输出信号:集电极电流特性曲线:1. 输入特性曲线2. 输出特性曲线3. 转移特性曲线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极名称。
2. 根据给定的电路图,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判断是导通还是截止。
3.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并分析三极管的性能。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
3. 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4. 让学生能够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结构和种类教学要点: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分为NPN型和PNP型。
2. 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教学要点:三极管导通需要基极-发射极电压大于一定值,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小于一定值;截止则相反。
3. 放大电路的原理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4. 放大电路的应用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音频放大、信号放大等。
5.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教学要点: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状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实物图片和电路图,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放大电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三极管实物和放大电路演示电路。
3. 实验器材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知识点掌握。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放大电路的类型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分为三种类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其中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应用最广泛。
7.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要点: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在直流工作状态下,各极的电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对于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8.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教学要点:动态分析是指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变化。
三极管基础知识教案教案名称:三极管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3. 能够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三极管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三、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层叠而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其中,发射区和集电区是P型半导体,基区是N型半导体。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是一种受控电流源,通过控制输入端的电流来控制输出端的电流。
当在基极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将变得很小,使得发射结极易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当在基极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将变得很大,使得发射结极难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2. 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1)三极管的放大系数三极管的放大系数β是指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通常在数据手册中给出。
(2)三极管的最大耗散功率三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其最大耗散功率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三极管能够耗散的最大功率。
(3)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三极管在工作时会有一定的电压放大效应,其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3.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1)饱和状态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足够小,使得发射结极易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较小,输出电流较大。
(2)截止状态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足够大,使得发射结极难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较大,输出电流较小。
(3)工作点三极管的工作点是指在输入特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状态。
在实际电路中,需要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来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点,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极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三极管基本认识(教案)第一篇:三极管基本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晶体三极管教案本课学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电子技术基础》的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这节课内容包括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的类型符号、三极管的分类方法和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半导体、PN结和二极管之后安排的,也是为今后学习三极管工作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三极管的概念、分类、符号。
②、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的判断。
③、了解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④、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③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以达到知识探索、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目的。
3.情感目标:①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及热情,学以致用。
②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为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课堂类型】精讲型(理论基础课)【教学重/难点】重点: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的判断,三极管电流的放大条件。
难点: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初中刚刚毕业,且物理学习成绩很差。
【教学工具】教材电子元器件三极管若干个粉笔【教学方法】引导思考法互动教学法类比推理法【课时安排】二节课【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PN结①提问:什么是PN结?答: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硅片或锗片上,所形成的交接面。
②提问:PN结具有什么特性?答: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③提问:二极管与PN结有什么联系?答:PN结用外壳材料封装起来,并加上电极引线就形成了二极管。
P区接阳极,N区接阴极。
