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张图让你告别拖延症
- 格式:doc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7
克服拖延的10个方法拖延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时常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我们会想要完成任务,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
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进度,还会带来一些非常消极的影响。
所以,克服拖延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0种克服拖延的方法:1、定期制定计划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克服拖延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将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并制定一个时间表。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并确保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2、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在处理任务时,我们应该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够运用最好的精力和资源去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不会被琐碎的事情所干扰。
3、对拖延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拖延过程来找到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缺乏动力、缺乏信心、对任务的恐惧或缺乏规划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
4、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人们的工作效率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
一些人可能觉得夜晚更加兴奋、专注,一些人则会在清晨非常清醒。
精力的最佳时间不同,但是我们应该为自己找到最佳时间,并严格遵守。
5、让自己更容易开始这是另一个有效的克服拖延的方法。
如果我们停在了一个任务上,开始一个新的看上去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加一些小步骤,让自己更容易开始。
比如说,我们可以开始写一些小笔记,让自己进入状态。
6、给自己设定限制有些人很容易就陷入社交媒体或者电子游戏中。
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软件程序,比如学术网站,从而让自己无法同时浏览其他的网站。
7、让目标可达性更高如果我们设定的任务看起来非常大,那么我们可能会因为任务过于复杂而放弃。
所以,我们应该将大任务分解成一些小任务。
这些小任务看起来更可行,并可以非常有效地查看完成状况,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
8、寻找支持我们可以寻找其他人的支持。
我们的朋友、家人或同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帮助,或者聆听我们的困难。
只需要四步!思维导图帮你战胜拖延症!什么是拖延症?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我们首先来看一张关于拖延症的信息图: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大家肆意浪费的。
在欧美时间管理已经非常发达,对于拖延症的解决方法也比较科学。
今天小编将向大家介绍如何用思维导图战胜拖延症!一生80年,能真正充分利用的时间只有9.5年把人的一生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有效时间(包括学习、工作和发明创造)给切割了出来——原来,如果一个人活80岁,他真正能够利用的时间才9.5年啊!不擅长管理时间的人拖延容易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拖延症~▲这是一个拖延的典型场景办法第一步分析拖延原因,找到自己的弱点我们用如下思维导图来解决拖延症问题。
把想要解决的核心主题放在最中间,比如我们要解决拖延症,然后找到造成拖延的原因,写在外面的圆环上,能让我们能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比起圆圈图,多重流程图(Multi flow map)能帮助我们分析因果关系,下图左边是原因,右边是结果:第二步针对自己的弱点,逐个击破列举出造成拖延的原因之后,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原因了。
第三步24小时全观察了解自己的弱点后,我们下一步系统理清这24小时是怎么花掉的。
选定某一天,把每一个小时都是如何使用填在表格中,就像流水账一样,这样可以学会观察时间都去哪了。
第四步按照优先法则做TO-DO-LIST找到自己使用时间的规律之后,就可以改造时间大作战啦!先制定符合观察规律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判断之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比如下面这张图,把筛选过后的所有事项作了先后排列。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比较科学的处理时间啦。
拖延症的问题,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一部分解决。
如何用思维导图来解决拖延症人为什么会拖延,原因有很多,今天咱们拿思维导图来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同时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之后,当你意识到自己针对某件事情又开始拖延时,就可以画张思维导图,解决拖延。
比如,现在领导让你写一个项目进度的报告给他,拿到这个任务后经常是不会马上去执行,而是想先放一放吧,一会儿再做。
有了这个想法的时候,请大家拿出一张纸,通过六个步骤来画下思维导图,完成后看你还会不会想拖延。
先在纸张的中心位置画中心主题,中心主题就是把这个任务写下来,越具体越好。
不要只写“项目进度报告”,而要说明是什么项目的报告。
从中心主题上引出一个分支,分支上关键字为“失败”,围绕这个任务失败后对你的影响来展开。
拖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总觉得早做完晚做完对自己来说都一样,没有急迫感。
