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16)宇宙的未来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7
《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1.下列划线的词语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下列括号内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当前,发达国家的不合理生产方式和过量的消费方式是人类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
B.热力学概念乍听起来有些深不可测,其实它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简单而又给人印象最深的科学概念。
C.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样的事实,对于它们而言毫不足怪。
D.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杳无音讯地过去了。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如果说去年的填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还算是名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邻居”的话,那么,现在的填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连名句的“邻居”都说不上,只能戏称它为名句的“远亲”。
B.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在70%-80%,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可能特别依赖于遗传素质”。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412页)C.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无法弄清了。
D.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试想,如果没有对楚国的至情,屈原能弹出千古绝唱《离骚》吗?如果失去了对民族未来的至情,鲁迅在风雨如晦的时代能够如此《彷徨》、如此《呐喊》吗?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半个世纪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南水北调工程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了新中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②“神舟”四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六天零十八小时,()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于2003年1月15日晚7时多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
第十三课:《宇宙的未来》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括号内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就是( )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A 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下列各句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就是( )A我从事的全球变暖研究,起步较晚。
有事还得将相关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送到国外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B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您就是否慨叹光阴似箭?春华秋实,夏霖冬雪,您就是否笃信奋战数月,便能为未来的日子留下雪泥鸿爪?C虎年“两会”上,这位代表说的虽不就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她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与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歪诗,竟成为某些国人的一种奇挂的积习与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关于作者的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B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
C史蒂芬•霍金就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D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就是唯一的一次。
《宇宙的未来》随堂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拯(zhěng)救尴尬(gāngà) 坍(tān)缩混(hùn)沌B估(gū)算沮(jǔ)丧模棱(léng)两可恍惚(huǎnghū)C崩溃(kuì) 暴涨(zhǎng) 混沌(hùndùn)诘问(xiéwèn)D倚重(yǐzhòng) 三昧(sān mèi,)皮萨(písà)告罄(gàoq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一个词如果释义不,往往导致读者的理解产生偏差。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净正确溺爱B.清静准确宠爱C.清静正确宠爱D.清净准确溺爱4.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其咎)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们并不相信.B.看到孩子们活泼健康地成长,我从内心里由衷地高兴。
C.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D.长江干流含沙量猛增、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地方党委政府重视。
高中语文 4.13《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坍.缩(tān)蒙昧.(mèi)告罄.(qìnɡ)估.算(ɡū)B.沮.丧(jǔ) 送丧.(sānɡ) 暴涨.(zhǎnɡ) 恍.惚(huǎnɡ)C.崩溃.(kuì) 尴尬.(ɡà) 拯.救(zhěnɡ) 关隘.(ài)D.混沌.(dùn) 诘.问(jié) 荫.蔽(yìn) 模.样(mó)解析:“模.样”mó应读“mú”。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消毁矫揉造作瞠目结舌B.焦躁座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盘绕静谧哄堂大笑迫不及待D.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解析:A.“消毁”应为“销毁”;B.“座标”应为“坐标”;D.“顶礼摩拜”应为“顶礼膜拜”。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全国、全省________三门峡市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门峡市也已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②有人建议意大利甲级联赛应该停赛一年,这__________________不是一个好办法,尽管停赛对足球经济将是一个________性的打击,造成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③4月20日,《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剧组搭建的廊桥________,造成38人受伤。
