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叶的形态结构与果实的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848.00 KB
- 文档页数:22
实验蔬菜种子形态识别蔬菜生产所用的种子,泛指所有的播种材料。
可从植物学角度分为3类(不包括以真菌的菌丝组织作繁殖材料的食用菌类):第一类是植物学上真正的种子,仅由胚珠形成,如瓜类、豆类、茄果类、白菜类、葱蒜类等蔬菜种子;第二类种子属植物学上的果实,由胚珠与子房构成,如菊科、伞形科、藜科等蔬菜种子。
果实的类型依蔬菜种类不同,有的为瘦果如莴苣,有的为坚果如菱果,还有的为双悬果如胡萝卜、芹菜、芜荽等,根甜莱、叶甜菜则为聚合果;第三类种子属于营养器官,有鳞茎(大蒜),球茎(荸荠、芋头),根状茎(生姜、莲藕),块茎(马铃薯、山药、菊芋)等。
优良的种子是培育壮苗及取得高产的基础,栽培者必须掌握有关蔬菜种子的知识,才能合理地应用种子,达到栽培的目的。
以下主要介绍前两类种子的一般知识。
1.种子的形态与结构种子的形态是鉴别蔬菜种类、判断种子质量的重要依据。
种子的形态特征有:种子的外形、大小、色彩,表面的光洁度、沟、棱、毛刺、网纹、蜡质、突起物等。
如茄果类的种子都为肾形,茄子种皮光洁,辣椒种皮厚薄不匀,番茄种皮则附着银色毛刺。
白菜和甘蓝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相近,均为球形黄褐色小粒种子,但从甘蓝种子球面的双沟,就可与具单沟的白菜种子区分开来。
成熟的种子色泽较深,具蜡质;幼嫩的种子色泽浅,皱瘪。
有的蔬菜新种子色彩鲜艳光洁,具香味;陈种子则色彩灰暗,有时有霉味。
植物学上所称的种子,其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些种子还含有胚乳。
种子的最外层包被着种皮,它是一种保护组织,由一层或二层珠被发育而成。
属于果实的蔬菜种子,所谓的“种皮”主要是由于房所形成的果皮,而真正的种皮或成为薄膜状,如菠菜、芹菜种子;或被挤压破碎,粘贴于果皮的内壁而混成一体,如莴苣种子。
种皮的细胞组成和结构,是鉴别蔬菜的种与变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芸薹属种与变种间在种子外观上不易区分,而从种皮结构就较易辨别。
在种皮细胞中,不含原生质(无生命细胞),细胞间有许多孔隙,形成多孔性结构。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叶片的基本形态结构;2. 掌握观察叶片形态和结构的方法;3. 分析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观察材料:柳树、杨树、银杏、荷叶等不同植物叶片;2. 实验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叶片形态结构(1)观察叶片的形态:长度、宽度、形状、边缘、叶尖、叶基等;(2)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层次结构、叶脉分布、气孔分布等。
2. 制作叶片切片(1)选取不同植物的叶片,用解剖刀切取薄片;(2)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染色液,染色后盖上盖玻片;(3)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叶片切片。
3. 分析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1)叶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2)叶片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3)叶片在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工具和染色液准备好。
2. 观察叶片形态结构(1)选取柳树叶片,观察其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2)选取杨树叶片,观察其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3)选取银杏叶片,观察其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4)选取荷叶,观察其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制作叶片切片(1)选取柳树叶片,用解剖刀切取薄片;(2)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染色液,染色后盖上盖玻片;(3)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叶片切片,记录观察结果。
4. 分析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1)分析叶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2)分析叶片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3)分析叶片在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柳树叶片:长椭圆形,边缘锯齿状,叶尖渐尖,叶基楔形;(2)杨树叶片:长椭圆形,边缘锯齿状,叶尖渐尖,叶基楔形;(3)银杏叶片:扇形,边缘波浪状,叶尖渐尖,叶基楔形;(4)荷叶:圆形,边缘全缘,叶尖钝圆,叶基圆形。
2. 切片观察结果(1)柳树叶片切片:叶片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层,叶脉呈网状分布;(2)杨树叶片切片:叶片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层,叶脉呈网状分布;(3)银杏叶片切片:叶片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层,叶脉呈网状分布;(4)荷叶切片:叶片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层,叶脉呈网状分布。
一、实验目的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特点,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特点,可以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白菜、菠菜、柳树等2. 实验工具:放大镜、剪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碘液等3. 实验药品:蒸馏水、酒精、碘液等四、实验步骤1. 观察叶子的形态(1)将实验植物取回,选取不同部位的叶子,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度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表面结构,如叶脉、叶肉、气孔等。
2. 观察叶子的结构(1)取一片叶子,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瓶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脱色。
(2)用镊子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染色情况。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观察叶脉、叶肉、气孔等结构。
3. 观察叶子的生长特点(1)将实验植物放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观察叶子的生长情况。
(2)定期测量叶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记录叶子的生长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子形态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不同植物的叶子具有不同的形态。
如白菜叶子呈长圆形,菠菜叶子呈椭圆形,柳树叶子呈狭长形。
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度等特征均有所不同。
2. 叶子结构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叶子的结构主要由叶脉、叶肉和气孔组成。
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叶肉负责光合作用,气孔负责气体交换。
3. 叶子生长特点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不同植物的叶子生长速度不同。
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叶子的生长速度较快,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逐渐增大。
六、实验结论1. 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 不同植物的叶子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
