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一、课程标准

1、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2、知道《齐民要术》、《水经注》等重要著作。

3、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本课难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最杰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综合性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通过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及《齐民要术》、《水经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从已有的历史现象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兰亭序》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及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书法、绘画和雕塑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刻苦钻研的小故事,收集王羲之、顾恺之和两大石窟的艺术作品,进行观摩和比较,开展自主学习。

2、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临摩或观摩有关艺术作品,学会感受、欣赏艺术,初步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

科学精神。

2、学习王羲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终有所成的事迹,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习惯,并锻炼自己刻苦勤奋,勇于探索的意志。

3、认识到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绘画、雕塑一样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水平,促进对艺术美的追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做“祖冲之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科学与艺术成就问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一一解答上述问题。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大家以前听说过他吗?他是一个什么人呢?他有哪些成就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0页的第一到第三段的内容。

,,,,,,,,,,,,,

看完了吧?祖冲之是一个什么人呢?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

对,回答的很好。祖冲之,南朝人,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那么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

对,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比如他重造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机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编制了《大明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那么他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呢?

,,,,,,,,,,,,

对,是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比欧洲早了1100年。由于这一伟大贡献,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但这一成就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基于前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努力。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10页最后两段小字,了解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

这段材料中提到了“割圆术”一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割圆术。

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

根据割圆术这一原理,要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需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24576边形的面积,要对9位数做上百次的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在当时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繁杂和细致的工作,需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而祖冲之正是凭借一种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攻克了这一难关,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学习。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祖冲之能取得如此突出的科学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

1、祖冲之本人不畏艰难,刻苦钻研;

2、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3、经济发展的需要;

4、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这一时期,科学方面除了数学以外,在农学和地理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二、《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齐民要术》和《水经注》是体现当时农学和地理学成就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我们先来学习《齐民要术》及其作者贾思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11页第一段正文及后面的两段小字,解决两

个问题。

1、《齐民要术》具有怎样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齐民要术》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

看完了吧?《齐民要术》具有怎样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

对,《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那么《齐民要术》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呢?

,,,,,,,,,,,,

《齐民要术》的含义是民众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是当时农业科学的总结,对于指导当时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宝贵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同学们想一想,《齐民要

术》介绍的哪些生产技术仍在应用?

,,,,,,,,,,,,

农民在种植庄稼以前进行选种,杂交技术,果树嫁接等这些技术都在《齐民要术》中提到了,此外佳处阉割也提到了。

了解了有关农学方面的成就,我们再来看一看地理学有哪些成就。

板书《水经注》和郦道元北魏

请同学们阅读111—112页的小字部分,了解郦道元写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看完了吗?主要内容是什么?

,,,,,,,,,,

对,它详细地记录了全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对水道流经的地区的山陵、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做了具体生动的记述。那么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

对,它是为汉朝的地理学专著《水经》作的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通过前两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哪位同学能向大家阐述一下,这三个人有哪些共同之处?从他们三个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

他们都具有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中也要不怕困难,刻苦钻研,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他们都具有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我们在学习中也要认真、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他们都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所创新,敢于突破。尤其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味地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最终将被历史淘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令人瞩目,而艺术成就也同样熠熠生辉。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内容。

三、王羲之和顾恺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有关王羲之的内容。

,,,,,,,

看完了吧?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

对,是东晋。他擅长书法有哪些呢?

,,,,,,,,,,,

对,行书、草书、楷书都擅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

对,是《兰亭序》,大家注意不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一篇你们今后会学到的课文。《兰亭序》好在什么地方呢?

