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血透导管穿刺置管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91 KB
- 文档页数:1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的康复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于股动脉内侧约 05 厘米处。
它收集下肢、会阴部和腹前壁下部的静脉血,最终回流至下腔静脉。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因为在许多医疗场景中,需要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输注药物、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比如,在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快速补充血容量或给予强效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更迅速地实现这些目标。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在操作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凝血功能、局部皮肤状况等。
同时,会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
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处,股动脉搏动内侧 05 1 厘米处。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在穿刺时,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与皮肤呈 30 45 度的角度进针。
当感觉到穿刺针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血液时,提示穿刺成功。
此时,将导丝沿着穿刺针缓慢送入血管内,然后拔出穿刺针。
接下来,会使用扩张器沿着导丝扩张皮下组织和血管壁,以方便导管的置入。
最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着导丝置入血管内,拔出导丝,固定好导管。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保持谨慎,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血管。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等。
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病人准备: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找到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0cm处,即股动脉搏动内侧作为穿刺点。
2. 术前准备:术者应戴好帽子口罩,立于患者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在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 穿刺操作: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入,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度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入。
4. 确认位置: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入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cm 即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 处理异常情况: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入,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 置管固定: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之后经穿刺针尾端置入导丝,沿导丝送入静脉导管,退出导丝后,将导管缝合固定,外敷无菌敷料即可。
7. 注意事项: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紧张,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另外,若患者之前进行过穿刺处失败的患者不适宜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深静脉置管方法,适用于长期输液者或外周静脉不易穿刺者,也适用于需要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者。
此外,部分重大的创伤或大手术的患者,需短期内大量输液或监测中心静脉压时也可留置股静脉置管。
请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项操作,术前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您的医生。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通常用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输液等治疗和检查中。
正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股静脉穿刺的技巧:
1、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一般在大腿外侧中上方选择穿刺位置,穿刺点应该在股动脉外侧,距离腹股沟2-3cm处。
2、操作前必须彻底消毒: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
3、固定穿刺部位:用左手将穿刺部位固定,避免股动脉的受压,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4、用导丝引导穿刺针:在选择好的穿刺点处,用导丝引导穿刺针沿股动脉方向穿刺,穿透静脉后,应暂停一下,等待血液自然流出。
5、插管成功后,及时固定插管。
股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1、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和疼痛缓解工作,让患者尽可能地保持安静。
2、穿刺前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以免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3、注意穿刺过程中的卫生防护,穿戴好手术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物品。
4、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5、穿刺后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穿刺并发症。
以上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采集血液样本、输液和插管等。
以下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患者应处于平躺位,股部应清洁干净,忌口及用药情况要了解清楚,穿刺器材要准备充分。
2.确定穿刺点:可通过观察股静脉走向和手感等方式确定穿刺点。
3.消毒:使用医用酒精或碘酒对穿刺点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4.穿刺:手持穿刺针垂直于皮肤,在确定穿刺点后,缓慢推进穿刺针,直到穿透股动脉壁。
5.抽取血样:穿刺针进入静脉后,使用注射器抽取血样。
6.注意事项:穿刺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穿透股动脉,避免出现血管穿透、血肿等并发症。
另外,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顺畅,避免因疼痛或紧张而出现呼吸窘迫。