A.以至未曾消灭坍塌B.以致未尝消灭坍缩C.以至未尝毁灭坍塌D.以致未曾毁灭坍缩解析: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皱.纹/骤.然发生翰.林/扭转乾.坤溯.源/素.昧平生B.泊.位/淡泊.明志长.进/身无长.物责难./多难.兴邦C.弹.劾/弹.丸之地解.救/浑身解.数畜.牧/六畜.兴旺D.赡.养/瞻.仰英雄调.试/阴阳调.和涤纶./羽扇纶.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编辑木板画迫不及待B.熨帖暴躁消声器历尽苍桑C.厮杀聒噪流线型殒身不恤D.诀绝废弛显像管一筹莫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起刚刚发生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B.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10日凌晨发生的沉船事故是由于超载造成的,这也在提醒企业一定要按标准搭载,不要满载而归....。
C.“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能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D.为迎接七月流火....的夏季,各大商厦里春装渐渐让位给夏装,“最后出清”“季末折扣低至三折”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秦始皇祖坟被盗作案现场干净利落,使专案组在现场没有发现直接证据,让公安人员只好就地展开排查。
B.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着眼长远和大局,出现矛盾与分歧时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方式解决。
C.重回故里,崭新的城市面貌对他却是陌生的。
在无法重拾往日记忆的遗憾之余,他更多的是感叹家乡变化之大。
D.经过20余年的发展,北京保安员总量已达30余万人,但其中约有一半以上保安员受聘于没有行政许可的保安公司。
二、阅读鉴赏(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来自太空的灭亡菲尔·普莱特(美国宇航员)看起来宇宙生活相当平静,不是吗?白天,太阳有规律地发光;夜里,群星闪烁,令人安心。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一、课内双基1.作者是如何商讨“宇宙的将来”的?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16502322 ( D )A.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知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讨论宇宙的将来是特别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务实精神。
B.商讨宇宙是持续膨胀仍是有可能缩短是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要点,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商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
C.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狂涨理论,则表现了科学界最新的研究。
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辟理解。
D.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知,所以他根本就不可以对宇宙的将来做出科学正确的预言,这也正响应了文章开头说的“科学预知或许其实不比那些巫师或预知家的更靠谱些”。
2.如何理解本文的一些有关阐述?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16502323 ( A )A.这是一篇科学演讲,波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
如,谈到天气预告、大脑工作原理都拥有混沌性质,来比喻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光滑而非混沌”的。
B.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 )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找寻理论支持。
C.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
D.这些有关的阐述,或从对峙面突显看法,或从纵深面加强看法,使论证丰富多彩。
【分析】“ 比喻”应为“反衬”。
二、课外延长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3~ 16 题。
导学号 16502325霍金是如何“ 炼” 成的李珊珊世上最名贵的黄金、白金,也比不上霍金。
霍金的走红是他那颗充足发达的大脑加上一具衰落的躯体,这也正好切合人类对那种叫科学家的“ 异类同胞”的想象。
同行们说,他提出了大爆炸可能开始于一个奇点,还发现了黑洞不黑,也有辐射。
前者为霍金捧得了1988年的物理学沃尔夫奖;而对后者,《连线》杂志以为,那是足以得诺贝尔奖的研究。
霍金的“传怪杰生”能够追忆到他的出诞辰期——19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周年龄念日。
同步练习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
测试用时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停泊悖时击钹帛书帛画博闻强识B.稽首跻身通缉放荡不羁掎角之势C.虔诚掮客乾坤黔驴技穷潜移默化D.枭雄讥诮萧条骁勇善战气焰嚣张解析:A项,“悖”读“bèi”,其余读“b B qí”,其余“jī”。
C 项,都读“qián”。
D项,“诮”读“qiào”,其余“xiāo”。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黯淡常例钱战战惊惊孺子可教B.赍发促狭鬼无所顾忌不知所措C.口讷去一蹚人心惶惶神采奕奕D.惆怅暴发户安揖保守兵慌马乱解析:A项的“惊”应为“兢”,C项的“蹚”应为“趟”,D项的“揖”应为“缉”,“慌”应为“荒”。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欧洲冠军杯八分之一决赛的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AC米兰队利用克雷斯波的门前补射,一蹴而就....,打破僵局,艰难地结束了AC米兰客场对英格兰球队从未获胜的历史。
B.笔者欲以此例忠告求职者,在应聘顺利时,当你的经历获得赏识,眼看可能拍板成交的当口,切莫得鱼忘筌....。
C.罪犯的恶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决心要抓获并严惩这伙暴徒。
D.我国东南各省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解析:A项“一蹴而就”形容轻而易举,与“势均力敌”“打破僵局”“艰难”等语境不符。
B项“得鱼忘筌”是说捕得了鱼而忘了筌。
比喻成功以后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人或事物。
此处“得鱼忘筌”当改为“得意忘形”。
C项“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应将“荡气回肠”改为“义愤填膺”。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和其他四名科学家当天承认,他们向与伊朗和利比亚等国有关的组织泄露了核秘密。
宇宙的未来h 分层训练 J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2)这样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 另外可能的解释。
这种导致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
A. 限制效果寻求探究B. 制约结果寻求探索C. 限制结果寻觅探究D. 制约效果寻觅探索答案 B解析 “限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两项:①规定范围,不许超过;②规定的范围。
“制约”意为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 制约。
“效果”意为:①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 (多指好的):②指演出时人工 制造的风雨声、枪炮声(音响效果)和日出下雪(光影效果)等。
“结果”意为在一定阶段,事 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寻求”意为寻找追求;“寻觅”意为寻找。
“探究”意为探索 研究,探询追究;“探索”意为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1)句中,依据句意和词语的意思, 不能用“限制”,只能是“制约”;“导致”和“结果”连用,而不能是“导致效果”。
(2)句中,只能是“寻求……解释”,而不能说成“寻觅……解释”;对疑问寻求答案的过程应 用“探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 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郑板桥的孤独、苦闷 和愤懑,唯有寄情于 兰、竹。
