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指导课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阅读指导课教案博客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素养。
3. 通过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2. 好书推荐与分享3. 阅读心得的交流与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阅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阅读指导课。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阅读的感悟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技巧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讲解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猜词义、归纳总结等。
2. 学生实践阅读技巧,阅读一篇短文。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好书推荐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向全班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阅读心得的交流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困惑和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给出建议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激发对阅读的热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2. 学生向家长推荐一本好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好书推荐、阅读心得交流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5篇幼儿园中班阅读教案篇一目标:1、萌发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兴趣。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准备:1、《幼儿画册》。
2、《朋友船》的配套录音磁带。
过程:1、指导幼儿自己看《幼儿画册》。
提问:看了这些图画,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2、欣赏故事。
(1)让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们是怎样做的?(2)教师播放关于《朋友船》的磁带,或者自己朗读故事。
讨论: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3、讨论: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帮助了别人后,你的感觉怎么样?别人感觉怎么样?(迁移经验)4、再次看书讲故事。
延伸:1、幼儿看图书,边听录音边讲故事。
2、在表演游戏中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
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
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
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
“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
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
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
”一条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
”最后,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
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们航海的故事呢。
语文阅读教案篇二一、从整体入手反复读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读得好,可以深刻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教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就应该先充分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再采取各种朗读方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和自由读等,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
与产生共鸣,深刻地体会到乡愁的含义,以及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朗读指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探讨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探讨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朗读指导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主题确定: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草原》一课的朗读指导策略”。
2. 备课内容:教师们围绕《草原》一课,从朗读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朗读指导策略。
3. 备课成果:形成了《草原》一课的朗读指导方案,包括朗读目标、朗读内容、朗读方法、朗读评价等。
(二)课堂观摩1. 观摩对象:由教研组长进行《草原》一课的公开课展示。
2. 观摩内容:教师们认真观摩了公开课,并记录下课堂上的朗读指导环节。
3. 观摩感受:教师们对公开课的朗读指导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师能够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交流研讨1. 交流主题:围绕《草原》一课的朗读指导策略,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交流内容:- 教师们分享了在朗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 教师们交流了各自在朗读指导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 教师们对《草原》一课的朗读指导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3. 研讨成果:- 形成了《草原》一课的朗读指导改进方案。
- 教师们对朗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朗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 教师们的朗读指导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活动总结本次朗读指导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教师们对朗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朗读指导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记录本次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主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设计记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获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等技能;2. 增强对于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解读能力;3. 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本次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阅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一些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2. 预读活动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并提供相关的预习材料。
学生独立或合作阅读文章前的内容,例如标题、导语、图片等,通过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猜测,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答案。
3. 阅读活动学生阅读全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关键信息的获取和理解,促使他们细致观察、思考推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情感表达等要素。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也可提供一些相关推荐书目,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资源- 选定的阅读材料(一篇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文章)- 预习材料(包括标题、导语、图片等)- 阅读问题的提供-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指导题四、评估方式本次阅读教学设计中,我将通过以下评估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在阅读和讨论环节的发言情况;2. 针对教学目标设置的问答题,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理解的关键技能;3. 学生自主完成的反思总结,可以了解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收获。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阅读教学设计,我深刻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青铜葵花阅读课堂教学记录
日期:[日期]
课堂内容
本次课堂主要是以青铜葵花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和讨论,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堂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词汇和知
识点。
2. 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青铜葵花的文章,帮助他们提高发音
和语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4.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青铜葵花的细节问题和主旨问题,