,,,,,,,,,,

对,好在它的“漂若浮云,矫如惊龙”,《兰亭序》共324字,每一个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序中20多个

“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丰韵,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评价“尽善尽美”。唐太宗死后,《兰亭序》陪葬昭陵,今天所见均是后世摹本。

关于王羲之联系书法呢,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他家后面有一个池塘,他每次练字后,就去池中涮洗毛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中的水都被染黑了。

自古书画不分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书法艺术大放异彩,而绘画艺术也是人才辈出,顾恺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人称“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他以人物画擅长,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我们先来欣赏《女史箴图》。请同学们看到图。

《女史箴图》描绘的是古代贤德的妇女,这幅画体现了顾恺之作品的一大特点:线条优美。画中人物线条匀称流畅,连绵弯曲,画者不用折线,意在造就含韵、飘忽的感觉,使人能在舒缓平静的联想中感到虽静犹动的效果。我们再来欣赏《洛神赋图》。

此画取材于曹植名作《洛神赋》,描绘了曹植与洛神在洛水相遇的情景。画中的曹植双手似分开众人,步履趋前,眉目顾盼,欲语无言。这幅画体现了顾恺之作品的又一特点:人物传神。人言顾恺之才、画、痴三绝,从这两幅绘画作品中,我们可略见一斑。

最后,我们一同走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龙门与云冈,来领略石窟艺术的无穷魅力。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那么,什么是石窟?这种艺术形式是如何兴起的?

,,,,,,,,,,,,,

石窟艺术起源于古印度,它是指一些佛教徒离开尘世的喧嚣,躲入深山老林,在石崖上凿洞而居的一种建筑样式,人们可以终日坐在里面修身养性,也可以在里面围绕佛像进行礼拜活动。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也使中国的石窟艺术有了载体。南北朝时,佛教由于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日益兴盛,有道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统治者除了兴修佛寺,广建庙宇外,还支持人们开山凿窟,建

起大量的石窟寺。这些石窟寺,因地质岩石构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艺术风

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石窟遍布,其中,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这两个石窟课本上有图片,大家仔细看看。

欣赏完了图片,哪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些佛像都非常精美,非常壮观。

生2: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佛教十分兴盛。

生3:这些石窟都是统治者役使劳动人民开凿的,一方面说明了统治者的迷信,另一方面也说明石窟艺术是劳动人民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的艺术鉴赏力还是很高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我们把它总结一下,,,,,,,,,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一、课程标准 1、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2、知道《齐民要术》、《水经注》等重要著作。 3、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本课难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最杰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综合性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通过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及《齐民要术》、《水经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从已有的历史现象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兰亭序》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及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书法、绘画和雕塑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刻苦钻研的小故事,收集王羲之、顾恺之和两大石窟的艺术作品,进行观摩和比较,开展自主学习。 2、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临摩或观摩有关艺术作品,学会感受、欣赏艺术,初步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

科学精神。 2、学习王羲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终有所成的事迹,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习惯,并锻炼自己刻苦勤奋,勇于探索的意志。 3、认识到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绘画、雕塑一样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水平,促进对艺术美的追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做“祖冲之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科学与艺术成就问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一一解答上述问题。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大家以前听说过他吗?他是一个什么人呢?他有哪些成就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0页的第一到第三段的内容。 ,,,,,,,,,,,,, 看完了吧?祖冲之是一个什么人呢?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 对,回答的很好。祖冲之,南朝人,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那么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 对,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比如他重造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机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编制了《大明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那么他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呢?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⑷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南北朝文学——作品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

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内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内容 魏晋南北朝(年—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欢 迎参阅。 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惨烈,佛儒道三教已经开始发生合 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贴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⑷具有对立割据一方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在对立割据一方的状态下,相同的地 域文化,具有相同的特点,具备显著的差别,尤其就是南北文化差异非常大,南北民歌风 格炯异。 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小说存有两个系统,即为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 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复称作笔记体小说,使用文言,篇幅短小,记述社会上流 传的奇特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描述、人物性格的描绘等方 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做真实 的事情去写下,而缺乏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明朗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明朗 的形态就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明朗的形态就是宋元话本。 南北朝文学——作品选 从魏晋已经开始,历经南北朝,包含唐代前期,就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 这段文学,就是以五七言和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步入高潮,七古 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文学的 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就是最存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起了一系列其他 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至着核心的促进作用,以宫廷为中心构成文学集团。集团内 部的趋同性,并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出为另 一种风格,从而并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显著。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 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 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 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