B. 虽然经过了 100多年,张大娘家的那本族谱还是万无一失..,至今仍好好保藏在她家的 衣柜里。
C. 张老师在上课时说话声音太小,同学们都反映说他讲课微不足道...,但反映了多次还是 没有改变。
D. 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答案 D1. A . B . C. 、基础知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混沌(h u n d u n ) 诘问(ji e ) 三昧(w e i ) 告罄(x i n ) 尴尬(ga n 坍缩(t a n) 崩溃(ku i ) 倚重(y i ) ()(3 分)d )臭名昭著(zh a o ) 迄今为止(q l )不可逾越(y u ) 模棱两可(l in g) D. 答案 B解析 A 项“混” 应读 “q l n g”,“棱”应读 “ I e n g”。
《宇宙的未来》同步练习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耶稣(sū)隘道(ài)濒临(pín)B.拯救(zhěng) 崩溃(kuì)沮丧(jǔ)C.棱角(línɡ )坍缩(tān)混沌(hùn)D.捍卫(hàn)逾越(yù)赌注(dǔ)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火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晃忽的女人。
B.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已经非常精确地测量了这种幅射。
C.这样,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观测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地膨胀下去。
D.这就使得它能从黑洞逃逸出来,粒子就这么缓慢地从黑洞中泻漏出来。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察时,胡锦涛主席对保护区负责人说,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明显改变了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
B.2009年度耕地面积减少29万亩,比2008年净减少61万亩,下降近50%左右,这表明中国耕地保护取得成效,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银川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在“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4.下列文字,依文意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
看哪,这样的云彩和天色!甲:过一会你才明白乙:宇宙的深处乃在这山状云彩的边缘及狭湾处——纯洁与秩序的至高无上之象征丙:黑暗的柔软的只是云彩丁:其实,宇宙的神秘与深度不是云彩与黑暗可以表现出来的戊:第一眼你可能会认为黑暗处就是深的地方,深度只有在光明、宁静的地方才能找到(赫塞《玻璃珠游戏》)A.乙戊甲丁丙 B.乙丙戊甲丁C.戊甲丙乙丁 D.丙戊丁甲乙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
第四单元第13课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一分为二,形成了两颗小彗星,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
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却从此失踪了。
无论天文学家如何________,进行细致的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________地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
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
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
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
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
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________,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B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其一,“距离”和“失踪”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应为“彗星却从此失踪了”;其二,定语语序不当,根据多重定语的排序原则,句中的定语语序应为“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千米的”“两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络绎不绝休戚相关B.精益求精煞费苦心川流不息息息相关C.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络绎不绝息息相关D.精益求精苦心经营川流不息休戚相关B解析第一处,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16)宇宙的未来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
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
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预报, 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
我们除了给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后做具体的天气预报。
② 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如何工作。
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
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③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
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
这表明随着时间流逝,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
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
我们能相当地肯定,地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和金星相撞。
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会不会积累起来,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
太阳和其他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
我们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 就离开得越快。
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账: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④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背景给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证据。
你只要把你的电视调到一个空的频道就能实际观测到这个福射。
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斑点的小部分是由太阳系外的微波引起的。
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
它只能把食物加热到绝对温度的2.7度,所以不能用来温热你的外卖比萨。
人们认为这种辐射是热的早期宇宙的残余。
但是它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从任何方向来的辐射量几乎完全相同。
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已经非常精确地测量了这种辐射。
从这些观测绘出的天空图可以显示辐射的不同温度。
在不同方向上这些温度不同,但是差别非常微小,只有十万分之一。