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词汇学习:介绍一些与青铜葵花相关的生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汇。
6. 个人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青铜葵花给他们的启示和教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7. 总结: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通过阅读青铜葵花的文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环节表现积极,能够自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仍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下一步计划
下一次课堂将继续以青铜葵花为主题,通过分析青铜葵花的意象和象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将结合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阅读能力。
指导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师生共同阅读,小组学习,独立阅读等方法阅读图书,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情感与价值: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
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教学过程:一、猪年话猪,导入课题1、今年是猪年,新年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小猪的影子,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二、简介图书,激发兴趣(一)出示图书,读封面指导读封面上的题目、图、作者,并作猜想。
(二)师生共读第一个变形故事1、出示图画你看到了什么?你猜猜,小猪开心吗?小猪边走边想着好玩的事,走着走着,你们看,他遇见了谁?小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好主意?小猪就这样踩着高跷散步去了,路上他又遇见了谁?分角色练习朗读三、想象变形方法,学编故事1、他又想到什么好主意,还可能遇见谁?想变成谁呢?2、前后四个小朋友一起讨论讨论,接下来你们最想让小猪遇见谁,变成谁?怎样帮他变的?结果怎么样?每一组猜想一个。
3、汇报四、读图文,了解故事情节现在大家把书合上,我要考考大家有没有读懂。
小猪还变成了什么?(随机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5、这只可爱的小猪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很无聊,不开心,想找点有趣的事,一会儿扮成长颈鹿,一会儿刷成斑马,一会儿又装扮成大象、袋鼠、鹦鹉,最后小猪找到了快乐了吗?他在哪里找到的?6、齐读有关内容。
7、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因为小猪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五、总结读书方法,布置亲子阅读指导过程1.向学生推荐散文《父爱的天空》,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对《父爱的天空》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爱父母。
2.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指导课教案(最新9篇)阅读指导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 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
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
(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
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
(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
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指导记录表活动名称:大班阅读活动活动日期:20XX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幼儿园阅读角指导老师:XXX老师活动目的: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流程:1.热身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身体放松,集中注意力。
可以让幼儿做简单的操体操或玩一些集体活动,如唱歌、跳舞等,使幼儿活跃起来。
2.导入主题:老师向幼儿介绍本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并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例如,主题为“动物世界”,老师可以问幼儿:“你们有没有见过哪些动物?它们长什么样子?它们喜欢住在哪里?”等问题。
4.互动讨论: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停顿适当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提问幼儿关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等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情感体验: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如喜怒哀乐、友爱互助等。
可以请幼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或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6.拓展延伸:在阅读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
例如,让幼儿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创作中将阅读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7.活动总结:活动结束时,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阅读活动过程,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可以让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本次活动的喜爱程度和心得体会。
活动评价与改进:评价:本次阅读活动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参与度高,对故事内容有深刻理解,情感体验丰富。
改进: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阅读材料,引入更多有趣的故事书、音频书籍等。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和表扬,以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度。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5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1《草房子》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_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_怎么回答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交流,出示:(1)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2016学年第二学期)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周五地点教室班级二
指导教师栗鑫梅阅读方法自学+指导
指导重点理解句意
书目类别《三字经》
指导流程
一、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方,方位。
应,对应。
中,中央。
释文:南、北、西、东,是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四个方位定出来。
二、细读品味。
1.借助拼音认一认。
2.个别读,听评。
3.分组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
三、讲故事、明道理。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知识拓展。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周四地点教室班级五(1)指导教师孙慧芳阅读方法自学+指导
指导重点词语的理解、优美词句的积累
书目类别《三字经》
指导流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前面所学的内容:人之初……水火土
3.还记得“五行”指的是什么吗?
2.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后两句——“此五行本乎数”
二、解读品味。
1.本:根本,本源。
数:运数,天理。
2.本乎数,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胜,来源于运数。
3.读诵句子。
(1)出示:此五行本乎数。
(2)借助拼音认一认。
(3)同桌互读,互评。
(4)指名读、分组读、赛读。
4.激趣背诵表演。
三、知识拓展。
那么,宇宙间的这个力量是如何促使这五种物类发生变化的呢?
首先是“相生”的规则。
生,即生
发、生成、生养。
一般而言,“生”从
木开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刚好成一个圆形。
其
次,是“相克”的规则,即金克木,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好
成一星形。
五行生克的道理,用右图形
表示。
(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周四地点教室班级六(1)指导教师刘红敏阅读方法自学+指导
指导重点词语的理解、优美词句的积累
书目类别《三字经》
指导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老师觉得班里的××同学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2.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一评自己。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二、学文识字。
1.指导认读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
(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
(2)跟师读一读这些生字的音节。
(3)学生自由读。
2.齐读,思考句子意思。
3.理解“五常”:就是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
4.找出文中的五种基本准则。
仁义礼智信
5.熟读或诵。
6.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
的榜样故事。
(1)组内活动
(2)派代表上台汇报。
三、拓展活动。
1.收集名人故事,体现优秀品质。
2.把今天学会的三字经背给爸爸妈
妈听。
(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