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53.20 KB
- 文档页数:22
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岗位风险辨识工作是企业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
岗位风险辨识工作旨在识别和评估各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份岗位风险辨识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岗位风险辨识,全面了解岗位风险状况,减少事故和损失,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
2. 原则:科学、客观、全面、实用。
二、组织架构1. 领导班子:负责岗位风险辨识工作的决策和指导,确定风险辨识目标和重点。
2.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协调各岗位参与风险辨识。
3. 岗位负责人:负责本岗位的风险辨识工作,承担岗位风险管理的责任。
三、方法和步骤1. 制定风险辨识计划: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风险辨识的时间、范围、方法和工作重点等内容。
2. 收集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拜访员工等方式,收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信息。
3. 识别风险源:在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识别出各岗位存在的风险源,包括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人因风险等。
4.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估各岗位风险的等级,确定高风险岗位和重点防控对象。
5. 分析风险原因:对高风险岗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风险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6.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明确责任和权限。
7. 实施风险管理:按照制定的策略和措施,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预防和监督控制等。
8. 监督和改进:定期检查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
四、沟通和培训1. 沟通:及时向岗位负责人和员工通报风险辨识结果和风险管理措施,征求意见和建议,增强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2. 培训:根据岗位的风险特点,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1. 概述岗位风险辨识工作是为了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岗位上存在的潜在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岗位风险辨识工作的目标、方法和流程,确保风险辨识工作的高效和可持续性。
2. 目标岗位风险辨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确定岗位上潜在的风险因素;- 评估和定量化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促进员工对风险认知的提升;- 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3. 方法3.1 岗位分析进行岗位分析是岗位风险辨识的第一步。
通过详细了解岗位的职责、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所涉及的设备、物质等因素,可以全面掌握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3.2 风险识别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来识别岗位上的潜在风险。
将风险分为人员、设备和环境三个方面,全面而细致地辨识风险。
3.3 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等评估工具来定量化风险,以便后续的控制措施制定和优先级排序。
3.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措施和应急措施两类,确保岗位上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3.5 风险监测和调整岗位风险辨识工作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调整,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
监测过程可以包括定期检查、员工反馈、风险回顾等,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4. 工作流程4.1 前期准备明确风险辨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安排,组建专门的岗位风险辨识团队,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4.2 岗位分析和风险识别进行岗位分析,全面了解岗位上的职责、环境和工作流程等因素。
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使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风险识别。
4.3 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可使用风险矩阵等工具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4.4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一、概述:为了保障某有限公司的安全运营,减少潜在风险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提高公司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特制定本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1. 辨识出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评估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程度;2.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降低风险影响程度;3.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三、方法:1. 辨识风险:通过以下方式辨识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 岗位风险辨识:对各个岗位的风险进行辨识,包括物理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 流程风险辨识:对各个流程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辨识,包括安全隐患、数据泄露等;- 外部环境风险辨识:对公司外部环境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辨识,包括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等。
通过评估各个风险对公司运营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优先级,并制定应对措施。
3.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根据评估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加强岗位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完善公司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标准操作;- 引入安全监测设备,及时监控公司内外安全状况;- 加强对关键岗位和流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风险管理,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建立健全的风险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四、责任分工:1. 安全部门:负责整体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负责安全培训与演练的组织与实施;负责对风险管控措施的监督与落实。
配合安全部门完成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严格按照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工作操作;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与演练。
3. 全体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与演练,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技能。
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和意图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其目的在于:1、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之后,组织对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2、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而显著的联系,为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3、更好地履行组织的基本法律义务;4、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组织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5、使仍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确定其当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二、理解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本要素: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主动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开端,它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建立了明确而显著的联系。
一、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风险辨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全面识别公司各岗位、各环节、各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
2. 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安全风险辨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识能力。
(1)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2)培训内容:安全风险辨识的基本方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
(3)培训时间:每月开展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为半天。
2. 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1)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参与。
(2)针对公司各岗位、各环节、各设备设施,开展全面、深入的安全风险辨识。
(3)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明确风险等级、风险描述、风险影响等。
(4)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
3. 安全风险辨识成果应用。
(1)将安全风险辨识成果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2)对存在高风险的岗位和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和监管,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对安全风险辨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1季度:完成安全风险辨识培训,组织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小组。