那就来想想这件事情做不好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吧。
任务完成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要么是到时间没有完成,要么是在最后时间段内完成了,两种情况就画两个分支,接下来再细想具体影响。
项目进度报告拖延了,没有按时完成,会有什么影响?领导肯定会批评你,因为你影响到了他后面的决策。
这样让领导觉得你没有责任心,会影响到后续的升职加薪。
一直拖着,快到时间了才匆匆忙忙的完成。
这样的质量并不能保证,那就面临打回来重新写,需要加班加点了,浪费了很多时间。
注意,这里只分析任务失败的情况,不要去列做好后的情况。
再画一个分支,来明确一下任务质量要求是什么。
产生拖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追求完美,总想把这个东西做好。
面对一个任务,不是直接开始做,而是要先把这个计划想得多么完美,开头要多么好才弄,结果一直卡在了开头部分。
所以,来明确一下质量要求,搞明白有些事是不需要那么完美的。
这个项目进度报告是给领导看的,而且领导对这个项目已经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所以不需要你在开头再写一些项目的背景,项目目标和项目说明等等,直接列出当前进度即可。
而且领导最关心的是现在的进度有没有延后,具体遇到了哪些风险。
漫画图解“拖延症”:我们都要警惕及时行乐的猴子麦拖延症,是脑子里行乐的猴子在作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Do It Now Ingrid Michaelson - Human AgainTim Burtan《你有拖延症吗?》,时长10’00”以下是演讲正文图解:读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政府专业。
也就是说,我需要写很多很多论文。
一般的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他们一般会这样安排:你看,开头可能会慢一点,不过第一周做这些也就够了,后期再一点点地增加,最后慢慢完成,这很合理。
我也想这么做,所以也是这样计划的,我做了完美的安排。
但后面论文的任务慢慢地堆起来,我就只能这样了:直到我长达90页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理应花一年的时间来做。
我也知道写这样的论文,用我之前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个项目太大了。
所以我定了计划,决定按这样的方式工作:开头我会轻松一点,中期任务逐渐增加,最后再全力冲刺一下——整体就是这种阶梯式安排。
一层一层地走楼梯能有多难?没什么大不了,对吧?然后好笑的事发生了,头几个月,时光匆匆,我都没来得及动工,所以我明智地调整了计划:然后,中间的几个月也过去了,我还是一个字也没动,所以就变成这样了:然后2个月变成了1个月,1个月变成了2个星期:有一天我醒来,发现离截止日期只有3天了: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在接下来的72个小时里,连续通宵两个晚上赶出了一篇90页的论文。
人是不应该连续通宵两个晚上的。
90页赶出来之后,我飞速地冲过校园,像电影中的特定慢镜头一样,恰好在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刻交上。
我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但一周后,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学校打来的。
他们说:“你是Tim Urban吗?”我说:“是。
”他们说:“我们要说一说你的毕业论文。
”我说:“好吧。
”他们说:“这是我们见过最棒的论文。
”怎么可能?!论文非常非常的差劲。
我只是想享受一秒钟你们的崇拜,想听你们说:“这老兄太厉害了!”我的行为方式总让身边的非拖延症患者感到不能理解。
精心整理26张图让你告别拖延症不论你如何富有,你都赚不到更多的时间,你也回不到过去。
没有那么多的假如,只有指针滴答的时光飞逝和你应该好好把握的现在。
1、时间常有,时间优先。
2、时间总会有的。
每天只计划4~5小时真正的工作。
3、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
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12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4、重视你的时间,并使其值得重视。
你的时间值1000美元/小时,你得动起来。
5、不要多任务,这只会消耗注意力;保持专注,一心一用。
6、养成工作习惯,并持之以恒,你的身体会适应的。
7、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总是非常专注并且有效率。
8、进入工作状态的最佳方式就是工作,从小任务开始做起,让工作运转起来。
9、迭代工作,期待完美收工会令人窒息。
“做完事情,要胜于完美收工。
”Facebook办公室墙壁上贴的箴言。
动手做,胜过任何完美的想象。
10、工作时间越长,并不等于效率越高。
11、按重要性工作,提高效率。
12、有会议就尽早安排,用于准备会议的时间往往都浪费掉了。
13、把会议和沟通(邮件或电话)结合,创造不间断工作时间。
一个小会,也会毁了一个下午,因为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过小的时间段,以至于啥也干不成。
PS:当看到一个程序员冥思苦想时,不要过去打扰,甚至一句问候都是多余的。
14、一整天保持相同的工作环境。
在项目/客户之间切换,会效率低。
15、工作—放松—工作=高效(番茄工作法)—拖延症—高效16、把不切实际的任务分割成合理的小任务。
只要每天都完成小任务,你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大目标了。
17、从来没有两个任务会有相同的优先级,总会有个更重要,仔细考虑代办事情列表。
18、必须清楚白天必须完成的那件事,是什么。
“Onlyeverworkonthethingthatwillhavethebiggestimpact”只去做那件有着最大影响的事情。
——JasonCohen精心整理19、把任务按时间分段,就能感觉它快被搞定了。
马克·扎克伯格的26张PPT,让你学会时间管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亲自做了26张PPT,总结的时间管理法,帮助我们有效管理时间。
1.“时间一直都有,就看你如何清晰规划。
”2、“每天只给自己安排4到5小时的工作。
”——别把一天安排得太满。
3、“有时候你可能一整天什么也没干,有时候你能不间断连续工作12小时,这都很正常。
”——在状态的时候多工作,不在状态就多休息。
4、“你的时间价值一小时1000美元,你做的事情可要对得起这么高昂的代价。
”——尊重时间,时间才会尊重你。
5、“一心二用看起来不错,但是一心一意才你才能按时下班回家。
”——别三心二意啦,那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效率低下。
6、“建立一套工作程序并且严格遵守,相信我,你会适应的。
”7、“在限定的时间内,我们才会更加专注和高效。
