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红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知识点:假设法你真的会灵活用吗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假设法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2019年马上又到和我们说再见的时候,2020年的云南公务员考试也已经拉开了序幕。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了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假设法。
一、适用条件:假设法一般用在我们发现题目不能直接推出的时候进行运用。
通过假设一个条件成立或不成立,带入题干中,如果有矛盾就说明假设错误,反之则是假设正确。
二、解题技巧:(1)选项巧入手:假设有时候可以从选项入手。
【例1】小明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说谎话,丽丽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说谎话,此外的日子里,他们都讲真话。
青青忘了今天是星期几,他问小明,小明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
”他又问丽丽,丽丽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
”由此可以推断今天是( )。
A.星期一B.星期四C.星期六D.星期天【中公解析】B这一题我们会发现其实不好直接进行推理。
有些同学会想要周一至周天,每天都自己试一次。
其实我们这一题就完全可以通过假设选项进行解题。
题干问我们今天是周几,我们可以假设今天是周一,那么明明周一应该说谎,所以符合题干。
但是丽丽今天说真话,这就矛盾了。
所以今天不能是周一。
我们再假设今天周四,那么明明周四说真话,的确是真话,符合题干要求。
而丽丽周四说谎,也符合要求,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发现这一道题目选B。
(2)突破口是关键:可以假设突破口作为解题的重点【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中公解析】C这一题我们发现题干说丁说的是真话,也就说甲乙丙是只有一个人说真话,其他镇说假话。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假设法巧解朴素逻辑通常,如果朴素逻辑类题干中给出的多个条件有真有假时,可以通过假设某个条件为真或为假,从而将不确定的信息转化成相对确定的条件继续进行推理。
例1. A、B、C、D 为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
在问到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时,A 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B 说:“C 的衣服是绿色的。
”C 说:“D 的衣服不是蓝色的。
”D 说:“A、B、C 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D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 的衣服是蓝色的,D 的衣服是绿色的B.B 的衣服是蓝色的,C 的衣服是红色的C.A 的衣服是绿色的,B 的衣服是红色的D.D 的衣服是绿色的,A 的衣服是红色的【答案】C。
解析:由问法中可知,D说的话为解题突破口。
ABC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因为ABC三人说的话不存在矛盾关系,所以无法用“矛盾法”解题。
此时对于真假不确定的情况可以进行假设。
已知说真话的人穿绿色,所以可以对B说的话进行假设。
假设B说的是真话,则“C的衣服是绿色”为真,而B说真话则B自己的衣服为绿色。
所以违背了“ABC三人中只有一真”。
因此假设不成立,即B说假话→B的衣服不是绿色→C的衣服不是绿色→C说假话→D的衣服是蓝色。
B、C的衣服都不是绿色→A的衣服为绿色→A说真话→B 的衣服不是黄色。
整理可知:A为绿色,B为红色,C为黄色,D为蓝色。
故本题选C项。
对于朴素逻辑类题目,要学会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通过假设法将不确定的信息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条件。
如果假设某条件后,与题干信息出现了矛盾,则假设不成立,此时假设的反面即为正确条件。
如果假设某条件后,没有出现矛盾,则假设成立。
2020云南红河事业单位考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真的很简单吗?无论是在各个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还是各省省考甚至是是全国大考国考的行测试卷中,总有一类题目让人“欲说还休”,那就是类比推理。
这类题目在在逻辑板块中占比还是比较大,那类比推考什么呢?我们如何提高类比推理这种题型的正确率呢?1、实际上类比推理可以说是一种半常识的题,甚至说严重点常识占到80%。
2、要提高类比推理这种题型的正确率我们应该遵循:大规律+小规律+常识,只有3者同时满足了,那么我们正确率自然也就上了。
(1)大规律:也就是咋们书上所总结的常考考点(2)小规律:无法总结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要去区分哪一个选项所体现出的规律与题干最为一致。