④提问:二极管的导电性是否与PN结一样了?答:是二、新课导入如图所示是一个扩音器的示意图: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声音放大电路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声音话筒图 1 扩音器示意图扬声器其中如图所示: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大功率的电信号,推动扬声器,再将其还原为声音信号。
认识三极管教学设计半导体三极管是电子线路中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它在电路中主要起放大和电子开关作用。
半导体三极管通常指双极型三极管,又称晶体管或简称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特性(一)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结构与符号2.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3.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1)三极管放大的条件(1)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对于NPN型三极管来说,须满足:U BE>0,U BC<0,即U C>U B>U E。
对于PNP型三极管来说,须满足:U BE<0,U BC>0,即U C<U B<U E。
(2)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为: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低,且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从外部条件来看,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在满足上述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情况下,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有以下三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2)电子在基区的复合和扩散;(3)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
(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1.输入特性曲线2.输出特性曲线1)截止区一般将输出特性曲线I B≤0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2)放大区放大区是指输出特性曲线之间间距接近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区域。
3)饱和区饱和区是指输出特性曲线靠近左边陡直且互相重合的曲线与纵轴之间的区域。
二、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一)电流放大系数1.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2.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3.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α4.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二)极间反向饱和电流1.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 CBO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I CEO。
课课型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A.引入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响设备、视听设备、精密仪器、自动控制系统等。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所需要的信号。
B.复习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电流分配关系。
C.新授课3.1放大器概述一个放大器必须含有一个或多个有源器件,如三极管、场效晶体管等,同时还包含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无源元件。
放大器框图如图所示。
3.1.1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1)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器放大能力的参数,放大倍数有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
(2)要具有一定宽度的通频带。
(3)非线性失真要小。
非线性失真:在放大信号的过程中,放大了的信号与原信号相比,波形将产生畸变,这种现象称为非线失真。
(4)工作要稳定。
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无输入时无输出。
3.1.2放大器的输入放大器输入端与前级输出端相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对输入信号的要求:由信号源提供给放大器的电流、电压及功率都不允许超过放大器的最大允许值。
3.1.3放大器的输出放大器输出端与下级输入端相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对输出信号的要求:由一个放大器输出给下一级电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都不能超过放大器的最大允许值。
3.2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3.2.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中各器件的作用如下。
(1)V:放大管,起电流放大作用。
(2):基极偏置电源,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压。
(3):基极偏置电阻。
一般是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4):集电极直流电源,为集电结提供反向偏压。
(5):集电极电阻。
一般是几百欧至几千欧。
(6)、: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
(7):负载电阻。
(8):信号源电压;:信号源内阻。
3.2.2放大器中电流及电压符号使用规定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都是由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叠加而成。
对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作如下规定:(1)用大写字母带大写下标表示直流分量。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通过对扩音器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三极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演示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符号新课引入扩音器是我们常见的电器设备,用来放大声音信号,它的原理示意图为声音话筒声信号变为电信号放大电路声音扬声器电信号变为声信号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大功率的电信号,推动扬声器,再还原为较强的声音信号。
放大电路又称为放大器,能把微弱的电信号转变为较强的电信号,其核心元件主要是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半导体三极管。
新课内容§2-1 半导体三极管一、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和类型1.结构和符号提示:图形符号中,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发射极电流的方向,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箭头朝内的是PNP型三极管。
讲授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5min10min通过问题引出三极管的内部结构特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课件演示结合实物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三极管犹如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能否将两个普通的二极管串联起来组成三极管?不能,因为三极管的结构并不对称:①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高于集电区的掺杂浓度。
②集电结的面积要比发射结的面积大,便于收集载流子。
③基区非常薄,且掺杂浓度很低。
知识拓展(1)晶体三极管只能有三个引脚吗?答:一般的晶体三极管只有三个引脚,但一些金属封装的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只有二个引脚,分别为b、e极,c极为金属外壳。
还有一些高频三极管有四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和金属外壳相连,接电路板地端,有屏蔽高频电磁场干扰的作用。
(2)有三个引脚的电子器件就是晶体三极管吗?答:不一定,比如双向二极管、可控硅、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等。
三极管的体积和封装形式与功率大小有关,根据三极管的外形区分功率大小和封装形式。
2.类型按极性分:NPN型PNP型按材料分:硅管和锗管按频率分:低频三极管和高频三极管按功率分: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提示:目前我国生产的NPN型三极管多采用硅材料,PNP型三极管多采用锗材料。
