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护理【最新版】
- 格式:pptx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8
食管癌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同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护士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
(3)营养状况的评估:评估病人进食情况,术前应尽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2、护理要点(1)专科检查:X 线片、CT 片、各项血液化验检查、胃镜检查、钡餐、食管造影等。
(2)营养支持:食管癌病人进食困难,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前给予病人食用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输血或血浆、白蛋白等给予纠正。
(3)皮肤准备:术前1d 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
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
(4)心理护理:认真术前宣教;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给病人建立信心。
二、术后护理同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的评估: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并准确记录,帮助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的评估:观察伤口的位置、敷料包扎固定及渗血情况。
(3)引流的评估: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和胃管的颜色、性质、量。
引流管的固定情况和位置。
(4)呼吸道的评估:由于颈、胸或上腹部伤口疼痛,或胃管拉至胸腔使肺压缩,病人数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浅快。
2、护理要点(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2~3h内,每15min测生命体征一次,平稳后可改为30~60min测量一次。
术后24~36h内,血压常会有波动现象,需密切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
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局部紫绀及皮温低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良。
(2)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整洁,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予以换药。
(3)引流管的护理: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4)胃管护理:①保证通畅,定时冲洗,持续减压7天左右,至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
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如有大量鲜血或血性液体引出,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应考虑吻合后出血,需立即通知医生。
食管癌护理目标及措施……[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加强营养;3.减少或不发生术后并发症;4.学会有效的进食方法。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日益消瘦,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同时对手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
因此,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建立充分信赖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认识到手术是彻底的治疗方法,使其乐于接受手术。
2.加强营养尚能进食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及热量。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输血或血浆蛋白给予纠正。
3.胃肠道准备①注意口腔卫生;②术前安置胃管和十二指肠滴液管;③术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术前晚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④拟行结肠代食管者,术前须按结肠手术准备护理,见大肠癌术前准备。
4.术前练习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活动。
二、术后护理除观察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外,还应: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胃肠减压管应保留3~5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
注意胃管连接准确,固定牢靠,防止脱出,引流通畅。
2.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质胸腔引流液如发现有异常出血、混浊液、食物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应采取相应措施,明确诊断,予以处理。
如无异常,术后1~3天拨除引流管。
3.严格控制饮食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
禁食期间,每日由静脉补液。
安放十二指肠滴液管者,可于手术后第2日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减少输液量。
手术后第5日,如病情无特殊变化,可经口进食牛奶,每次60ml,每2hl次,间隔期间可给等量开水,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日增量。
术后第10~12日改无渣半流质饮食,但应注意防止进食过快及过量。
食管癌护理常规【疾病护理】1. 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予舒适体位,保证病人得到足够的休息。
2. 在疾病早期提供适宜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提供清洁、干净的环境,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增进食欲。
对进食自理缺陷的病人,帮助或协助其进食。
进食极度困难者,多采取静脉补充营养,嘱病人多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
监测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指标。
3. 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赖。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其表达自己的情绪。
平时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听取其倾诉,并表示理解,同时注意维护病人的自尊。
4. 观察病人有无进行性吞咽困难、呕吐、体重减轻、声音嘶哑,胸痛、胸腹水、膈神经麻痹等症状,无法进食时遵医嘱静脉或肠外营养支持;5. 如有呕吐应立即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并及时清理床旁血迹,倾倒呕吐物或排泄物,大出血时暂给予禁食。
观察呕血、黑便的性质、颜色、量及出血的时间,监测生命体征。
遵医嘱给予抑酸剂和止血剂。
6、遵医嘱按癌症病人三级止痛原则给予止痛;7、行化学治疗者,按化疗护理常规执行;8、行放射治疗者,按放疗护理常规执行;【健康指导】1. 提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少进咸菜、腌制食品。
2. 有癌前病变者,应定期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3.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态度、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4. 坚持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做好口腔、皮肤黏膜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5. 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常规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发病率以河南省最高,此外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均为高发区。
【病因】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与种族、地理、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营养状况、慢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等有一定关系。
1化学因素如长期进食亚硝胺含量较高的食物。
2.生物因素如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形成。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铝、铁、锌、氟、硒等在粮食、蔬菜、饮水中含量偏低。
4.缺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食管癌高发区的一个共同特点。
5.其他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如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踽齿等对局部黏膜的慢性刺激引起癌变。
6.遗传易感因素据统计,在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者达27%~61%°【病理】临床上食管的解剖分段多分为:①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②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度的上一半;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度的下一半。
通常将食管腹段也包括在胸下段内。
食管癌以胸中段较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
按病理形态,食管癌可分为四型:①髓质型:食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外扩展,癌肿的上下缘呈坡状隆起,多数累及食管周径的全部或大部分。
②蕈伞型: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起。
③溃疡型:瘤体的黏膜面呈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
④缩窄型(即硬化型)瘤体部位形成明显的环状狭窄,累及食管全周,较早出现梗阻症状。
扩散及转移:癌肿最先向黏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易穿过疏松的外膜侵入邻近器官。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食管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
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食管癌;综合护理干预;围手术期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早期食管癌的根治术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1]。