穿刺后应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和观察,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股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活,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不适,提高操作的效果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1 -。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股静脉置管是比较简单、安全的置管方法。
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血栓概率、感染都增加,临床上不作为首选的置管途径。
对于颈内静脉插管困难,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行股静脉置管术。
【操作方法】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以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为例,穿刺时左手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摸准股动脉的位置,在其内侧0.5~lcm进针,针尖与皮肤呈30°~40°。
【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使用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腹股沟处常规备皮。
2.体位及穿刺点确定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不能平卧者可采用半坐位。
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O.5~lcm处。
有条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
3.穿刺常规消毒,无菌准备后,用0.5%~l%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部麻醉。
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逐层缓慢进针,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穿刺点选好后,采用三针穿刺法:第一针平行于动脉走形,第二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第三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沿着股动脉走形远心端1厘米左右,如果肥胖或者水肿严重,进针角度要增大。
水肿严重者可以采取“拨水穿刺”法,即局部用手压迫5~10分钟,皮下水分会被挤压向周围,动脉搏动容易触及,穿刺也会容易很多。
穿刺过程中边进针边用注射器回抽,有突破感后若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已进入股静脉;有时候也会碰到穿刺针进入比较深的距离仍然没有进入静脉,也没有突破感,这往往是因为穿刺针刺穿了静脉,需要边负压边回抽注射器,即可见到血流。
4.插入导丝、留置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5.送入扩皮器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若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用小尖刀侧切小口。
6.插入导管及拔出导丝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股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股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将导管插入股静脉以达到输液、输血、药物给予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目的的操作。
下面是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a. 患者安全,保持宽敞的操作环境。
b. 携带所需的消毒工具和材料。
c. 洗手并佩戴清洁手套。
2. 定位和准备皮肤:
a. 选择适当的股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位于腹股沟上缘的中间位置。
b. 用无菌试剂或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的皮肤,从内向外擦拭,保持擦拭区域干燥。
3. 屏息,确定插针角度:
a. 用无菌巩膜或手指压迫腹股沟上方远离穿刺点的区域,以减少患者疼痛。
b. 插入中线穿刺针或针头,在穿刺点附近插入皮肤。
4. 穿刺控制:
a. 在中线以下多次感觉到“弹入”感,表示已穿过皮肤和静脉壁。
b. 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确认针头已完全进入静脉。
5. 固定导管:
a. 缓慢将导管插入静脉,注意避免针头穿刺到血管的反面。
b.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活动和拔出。
c. 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点,保持干燥清洁。
6. 清理场地和观察:
a. 清理手术场地,包括清除无菌垃圾。
b. 观察患者有无异常症状,如出血、疼痛或感染等。
注意事项:
- 操作前确保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和禁忌症。
-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和尺寸。
- 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戴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 进行穿刺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停止操作和处理任何不适情况。
股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护理股静脉穿刺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同时多腔注射几种不相容的药物。
3.需要输注对外周血管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物。
4.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者。
股静脉穿刺禁忌证1.穿刺部位皮肤或静脉有炎症或血栓形成。
2.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3.有股碎的患者。
股静脉穿刺置管较其他静脉穿刺优劣股静脉穿刺的优势1.股静脉管腔粗大,位置固定,走形直,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穿刺难度较小,成功率高。
2.股静脉远离心房,为正压静脉,安全系数较高。
3.导管置入较长,不易脱落。
股静脉穿刺的劣势L靠近腹股沟,感染发生率较高。
2.普通中心静脉导管长度无法到达下腔静脉,不易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3.患者带管行动易造成导管打折、堵塞。
股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1.误穿股动脉原因:多因穿刺困难、反复操作引起,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巨大血肿。
措施:穿刺时感受动脉走向,针尖不可过偏向外侧,误穿后应立即拔针,并在穿刺点加压止血。
2.感染原因:股静脉穿刺点靠近会阴部,操作不当容易发生感染。
措施:注意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
3.空气栓塞原因:多因输液装置封闭不严,液体更换不及时,卡口脱落等情况导致空气吸入形成空气栓塞。
措施:充分准备好输液装置,快速输液时严密观察及时换液。
4,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置管处静脉壁损伤,卧床血流缓慢等多因素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措施:日常观察穿刺肢体有无肿胀,皮温、色泽是否正常,必要时可行B超定位,一旦发现血栓,立即拔管,患肢抬高制动,对症处理。
