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开方12
- 格式:doc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7
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平方根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值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即将12的平方根表示为一个最简化的分数形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平方根的定义。
对于一个非负实数x,它的平方根表示为√x,该平方根的值是满足y²=x的非负实数y。
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要求的是数值12的平方根。
要找到数值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数学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将12分解为其素因数的乘积。
12可以分解为2和6的乘积,而6可以进一步分解为2和3的乘积。
因此,我们可以将12写为2² * 3。
现在,我们可以将数值12的平方根表示为√(2² * 3)。
根据数学性质,我们知道√(ab)等于√a * √b。
因此,我们可以继续简化这个表达式,得到√2² * √3。
继续简化,我们知道√2²等于2,因此我们得到2 * √3。
这就是数值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
所以,数值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为2 * √3。
这个表达式不再可简化,因为2和√3是互质的,没有共同的因子可以约分。
在实际应用中,最简二次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它可以用于求解方程、计算几何问题等。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对角线长度等于边长乘以√2。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2,那么对角线长度就是12 * √2,我们可以将√2表示为一个最简二次根式,得到12√2。
这样,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最简二次根式也可以用于表达无理数。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实数。
例如,π和e就是无理数。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无理数表达为一个最简二次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计算。
通过将无理数表示为最简二次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它们,进行精确的计算。
总结一下,数值12的平方根的最简二次根式为2 * √3。
最简二次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数学问题,它在方程求解、几何计算和无理数表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数学开方公式计算数学中的开方运算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运算方式,通过开方可以求得一个数的平方根。
开方的计算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
在数学中,常见的开方公式有平方根、立方根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开方计算方法。
平方根的计算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二次方根,计算平方根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公式计算。
对于一个非负数a,其平方根记为√a,满足(√a)^2 = a。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展示如何计算平方根。
例1:计算25的平方根我们要计算25的平方根,根据定义,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x,使得x乘以x等于25。
考虑到25是5的平方,因此25的平方根为5(即√25 = 5)。
在计算机上,我们可以使用代码来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比如在Python中使用math 库的sqrt函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
立方根的计算立方根是指一个数的三次方根,计算立方根的方法与平方根类似,通过公式计算可以求得一个数的立方根。
对于一个数a,其立方根记为³√a,满足(³√a)^3 = a。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展示如何计算立方根。
例2:计算27的立方根我们要计算27的立方根,与计算平方根类似,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x,使得x的三次方等于27。
考虑到27是3的立方,所以27的立方根为3(即³√27 = 3)。
在计算机中,我们同样可以使用代码来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以Python为例: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
高次方根的计算除了平方根和立方根外,数学中还存在更高次的根,比如四次方根、五次方根等。
对于一个数a,其n次方根记为ⁿ√a,满足(ⁿ√a)^n = a。
计算高次方根可以应用类似的方法,下面给出一个计算四次方根的例子。
例3:计算16的四次方根我们要计算16的四次方根,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x,使得x的四次方等于16。
很显然,16是2的四次方,所以16的四次方根为2(即⁴√16 = 2)。
开方计算方法开方计算方法: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用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然后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
开方是平方的逆运算,是一种数学运算公式,最早的文字记载于《九章算术》中的“少广”章。