”8、“要做项目就得先开始工作。
从小任务做起,你会发现整个大项目的完成并非遥不可及。
”9、“开始去做总比完美的构想强多了。
”——工作,工作,再工作。
想法再好也始终是泡影。
10、“时间投入与实际产出并不成正比,把自我约束当成提高效率的法宝。
”11、“把思考和执行分成两步走,你会想得更好,做得更快。
”——把任务归类细分可以提高效率。
12、“在一天的早些时候组织开会。
对一件大事的等待会导致时间浪费。
”13、“一个会议可能会占据一整个下午的宝贵时光,不如把它分成两部分,每部分都不会像一个整个冗长的会议那么让人头疼,效率低下。
”——不妨用小组会议和远程交流(电话或邮件)来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
14、“让一天里做的事情上下连接。
在做项目和接待客户之间转换会导致低效。
”15、“工作的时候不拖延,拖延的时候不工作(番茄工作法)。
”16、“把一整个项目分成一件件适度的小任务。
一个宏伟的目标只能从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做起,这样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近。
”17、“没有两件事有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明确事情的优先级,对将要去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10个方法帮你改掉拖延症1、列任务清单你要把所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列在纸上。
然后你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了,当你将完成的任务从清单上划掉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一定会激励你继续下去的。
2、规划日程表当你正在准备某个考试,或者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项目时,规划好自己的日程表能够给你带来相当大的用处。
在进行日程表规划的时候,你所面对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就被分成了若干个比较容易管理的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需要的时间,这样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到了什么时间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事情了。
3、动手去做其实对付拖延症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动手去做,但同时这也是最为困难的办法。
别在为自己不想刷碗、整理房间、工作或者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了,赶紧动手去做吧。
4、寻找合适的时间。
如果你是个常常由于注意力被别的事情分散了而拖拉工作的话,那么如果你能将工作放在一天当中的某个比较合适的时段去做的话,可能会更有帮助。
比如说在看完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后,或者一天里你最为精力充沛的时刻等等。
5、找个同伴帮助你如果你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摆脱拖延症,那么找个同伴来帮帮你或许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说要你的朋友来监督你,因为没有人有那个闲工夫。
但是如果你告诉好朋友,自己现在有个任务要完成,那么一旦你想到他过一阵子就回来检查你的进度,也许你就会有进行下去的动力了。
6、你需要鼓励如果在做自己总想逃避的事情的时候,能获得别人的鼓励,那么你的干劲就比较容易被激发出来。
我们之所以拖拉常常是因为这些任务很讨厌,或者是我们觉得自己并不能胜任,这个时候不妨让别人来给你一些鼓励,让激励的话推动你前进吧。
7、遵守纪律避免拖延症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遵守纪律。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但是真的很好用,尤其是当某件事总是会被你一再拖延的时候。
如果你正遭遇这种情况,那么不妨试试看,让这件事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吧。
8、给自己一些奖励如果有些事是你非常非常讨厌但又不得不做的,那么在你完成它之后就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吧。
给你一张图,让孩子轻松打败拖延症之前我们已经谈了2篇利用儿童版思维导图来训练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的方法,今天再来说说如何利用这张神奇图来帮助孩子打败拖延症。
分析原因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拖延症,这里举例运用的是圆形图(CircleMap)。
把想要分析的主题放在最中间,如拖延症,然后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外面的圆环上,能让孩子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来自深圳的10岁半的Hannah就自己的拖延症画了圆圈图▼还有像下方这样的流程图其实也比较直观,如果职场人士熟悉思维导图的话,看到这个应该会感到比较亲切。
▼还有树图,也同样有效来自辽宁沈阳的10岁半的Summer就画了树状图▼针对自己的弱点,逐个击破如果利用上述的方法,孩子清晰的知道了造成自己拖延症的原因,再在进行逐个击破就非常有针对性了▼所谓发现问题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当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一些问题后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方法。
这里提供的方法就是做一个24小时候规划表,这样能清晰的让孩子清晰的观察到自己的时间去哪里了。
▼(24小时时间管理模板)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也可以做成时间盘状,比如来自福建福州的12岁半黄若珊就用画图代替列表,其实效果是一样的:▼按照优先法则将任务列表观察完自己花时间的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改造24小时了,也就是制作最符合我们需求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判断之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比如下面这张图,把筛选过后的所有事项作了先后排列。
