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如何正确执行医嘱.ppt
- 格式:ppt
- 大小:774.50 KB
- 文档页数:26
如何正确执行医嘱及注意事项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为达到诊治的目的而拟定的,由医护人员共同执行。
医嘱的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床号、姓名、护理常规、护理级别、饮食、体位、药物(注明剂量、用法、时间等)、各种检查及治疗、术前准备和医生护士的签名。
一、医嘱分类1、长期医嘱:有效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如出院、死亡,其医嘱则自动停止。
2、临时医嘱:有效期在24小时以内,指定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严格按指定时间内执行。
3、临时备用医嘱(SOS医嘱):仅在12小时内有效,过期尚未执行则自动失效。
4、长期备用医嘱(prn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经治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方失效,每次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内做记录。
二、正确执行医嘱及注意事项1、处理医嘱前首先查对医嘱,如医嘱类别、内容及执行时间等。
药物治疗性医嘱需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医嘱类别等是否正确、完整,确定无误后方可存盘执行。
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向医师查询,严防盲目执行医嘱。
2、处理医嘱时应根据医嘱类别,遵循先急后缓,先临时后长期的原则,合理处理医嘱。
3、医嘱护士根据医嘱类别打印诊疗单、治疗单及输液卡片,核对无误后交与病房护士执行,并在医嘱本上注明处理医嘱时间由病房护士签字。
4、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对于各类临检医嘱(如B超、心电图、CT等医嘱),及时给与预约,各种急诊检查化验单应及时送交有关科室。
6、医嘱执行后,病房护士要观察效果与不良反应,在输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作用调节静脉输液速度,预防输液反应。
对因各种原因所致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关记录。
7 对于过敏性药物的医嘱,在未做皮试前不予执行。
皮试后,执行护士在医嘱执行单上填写皮试执行时间、皮试结果及签名。
8、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对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医嘱和电话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中需要注射治疗的医嘱时,不要把液体瓶、安瓿遗弃,以便核对时使用;建立双方查对制度,确保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正确实施,同时确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以保证患者安全。
护士如何正确执行医嘱,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2023年的今天,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然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护士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护士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正确执行医嘱尤其重要。
护士要正确执行医嘱,并不是简单地完成医生所开的药品或治疗方式。
正确执行医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理解医嘱的含义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必须先对其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理解。
因为医生在开具医嘱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因此护士一定要认真理解每个医嘱的含义,避免出现误解和错误执行。
二、通知患者医生开出的每一种医嘱都必须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让患者明白何时、如何、和多长时间内执行该医嘱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在护士执行医嘱时,也要向患者再次进行解释,让患者对自己的治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核对医嘱内容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一定要进行核对。
具体操作有:首先确认自己读取的是最新版本的医嘱,以防范旧版本和新版本的错乱。
其次,核实医嘱的内容是否与患者的身体状态相符,如治疗计划、服药剂量等。
最后,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和反馈。
四、正确计算药品剂量护士在进行药品注射、静脉输液等治疗时,一定要计算好药品剂量,特别是应该遵循“双人核对”的制度,以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
五、保持病区卫生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还需要保持病区的卫生和整洁,确保环境干净并且消毒达标,这样有助于避免交叉感染和细菌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
六、及时记录和汇报护士在执行医嘱时需要及时记录和汇报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治疗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药品和器械使用记录等。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医疗工作的延续性和溯源性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最后,正确执行医嘱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也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唯有护士在工作中始终遵循这样的原则,并保持善良、严谨的医护精神,才能真正地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护士执行医嘱制度一、背景介绍护士执行医嘱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及时、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该制度规范了护士在执行医生开具的医疗嘱托时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执行医嘱的流程1. 接收医嘱护士在接收医生开具的医嘱时,应当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2. 解读医嘱护士应当仔细阅读、理解医嘱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确保能够正确执行医嘱。
3. 核对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之前,应当与其他护士或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核对,确保医嘱的一致性,避免因误读或误解而导致的错误。
4. 执行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当按照医嘱的要求准确执行,包括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等。
同时,护士还应当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 记录医嘱执行情况护士在执行医嘱后,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时间、执行剂量、患者反应等。
记录应当清晰、完整,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和效果。
6. 监测患者反应护士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的患者,护士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停止给药、通知医生等。
7. 评估医嘱效果护士在执行医嘱后,应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病情改善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
评估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提供反馈,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士执行医嘱的责任与义务1.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士应当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停止医嘱。
如遇到不合理或不适用的医嘱,应当及时向医生提出质疑,并在医生同意后进行调整。