一般使用计算器输入根号,再输入数字即可得出这个数的原数。
那么怎么笔算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计算步骤笔算开方的步骤:1、将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划为一段,用撇号分开,分成几段,表示所求平方根是几位数。
2、根据左边第一段里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3、用第一段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段数组成第一个余数。
4、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所得的最大整数作为试商。
5、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如果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余数,试商就是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如果所得的积大于余数,就把试商减小再试。
6、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求平方根的其他各位上的数。
注意事项如果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求出它的近似值。
笔算开平方运算很繁琐,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总的来说,开方最快的方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算。
笔算一般有以下几步:被开方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起向左每隔两位分组;根据左边第一组的的数,求得平方根的最高位上的数;用第一组的数减去最高位上数的平方,在它们的差的右边写上第二组数组成第一个余数;把求得的最高位数乘以20去试除第一个余数,然后用商的最高位数的20倍加上这个试商再乘以试商。
windows自带计算器开根号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程序-附件中有计算器,点击打开,常为普通计算器,可以应付一般的加乘除等简单运算,但有时,我们需要计算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譬如开根号,而手边又没有电子科学计算器,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以49开根号为例向大家介绍两种利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求得结果的计算方法。
1、点击计算器导航的查看栏,选择科学计算器项,输入49,选择“x^y”键。
再输入0.5,最后按“=”,即可得结果为7,原理是49的0.5次方就是开根号了。
2、同样是点击计算器导航的查看栏,选择科学计算器项,输入49,勾选上“Inv”复选框,然后选择“x^y”键,再输入2,最后按“=”,同样可得结果为7。
所有按钮的功能是什么?按钮功能%按百分比的形式显示乘积结果。
输入一个数,单击“*”,输入第二个数,然后单击“%”。
例如,50 * 25% 将显示为12.5。
也可执行带百分数的运算。
输入一个数,单击运算符(“+”、“-”、“*”或“/”),输入第二个数,单击“%”,然后单击“=”。
例如,50 + 25%(指的是50 的25%)= 62.5。
(开始括号的新层。
当前的层数显示在“)”按钮上方的框中。
括号的最多层数为25。
)结束括号的当前层。
*乘法。
+加法。
+/-改变显示数字的符号。
-减法。
.插入小数点。
/除法。
0–9将此数字置于计算器的显示区。
1/x计算显示数字的倒数。
=对上两个数字执行任意运算。
若要重复上一次的运算,请再次单击“=”。
A–F在数值中输入选中字母。
只有在十六进制模式为开启状态时该按钮才可用。
And计算按位AND。
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Ave 计算“统计框”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
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
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
Backspace删除当前显示数字的最后一位。
站将显示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系统。
用计算器求方根在前面我们已学过平方根的概念,现在已掌握了一些数的平方根,如4,25,0.01,936等数的平方根,但对于如:2,3,115,0.3的平方根就不能像前面的数那样容易求解了,只能用根号表示。
具体的值或近似值如何求解的?在乘方时曾学过利用计算器求解,同样可以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数的方根。
如何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方根?首先我们来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
打开计算器,按键,屏幕上显示“0”此时可以进行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16的值。
分析:首先要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对于平方根运算尤其要掌握“2F”的功能。
解:用计算器求16的步骤如下:16=4∴评注:在求解16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到x y这个键上方的功能,这就需要用上方标有“2F”的键来转换。
例2用计算器求134个有效数字)解:用计算器求13=∴13 3.6.6评注:由于计算器的结果较精确小数的位数较多,在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一律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例3.用计算器求 1.354的值。
解:用计算器求 1.354的步骤如下: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1.354 1.164=例4用计算器求1360.57的平方根。
解:用计算器求1360.57平方根的步骤如下: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评注:这里要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用计算器求的式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5用计算器求值:()()4252332--⨯-+分析:本题是由加、减、乘方、开方运算的混合运算题,由于计算器能自动识别运算顺序,故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致。