最新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一

最新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课 后辅导练习九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书成换白鹅”故事的主人公是(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祖冲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C、颜真卿 D、柳公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大明历》 D、《水经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67年,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受到世界的尊重主要是因为他( ) A、复制失传的指南车 B、精确计算圆周率 C、著《水经注》 D、著《九章算术》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书桌上有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答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220年—5,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欢 迎参阅。 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 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⑷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 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 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 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 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 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 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南北朝文学——作品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 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 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 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 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 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 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 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魏晋南 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

(七年级历史教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七年级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记住祖冲之突出的科技成就; 2.记住《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3.记住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一、练习反馈:(3m)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各组由7、8、号二人上 台展示学习成果(各组单双号交叉批改,正组长批改黑板,副组长统分。) 1.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客观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 A、500多年 B、700多年 C、900多年 D、____年 3.《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C.抓紧农时适行耕作 D.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 4、右图(2)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着作,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5.东晋着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他的名作有《》和《》。 6.北朝时开凿的()和()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自学讨论 (10-12m)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任务较多时,由小组长分配任务,难点可以讨论。客观题可以统一答案,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最后小组内部小展示) 7.阅读下列材料: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回答:(1)引文出自《水经注》,其作者是谁? (2)这部着作有什么价值? (3)我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8.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着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着的一部农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请回答:(1)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2)他着的农书叫什么? (3)这部着作有何重要价值? (4)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23m)(先小组讨论再展示,然后准备大展示)每组由3-4号展示,1、 2号进行讲解,相互补充,大展示时所有同学注意聆听,任何人可以提问质疑,质疑多且恰当的多加分。科代表和教师点评,行政组长注意及时加分到各展示小组。 9.右图是“鱼”字的几种字体,请你把字体名称写出来除此以外,还有那些字体,并试着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我会识记南朝的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2.列举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和石刻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 学习难点:我会学习科学家和艺术家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预习案:(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1、祖冲之和圆周率(数学) 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少数点后7位的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 他比欧洲早年。 2、农学 我国现存内容最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时期_______著的一书。它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3、地理学 ________为我国古代的地理学专著《水经》作住,并汇成专著 4、书法 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是号称天下第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绘画 (1)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和《》,其特点: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6、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石窟和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最高成就。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我的疑问: ※探究案:(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列图表,探究课本内容