因为宇宙不是完全光滑的,存在诸如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局部无规性,所以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必须有些不同。
但是,要和我们观测到的局部无规性相协调,微波背景的变化不可能再小了。
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够相等到100000分之99999(十万分之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1.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即使我们不断探讨,掌握了宇宙的运动规律, 也很难去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B.在不稳定的系统中,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因此,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是五天。
C.人类毁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环境的能力的增长要快得多。
科学虽然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但是人类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3.说说文中画线句的讽刺意义。
4.第④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观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
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
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
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
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
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
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
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
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
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
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
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畅播全球。
霍金就这样在宇宙的星际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斯蒂芬·霍金传——一个伟大物理学家的生命传奇》)相关链接:①在演讲时,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l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
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这是学者的本分。
(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
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
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 “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
”(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报》《霍金: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霍金在宇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知,从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演讲家历程。
C.在“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问题,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全世界,他的演讲没有只局限在美国和欧洲,他曾经前后三次到中国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霍金21岁时被预言“最多还能活两年”,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仍投身于科学研究,自强不息,掌控自己的命运, 体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是埋头于书斋和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讲事业中,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既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也有对社会问题详细而深入的剖析,他不仅是一个研究星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
D.本文侧重对霍金演讲内容的介绍,对其科研经历叙述不多,但读者仍能从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和超级演讲家的。
3.为什么霍金被誉为“超级演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将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对于霍金的“灰洞”理论,一些科学家表示认可,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②在这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中,霍金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
③他在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承认,黑洞其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的确存在。
④经典黑洞理论认为,黑洞外的物质和辐射可以通过视界进入黑洞内部,而黑洞内的任何物质和辐射均不能穿出视界。
⑤据英国媒体2014年1月24日报道,史蒂芬•霍金再次以其与黑洞有关的理论震惊物理学界。
⑥霍金的最新“灰洞”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
⑦黑洞的边界又称“视界”。
__________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太空国家”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直接从科幻小说中拿出来的概念,①__________。
至少,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已经提出了相关计划。
研究团队宣称,他们已经开始这个项目,并将其称为“Asgardia”(阿斯伽迪亚),明年还将发射一颗卫星。
团队计划中的初期开发项目之一是制造“保护罩”,②__________,应对人造和自然的星际威胁,例如太空垃圾和小行星撞击。
业内专家估计,太空中有超过2万件可追踪的人造垃圾,包括老的太空飞船和火箭部件。
此外,③__________,例如,2013年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陨星导致1200多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损毁。
3.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0个字)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
②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③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
④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4.下图是中国航展的图标,请写出除文字、字母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宇宙的未来》一文语言幽默风趣,试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