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金鑫
- 格式:pdf
- 大小:269.75 KB
- 文档页数:1
汇报人:2023-11-16•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和管理新生儿呼吸暂停目录•预防和处理呼吸暂停的复发•案例分析和经验教训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定义和原因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呼吸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停止,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0秒,并可能伴有心率减慢或青紫。
原因呼吸暂停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呼吸道阻塞、感染、低血糖、低氧血症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呼吸的部分出现问题引起的,可能与早产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阻塞性呼吸暂停由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呼吸道发育异常、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因素所致。
氧气供应不足:呼吸暂停可能导致新生儿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脑损伤风险:频繁的或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可能增加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心率失常:呼吸暂停常伴随心率减慢,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血液循环。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如有需要,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诊断和治疗建议。
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脸色变化呼吸暂停时,新生儿的脸色可能会变得苍白或青紫,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的。
身体僵硬或抽搐新生儿在呼吸暂停时可能出现身体僵硬或抽搐的现象。
呼吸急促或短暂停止新生儿可能出现突然的呼吸急促,或者呼吸短暂停止,然后重新开始。
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呼吸暂停的发生。
观察呼吸暂停的迹象在观察到呼吸暂停后,可以使用计时器记录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计时器呼吸图表24小时监测记录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形成呼吸图表,有助于发现呼吸暂停的模式和频率。
持续24小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以便全面了解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030201监测呼吸暂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03定期检查监测器定期检查呼吸监测器的电池和传感器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01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根据医疗人员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确保准确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概念】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减低。
【临床表现】新生儿呼吸道气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心率减慢或<15秒,伴有心率减慢。
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
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护理评估】新生儿入院后正确详细的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反应,面色,哭声,呼吸情况等,对于早产儿、生后吃奶少,母乳不足,有感染史等,尤其是生后3—7天的早产儿应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理措施】1、对高危新生儿均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通知医生及时救治。
2、症状护理给予触觉刺激: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
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护理(1)茶碱或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4、持续气道正压(CPAP):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
5、机械通气: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保证营养供给,合理喂养,严格记录出入量。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8、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导语: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新生儿呼吸暂停原因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小编这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原发性
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
2.症状性
(1)缺氧
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
(2)感染
如果新生儿应该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或者是脑膜炎等疾病的话,则也是会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4)代谢紊乱
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和高氨血症等。
(5)胃肠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生活常识分享。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金鑫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防止感染等。
结果 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不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19-02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2]。
严重反复的呼吸暂停可以引起脑损害,造成耳聋、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科对38例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严密地观察和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间收治的38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其中男23例,女15例。
早产儿23例,足月产15例。
出生体重小于1500g8例,1500g-2500g10例,2500g以上20例。
1.2 临床症状,新生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1.3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
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
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或纳洛酮治疗。
1.4护理方法1.4.1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如何处理新生儿的呼吸暂停新生儿的呼吸暂停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呼吸是人类生命的基本活动,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呼吸暂停可能发生在出生后的初期阶段。
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新生儿顺利恢复呼吸,保证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如何处理新生儿的呼吸暂停,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
首先,了解呼吸暂停的原因对于处理问题至关重要。
新生儿的呼吸暂停可能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窒息、呼吸系统感染、心脏问题等。
在面对呼吸暂停时,家长要冷静,快速思考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如果呼吸暂停是由窒息引起,应当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包括清理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等。
其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处理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关键。
家长在决策和行动时要快速果断,不容拖延。
如果发现新生儿呼吸暂停,应立即叫救护车或将孩子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室。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或赶往医院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急救措施,比如清理呼吸道、按压胸部等。
这些措施可以尽量保持新生儿的氧气供应,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时间以做进一步的抢救。
另外,家长在呼吸暂停发生前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首先,保持良好的孕期保健非常重要。
孕妇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此外,减少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和有毒化学物质,也可降低呼吸暂停的风险。
另外,在婴儿出生后,良好的新生儿护理是预防呼吸暂停的重要手段。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抱着婴儿,及时更换尿布,不喂养过量都是需要注意的。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也能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呼吸暂停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
例如,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往往容易出现呼吸暂停。
对于这些婴儿,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监护治疗,包括使用呼吸机等设备,以保证呼吸的稳定。
与此同时,定期复查、注射免疫和提供适当的营养也不能忽视。
最后,家长在处理婴儿呼吸暂停时要保持冷静和沉着。
情绪激动或惊慌失措往往会影响到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时间超过 20 秒,或呼吸停止时间不足 20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 次/分)、皮肤青紫或苍白等症状。
这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呼吸的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呼吸暂停。
(1)呼吸神经元数量少,树突和轴突的发育不完善,导致呼吸驱动不足。
(2)神经递质系统发育不成熟,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足,影响呼吸的调节。
2.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异常(1)早产儿的胸廓柔软,肋骨支撑力不足,呼吸肌力量较弱,导致呼吸运动受限。
(2)肺泡数量少,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引起肺泡萎陷,影响气体交换。
3. 其他因素(1)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引起呼吸暂停。
(2)贫血:早产儿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暂停。
(3)低血糖:低血糖可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发呼吸暂停。
三、临床表现1. 呼吸停止呼吸暂停发作时,早产儿的呼吸完全停止,时间超过 20 秒。
2. 心率减慢呼吸暂停常伴有心率减慢,通常心率低于 100 次/分。
3. 皮肤青紫或苍白由于缺氧,早产儿的皮肤可能出现青紫或苍白的表现。
4. 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发作时,早产儿的肌张力可能降低,肢体软弱无力。
四、治疗要点1. 刺激呼吸当呼吸暂停发作时,可通过轻弹足底、摩擦背部等刺激方法,恢复早产儿的呼吸。
2. 药物治疗(1)使用咖啡因:咖啡因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常用药物,它可以兴奋呼吸中枢,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
(2)使用氨茶碱:氨茶碱也可以兴奋呼吸中枢,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目前已较少使用。