从科学家和艺术家成功路上的小故事,想一想,他们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检测案:(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德国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国的一位科学家在圆周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欧洲早() A.500多年B.700多年C.900多年D.1100年 2.下列科学家中,属于北魏人的是( ) ①祖冲之②贾思勰③郦道元④张衡⑤王羲之⑥顾恺之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⑥ D.②③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有() 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关系() A.经济繁荣 B.绘画艺术 C.佛教盛行 D.社会稳定 ※学后反思及感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学习目标 1.我会识记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王羲之,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2.我会学习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等科学家和艺术家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1.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少数点后7位的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我国现存内容最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时期_______著的_____一书。 3.________为我国古代的地理学专著《水经》作住,并汇成专著______ 4.____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是______ 5.北朝时,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最高成就的是___和____ 二、微笑合作,轻松过关 1.说一说祖冲之,王羲之等科学家和艺术家成功路上的小故事,想一想,他们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列图表,归纳课本内容 三、展示交流,分享成果 五、当堂训练 必做题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 ) A .《水经注》 B .《缀术》 C .《齐民要术》 D .《神灭论》 2.《水经注》是一部( ) A .数学著作 B .天文著作 C .综合性地理著作 D .农业著作 3.被后人尊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钟繇 C .王献之 D .王导 4.魏晋时期,汉字楷书,行书字体出现后即迅速流行,这主要是由于( ) A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C .其字体简单易写 D .文化教育的普及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鳴三声泪沾裳。”该诗句出自于()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B.郦道元的《水经注》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王羲之的《兰亭序》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有() ○1云冈石窟○2龙门石窟○3莫高窟○4麦积山石窟 A.○1○2○3○4 B.○1○2 C.○1○2○4 D.○3○4 选做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谁的什么艺术成就?后人对他有怎样的尊称?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人们对此作品有何美誉? 【学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1.复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2.描述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3.辨认“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4.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1.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以及 机 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2)圆周率: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 位数,比欧洲早1100 年。 想一想:除了圆周率这一重要贡献外,你还能列举一些祖冲之的成就吗? 祖冲之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等机械;还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2.《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书名朝代作者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我国现存第一部 内容完整的农书,也 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 著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 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 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 性地理著作 为汉朝的地理学专著《水经》作的 注 想一想:你认为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因为他们具有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王羲之和顾恺之 艺术家朝代主要风格代表作 王羲之东晋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 畅潇洒,楷书缜密端正 《兰亭序》 顾恺之东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想一想:王羲之为何被誉为“书圣”?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字写得特别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法承前启后,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关键人物。 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产生:石窟艺术属于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中国。 (2)代表作: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导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学习目标】: 我要记住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记住书法上的王羲之、绘画上的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通过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成就,提高我的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学习难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龙门和云冈石窟的雕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15分钟)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1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遵循白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著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请回答: (1)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他著的农书叫什么?

(2)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3)你能试着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吗? (4)你认为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梳理结构】(学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5分钟) 四、【课堂检测】:(学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8分钟) 1、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 A、500多年 B、700多年 C、900多年 D、1100年 2.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 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内容,寓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3、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 A、“天下第一行书” B、“天下第一隶书” C、“天下第一楷书” D、“天下第一草书” 4、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有() A、《兰亭序》和《洛神赋图》 B、《兰亭序》和《女史箴图》 C、《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D、《女史箴图》和《天王送子图》 5、下列艺术品与朝代的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兰亭序》----东晋 B、绘画作品《洛神赋图》----东晋 C、云冈石窟佛像----北朝 D、绘画作品《女史箴图》----东汉 6.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五、【课堂反思】(学法指导:把本节课中自己没能弄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写出来,课余拿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分钟)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你了解多少?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欢迎参阅。 1.文化艺术成就多样,各具特色 东晋的王羲之稀释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昌明,被后世喻为“书圣”;东晋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迷人,开朗传神,富于个性。 2.科技成就突出 例如圆周率的排序、《齐民要术》、《水经注》等。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佛教传至中国后快速发展,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饰演了关键角色,以至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也都贴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 4.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关键的文化成就,源自相同的民族,也彰显了相同民族的风格。 5.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相同时期,相同地域的文化,有著显著的区别。特别就是南北文化差异非常大,例如南北民歌风格的相同,外来佛教在南北的差距等。(南方重佛辨,北方轻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共同组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上,虽然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各族人民逐渐迈向和睦相处,发生了民族小融合。当时,步入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互相学习,不断融合。 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开发。 这一时期社会思想也异常活跃,各种学说并启,这就是继在战国“百家争鸣”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民主自由及多样化,有力的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 一、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 黄巾小武装起义使得东汉小帝国的崩溃,保护其封建制度专制统治者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很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证悟出,因而人的单一制人格和自觉精神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汉末至隋约年内,基本上处在长期对立割据一方(西晋统一至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岳麓版练习题第四十二篇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岳麓版练 习题第四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该作品是( )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素有“华夏民族的故乡”之称。暑假将至,小明计划到河南省旅游,他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工开物》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顾恺之——《洛神赋图》 C、祖冲之——圆周率 D、贾思勰——《大明历》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水经注》是一部记载( ) A、全国主要河流的专著 B、全国主要河流发源地的专著 C、江河流经地区地理情况的著作 D、江河流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情况的著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一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岳麓版 习题精选九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在一次智力问答比赛上,主持人请大家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小明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王羲之 B、欧阳修 C、柳公权 D、颜真卿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 ) A、西晋、顾恺之 B、东晋、王羲之 C、西晋、王羲之 D、东晋、顾恺之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继承了各种书体的优点。观察图4,以下评价最能体现图中王羲之书法特点的是( ) A、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B、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C、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刚柔兼备,气势恢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 ) ①王羲之②阎立本③杜甫④李白⑤吴道子⑥柳公权 A、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艺术是( )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是(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课后辅导练习八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 艺术课后辅导练习八十八 第1题【单选题】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省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朝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位于河南洛阳的石窟艺术宝库是(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明前不久刚参观了碣石山,激发起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他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的山川、城镇、物产等情况,你可以建议他阅读哪部书?(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水经注》 D、《梦溪笔谈》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C、《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D、《齐民要术》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水经注》的作者是 A、裴秀 B、郦道元 C、祖冲之 D、刘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存在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圆周率 B、王羲之——《兰亭序》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云冈石窟——道教艺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答案】: 【解析】: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达标检测