3. 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有助于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叶片的基本形态结构;2. 观察不同植物叶片的形态差异;3. 掌握叶片形态的描述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等功能。
叶片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观察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了解叶片的形态结构及其与植物种类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选取几种常见的植物,如柳树、杨树、桂花、银杏等;2. 实验工具:放大镜、剪刀、白纸、铅笔、透明胶带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叶片的整体形态:观察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记录下来。
2. 观察叶片的形状: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形状,如针形、披针形、椭圆形、圆形、心形等。
测量叶片的长度、宽度,计算叶片的形状指数(形状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
3. 观察叶片的边缘:观察叶片的边缘形状,如全缘、锯齿状、波状等。
4. 观察叶片的尖端:观察叶片的尖端形状,如锐尖、钝尖、渐尖等。
5. 观察叶片的基部:观察叶片的基部形状,如楔形、圆形、心形等。
6. 观察叶片的质地:观察叶片的质地,如膜质、草质、纸质、革质、肉质等。
7. 观察叶片的脉序:观察叶片的脉序,如网状脉、平行脉、叉状脉等。
8. 观察叶片的叶柄:观察叶柄的形状、长度等特征。
9. 观察叶片的叶脉:观察叶脉的分布情况,如主脉、侧脉、细脉等。
10. 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形态差异:将观察到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植物叶片形态的异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叶片的形状:柳树叶为披针形,杨树叶为椭圆形,桂花叶为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银杏叶为扇形。
(2)叶片的边缘:柳树叶为全缘,杨树叶为锯齿状,桂花叶为全缘或锯齿状,银杏叶为全缘。
(3)叶片的尖端:柳树叶为渐尖,杨树叶为钝尖,桂花叶为渐尖,银杏叶为钝尖。
(4)叶片的基部:柳树叶为楔形,杨树叶为圆形,桂花叶为楔形或宽楔形,银杏叶为楔形。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植物教学标本,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 认识不同植物器官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植物教学标本: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2.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盘、酒精、清水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整体结构(1)观察植物的整体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叶子的形状、花和果实的特征等。
(2)识别植物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观察根(1)用放大镜观察根的横切面,观察根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2)识别根的类型,如直根系、须根系、块根等。
3. 观察茎(1)观察茎的横切面,观察茎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2)识别茎的类型,如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等。
4. 观察叶(1)观察叶的形态,包括叶的形状、大小、叶缘等。
(2)识别叶的类型,如单叶、复叶、掌状复叶等。
5. 观察花(1)观察花的整体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2)识别花的类型,如单被花、两被花、无被花等。
6. 观察果实和种子(1)观察果实的形态和结构,包括果皮、种子等。
(2)识别果实的类型,如浆果、核果、蒴果等。
7. 显微镜观察(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识别植物细胞的类型,如表皮细胞、维管束细胞、叶肉细胞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植物教学标本,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植物器官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2. 学生了解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发育。
3. 学生掌握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细胞类型的特点。
五、实验讨论1. 植物的器官是如何协同工作的?2.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何特点?3. 如何通过观察植物教学标本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植物教学标本,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不同植物器官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植物果、叶、花的形态特征一、花的术语1、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情况。
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总状类花序)和有限花序(聚伞类花序)两大类。
无限花序(总状类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由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向上部,或由边缘向中心。
又称向心花序或总状花序。
其中根据花柄、花托等的不同又可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肉穗花序复穗状花序复总状花序伞房花序隐头花序头状花序柔荑花序复伞形花序总状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特点是花轴不分枝,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许多有柄小花,各小花花柄等长,开花顺序由下而上,如白菜、紫藤等。
十字花科以总状花序为该类群的重要特征紫藤油菜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特点是花轴直立,其上着生许多无柄小花。
小花为两性花.禾本科、莎草科、苋科和蓼种中许多植物都具有穗状花序。
伞形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特点是花轴缩短,从一个花轴顶部伸出多个花梗近等长的花,整个花序形如伞,每朵小花的花柄基本等长,因而小花在花轴顶编排列成圆顶形,开花的顺序是由外向内,如葱、人参等。
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基本结构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轴是肥厚肉质的,其上生多数单性无柄小花,如玉米、香蒲的雌花序,有的植物在肉穗花序外面包有一个大的苞片,称为佛焰苞,如马蹄莲、半夏等。
这类花序又可称佛焰花序。
复穗状花序(fusuizhuanghuaxu)无限花序的一种。
主花轴分枝,每一分枝均为穗状花序,如小麦。
复总状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
主花轴分枝,每个分枝均为总状花序,故称复总状花序。
又因整个花序形如圆锥,又称圆锥花序。
如水稻、燕麦等的花序。
水莲蕉伞房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
其特点是花轴不分枝、较长,其上着生的小花花柄不等长,下部的花花柄长,上部的花花柄短,最终各花基本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开花顺序由外向内,如梨、苹果等。
隐头花序hypanthodium 花序的分枝肥大并愈合形成肉质的花座,其上着生有花,花座从四周把与花相对的面包围的形式,而形成隐头状花序。
小花多单性,雄花分布内壁上部,雌花分布在下部,如无花果、薜荔等。