股静脉置管的管理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无菌操作:在置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医护人员需要仔细清洁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手术服。
导管、注射器、敷料等医疗用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2. 插管深度:在置管时,需要注意插管的深度。
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导管的固定和患者的康复。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长度,并将其插入合适的深度。
3. 导管固定:导管插入后,需要妥善固定。
医护人员需要使用透明敷料、胶带等工具,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固定时要留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避免患者活动时导管受到牵拉或扭曲。
4. 保持通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和血块堵塞。
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导管进行过度挤压或扭曲。
同时,要保持患者适当的体位,以便于血液回流。
5. 预防感染:股静脉置管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象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6. 记录: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导管的型号、规格、插入时间、部位、深度等信息,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7. 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股静脉置管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
方面的内容。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才能够进行股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操作规范指南样本一、适用范围1、操作较容易,所以适合新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单位或术者。
2、卧床及全身情况较差者。
3、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颈内、锁骨下静脉插管有困难者。
4、无需长期留置导管或即插即用者。
5、插管后需紧急透析者。
二、优缺点1、优点(1)操作简单、安全。
(2)适用于需紧急抢救,神志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及不能搬动的患者。
2、缺点(1)邻近外阴、肛门,易污染,感染率较高,保留时间短。
(2)易误穿入股动脉。
(3)导管易折,且不易固定。
(4)下肢体活动相对受限。
三、操作方法1、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
2、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
3、体位:患者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患者如心衰,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坐位。
完全坐位或前倾位则不宜行股静脉置管。
4、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
5、其余操作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1、股静脉穿刺为有创性的治疗措施,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
2、如患者血管条件差,术前触摸不到股动脉,应做血管超声检查。
如有条件可在超声引导下操作。
3、预冲导管时应注意避免混入气泡。
4、如定位欠清晰或术者不熟练,穿刺前可予5ml 注射器探查血管。
5、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性大,如再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
6、如穿刺针误入动脉或难以确定是否静脉,则应拔出穿刺针充分压迫。
7、导丝进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切勿强行推进,转动方向后再进。
如仍有阻力,则需退出穿刺针和导丝,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8、扩皮器扩皮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将导丝压折。
9、插导管前注意留在体外的导丝长度应长于导管,沿导丝插管时应及时打开静脉夹使导丝露出。
10、需要较长的导管,一般股静脉临时导管的长度至少应在19cm。
11、由于股静脉影响患者活动,易感染,不宜长时间使用。
股静脉置管
(1)体位:仰卧,臀部略垫高,大腿外展并外旋,膝关节稍屈曲。
(2)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
(3)戴手套,穿刺点皮肤消毒铺巾。
(4)穿刺点皮肤局部浸润麻醉。
(5)静脉探查:采用连接注射器的7号针头进行探查,注射器与皮肤呈30o 50o角试穿,穿刺针缓慢推进,并保持适当负压,有通畅的回血表明已进入静脉,记住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后拔除细针。
(6)穿刺:应用连接5nli或10ml注射器的穿刺针进行穿刺,沿着细针探查路线进行,注射器内见暗红色血液后把穿刺针的角度减低然后再推进少许(2〜3mm),确认回血通畅后去掉注射器,置入导引钢丝, 拔出穿刺针。
(7)沿着导引钢丝置入血管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后退出,然后沿着导引钢丝注入导管。
(8)拔出导引钢丝并立即关闭导管。
应用盛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导管动静脉端血液,检查是否畅通。
然后以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血液后封管。
(9)缝线固定导管,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皮肤。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
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容易触及,定位标志明确,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大,因此行股静脉穿刺容易成功。
1. 病人取平卧位,其穿刺侧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内下方1.5-3.0
cm(即股动脉搏动之内侧)处定为穿刺点并标记。
2.消毒、铺巾,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内下方(即股动脉穿刺点内侧方0.5-1.0cm),轻轻
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穿刺针管,向左手中两指间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刺入。
进针方向是注射针管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0度角顺血流方向(针尖指向病人脐部),逆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慢刺入。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时,即有静脉血回流入注射针管内,此时需再进针2-4mm便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置入深静脉导管,上肝素锁,缝皮。
6.消毒、覆盖纱布,贴3M贴膜,术毕。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股静脉置管操作方法
股静脉置管是指在股静脉进行静脉置管的操作。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消毒器械、术前准备和神经阻滞药物、依据需要安放静脉导管的穴位贴上标记。