3. 无创呼吸支持(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通过在早产儿的鼻孔中施加一定的正压,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就立即开始呼吸。
但由于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的发育更不成熟,肋间肌比较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完成。
因此新生儿的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
临床所谓的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 秒,足月新生儿呼吸停止超过15 秒,或呼吸停止未超过15~20 秒,但伴有心跳减慢<100 次/分,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等症状。
如果呼吸停止5~10 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
早产儿呼吸停止10~15 秒,不伴有心动缓慢的称周期性呼吸。
周期性呼吸由于呼吸停止时间短,不影响气体交换,是良性的属正常现象。
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易发生原发性的呼吸暂停,且胎龄越小,发病率就越高。
一般发生率20~3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50%,对于外界的任何刺激均可影响呼吸调节。
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在吸奶后和咽部受刺激都会发生。
另外,胃内容物刺激喉部粘膜化学感受器及酸性溶液进入食道中段,胃食管返流也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呼吸暂停。
在新生儿期间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比较多,如严重贫血、休克、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低血糖、出血、抽搐以及电解质紊乱所致的低血钙、低血钠以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害,以影响智力的发育。
应引起重视。
应该如何观察和护理这类患儿,是我们每个医护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
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一旦出现呼吸暂停即表示病情危重。
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诊断,找出病因,采取急救措施,以促进疾病康复。
对于这类患儿,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拟定以下几点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以纠正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均需供氧,根据缺氧程度选用相应的给氧方法,以提高氧浓度。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配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治疗、静脉注射以及精心的护理等,观察所有早产儿的临床应用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包括非常满意18例占60.00%,满意11例占36.67%。
结论:针对早产儿呼吸暂定的情况,应该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以及精心护理,减少患儿的自身痛苦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观察;护理配合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易发生呼吸暂定的情况。
有效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早产儿的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以及保护性隔离措施和保证患儿体温正常等,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故此本文旨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以及护理效果,特此随机选择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报道如下。
1.具体资料与方法:1.1具体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满足我国对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
根据出生体重可分为低于1500g患儿共20例,1500g~2000g患儿10例;根据性别可分为男性18例、女性12例;根据病情类型可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21例、继发性呼吸暂停患儿9例。
1.2治疗方法30例早产儿均接受下列治疗方法:包括常规治疗以及静脉注射药物。
(1)常规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电监护等;(2)静脉注射纳洛酮和氨茶碱,其中纳洛酮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5758,生产企业为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氨茶碱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1022266,生产厂家为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并根据早产儿的具体病情控制用药剂量。
治疗后,30例早产儿接受精心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保证早产儿的呼吸道通畅、口滴喂法进行饮食护理以及保护性隔离措施和保证患儿体温正常等,具体如下。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标签: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为20%~30%,极低体重儿可达50%。
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因此,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及护理极为重要,我院儿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124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观察处理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早产儿124例,男68例,女56例;胎龄28~35周,平均33.4周;出生体重960~2480g,平均1980g,其中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23例,继发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轻、中重度窒息1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败血症8例,吸入性肺炎10例。
颅内出血,例,低血糖5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硬肿症5例。
124例中治愈好转109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1例,死亡4例,平均住院天数(18±1.2)d。
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并监测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呼吸、血糖、尿量等情况。
发作时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变化、胸廓运动及肤色情况。
3 护理措施3.1 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生护士的密切观察,对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监护仪,设报警值,持续监护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详细记录呼吸暂停的时间、程度与伴发症状体征。
3.2 刺激呼吸发现患儿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摇动肩胸部等。
3.3 一般吸氧氧流量为:面罩吸氧3 L/min、暖箱吸氧5L/min左右。
早产儿吸氧时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根据TcS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一般将TcSO2维持在88%~93%即可,不宜高于95%。
3.4 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暂停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频发的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可使用鼻塞CPAP,使用CPAP后呼吸暂停仍频繁发生者用机械通气,继发性呼吸暂停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金鑫
发表时间:2014-06-05T15:50:45.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0期供稿作者:金鑫[导读]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金鑫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防止感染等。
结果 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不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19-02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2]。
严重反复的呼吸暂停可以引起脑损害,造成耳聋、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科对38例
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严密地观察和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间收治的38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其中男23例,女15例。
早产儿23例,足月产15例。
出生体重小于1500g8例,1500g-2500g10例,2500g以上20例。
1.2 临床症状,新生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1.3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
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
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或纳洛酮治疗。
1.4护理方法
1.4.1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常规对新生儿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面色、四肢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呼吸改变等,及时给予处理。
1.4.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理时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姿势自然,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梗阻。
给予低浓度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25%为宜,使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在85%~95%之间,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供氧。
1.4.3严格消毒隔离,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及时、准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清洁。
所有用物必须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有条件可保护性隔离治疗。
杜绝探视,避免接触感染人群。
病房定时空气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2 结果
2.1 本组38例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的转归: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见表1. 表1 38例患儿治疗及护理结果
2.2 本组38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硬肿症,存活的36例患儿3~4天时体重降至最低点,体重下降幅度占出生体重
3.6%~7.8%,7~9天恢复至出生体重,12天时体重平时增加104g。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刺激均会影响呼吸调节,如果观察和护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会导致脑损伤,甚至猝死。
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加强病情巡视,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严密观察、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维持体温稳定,才能提高本症的治愈率,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2.
[2]陈超.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J].小儿急救医学,2013,20(4) :204-206.
[3]姜红英,屈华芳.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天津护理,2009,17(1):25.
[4]黄宝荣.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新进展.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