(3)常识:生活常识、学科常识(历史、地理、文学、生物、医学、法律、物理、化学、军事、天文…)例如:鸭子河A.摩天轮过山车B.喜剧话剧C.飞机机场D.火车铁轨答案D;解析:首先考虑大规律,题干中鸭子和河流体现的是位置关系,鸭子在河流游泳和觅食,A选项摩天轮和过山车都是娱乐设施并列关系排除;B戏剧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因此有的喜剧是话剧,有的话剧是喜剧,二者是交叉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飞机停放在飞机场,飞机场也是飞机活动的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D项:火车在轨道上运行,轨道也是火车活动的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通过大规律排除2个选项,这时候去考虑小规律和常识,小规律鸭子常在河流上,飞机常在空中活动,而火车的主要活动在铁轨上此时已经可以排除C选择D。
也可以看常识,鸭子常在的活动场所在河流,飞机常在的活动场所在天空,而火车主要的活动场所也在铁轨上,因此排除C选择D。
以上就是红河中公教育给各位备考小伙伴带来的事业单位考试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点、面试技巧等,请关注云南事业单位考试。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技巧:必然性推理之“或”和“要么”必然性推理不管在国考,省考还是部分事业单位都可以说是考察的重点,而这一部分中有一对关键词是需要大家去区分清楚的,那就是“或(者)”和“要么”。
我们来看看这么一句话,“吃小龙虾或者火锅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对逻辑命题不熟练的同学可能会脱口而出——“就是在小龙虾和火锅里面二选一,要么吃小龙虾要么吃火锅。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这样理解。
但是我们学逻辑学命题的时候,要学会和日常的思维方式区分开来。
所以这个回答是错误的。
要想明确地对二者进行区分,我们就必须明确二者定义上的区别——“A 或B”指的是A和B中至少发生一个;而“要么A要么B”指的是AB中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支命题能否并存。
下面来看几个例子:1、某司机违章驾驶,民警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
”司机说:“我不同意。
”那么,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哪项他必须同意:A.扣照,但不罚款B.罚款,但不扣照C.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D.承认错误,下次不再违章【答案】C。
解析:民警说的话为“要么扣照,要么罚款”,也就是扣照和罚款中有且只有一个发生,通俗地说,两个处罚中选一个。
而司机表示不同意,实际就是矛盾命题,“要么两个都罚,要么两个都不罚”就是司机所必须同意的了。
A选项说,扣照但是不罚款,其实是符合民警的意思的,因此不是司机所同意的,排除;同理也排除B选项;D选项中的承认错误在题干命题中没有体现,排除;至于C选项,我们已经知道——“要么两个都罚,要么两个都不罚”就是司机所必须同意的,因此正如C选项所说,如果后者“两个都不罚”没法发生,那么就只能二选一地选择前者,既“两者都罚”,既拍照也罚款。
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总结】弄懂题干所谓“不同意”实际就是找矛盾命题,而也要明晰题干选的是必然为真还是可能为真。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知识:假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一)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2019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转而进入了2020云南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备考阶段;下面,呈贡中公教育和备考的小伙伴分享一些关于假言命题想干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练习,为2020事业单位考试做充分准备!公职类考试要求考生在考场上做到“快、准、狠”。
所谓“快”就是要在10秒之内判断题型,所谓“准”就是判断完题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所谓“狠”就是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
对于假言在考试中考生们如何通过“蛛丝马迹”捕捉到人在考察假言呢?当题干或者选项中出现假设关系的描述,例如“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等字眼时,就可以断定题干在考察假言了,例如题干中出现“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开创未来”的描述即可断定题干在考察假言。
当考生们判断出了题干考察假言接下来大家需要根据题干的描述将题干转化成推出关系,当出现“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这类描述是充分条件假言的标志词,应该转化为A ⇒B;当出现“只有A…才B”、“除非A…否则不B”这类描述是必要条件假言的标志词,应该转化为B⇒A,能够将假设关系正确的转化为推出关系这是我们解对假言的第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几道题目的练习熟练的应用到具体题目中。
1、如果朝霞鲜艳,那么不能出门。
