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名录对照表.
- 格式:doc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精排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一、前言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以下简称“本名录”)为了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明确各类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要求和标准,特制定本名录。
二、适用范围本名录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农业、水利、城市建设等各类建设项目。
三、名录目录本名录分为以下几个章节,包括:建设项目分类、环境保护要求、监管责任等。
三、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潜在环境风险等因素,将建设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1.工业类建设项目1.1 制造业项目1.2 采矿业项目1.3 建材类项目2.农业类建设项目2.1 农田水利项目2.2 农业物资储备项目2.3 农产品加工项目3.水利类建设项目3.1 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3.2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3.3 水利设施建设项目4.城市建设类项目4.1 城市综合规划项目4.2 城市住宅建设项目4.3 城市交通建设项目五、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的分类,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工业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要求1.1 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1.2 污染治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1.3 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与控制2.农业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要求2.1 农地土壤保护2.2 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3.水利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要求3.1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3.2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3.3 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4.城市建设类项目环境保护要求4.1 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与保护4.2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4.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与保护六、监管责任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分类和环境保护要求,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建设单位等的监管责任和职责。
附件:详细分类名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设项目:指在固定场所进行的、涉及土地、水域、物质、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建和扩建活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号,2018年修正版) (1)项目、油脂加工项目、食品加工项目、酒类生产项目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三、林业567森林经营项目、森林旅游项目、木材加工项目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四、水利8910水库、水闸、水电站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五、交通运输111213公路、铁路、民航、水运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六、城市建设141516城市规划、市政公用设施、住宅区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七、工业17181920化工、矿山、冶金、建材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八、能源212223石油、天然气、煤炭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第三条(二)中的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其他/27木质家具制造有电镀或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其他/十、造纸和纸制品业28造纸及纸板制造年生产能力10万吨及以上的其他/29纸制品制造有印刷、覆膜、涂布、复合等加工工艺的其他/十一、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30印刷31记录媒介复制除单纯印刷、复制外的其他/十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2文教办公用品制造33乐器制造34体育用品制造35玩具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十三、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6石油加工37炼焦38核燃料加工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及以上的其他/十四、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9基础化学原料制造40肥料制造41农药制造42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43合成材料制造44专用化学品制造45日用化学品制造46医药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十五、医药制造业47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48化学药品制剂制造49中药饮片加工50中成药生产51兽用药品制造52生物药品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十六、化学纤维制造业53纤维素纤维制造54合成纤维制造55生物基材料制造年生产能力1000吨及以上的其他/十七、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6橡胶制品业57塑料制品业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十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8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59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60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61玻璃制造62玻璃制品制造63陶瓷制品制造64耐火材料制品制造65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十九、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6炼铁67炼钢___压延加工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9常用有色金属冶炼70贵金属冶炼71稀有稀土金属冶炼72有色金属合金及其制品制造73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一、金属制品业74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75金属工具制造76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制造77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78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79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二、通用设备制造业80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81金属加工机床制造82金属切削机床制造83铸造机械制造84物料搬运输送设备制造85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86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87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88风机、通风设备制造89气体、液体分离及制氢设备制造90制冷、空调设备制造91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设备制造92包装专用设备制造93制造业通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94其他通用设备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三、专用设备制造业95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96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97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98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99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专用设备制造100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101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10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103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四、汽车制造业104汽车整车制造105改装汽车制造106低速汽车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五、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7铁路运输设备制造108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109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110航空、航天设备制造111摩托车制造112自行车制造113非公路休闲车及零配件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14电机制造115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116电线、电缆及电工器材制造117电池制造118家用电力器具制造119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120照明器具制造121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2计算机制造123通信设备制造124广播电视设备制造125电子器件制造126电子元件制造127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八、仪器仪表、文化和办公机械制造业128通用仪器仪表制造129专用仪器仪表制造130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131光学仪器制造132衡器制造133其他仪器仪表制造134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二十九、其他制造业135工艺美术品制造136体育用品制造137玩具制造138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139音响、影视设备制造140其他制造业除手工制作外的其他/备制造及修理;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及修理;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及修理有电镀或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零部件生产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及修理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及修理业,包括有电镀或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零部件生产的业务。
环评分类管理名录(新旧对比表)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下列区域:(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重要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建设内容不涉及主体工程的改建、扩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改建、扩建的工程内容确定。