解:按键的顺序是:显示612.65685()()4252332612.7--⨯-+∴≈例6用计算器求3125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分析:本题是考查利用计算器求立方根的能力,可与求一个数的平方的按键顺序对照.解: 评注:注意第二功能键的运用.例7用计算器计算3381774 3.14⨯⨯ 的值. 分析:按照求方根的步骤,应先输入被开方数,此算式中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分数,且分子、分母都含有乘法运算,输入时,要把分数线看作“÷”号,并且还要注意原分数线比“÷”号还多一层含义,就是它有括号的作用,即输入时,应把被开方数转化成(3×8177)÷(4×3.14).解:按键步骤是:最后显示12.5, 原式≈12.5.评注:用计算求解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顺序,不一定和书写顺序一致.练一练:求下列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1)49 ;(2)0.81;(3)1.5376;(4)5 ;(6)260;(7)1127;(8)101.38总评:利用计算器求解既快又精确,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执行。
初中数学:计算器开方教案详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层层紧密联系。
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计算器开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开方是计算器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操作,因为它在很多数学问题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个详细的计算器开方教案,以帮助初中数学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一、计算器开方的基本概念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开方。
开方是找出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操作。
例如,4的平方根是2,9的平方根是3,16的平方根是4。
在计算器中,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开方。
例如,输入“√4”,计算器将计算并显示2,输入“√9”,计算器将计算并显示3,输入“√16”,计算器将计算并显示4。
除了简单的平方根,我们还可以计算任意次方根。
例如,假设我们要找出27的三次方根。
我们可以输入“27^(1/3)”来计算,这将返回3,因为3的三次方是27。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方根和任意次方根概念和技能,将为我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计算器开方的操作步骤计算器开方操作非常简单。
下面是计算器开方的具体操作步骤:1.打开计算器,确保它处于基本计算模式下。
这是计算器上最常见的模式,它使我们能够执行最基本的运算,如加、减、乘和除。
2.输入我们要计算的数,例如“16”。
3.在我们输入的数后面输入“√”符号,例如“16√”。
4.按下“=”键,计算器将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
在上面的例子中,计算器将显示“4”,因为16的平方根是4。
三、计算器开方的实际应用计算器开方是在各种数学问题中非常常见的操作。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用到计算器开方的实际应用:1.计算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平方根来计算斜边长度。
2.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在计算三维形状如立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平方根。
3.计算复利。
在金融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利率、本金和时间。
当我们尝试计算复利时,可能会用到平方根。
2.4-2.5估算用计算器开方一、单选题1的值()A.在3到4之间B.在4到5之间C.在5到6之间D.在2到3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即可得.【详解】<<,252836<<,,即56的值在5到6之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是解题关键.2的值应在()A.5和6之间B.6和7之间C.7和8之间D.8和9之间【答案】B【分析】根据37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详解】∵6<7,的值应在6和7之间.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算术平方根的取值范围,掌握利用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计算算术平方根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 B.点BC.点C D.点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估值逐项排除即可.解:A、点A小于1大于1,故A错误;B、点B小于1B错误;C、点C小于3且大于22且小于3,故C正确;D、点D大于3小于3,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值,掌握常见无理数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按运算顺序按键即可选出答案.【详解】直接按运算顺序按键即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知道计算器按键和计算顺序一致是解题的关键.5.用计算器计算,若按键顺序为,相应算式是()A×5﹣0×5÷2=B.×5﹣0×5)÷2=C0.5÷2=D.0.5)÷2=【答案】C【解析】÷=.0.52故本题应选C.6.