此题的正确推出关系应该为“朝霞鲜艳⇒不能出门”2、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此题的正确推出关系应该为“开创未来⇒尊重历史”3、若能与时俱进,则可持续发展。
此题的正确推出关系应该为“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4、除非赞成派占绝大多数,否则不能通过脱欧议案。
此题的正确推出关系应该为“通过脱欧议案⇒赞成派占绝大多数”5、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清华。
此题的正确推出关系应该为“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回首向来萧瑟处,每一次日出每一次涟漪都是美丽的;每一袭风浪每一片乌云都值得感激,在此,我们也应该感激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定义判断之学科知识第一,当我们自己的常识与题干定义没有实质性差别时,可以进行直接使用,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把定义转变为自己的理解,并对选项进行准确的归纳筛选。
第二,当遇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念时,不要想得太深,以至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特别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题干冲突的时候,一定是以题干为准。
税收知识储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
注:关于税收标准,国家多次修改。
但是行测题目当中有可能不是最新标准,切记!【例1】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A.杜某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
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
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知识:如何巧解真假话问题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2019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转而进入了2020云南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备考阶段;下面,云南中公教育带备考的小伙伴来看一下如何巧解真假话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多看一看,掌握解题技巧,为2020事业单位考试做充分准备!这仿佛是给正在试图探究题目的同学一盆凉水,瞬间不知该如何下手。
其实这样的题目只要方法正确,是正确率非常高的题目。
到底如何解题呢?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例1】某慈善基金会收到一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多方调查得知,是林川、吴飞、郑傅和郭博四人中的一人捐的。
但问到他们时,林川说“我没捐”;郑傅说“是吴飞捐的”;吴飞说“是郭博捐的”;郭博说“不是我捐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为真?A.林川说真话,是吴飞捐的B.林川说假话,是林川捐的C.吴飞说真话,是郭博捐的D.郑傅说假话,是郑傅捐的解析:题目告知我们四句中仅有一句真话,分析这四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吴飞与郭博所说内容是矛盾关系,因为两互为矛盾关系,则永远一真一假,则唯一的真话一定是出现在吴飞与郭博的表述中,则另外两句均为假话,所以真实情况为林捐款,吴没有捐款。
又因为只有一人捐款,所以唯一的捐款者为林。
此时返回矛盾可以发现吴飞说的是假话,郭博说的是真话。
将所获得的信息与题干进行比对,可以看出,正确答案为B选项。
其实从这道题目,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往往我们采用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找矛盾第二步,绕开矛盾,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第三部,返回矛盾,将获得到的有效信息带入矛盾当中,确定矛盾真假。
简称“一找二绕三返回”当然有些题目当中,是并不存在,矛盾关系的,此时又该如何解决呢?【例2】警方在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抓获了甲乙丙三个犯罪嫌疑人。
甲说:“乙在说谎。
”乙说:“丙在说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
”请确定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A.乙说谎B.甲和乙都说谎C.甲和丙都说谎D.乙和丙都说谎解析:阅读题目我们会发现,题目当中并不存在矛盾关系,目前的已知信息不足以直接推得结论,同学们会下意识相当用假设法:假设;甲真,则乙假,则丙真,则甲假且乙假,矛盾乙真,则甲假,丙假,则甲真或乙真,成立丙真,则甲假且乙甲,同时乙假,则甲真,矛盾所以,在今后遇到不存在矛盾关系的真假话问题,我们往往采用假设法或者选项带入排除的方法去解题。