▼来自郑州的10岁半的张宸睿,把可做可不做的所有事情筛选出去之后,将剩下来的所有时间又做了再分配:▼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做的优先级树图▼来自上海的6岁半朱禹豪,把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效率做了对比,发现,第二周的高效时间提高了整整一倍!▼把自己平常24小时是怎么使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观察自己;改造这24小时,按照优先法则重新规划任务。
时间管理误区的图片漫画1. 引言时间管理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有效地管理时间成为提高生活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然而,许多人在时间管理中存在各种误区,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
本文将以图片漫画的形式,揭示一些时间管理误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第一幅图片:拖延症的陷阱ImageImage这幅图片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任务时的拖延症。
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它让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推迟任务的完成。
这种行为会导致工作堆积,最终造成压力和时间浪费。
解决方案:对于拖延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应对:•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确保你清楚知道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制定合理的计划。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子任务,逐步完成。
•使用时间管理工具:使用工具如番茄钟或待办事项清单来帮助规划和跟踪任务。
3. 第二幅图片:多任务的诱惑ImageImage这幅图片描绘了一个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场景。
许多人认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可以提高效率,但实际上,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导致任务质量下降和时间浪费。
解决方案:要避免多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一个任务,完成它,然后再处理下一个任务。
•设置优先级:确定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
•学会拒绝:若已经承担了太多任务,学会拒绝不必要的任务,以保持专注度和效率。
4. 第三幅图片:缺乏计划的混乱ImageImage这幅图片展示了一个没有明确计划的日常生活场景。
当我们没有明确的计划,我们往往会被琐碎的事务淹没,浪费时间并丧失效率。
解决方案:为避免缺乏计划所带来的混乱,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建议:•制定日程表:将每天的任务和活动安排在一个日程表上,并按照计划执行。
•留出空闲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留出空闲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或休息放松。
•处理优先事项:确保先完成紧急和重要的任务,以免耽误整个计划。
5. 结论时间管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正确面对并解决时间管理中的误区。
26张图让你告别拖延症
不论你如何富有,你都赚不到更多的时间,你也回不到过去。
没有那么多的假如,只有指针滴答的时光飞逝和你应该好好把握的现在。
1、时间常有,时间优先。
2、时间总会有的。
每天只计划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3、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
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12 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4、重视你的时间,并使其值得重视。
你的时间值1000 美元/小时,你得动起来。
5、不要多任务,这只会消耗注意力;保持专注,一心一用。
6、养成工作习惯,并持之以恒,你的身体会适应的。
7、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总是非常专注并且有效率。
8、进入工作状态的最佳方式就是工作,从小任务开始做起,让工作运转起来。
9、迭代工作,期待完美收工会令人窒息。
“ 做完事情,要胜于完美收工。
” Facebook 办公室墙壁上贴的箴言。
动手做,胜过任何完美的想象。
10、工作时间越长,并不等于效率越高。
11、按重要性工作,提高效率。
12、有会议就尽早安排,用于准备会议的时间往往都浪费掉了。
13、把会议和沟通(邮件或电话) 结合,创造不间断工作时间。
一个小会,也会毁了一个下午,因为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过小的时间段,以至于啥也干不成。
PS:当看到一个程序员冥思苦想时,不要过去打扰,甚至一句问候都是多余的。
14、一整天保持相同的工作环境。
在项目/客户之间切换,会效率低。
15、工作—放松—工作= 高效(番茄工作法)—拖延症—高效
16、把不切实际的任务分割成合理的小任务。
只要每天都完成小任务,你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大目标了。
17、从来没有两个任务会有相同的优先级,总会有个更重要,仔细考虑代办事情列表。
18、必须清楚白天必须完成的那件事,是什么。
“Only ever work on the thing that will have the biggest impact” 只去做那件有着最大影响的事情。
—— Jason Cohen
19、把任务按时间分段,就能感觉它快被搞定了。
20、授权并擅用他人的力量。
—君子善假于物(人)也。
如果某件事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八成,那就给他做!
21. 把昨天翻过去,只考虑今天和明天。
昨天的全垒打赢不了今天的比赛。
—好汉不提当年勇。
22、给所有事情都设定一个期限。
不要让工作无期限地进行下去。
23、针对时间紧或有压力的任务,设置结束时间,万事皆可终结。
24、多记,多做笔记。
25、进入高效状态后,记下任何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
比如Google 搜索词、灵光乍现的想法、新点子等等。
如果你把它们记下来,它们就不会在蹦来蹦去了。
26、休息,休息一下~
原文来自北京沙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