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B.6C.7D.8【答案】B【解析】所以n=6∵故选B.7的运算结果应在()A.3到4之间B.4到5之间C.5到6之间D.6到7之间【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本题含有两个无理数,直接估算误差较大,故采用平方法进行估算.设x,则x2=20+得出372040<+<,x <<,由67<<,67<<,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x ,则x 2=20+∵1.72<<,∵1720<<,∵372040<+<,x <<.∵67<,67<<,∵6<x <7.的运算结果应在6到7之间.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1.7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 )A .3.049B .3.050C .3.051D .3.052【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数的开方的运算方法,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把结果精确到0.001 故选B∵9.若整数x 满足,则x 的值是( ∵A .8B .9C .10D .11【答案】C【解析】解:=2∵11,∵整数x =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完全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对无理数的大小进行估算.也考查了算术平方根.10时只能显示1.41421356237十三位(包括小数点),现在想知道7后面的数字是什么,可以在这个计算器中计算下面哪一个值()A.B.10-1)C.D-1【答案】B【解析】由于计算器显示结果的位数有限,要想在原来显示的结果的右端再多显示一位数字,则应该设法去掉左端的数字“1”.对于整数部分不为零的数,计算器不显示位于左端的零. 于是,先将原来显示的结果左端的数字“1”化为零,101.1. 为了使该结果的整数部分不为零,再将该结果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计算)这样,位于原来显示的结果左端的数字消失了,空出的一位由原来显示结果右端数字“7”的后一位数字填补,从而实现了题目的要求.101的值.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满足要求,应该在这个计算器中计算)故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以及小数的相关知识.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计算器显示数字的特点和规律. 本题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构造满足题目要求的算式. 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只将原结果的左端数字化为零并不一定会让这个数字消失. 只有当整数部分不为零时,左端的零才不显示. 另外,对于本题而言,将结果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为了使该结果的整数部分不为零,要充分理解这一原理.二、填空题11(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答案】1.78【解析】【分析】【详解】≈-≈,解:原式 3.464 1.681 1.78故答案为:1.7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计算器-数的开方、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利用计算器求得算式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2.用计算器计算第一个表达式的值,按键顺序是:2=,该表达式是_____.【答案】(﹣π)2.【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器的各个功能,分别进行选择各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用计算器计算第一个表达式的值,按键顺序是:,则该表达式是:(﹣π)2.故答案为:(﹣π)2.【点睛】本题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各个按键的功能及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运算.13与0.5_____0.5.(填“∵”∵“=”∵“∵”∵ 【答案】>【解析】10.52=-=20> 0> 0.5> ,故答案为>. 14.如果m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3<m <4【解析】【分析】m 的范围.【详解】解:∵56,∵32<4-,m 的取值范围是3<m <4,故答案为:3<m <4.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5.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其操作方法的顺序进行按键输入:.小明按键输入显示的结果为4,则他按键输入后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__.【答案】40【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计算器按照以上步骤按键即可得出结果.40.故答案为:40.16.a、b是两个连续整数,a b<<,那么2a-3b=________【答案】0【解析】【分析】-3和-2之间,求出a,b,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32∵a=-3,b=-2,∵2a-3b=2×∵-3∵-3×∵-2∵=0∵故答案为:017.借助计算器探索:________,________,由此猜想________. 【答案】555;5555;【解析】【分析】先利用计算器求出结果,可以发现:当根式内的两个平方和的底数为3位数时,结果为555;当根式内的两个平方和的底数为3位数时,结果为555,当根式内的两个平方和的底数为n 位数时,结果为n 个5.【详解】∵555,5555,∵.故答案为:555;555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解题时先求出较简单的数,然后找出规律,推理出较大数的结果.18.对于实数P ,我们规定:用P <>表示不小于P 的最小整数,例如:44,2<>=<>=.