2020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知识:行测逻辑问题技巧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2019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转而进入了2020云南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阶段;下面,云南中公教育和备考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解决逻辑问题的技巧,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解题技巧,考试遇到才能解决!某研究所有研究员 16 名。
关于这 16 名研究员,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讨论:甲说:“这些研究员中有些不是博士。
”乙说:“其中的小邓不是博士。
”丙说:“这些研究员中有些是博士。
”事实上,甲、乙、丙三人的话只有一句为真。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6 名研究员都是博士B.有些研究员不是博士C.小邓不是博士D.16 名研究员都不是博士第一我们先观察题干,我们发现上述内容只有一项为真。
第二我们分析他们四个人的发言存在什么关联,甲:有些非。
乙:某个(小邓)非,丙:有些是。
题目中并没有矛盾。
他们两人的发言呈推出关系。
在发现这对推出关系后,我们可知乙说的话如果为真,则甲说的话也一定为真。
而题干告诉我们只有一个人为真的,我们自然可以确定乙一定为假,这时候我们就可知道乙的矛盾为真,也就是小邓是博士。
那小邓是博士则可推出有些研究员是博士,可判断丙的话为真,而甲的话为假,即所有研究员都是博士。
故答案选 A。
一、判断问法各一般情况下,问法为有真有假的,考察多为矛盾的考查形式,一般问法为推出;可见;以上为真,以下各项哪项为真;若前提成立,下面哪项可以得出......均为推出关系的问法,能够帮我们定位思考的方向二、找到题干关系在判断问法情况下,出现矛盾法先考虑矛盾,但是当我们在阅读完题干后我们没有发现矛盾时,重点关注题干间是否存在推出关系。
所以我们其实在抓住推出关系之后就可以确定有其真假一致数量情况,和题干进行对比,然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判断。
对照选项就可以找出答案。
三、多做题目锻炼熟悉度大家会发现我们现在直接的问法考察相对数量在减弱,但像例题这样的特殊问法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考试中,在考试中不仅大家在成长,考官和出题人也在不断地进行变化,大家要通过多做题目的方式去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真假话之半真半假型给大家带来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真假话之半真半假型。
所谓“半真半假”型题目,即题干中给出大于等于三个分为前后两句的陈述,会限定这些陈述均“一半为真、一半为假”或者“只对一半”,要求据此推测得结论。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题干和选项特点选择如下几种方法快速做题:一、利用关联性信息对于半真半假型题目,若题干信息均为肯定性表述,有一种快速突破的方法,可以在所给信息中尝试找到关联性信息,即某一陈述中的一句话和其它一个陈述中的两句话均相关。
【例1】甲乙丙三人从法学专业毕业后,一人当上律师,一人当上法官,一人当上检察官,对三人的职位存在以下三种猜测:①甲当上律师,乙当上法官②甲当上法官,丙当上律师③甲当上检察官,乙当上律师如果以上三种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则以下选项必然成立的是:A.甲可能是律师,丙可能是法官B.乙可能是法官,丙可能是律师C.甲是检察官,乙是法官,丙是律师D.丙可能是律师,也可能是检察官【中公解析】C。
①的前半句“甲当上律师”,涉及到了“甲”和“律师”,和②的两句话均相关,②前半句涉及“甲”,后半句涉及“律师”。
若此句为真,则②的两句话都为假,故“甲当上律师”一定为假,则“乙当上法官”为真;由此可知,③的后半句“乙当上律师”为假,前半句“甲当上检察官”为真;故②的前半句“甲当上法官”为假,后半句“丙当上律师”为真。
甲是检察官,乙是法官,丙是律师。
故答案选择C选项。
二、代入排除法对于半真半假的题目,若选项排列整齐,各种对应关系全面且确定,可借助于代入排除法做题。
即假设选项为真,看能否满足题干所有表述均半真半假,若满足,则为正确答案。
【例2】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
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
”乙说:“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
”丙说:“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
”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中的“变废为宝”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公告什么时候会发布?云南省考什么时候考试?2020云南省考暂时没有启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介绍行测数量关系题中的“变废为宝”。
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叫思维策略,它里面有一种题目叫空瓶换水,对于这种题目我们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尽可能做到“变废为宝”。
这种题目对于我们很多考生而言,看到之后会觉得不难,但是经常是一做就错。
错误原因无外乎是讨论不充分或者带入人为主观判断。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着各位考生来看看这种题目是不是真的需要讨论?看看能不能快速准确求解?