2.1三极管2.1.1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 通过实物认识常见的三极管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分别从三极管内部引出,其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按两个PN 结组合方式的不同,三极管可分为PNP 型、NPN 型两类,其结构示意、电路符号和文字符号如图所示。
PNP 型 NPN 型有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向偏置时的电流方向,由此可以判断管子是PNP 型还是NPN 型。
三极管都可以用锗或硅两种材料制作,所以三极管又可分为锗三极管和硅三极管。
基区 发射区e基极 cecVTe基极 cecVT2.1.2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动画: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示意做一做:三极管中电流的分配和放大作用观察分析实验参考数据:1)三极管各极电流分配关系:I E = I B + I C ,I E ≈ I C ≫I B2)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比基本为常量,该常量称为共发射极直流放大系数,定义为:BCI I =β 3)基极电流有微小的变化量Δi B ,集电极电流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化量Δi C ,且电流变化量之比也基本为常量,该常量称为共发射交流放大系数β,定义为:BCΔi i ∆=β1.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质上是用较小的基极电流信号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信号,实现“以小控大”的作用。
2.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现需要外部提供直流偏置,即必须保证三极管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正偏),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反偏)。
如图所示,电位关系应为V C >V B >V E 。
PNP 型三极管放大工作时,其电源电压V CC 极性与NPN 型管相反,这时,管子三个电极的电流方向也与NPN 型管电流方向相反,电位关系则为V E >V B >V C 。
c CCV BB2.1.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三极管在电路应用时,有三种组态(连接方式),以基极为公共端的共基极组态、以发射极为公共端的共发射极组态和以集电极为公共端的共集电极组态,如图所示。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掌握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4.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1.三极管的概念和结构;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3.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4.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5.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应用。
三、教学重点: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3.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难点:1.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放大电路的概念;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放大电路吗?3.学生回答。
(二)学习三极管的概念和结构(15分钟)1.展示三极管的实物图,并简要介绍其结构;2.学生观察三极管,了解其结构;3.解释三极管的引脚功能。
(三)学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0分钟)1.展示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原理图;2.以NPN型三极管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3.以电流流动的方式讲解三极管的工作过程。
(四)学习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20分钟)1.介绍三极管的常见参数,如放大倍数、输出电阻等;2.讲解如何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3.展示测量三极管参数的仪器,实际操作演示。
(五)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15分钟)1.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放大电路;2.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3.展示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讲解。
(六)了解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应用(20分钟)1.介绍三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2.分别讲解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3.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在哪些场合下可以使用这些电路?(七)小结与反思(5分钟)1.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提问:你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吗?3.学生回答。
六、教学资源:1.三极管实物图;2.三极管工作原理原理图;3.测量三极管参数的仪器;4.放大电路示意图。
识别晶体三极管(理实一体)---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教学设计
三极管类型、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条件
教学方法 情境引入法、启发式提问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备学生、备课、备教材、备器材(万用表、三极管) 多媒体以及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授课班级 12级汽修1、2、3、7班
授课时间
2013年5月 板书设计
教学任务内容及过程
【理论讲授】
一、情景导入(5分钟):
图1 扩音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扩音器: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大功率的电
晶体三极管 结构 类型 材料 特点 工作状态
(及条件) 三个电极基极b 、集电极c 、发射极e
2个PN 结:集电结、发射结,3个区:基区接b 极、集
电区接c 极、发射区接e 极。
(绘图讲解)
1、按结构分PNP 、NPN 型;
2、按功率分大、中、小型;
3、按频率分低、中、高频;4按材料分硅、锗型等
三极管材料:硅、锗材料(加入微量杂质P 、Be 元素)
1、放大状态(Vc>Vb>Ve );
2、截止状态(Ve>Vb,Vc>Vb );
3、饱和导通状态,(Uce 近似为0v )。
本次任务学习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分类方法。
二、讲授新课内容(25分钟):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晶体三极管,是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等电工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
它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配合其他元器件还可以构成振荡电路。
1、三极管外形,如图2所示。
特点:有三个电极,故称三极管。
2、三极管内部结构:
在一块极薄的硅或锗材料的半导体基片上,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制造出两个PN结,这两块PN结将整个半导体基片分为3个区域:集电区,基区和发射区。
如图3所示。
其中:基区相对很薄,集电区面积很大,发射区载流子的掺杂浓度很高。
对应着三个区分别引出三个电极;即: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分别用英文字母b,c和e来表示,也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基极B、发射极C、集电极E。
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
我们把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PN结称作发射结,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PN结称作集电结。
NPN型符号 NPN结构简图 PNP符号 PNP结构简图
图4 三极管符号、结构简图
图3 三极管的结构图
图 2 三极管外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