现对 72 进行如下操作:72932−−−→<>=−−−→−−−→<>=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即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类似地:(1)对36 只需进行_______次操作后变为2;(2)只需进行3 次操作后变为2 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答案】3 256【解析】(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进行解答即可;(2)因为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的所有正整数中,选择最大的整数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估计无理数的大小、实数大小的比较,弄清题意、明确推理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写出所有适合下列条件的数:(1)大于的所有整数;(2【答案】(1)-3,-2,-1,0,1,2,3;(2)-4,-3,-2,-1,0,1,2,3,4【解析】【分析】(1)首先估算出的大小,然后根据整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答案;(2【详解】-<-<-<<,解:(1)4133,34∵大于的所有整数有-3,-2,-1,0,1,2,3;(2)4195<<,∵-4,-3,-2,-1,0,1,2,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估算及整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意义,能够准确估算出无理数处于哪两个整数之间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a b ()2a b +的立方根.【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4<8<9的整数部分,表示出小数部分,确定出a 与b 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4<8<9,∵23,的整数部分a =2,小数部分b 2,则(a +b )2=2(22)8+=,∵()2a b +的立方根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2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30.01).【答案】(1)31;(2)13.25;(3)4.80.【解析】【分析】(1)根据求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计算即可.(2)根据求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计算即可.(3)根据求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计算即可.【详解】解:(1961=,显示31.=.31(2175.5625=,显示:13.25.=.13.25(323=,显示:4.795831523.≈.4.8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计算器计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掌握求算术平方根的按键顺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1)利用计算器,将下列各数用“<”排列起来:+++(2)上面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3)利用(2--.【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3>-.【解析】【分析】(1)利用计算器求出结果后用“<”排列即可;(2)根据式子的特点点及(1)的结论总结即可;(3)用做差法列式,整理后结合(2)中结论说明即可.【详解】(1)≈2.41++;+<<+<<+<+.(2)共同特征:它们都是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和的形式,而且两根号内数的和都是13.结论:当根号内两数越来越接近时,和越来越大.(3>-==-,-+>,根据(2)中结论可知0>-当3a =0.32-=≈0.27-=-≈,满足上述结论;当5a =0.24=-≈0.21=≈,满足上述结论.【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计算器计算数的开方,实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作差法的应用,熟练掌握作差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1)已知两个连续正整数a 、b ,a b ,求ab 的值.(2)已知a b (2a b 的值.(3)已知5+的小数部分为m ,5-n ,求m+n 的值.【答案】(1)30;(2)8;(3)1【解析】【分析】(1<a 、b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 、b 的值,并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3)因为4<,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并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a 、b 是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且b <,又<6<,∵a=5,b=6,∵ab=56=30⨯;(2)∵a b∵a=2,2,∵22a(b =22=8-⨯-;(3)∵4<,m 是5的小数部分,n 是5又∵9,2<,∵m=53,n=51=4∵3)(4+.【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无理数整数、小数部分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估算无理数的范围,并能正确表示其整数、小数部分.24.已知某圆柱体的体积V=61πd 3(d 为圆柱的底面直径) (1)用V 表示d ;(2)当V=110cm 3时,求d 的值.(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答案】(1)36πV ;(2)6.0【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概念的运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利用计算器求数的开立方的计算,根据问题中误差允许的范围取近似值.25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1的小数部分,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的整数部分是1的小数部分,又例如:∵23223<<,即23<<,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
