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7.31 KB
- 文档页数:3
构建知识网络学会理论运用——《生活与哲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其它的哲学知识都是在此问题上派生出来的▲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高考考点】.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础知识梳理】【使用说明】: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哲学的基本知识:.含义:(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①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②真正哲学的含义是什么?2.基本派别:(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各是什么?(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表现及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主要表现各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3.作用:(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哲学.产生的条件:2.基本特征:3.产生的意义:4.中国化的成果: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考查重点】一、第一课:“科学的”二、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课本P12-13:区分列举的哲学观点的哲学派别三、第三课:1.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真正哲学的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1、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考点2、了解哲学的不同派别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点3、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考点4、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作用:①首先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的含义
1.含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主要类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在脱离方*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网小编收集了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更多高考政治辅导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随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辅导: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本义:爱智慧(哲学智慧来源于实践)
什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方法论
哲学含义:
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指导)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初物质)
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原子分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发展
实
基本思维和存在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践特色理论体系
问题的关系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神意识
升华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内在主观精神)
真正的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外在客观精神)。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要靠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的学问。
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19-05-02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要靠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的学问。
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19-05-02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自发、不系统的,具有朴素的特点。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高考考点】
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基础知识梳理】
【使用说明】: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哲学的基本知识:
1.含义:
(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
(2)哲学的本义:
(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
①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
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②真正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2.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各是什么?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表现及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主要表现各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3.作用:
(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
(2)哲学的本义:
(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哲学
1.产生的条件:
2.基本特征:
3.产生的意义:
4.中国化的成果: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考查重点】
一、第一课:“科学的”
二、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课本P12-13:区分列举的哲学观点的哲学派别
三、第三课:1.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2.真正哲学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