第五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认为确有必要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等,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后实施。
第六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分类管理名录一、人力资源管理分类名录1. 招聘服务2. 培训与发展3. 绩效管理4. 薪酬与福利5. 劳动力市场研究6. 员工关系管理7.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二、金融管理分类名录1. 风险管理2. 投资服务3. 资产管理4. 会计与审计5. 银行与贷款6. 保险服务7. 资本市场三、营销管理分类名录1. 市场研究与分析2. 品牌策划与推广3. 产品开发与定价4. 销售管理与服务5. 营销沟通与传播6. 渠道管理与分销7. 社交媒体营销四、生产运营管理分类名录1. 供应链管理2. 生产计划与控制3. 质量管理与控制4. 物流管理与仓储5. 设备维护与管理6. 项目管理7. 工厂管理与布局规划五、信息技术管理分类名录1. 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2. 数据分析与运用3. 网络与服务器管理4. 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5. 电子商务与移动端开发6. 信息系统集成7. IT服务管理六、公共关系管理分类名录1. 媒体关系管理2. 政府事务管理3. 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建设4. 危机管理与传播5. 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与执行6. 监管事务管理7. 国际公共关系七、房地产管理分类名录1.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2. 物业管理与运营3. 市场分析与定位4. 资产管理与租赁5. 财务与会计管理6. 建筑设计与规划7. 交易与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八、保健医疗管理分类名录1. 医院管理与运营2.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3. 人力资源管理4. 财务与预算管理5. 医疗技术管理6. 医药采购与营销7. 保健与健康管理九、教育管理分类名录1. 学校管理与规划2. 教学设计与实施3. 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4. 师资队伍建设5. 学生事务管理6. 教育科技支持7. 学生招生与宣传推广十、体育管理分类名录1. 运动员管理与培训2. 赛事策划与承办3. 体育场馆管理与维护4. 比赛裁判与管理5. 体育市场营销6. 体育赞助与合作7. 球迷管理与服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提高审批效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制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一、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保护分类管理:
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1、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
2、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3、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
环境影响登记表。
1、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震动、热污染、放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2、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四、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如其环境影响特征(包括污染因子和生态因子)对该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不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否按敏感区要求管理,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求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意见后确认。
五、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用清洁生产工艺替代落
后工艺,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现有污染源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的技术改造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适当简化。
六、纳入区域性开发的建设项目,如编制区域开发规划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且建设项目的性质、。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新旧对照!20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0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名录》)《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名录》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名录》修订后,共包括55个一级行业类别,180个二级项目类别。
较上一版《名录》增加5个一级行业类别,减少12个二级项目类别。
1.进一步界定纳入环评管理范围细化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评类别。
引入“工业建筑”的概念,《名录》中标“*”号指在工业建筑中生产的建设项目,明确将家庭作坊和商铺门店等小微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
对于部分改建工程内容与主体工程类别不一致的情况,《名录》修订后明确了不涉及主体工程的改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改建工程内容确定。
《名录》条款第五条提出了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要求。
2.降低或取消部分行业项目的环评类别降低部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其中30多个小类由报告书降为报告表或由报告表降为登记表,10多个小类取消部分报告表,30多个小类取消登记表。
3.提高部分项目类别部分小类从报告表上升为报告书。
4.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部分项目位于已经高质量编制完成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审查的产业园区内,涉及喷漆工艺入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及喷漆工艺有关的污染防治可靠性等内容已在规划环评中作出合理分析并明确结论。
明确可以由编制报告书降级为编制报告表,同时报告表应就建设项目与所在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或跟踪评价的相符性开展重点分析,强化规划环评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
名录新旧对比以下名录综合了44号令、1号令和环综合〔2020〕13号。
其中,底稿为2017年的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底纹为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修改部分,红色字为2020年环综合〔2020〕13号规定的告知承诺审批范围。
2019年分类总目录一、公共管理:1、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宏观经济管理、省级统筹规划、投融资改革、贸易管理、商品价格管理、政府采购、资源开发与配置、投资管理等。
2、社会治安:社会管理、治安法制、安全保卫、土地管理、市政管理、民族宗教领域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军事演习与训练、军事文教设施开发与维护等。
3、行政法律:国家法制建设、司法制度建设、政务请示与处分、行政机关管理服务、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调解与司法救济等。
4、行政服务: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资源开发与使用、公共资金执行管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等。
二、金融投资:1、证券投资:证券市场监管、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股票投资、投资分析、投资银行服务等。
2、外汇投资:外汇监管、外汇市场投资、外汇交易、外汇期货、外汇理财等。
3、金融理财:金融市场监管、金融产品发行、金融市场投资、金融交易、金融风险管理等。
4、保险投资:保险市场监管、保险监管机构、保险业务发展、保险产品销售、保险精算等。
5、银行业投资:银行及金融服务管理,银行资本业务管理、银行投融资改革、银行存款投资管理、银行信贷政策等。
6、投资咨询: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绩效评估、投资顾问服务、投资管理咨询等。
三、信息技术: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IT解决实施、数据库设计、网站开发、系统集成、软件开发、通用计算机技术等。
2、信息系统服务:IT系统设计与实施、专家系统开发、企业系统开发、系统集成服务等。
3、网络服务:互联网应用开发、网络服务管理、网站建设与运营、数据库管理与操作等。
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通信设备信息安全等。
四、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策略制定、资源配置、企业流程管理、经营管理、知识管理、企业文化发展等。
2、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告、财务管理、财务绩效分析、成本控制、财务预算与计划、资金管理”等。
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核、职业发展、工资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改后(含说明及调整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改后(含说明及调整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送审稿)环境评估类别项目类别报告表登记表本栏环境敏感区含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说明调整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蓄水量;自然产卵场和觅食场、越冬场和迁徙路线、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集中分布区、环境敏感区重要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一)、(三)、(二)、重要湿地自然产卵场和觅食场,越冬地和迁徙通道、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集中分布区、水生种质资源保护区(一)、(三)、(二)、n7630天然集水和配水1。
水库/补充水库项目可能涉及的其他环境敏感区域没有变化。
灌溉区域内新建的面积为5万亩或以上的其他/灌溉重建项目将减少至编制报告表。
重建项目不涉及选址,对环境影响较小。
编制报告表以规范项目类别的名称;补充引水工程可能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域;在《分类管理目录》条款的修订中,取消了资源性缺水地区,缩小了报告范围,部分报告缩小为表3。
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大中型河流改道;小型河流的年总引水量超过天然年径流量的1/4或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地区的其他/n7620水资源管理保持不变。
4.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防洪排涝工程和/或n7610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根据项目区域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划分为环境评估类别。
涉及环境敏感区域的防洪和内涝控制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以及报告和报告表的范围―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5。
地下水开采报告中的日取水量为10000立方米或以上;环境敏感区含义中的重要湿地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代码说明(I)和(II)在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报告表登记表的本栏中。
在《分类管理目录》条款的修订中,取消了资源性缺水地区调整的不变降级,报告减少为报告格式不变。
B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6农业复垦/基本草原、重要湿地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I)和(II)所有涉及环境敏感区/不涉及环境敏感区A01农业A01农业此类项目对环境影响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