一、计算器的使用1.单击MS存储当前的显示值。
比如计算"Sqrt(3)/2",得出结果0.8660254037844,后面的计算中又会用到它,这时我们就能够按一下MS钮存起它。
有数据在存储区时,MC上方的状态框内会显示为"M"。
2.单击MR可将存储区中的数调出到显示栏中,存储区中数值不变。
现在按一下"全部清空"按钮,清除显示栏中数据,再单击"MR"钮,刚才存储的数据就又显示出来了。
3.单击M+将当前显示的数与存储区中的数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
还是接着前面的例子,我们要求Sqrt(3)/2加2的值,这里输入2,单击M+,再单击MR,您能够看到准确的答案数值已经显示出来了。
单击MC用于清除存储区中的数值。
这时我们单击MC,小灰框中的M标记没有了,再单击MR,显示栏中还是0,刚才的结果不再出现,原因就是MC操作将它清除了。
B、如何用计算器求高次幂,例如:求2的6次幂如何用计算器开高次方,例如:把64开6次方一般用的都是CASIO的82ES图形计算机,型号在你的机子右上角能够看上面一大堆键里面有一个键,键上面左下角和右上角有两个方形,那个按一下就会在屏幕上出现两个框,是按照我们习惯的书写方式显示的。
然后把你要输的数字输进去就能够了。
比如2的6次就是在屏幕中的大框中输2,右上角的小框中输6,然后按等于就能够了。
C、请充分利用计算器的MU、MC、MR、M+、M-等功能来计算下面的算术题,好让我从详细示范中学习一下计算器各种附加功能的使用方法……谢谢!12X6+18X2+13+17X3=15912X5+19X9÷(36+2)+15-10=11.07812X6+18X2+13+17X3=159方法:12 X 6 = M+ 18 X 2 = M+ 13 M+ 17 X 3 = M+ MR每个单项算完了就M+ 最后MR看总和12X5+19X9÷(36+2)+15-10=11.07812 X 5 = M+ 19 X 9 ÷38 = M+ 15 M+ 10 M- MRM已用的时候,无法实现括号的功能。
5 用计算器开方学习目标1. 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知识详解1.用计算器开方开方运算要用到键和键3,对于开平方运算,按键顺序为:,被开方数,=.对于开立方运算,按键顺序为:3,被开方数=(用不同型号的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可以参看说明书)。
2.正确使用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在运算过程中,可以按照算式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按键输入算式,计算器将按照运算法则的优先顺序自动进行运算,其运算的优先顺序为:括号中的运算、乘幂与方根运算、乘除运算、加减运算。
【典型例题】例1:请计算:3 333 333 334×3 333 333 333的乘积中共有__________个数字是偶数.【答案】10【解析】用计算器依次探索可得:4×3=12,34×33=1 122,334×333=111 222,3 334×3 333=11 112 222,…得到规律:乘积中偶数的个数与前面所乘因数的位数相等.例2:如图,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均为100 2cm,问哪一个周长小一些?【答案】正方形的周长为10×4=40(cm),圆的周长为2π×5.64≈35(cm) ,圆的周长小一些【解析】先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再求出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
例3:用计算器求32值时,需相继按“2”,“∧”,“3”,“=”键,若小红相继按“,“2”,“∧”,“4”,“=”键,则输出结果是( )A .4B .5C .6D .16【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按“2”,“∧”,“3”,表示求32,“2”,“∧”,“4”,“=4次幂,结果为4.【误区警示】易错点1:计算器用法1. 用计算器求2008的算术平方根时,下列四个键中,必须按的键是( )A .B .C .D . 【答案】C【解析】首先了解各个符号表示的意义,然后结合计算器不同按键功能即可解决问题. 易错点2:平方根2. 如图,面积为30 2m 的正方形的四个角是面积为2 2m 的小正方形,用计算器求得a 的长为( )(保留3个有效数字)A .2.70mB .2.66mC .2.65mD .2.60m 【答案】C法和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a 值.【综合提升】针对训练1. 用计算器求2012的平方根时,下列四个键中,必须按的键是( )A.B.C.D.2. 使用课本所示型号的计算机,按键顺序是,最后显示的结果是()A.220B.292C.122D.103. 任意给定一个负数,利用计算器不断进行开立方运算,随着开立方次数增加,结果越来越趋向()A.0B.1C.-1D.无法确定1.【答案】C【解析】由于表示加号;表示乘号;表示根号;表示除号;根据计算器的知识可知求2012的平方根时,必须按的键是.2.【答案】D.3.【答案】C【解析】∵负数的立方根仍是负数,且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结果越来越趋向-1.【中考链接】(2014年永州)若用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上使用的某种计算器进行计算,则按键的结果为()A. 21B. 15C. 84D. 67【答案】D【解析】根据2ndf键是功能转换键列式算式,然后解答即可.由题意得,=3+64 =67.课外拓展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大数学家。
汪成为院士的十二个问题编者按: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作了一场特殊的学术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请教关于我国计算机发展的12个问题”。
汪院士认为,计算机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原因就是存在许多可改进之处,因此,他把自己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问题提出来,向各位专家求教。
本版今天特刊发汪院士的12个问题,供计算机界人士参考。
欢迎大家见仁见智,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有人认为:从图灵机的可计算理论可以得出“可计算”的三个前提:必须把问题形式化;必须有一个算法;必须有合理的复杂度。