例1:3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2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多少瓶啤酒?
A.2
B.4
C.6
D.8
例2:某商店规定每9个空啤酒瓶可以换2瓶啤酒,小明家买了21瓶啤酒,他家前后最多能喝到多少瓶啤酒?
A.26
B.27
C.28
D.29
例3:5个汽水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161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来的空瓶换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汽水多少瓶?
A.129
B.128
C.127
D.126
以上就是关于“空瓶换水”问题的不同考查问法。
但是我们会发现,不管怎么问,核心的特征、规则和结论并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只要各位考生了解了具体的题目特征、规则和结论,那么对于这样的题必然是手到擒来。
2020云南红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判断推理知识点:假设法你真的会灵活用吗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2019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转而进入了2020云南红河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备考阶段;下面,红河中公教育就和备考的小伙伴来看一下如何利用假设法解决判断推理题,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方法,为2020事业单位考试做充分准备!
在题干条件不确定的时候,尤其是遇到真假话问题时,一般我们就会使用假设法。
假设法指的是,假设题干中某个条件正确或者某个人说真话或假话,如果推出与题干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说明假设不成立,则假设的反面正确。
同学们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应该从题干哪个信息开始假设。
我们来看下面这一道题:
[例题1]
在一场“请问谁在说谎”的游戏中,四位游戏参与者每人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取一张。
甲说:“我抽中的牌是黑桃。
”
乙说:“我抽中的牌是红桃。
”
丙说:“我抽中的牌不是红桃。
”
丁说:“我抽中的牌是梅花。
”
已知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谎。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均有可能说谎
B.可以推知每个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
C.丙有可能抽中方块
D.乙抽中的牌一定是红桃
解析:D。
已知4人只有一人说谎,说谎的人不能确定,就可以去假设。
红桃这个元素出现了两次,故可以从涉及红桃的人入手去假设。
假设乙说谎,则乙抽中的不是红桃,甲丙丁都说真话,那么甲抽中黑桃、丙不是红桃、丁抽中梅花,则4人中没有人抽中红桃,与题干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则乙说真话,乙抽中的是红桃。
故本题选D。
在这道题目中,红桃这个元素出现得最多,那么与红桃相关的信息就比较多。
我们在假设的时候就可以从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也就是关联性信息去做假设。
其次,我们在假设的时候还要注意把假设的情况、说话的内容以及说话人的身份这些信息要综合起来去运用。
[例题2]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C。
题干中红色这个信息出现了两次,而且丙的车是红色的这个信息比较确定,所以我们从乙的话入手。
假设乙说的是真话,那么丙的车就是红色的,根据丁的话可以知道乙的车是红色的,与题干甲乙丙只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信息矛盾。
所以,乙说假话,则乙的车不是红色的,而且丙的车也不是红色的。
丙的车不是红色,那么丙说假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
乙、丙的车都不是红色,那么甲的车是红色的,则甲说真话,所以乙的车不是白的,那么乙的车是银色的,丙的车是白色的。
据此可得到:甲车红色、乙车银色、丙车白色、丁车蓝色。
故本题选C。
在这道道题目中,假设乙说真话,这就是假设的情况;同时乙说的话丙的车是红色的这个信息则为真;据此可知乙的身份即乙车是红色的。
所以我们在运用假设法的时候要把这三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去运用。
回首向来萧瑟处,每一次日出每一次涟漪都是美丽的;每一袭风浪每一片乌云都值得感激,在此,我们也应该感激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