科学教育专业《植物生物学Ⅰ实验》教案陈模舜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8年3月植物生物学Ⅰ实验目录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实验二植物体内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实验三植物根、茎的形态与结构(综合实验)实验四叶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设计性实验)实验五被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综合实验)实验六植物组织的水势和渗透势(综合实验)实验七叶绿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鉴定(综合实验)实验八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改良半叶法)(设计性实验)实验九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综合性实验)实验十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综合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一、实验目的:1、复习熟悉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使用操作规程,并熟练操作和使用显微镜。
2、学习写作实验报告,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提高绘图质量。
3、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形态特点及功能。
4、了解植物细胞中贮藏的内含物种类及其特性。
二、实验原理: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和光路图被检物体(AB)正好在物镜(O1)的前焦面(F2)之外(1-2倍焦距之间),中间像A1B1正好在目镜(O2)焦面(F1)之内,并形成正立放大虚像(A2B2)在眼球(O3)的两倍焦距(F2)之外,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正实像。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植物材料:洋葱鳞茎、马铃薯块茎、花生、菜豆种子、紫竹梅。
2、实验仪器:XSZ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刀片等。
3、实验试剂:I2-IK水溶液、苏丹Ⅲ染液。
四、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①机械部分:镜筒、镜臂、镜柱、镜座、倾斜关节、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
②集光系统:聚光器、虹彩光圈和反光镜。
③光学部分:物镜、目镜。
2.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送:轻、稳、小心,右手握臂,左手托镜座。
②操作规程:对光,调焦,先低后高,先近后远。
③复原:使用完毕,使显微镜复原,送回原处。
3.显微镜的保养维护图1-2 SK200生物显微镜部件名称(二)、洋葱鳞叶表皮细胞1、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从洋葱鳞茎上掰下一片肉质鳞片,折断鳞叶上下两端,从内表面撕下一片表皮,在表皮上剪或切取3-5mm见方的一小块。
实验名称: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实验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XXX学院专业班级:XXX班姓名:XXX小组成员:XXX、XXX、XXX日期:2023年X月X日指导老师: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2. 掌握植物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 认识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植物形态结构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适应性。
植物细胞是植物的基本单位,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植物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小麦、大豆、洋葱、紫罗兰、菠菜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切片机、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观察小麦、大豆、洋葱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了解植物器官的基本特征。
2.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将植物器官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观察植物组织类型:观察植物叶片、茎等器官的横切面,了解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器官形态结构观察(1)根:小麦根为直根系,具有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主根粗壮,侧根细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茎:大豆茎为直立茎,具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和芽,节间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3)叶:洋葱叶为扁平、带状,具有气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4)花:紫罗兰花具有花瓣、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
(5)果实:菠菜果实为肉质,具有种子,是植物传播后代的重要器官。
2.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1)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形态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 掌握植物器官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通过对这些器官的观察和比较,可以了解植物形态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适应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桃花、苹果等植物样本。
2. 实验工具:放大镜、解剖刀、镊子、显微镜、绘图板、铅笔等。
四、实验步骤1. 根的观察- 观察根的颜色、形状、直径等特征。
- 分析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和分布情况。
- 比较不同植物根的形态差异。
2. 茎的观察- 观察茎的颜色、直径、质地等特征。
- 分析茎的类型(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和生长习性。
- 比较不同植物茎的形态差异。
3. 叶的观察- 观察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 分析叶片的类型(单叶、复叶)和叶缘、叶尖、叶基等特征。
- 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形态差异。
4. 花的观察- 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雌雄蕊等特征。
- 分析花的类型(单被花、两被花、无被花)和花冠、花萼、雄蕊、雌蕊等部分。
- 比较不同植物花的形态差异。
5. 果实和种子的观察- 观察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 分析果实的类型(肉质果、干果)和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 比较不同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的形态- 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根为须根系,主根明显,侧根较少。
- 大豆、向日葵等豆科植物的根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少。
- 桃、苹果等蔷薇科植物的根为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侧根较多。
2. 茎的形态- 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茎为直立茎,质地坚硬。
- 大豆、向日葵等豆科植物的茎为蔓性茎,质地柔软。
- 桃、苹果等蔷薇科植物的茎为直立茎,质地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