请问:我们是否应尝试突破、并有可能(或部分地)突破这些前提?还是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创新?二、有人认为: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认知过程是并行的、开放的、多维的、归纳演示的;而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对有限种符号的有限长序列、按照事先编定的程序、对这一序列作有穷的变换,从而得到一组新的符号。
请问:这两个过程的不一致是形成人与计算机间存在隔阂的主要原因吗?尽量使两者一致是否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努力方向?三、有人认为:软件的作用就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翻译成某种特定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处理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关键技术已从60年代的编码、70年代的设计、80年代的需求规约,发展为90年代的“需求工程”时代。
面向对象、软构件、分布处理、网络计算、可视化计算、并发工程等都是“需求工程”时代的产物。
请问:“需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否是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如何判断下世纪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发展趋势?四、有人认为:数字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大的科技成果,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将全面和深刻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请问:即插即用、最优化、自适应、沉浸化、人机和谐等都曾是模拟计算的优点。
怎样判断在更高层次上的数模混合?是否在将来某时会提出BeingAnalog?我们为此应做哪些准备?五、有人认为:以往的通信都是面向连接的,而Internet的最大优势是面向非连接的;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实现全光通信后传输速度将大幅提高。
利用电脑开方运算
途径1:利用怎样在电脑上的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
参考材料1:
打开计算器→查看→标准型→输入数据→sqrt(在右上角,“C”的下面,“/”的右边)→=显示.
参考材料2:
打开计算器→查看→科学型→然后输入你要开方的数字→再按X^Y→输入(1/2)或X^Y输入(1/3)依次类推几次方都可以了.
参考材料3:
打开计算器→在查看中选“科学型”→进入后选十进制→再选Inv→输入要开方的数→再点x^2→此为开平方的方法;输入数后选x^3就可以开立方根了.
途径2:利用Excel表格进行开方运算
用Excel里的函数power(a,1/b)来搞定;其中a是被开方数,b是要开方数.
例:开8的3次方,power(8,1/3)
附:Power函数是什么意思?
语法
Power(number,power)
Number 底数,可以为任意实数.
Power 指数,底数按该指数次幂乘方.
说明:
可以用“^”运算符代替函数 Power 来表示对底数乘方的幂次,例如 5^2。
示例:
如果将示例复制到空白工作表中,可能会更易于理解该示例.
A B
1. 公式说明(结果)
2. =POWER(5,2) 5的平方(25)
3. =POWER(98.6,3.2) 98.6的3.2次方(2401077)
4. =Power(4,5/4) 4的5/4次方(
5.656854)
郑宗平
2014-3-17整理
利用电脑开方运算。
excel表格开方计算的教程
Excel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开方计算功能,数据具体该如何进行开方计算呢?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excel表格开方计算的教程,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
excel表格开方计算的教程:
开方计算步骤1:打开你的excel表格,并在A1单元格中输入123
开方计算步骤2:在B1单元格输入=123^(1/5)
开方计算步骤3:回车后我们就得到123开5次方的计算结果
开方计算步骤4:说明:“^”是一个用来表示第三级运算的数学符号。
例如2的5次方通常被表示为2^5;比如说5^2代表5的平方即5的二次方(关于乘方的运算,参见乘方)
开平方 =25^(1/2)
开立方 =27^(1/3)
开四次方 =16^(1/4)。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熟悉了计算器一些常用键功能和熟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基本按键方法之后,并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本节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方便之处,可用计算器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取值探索,然后作进一步证明或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使数学更好地为实际生活服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教学思考: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
解决问题:会根据实际问题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会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
本节难点是正确掌握计算器的输入方法,用计算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取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抛锚式教学,即“情境教学”。
以“问题情境——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概括——巩固、应用和拓展”的叙述模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等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演示科学计算器
学具:科学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析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