因此,做好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6.42±4.74)岁,男14例,女6例;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食管中段癌12例,食管下段癌5例。
对照组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31±4.92),男13例,女7例;其中食管上段癌4例,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下段癌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术后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入院后对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合理用药、劝其戒烟戒酒。
对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控制血压,纠正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3]。
食道癌患者的日常护理
专家指出食道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一定的关系,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影响。
那么食道癌患者日常护理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饮食护理:
重视饮食调护,治疗期间应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应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保证营养;治疗间歇阶段则宜多给具有补血、养血、补气作用的食品,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心理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抑郁、颓丧等心理,耐心做好治疗解释工作。
如有脱发者,可配置发套,病情允许情况下,可以组织患者散步及娱乐活动,尽量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三、药物护理:
食道癌患者应该配合一定药物治疗,可通过服用灰树花D阻分(D组分)来控制病情,与常规治疗协同作用,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抗体内癌细胞。
食管癌护理常规【概述】是常见的消化道癌肿。
【常见护理诊断I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引起机体代谢增加、手术创伤有关。
2、体液不足:与吞咽困难、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3、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肺炎、肺不张、吻合口喽、乳糜胸等。
【护理目标】1、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2、病人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3、病人自述焦虑减轻,表现为情绪稳定。
4、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给予心理护理。
加强沟通,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2、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能进食者,指导病人合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若病人仅能进食流质而营养状况较差者,可补充液体、电解质或提供肠内、肠外营养。
3、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指导病人有效咳痰,行腹式呼吸训练,戒烟。
(二)术后护理1、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
2、饮食护理术后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需禁饮禁食3~40,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营养。
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若无呼吸困难、胸内剧痛、患侧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口瘦的症状时,可开始进食。
先试饮少量水,术后5~6日可给全清流质,每2小时给IOOm1,每日6次。
术后3周后病人若无特殊不适可进普食。
3、呼吸道护理:密切观察呼吸形态,频率与节律,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术后第1日每1~2小时鼓励病人深呼吸、吹气球促使肺膨胀,胸腔闭式引流者,注意维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量、性状并记录。
4、胃肠减压的护理:术后3〜4日持续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并准确记录,若引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应考虑吻合口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5、维持各引流管通畅。
6、预防并发症。
【健康教育】1、疾病预防:避免接触癌变因素,积极治疗食管上皮增生,避免过烫,过硬饮食,高发区做普查和筛检。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1.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中胸段,多表现为鳞状上皮癌,其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2.食管癌早期表现症状多不明显,偶有哽噎感或异物感;中、晚期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3.食管纤维内镜检查是食管癌确诊的检查手段;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可用于筛查早期食管癌;CT和MRI可显示食管癌有无向腔外扩展、淋巴转移。
4.食管癌术前消化道准备:术前3天开始饮食准备;手术日晨放置胃管,通过梗阻部位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
5.食管癌术前特殊准备:对于食管梗阻的患者,术前3天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食管,以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肠代食管患者,术前3~5天口服肠道抗生素,如甲硝唑或新霉素等。
6.食管癌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
7.食管癌术后3~4天内严格禁饮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
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第3周可进普食。
8.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5~10天。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寒战、高热、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气积液等。
食管癌的术后护理(一)食管癌占人体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手术根治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术后护理也是手术成败的重要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心理护理首先要减轻或消除手术给病人带来的心理负担,关心病人的饮食、睡眠和思想情况,进行耐心解释和劝导消除恐惧心理。
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如疼痛、胸闷、进食后不适等,针对不同问题,做好解释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绝对忌烟。
2术后护理(一般护理)(1)病人回病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完全清醒后血压平稳应改为斜坡卧位或半卧位,以利引流。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12小时后如血压平稳改为每小时测量1次,以后酌性延长测定间隔时间。
间断给予氧气吸入,有条件可连接监护仪进行随时监测,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应达到90%以上。
(3)接好各种治疗管道并妥善固定,检查是否通畅。
食管癌术后通常放置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导尿管;深静脉留置管。
要随时检查各管是否通畅防止滑脱。
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及出入液量。
3闭式引流、胃减压护理闭式引流和胃肠减压是食管癌术后重要的治疗措施。
正确的使用和良好的护理有利于肺的复张,避免肺不张、液气胸、脓胸、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3.1闭式引流(1)防止管道漏气,严防引流管脱落,各连接处可用橡皮膏粘牢。
(2)随时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每小时挤捏管道1次。
(3)观察并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
术后24小时引流液多为血性,24小时后减少或无血。
若血性液逐渐增多应考虑有胸内活动性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做必要处理。
(4)术后48-72小时后引流标记不移动且无液引出,经X线拍片证实肺已复张、胸腔无液气后,协助医生拔除引流管。
3.2胃肠减压要随时保持通畅经常挤捏管道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固定鼻部的胶布应每天更换1次,一旦脱出切不可盲目置入。
食管癌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术前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心理、营养、口腔卫生、呼吸功能储备。
2.评估患者有无吞咽困难、呕吐。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3.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4.术后评估有无吻合口瘘、出血、乳糜胸、感染等并发症。
5.注意观察腹部体征。
(二)护理要点
1.做好心理护理。
2.术前锻炼有效咳痰和腹式深呼吸。
3.胃肠道准备,术前三日改流质饮食,术前一日禁食,手术当日给予置鼻胃管。
4.术后第一日,每1-2小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对于痰多、咳痰无力的患者应行鼻导管深部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吸痰。
5.遵医嘱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
6.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7.饮食及营养补充:术后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可遵医嘱开始进食,从全流开始,逐渐过度到半流、软食;术后三周如无特殊不适可进普食。
8.结肠代食道术后的护理:保持置入结肠内的减压管通畅。
如从减压管内吸出大量血性液或呕吐大量咖啡样液,伴全身中毒症状,应
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三)指导要点
1.劝导患者坚持戒烟酒。
注意口腔卫生。
2.注意营养和饮食的调整。
3.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4.遵医嘱按时服药。
5.若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等不适及时来院就医。
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