2.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护士应当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信息和建议,包括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配合治疗。
3. 报告医嘱执行情况护士应当及时向医生报告医嘱的执行情况,包括患者的反应、不良事件等。
医嘱查对制度ppt医嘱是医生向患者开具的治疗和护理指导的书面指示,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进行康复训练等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医嘱查对制度应运而生。
医嘱查对制度是医院为避免医疗事故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保证医嘱的准确执行和患者的安全。
该制度要求医生在开具医嘱后,将其书面记录并交由护士查对。
护士在收到医嘱后,应与医嘱上的信息进行比对,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并将查对的结果记录在医疗单上。
同时,医生在执行医疗操作前,也应再次查对医嘱,以防止因误读或操作失误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嘱查对制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嘱作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存在错误或者遗漏,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不良反应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嘱中的错误,避免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
其次,医嘱查对制度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护士与医生的互动,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护士在查对医嘱的过程中,可以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医生的意图和目的,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误解和猜测,还可以保证医嘱的执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最后,医嘱查对制度也可以提高医疗效率。
在医嘱查对的过程中,护士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与医生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医嘱不明确或者矛盾而导致的重复和错误的工作。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当然,医嘱查对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嘱查对制度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否则就会导致医嘱的查对不彻底或者遗漏。
其次,医嘱查对制度需要耗费人力、时间和物力资源。
医院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用于培训医护人员和更新设备,以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医嘱查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管理措施,其优点明显,并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可以保证医嘱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嘱查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理解,并为医嘱查对制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医嘱管理制度课件第一部分:医嘱管理概述一、医嘱管理的定义1. 医嘱管理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医疗处方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工作。
2. 医嘱管理是医院临床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医嘱管理的目的1. 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减少药品浪费。
3. 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三、医嘱管理的内容1. 医嘱的书写、审核和执行。
2. 医嘱的转交和交班。
3. 医嘱的修改和停止。
4. 医嘱执行的监督和反馈。
第二部分:医嘱管理的流程及要求一、医嘱的书写1. 医嘱应当以清晰、规范的字迹书写在患者病历或电子病历上。
2. 医嘱中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用药期限等信息。
3. 对于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的医嘱,应当加注特殊说明。
二、医嘱的审核1. 医嘱应当由主治医生审核后方可执行。
2. 审核医嘱时,应当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情况,确认药品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 对于已经审核的医嘱,执行医师不得擅自更改或停止,如有需要应当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医嘱的执行1. 医嘱执行医师应当严格按照医嘱的内容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品种类和剂量。
2. 在执行医嘱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3. 对于需要特别留意的医嘱,执行医师应当进行特别标注,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和寻求指导。
四、医嘱的转交和交班1. 医嘱的转交和交班应当在书面或电子记录中进行,并且在接收方做好确认。
2. 转交和交班时,应当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变化、医嘱内容等信息清晰明确地告知接收方。
五、医嘱的修改和停止1. 对于需要修改和停止的医嘱,应当由主治医生进行书面或电子记录,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 对于急需修改和停止的医嘱,应当及时通知执行医师,并告知执行情况和原因。
六、医嘱执行的监督和反馈1. 对于医嘱执行不规范或出现问题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对问题进行追踪和整改。
医嘱执行制度1.整理医嘱:长期医嘱应及时由医师整理,在长期医嘱单的最后一条长期医嘱下用红笔划一横线,然后将未停的医嘱按时间顺序依次重写。
护士负责核对。
2.执行医嘱(1)当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并确认病人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次数、用法和时间无误后再执行。
(2)执行医嘱前必须按要求认真核对,长期医嘱执行后在医嘱执行单上打“√”并签字,临时医嘱执行后在医嘱本上立即用黑色笔签全名并注明执行时间。
(3)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认真交班,并在交班本上注明。
(4)护士要正确执行医嘱,不得随意修改医嘱或无故不执行医嘱。
当发现医嘱有疑问时,护士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核实后方可执行。
当医生拒绝核实有疑问的医嘱时,护士有责任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
(5)护士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给药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或手术中除外。
严禁执行电话医嘱。
在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向医生复述医嘱内容,取得确认后方可执行。
执行后要保留安瓿,待医嘱补齐后再次核对。
(6)长期备用医嘱(prn)需根据限定时间执行,每次执行后在医嘱单上按临时医嘱记录。
(7)临时备用医嘱(sos)12小时内有效,如未执行,由护士用红色水笔在执行栏内标明“未执行”,然后用黑色水笔签名。
3.要求(1)常规医嘱一般在上午10:00前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
(2)处理医嘱应字迹清楚、整洁,意义明确、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3)书写检查、治疗、饮食、护理常规等医嘱一律用中文,药名、用法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外文。
(4)病人进行手术或转科时,术前医嘱或原来医嘱一律停止,在医嘱单上以红笔划一横线,以示截止,重新开写术后医嘱和转科后医嘱。
(5)医师开写特殊医嘱后,应向值班护士口头交待清楚。
(6)护士执行医嘱时须经第二人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班班核对并签全名。
护士长每周总核对医嘱一次。
附1:模糊医嘱澄清与执行管理制度1.模糊医嘱是指医嘱书写不清楚、医嘱书写有明显错误(包括医学术语错误)、医嘱内容违反治疗常规、药物使用规则、医嘱内容与平常医嘱内容有较大差别、医嘱有其他错误或者疑问的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