2.位置舒适:患者被要求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消除不必要的不适感。
3.皮肤消毒:使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必要的部位,此外,患者花5~6分钟保持局部消毒。
4.神经阻滞: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可用于麻醉皮下神经。
这相对于直接注射局麻药来说更安全,而且有时受到的干扰较小。
5.穿刺:选择最好的穿刺点,通常在腕静脉中央底部。
导管要在股动脉之前的4~6厘米处穿越肠骨。
6.插管:确定导管的长度,并保持插管正确放置。
7.适当等待:理想情况下,在任何应用新的药物之前应等待15秒,这有利于避免感染,这也有利于保持导管在正确位置。
8.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身体上,使其安全,并降低在延长期间脱落的风险。
最后,股静脉置管需要技术娴熟的外科医生操作,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与卫生。
医院手术室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1.适应证(1)基本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2)颈部、胸部手术者。
2.禁忌证(1)下肢、腹部、会阴部手术者。
(2)穿刺局部有感染、损伤者。
3.解剖特点(1)股静脉为下肢最大静脉,是胭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外侧为股神经。
(2)在腹股沟韧带下15~2.0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即使是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摸不到的情况下,也易穿刺成功。
4.用物准备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5.穿刺路径的选择(1)以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股动脉搏动的内侧作为穿刺进针点,穿刺针杆与腿纵轴平行,与皮肤夹角为30°~45。
,针尖指向剑突,进针2~4cm°(2)在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情况下,股动脉搏动扪不清,可将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三等份,股动脉位于中内1/3段交界处,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10~1.5cm处,可在此点下方3cm处进针试穿。
6.穿刺步骤(1)患者平卧,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30°~45°,自然屈膝或不屈膝,不能平卧者可取半卧位(2)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部麻醉。
(3)以右侧股静脉穿刺为例,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左手示指、中指尖触及股动脉搏动,指示股动脉走向,右手持穿刺针靠近股动脉搏动的内侧进针穿刺股静脉。
(4)抽到回血,固定外套管,退出针芯。
(5)插入导引钢丝及导管等,以后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7.注意事项(1)穿刺前应清洁会阴部、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2)穿刺点用透气性无菌薄膜敷贴密封,接头处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裹。
(3)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避免污染。
(4)留置导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要超过72h。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在医疗中很常见。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过程,为什么它重要,还有一些相关的小故事。
首先,股静脉穿刺是为了在病人身上建立一个通道。
这样,医生可以更方便地给药,抽血,或者监测病人的状况。
你可以想象一下,病人在医院里,可能很紧张。
医生要做到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尽量让病人感到放松。
插管这一步,听上去有点吓人,但其实关键在于操作的细致和专业。
1. 了解股静脉1.1 股静脉的位置股静脉就在大腿内侧,通常很容易找到。
这条血管直径相对较大,适合放置导管。
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找准位置。
温柔的触碰,让病人感受到一种关怀,而不是压力。
1.2 穿刺的准备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医生要洗手,戴上手套,这些都是为了保持无菌环境。
病人可能会有些紧张,这时候,医生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
“别担心,这个过程很快的。
”简单的一句话,能让病人放松不少。
2. 穿刺的过程2.1 选用的工具医生会用到一些工具,比如穿刺针和导管。
这些工具看上去可能有点吓人,但其实都经过严格消毒。
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插管的时候,医生会保持专注,目光坚定。
2.2 穿刺时的感受穿刺的瞬间,病人可能会感到一丝刺痛。
可是,这种痛感很快就过去了。
医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和病人沟通,告诉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让病人感觉自己并不是孤单的。
2.3 成功与否的判断一旦导管成功放置,医生会用少许生理盐水冲洗,以确保导管通畅。
这时候,病人可能会松一口气。
哦,这样的过程真是令人心安,毕竟大家都在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3. 并发症的处理3.1 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这项技术相对安全,但总会有一些小风险,比如血肿或者感染。
医生会详细告知病人这些可能性。
“放心吧,我们会全力以赴处理任何突发情况。
”这句话无疑能让病人更加安心。
3.2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
医生会叮嘱病人注意观察,有任何不适及时反馈。
病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适,但只要遵循医嘱,情况往往会好转。
股静脉血透导管穿刺置管要点
股穿相比于颈内静脉血管导管穿刺置管穿刺要点最大不同在于定位,其他技巧与颈穿类似
1、体位:穿刺侧下肢外展外旋状态,或者成“4”字状态,可使得股动静脉相对分开,便于定位和避免损伤股动脉。
2、定位点:股静脉的定位相对颈内静脉定位简单明了很多,位置相对固定,即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rn处,触摸股动脉博动,确定股动脉走行,股静脉一般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3、盲穿:全身浮肿明显、肥胖、血压低等病人的股动脉很难触摸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彩超引导,最好不要盲目的穿刺以免损伤血管。
如果没有彩超,紧急情况下需要盲穿了。
可用5m1.注射器的小针试穿刺,持针手呈放松状态负压进针,一般如果针尖碰到血管壁的触感和针尖在皮下软组织中的“走空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针尖碰到质地较硬的触感,只要定位不是太靠外,针尖碰到血管了,就是不能区分是股动脉还是股静脉。
这个时候勇敢穿下去,看回抽的血的颜色和压力来判断是动脉还是静脉,如果是静脉血,记住穿刺点、穿刺方向、角度、深度等,直接换大穿刺针从原点进针完成后续操作;如果是动脉血,则此穿刺点定位至U了股动脉,则在此穿刺点内侧0.5cm用穿刺小针可试穿到股静脉,再完成后续操作。
注意:如果穿到了动脉,第一时间压迫血管,压够5-1Omin,再重新穿刺,
千万不要省这个时间,避免出现大血肿,既是并发症也会增加后续穿刺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