2. 第2季度: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
3. 第3季度:对安全风险辨识成果进行总结,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 第4季度:对安全风险辨识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风险辨识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识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3. 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确保安全风险辨识工作顺利实施。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实施指南一、岗位安全风险辨识1.确定岗位首先需要明确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岗位。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岗位进行辨识。
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该岗位所需的各类资料和信息,包括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相关法律法规等。
这些资料和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岗位的特点和面临的安全风险。
3.识别潜在的危险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分析岗位所面临的各种危险和潜在风险。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故和日常工作中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识别。
4.评估风险程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通常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估。
5.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安全设施的改进、操作规程的修订、员工培训的加强等。
确保岗位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二、岗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1.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制定适合的风险分级标准。
一般可将风险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划定。
2.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分级标准,对各个岗位的风险进行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确定每个岗位所处的风险等级。
3.制定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低风险岗位,可以采取常规的经验性措施,如完善操作规程、强化培训等;对于中风险岗位,需要加强监督和控制,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对于高风险岗位,需要采用最严格的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4.实施和监督将制定的管控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建立相应的安全巡查和管理制度,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结: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个岗位的详细分析和评估,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出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通过具体的实施和监督,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和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简易版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简易版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20xx年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乌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杜林祥副组长:张华樊永刚成员:郝贵宝白云飞王海风董浩王文斌吴斌贺建东李键井振泉南磊赵斌活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联系人南磊:二、基本方法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所列二十种至害方式的产生原因来进行,与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至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019年度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高新区安委办45号文件确定的工作步骤要求,我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现制定以下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勇副组长:胡骐赵雷成员:安艳辉刘立军王洪升曹铁良李克锋活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科二、基本方法: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与我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伤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辆碰撞、轧伤)等。
管理人员应以所在岗位进行风险辨识,操作人员应以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辨识。
三、工作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对辨识活动的方法、时间安排等进行统一部署。
各科室、车间依据公司统一要求,广泛发动全员,组织全员参与风险辨识活动。
各部室、车间按照实施方案,逐级开展风险辨识活动。
填写工作项目风险辨识表),由各部室(车间)汇总上报。
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车间风险辨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各部室、车间上报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各部室、车间要高度重视此次风险辨识活动,科室、车间主管领导亲自抓,确保人人参与,不留死角。
公司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基层车间、岗位职工辨识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辨识出各岗位及设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公司风险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衡水通途工程制品有限公司安全委员会2019年10月15日岗位风险辨识表。
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2013年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乌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杜林祥副组长:华樊永刚成员:郝贵宝白云飞王海风董浩王文斌吴斌贺建东键井振泉南磊斌活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联系人南磊:二、基本方法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所列二十种至害方式的产生原因来进行,与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至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安全管理文档之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开展背景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公司制定了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公司的岗位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对高风险和中高风险的岗位进行风险控制和改进,提高岗位安全性能和员工的安全工作环境。
二、活动目的
1. 评估风险:对全公司的岗位进行评估,了解各个岗位的风险程度,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 风险控制:对高风险和中高风险的岗位进行安全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活动内容
1. 制定岗位风险辨识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岗位风险辨识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2. 开展风险辨识活动:根据方案,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对公司所有岗位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
3. 建立岗位风险档案:将辨识结果纳入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确保问题清晰明了、易于查阅。
4. 制定岗位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辨识结果,对高风险和中高风险的岗位进行详细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5. 安全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四、活动计划
1. 时间安排:本次活动计划于 X 年 X 月 X 日至 X 年 X 月X 日开展。
2. 活动人员:本次活动由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参与人数不超过 X 人。
3. 活动方案:制定岗位风险辨识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进行岗位风险辨识活动,根据结果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2897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岗位风险辨识工作实施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目的和意图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其目的在于:1、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之后,组织对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2、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而显著的联系,为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3、更好地履行组织的基本法律义务;4、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组织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5、使仍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确定其当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二、理解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本要素: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主动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开端,它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建立了明确而显著的联系。
2、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属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预定时间和周期可由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确定。