第四单元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一、选择题 1.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算机,可是在1 500年前的南朝,有人曾获“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的佳话,你认为他是( ) A.刘裕 B.刘徽 C.陈景润 D.祖冲之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这些天文学成就之所以以“祖冲之”的名字来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他在哪一方面做出的贡献 ( ) A.数学领域 B.建筑领域 C.医学领域 D.文学领域 3.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中得到启发的,不少人认为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它的作者生活于 ( ) A.东晋 B.北魏 C.西晋 D.南朝 4.我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世界最优良的杂交水稻,他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最早介绍杂交育种技术的书籍是 (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史记》 D.《水经注》 5.三峡游已成为时下的一条旅游热线。以下古代著作中,对三峡两岸的景物作了生动描写的是( ) 6.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事迹。这位“书圣”是( ) A.祖冲之 B.顾恺之 C.王羲之 D.郦道元 7.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

誉,它是( )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8.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 10.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 (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河南省 二、非选择题 11.资料归类,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对《齐民要术》、《水经注》很感兴趣,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帮忙归类。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 C.虚心枣,实小无核,一名无核枣,以枝移接再接者尤胜。 D.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所眺。 E.(白杨树)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F.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京之旧池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 (1)资料归类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达标检测 岳麓版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达标 检测岳麓版 一、选择题 1.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算机,可是在1 500年前的南朝,有人曾获“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的佳话,你认为他是( ) A.刘裕 B.刘徽 C.陈景润 D.祖冲之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这些天文学成就之所以以“祖冲之”的名字来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他在哪一方面做出的贡献 ( ) A.数学领域 B.建筑领域 C.医学领域 D.文学领域 3.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中得到启发的,不少人认为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它的作者生活于 ( ) A.东晋 B.北魏 C.西晋 D.南朝 4.我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世界最优良的杂交水稻,他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最早介绍杂交育种技术的书籍是 (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史记》 D.《水经注》 5.三峡游已成为时下的一条旅游热线。以下古代著作中,对三峡两岸的景物作了生动描写的是( ) 6.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事迹。这位“书圣”是( ) A.祖冲之 B.顾恺之 C.王羲之 D.郦道元

7.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8.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 10.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 (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河南省 二、非选择题 11.资料归类,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对《齐民要术》、《水经注》很感兴趣,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帮忙归类。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 C.虚心枣,实小无核,一名无核枣,以枝移接再接者尤胜。 D.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所眺。 E.(白杨树)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F.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京之旧池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范文5篇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贡献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 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著《齐民要术》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 415927之间。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 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 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精选10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篇1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二 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 成就: (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缀术》 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 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称誉:书圣 五、绘画:顾恺之(东晋) 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2、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3、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山水画开始形成。 六、雕塑——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