2.2、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拟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必需考虑至少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另外,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也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结果可作为识别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依据。
2.3、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需考虑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结果,即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效果。
2.4、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和策划必需考虑组织内潜在的紧急情况,为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重要依据。
2.5、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所有其他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
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总体认识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包括以下三个过程:3.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组织在识别危险源时,除考虑组织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外,还需考虑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
组织内存在危险源的地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②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③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④工作场所内本组织的内部设施,如:组织内部的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质等;⑤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所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究竟哪些是组织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可以根据其现在和有关过去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或)服务相关的输入和输出而确定。
另外,在具体确定哪些为组织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时,组织还可以从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素中获得线索。
正是因为危险源影响职业健康和安全,所以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才对其加以规定和限制,反过来说,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规定和限制的设备、物质、活动等,就可能是组织必须加以重视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2、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就是确定危险源属于哪类危险源、有何特性、带来何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等。
值得注意的是:①组织需确保危险源辨识具有主动性、前瞻性,而不是等到已经产生了事件或事故时再确定危险源;②组织及其内部的每个人员应以全新的眼光和怀疑的态度对待危险源,因为过于接近危险源的人员可能会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或者他们心存侥幸,认为尚无人员受到伤害而视风险微不足道。
4、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危险源给组织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风险评价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各不相同,有的行业可能只需简单的定量评价就可以了,而有的行业可能需要包含大量文件的复杂定量分析。
究竟选择何种风险评价方法,组织应根据其需要和工作场所的具体状况而确定。
一般来说,组织没有必要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而采用简单的主观评价方法就足够了,至于复杂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通常仅在风险控制失败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场合才需要。
不管采用何种风险评价方法,都需确保风险评价的结果符合组织的具体实际情况,并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级,确定哪些风险可容许和哪些风险不可容许,而且还需识别出哪些风险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
5、风险控制5.1、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
在确定风险控制方案时,组织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不可容许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容许程度;--对于可容许风险,需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不断监视,以防其风险变大以致超出可容许的范围;--对于已识别出的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的不可容许风险,组织应将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输入信息;--风险控制措施应与组织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应;--即使组织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已经涵盖了所考虑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在进行策划时,组织还要考虑这些风险控制措施的实际控制程度;--风险控制的结果应为一个按优先顺序排列的建议清单以及保持或改进控制的措施清单。
三、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原则--组织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的话);◆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组织需考虑尽可能对全部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健康危害、人工搬运和机械危害等进行单个评价。
如果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单个的评价,那么,对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将更加困难,而且单个的评价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作为一项主动性活动而不是被动性活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应在引入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也就是说,任何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如:采用新工艺、采用新的原材料、新建厂区等)在引入之前,必需先考虑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然后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考虑风险控制,最后再引入这些活动或程序;◆组织应在新的或转岗的员工上岗之前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识别的培训需求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由于现代社会中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样也不断发展变化。
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出有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发生变化,例如;新控制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原有危险源的复杂控制方法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和更有效;新的危险源知识可能会使更多的危险源得到发现;新的风险评价方法可能会使风险评价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和更为有效。
为此,组织需密切关注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一旦需要和适宜,就可引入这些新知识和技术,并重新评估所有已进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甚至有的可能需要重新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法规不断涌现,原有的法规经修订可能要求更高、更严格,有的法规可能会被废止,因此,组织需不断地关注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发展状况,使组织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不断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例如:组织的可容许风险水平可能会因为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变得更高更严格也需要调整。
◆已识别的任何必要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应在危险情况发生之前得到实施,而不是在危险情况发生之后作为事故处理的补救措施而实施;◆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并在新发展、新活动或改造活动引入之前以及在采用新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知识和技术之前在和实施新的或变化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之前,将这些文件、资料记录予以扩充以函盖这些活动。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需要组织内每个员工的共同参与。
组织内的每个人都应为与其相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而尽力,积极配合执行这三个过程的人员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共同努力,才能使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真正取得成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内工作场所的状况、性质、危险源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等因素。
对于危险源很有限的小组织来说,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必须进行复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活动。
--系统化的程序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组织需建立以下形成文件的程序:◆危险源辨识;◆与已识别的危险源有关的风险确定;◆与每个危险源有关的风险水平的表示,无论其是否为可容许风险;◆监视和控制风险的措施的描述或参考资料,尤其是不可容许的风险;◆如可行,有关降低已识别的风险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措施,以及降低过程中监视其进展的任何跟踪活动;◆实施控制措施的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识别;◆作为体系运行控制要素的一部分,宜详细描述必要的控制措施;◆上述各程序所产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