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钙磷代谢障碍症及其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1
养殖场中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了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效益,养殖场通常会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然而,长期以来,养殖场常常面临营养代谢疾病带来的困扰。
营养代谢疾病是由于动物摄入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正常吸收、利用和代谢而引起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养殖场中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并提供防治措施。
一、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于动物体内糖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不振等。
要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养殖场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饮食:提供均衡的饲料,避免单一饲料过量或不足。
2.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动物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提供足够的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动物体内糖的代谢速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二、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动物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而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毛发干燥等。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如下:1.控制饲料质量:饲料中脂肪含量应适中,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2.丰富运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动物进行适度的活动可以加速脂肪代谢。
3.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由于动物体内钙、磷等元素的代谢失衡而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站立不稳、慢性骨折等。
要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富含钙、磷的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钙、磷,可以适当添加骨粉等补充剂。
2.合理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D。
3.定期监测骨密度:定期检测动物的骨密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贫血贫血是由于动物血红蛋白含量过低而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力下降、粘膜苍白等。
以下是预防贫血的措施:1.提供富含铁元素的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铁元素,可以合理添加含铁高的食物来预防贫血的发生。
2.合理添加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有助于红细胞的合成,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B12。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98 ·2021.090 引言钙、磷等微量元素是蛋鸡生长发育和代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钙磷元素的失衡或者缺乏是造成佝偻病、软骨病、影响产蛋鸡正常生产、影响蛋壳质量、造成蛋鸡生产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钙磷的失衡或者缺失还会造成体内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数量显著下降,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诱发组织坏死。
不管是肉鸡养殖或者蛋鸡养殖产业,都要求养殖管理人员充分重视钙磷元素的科学添加,要从营养调控,科学搭配饲料等角度入手,做好科学预防工作。
1 病例探讨2020年4月13日,一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养殖的43日龄鸡群中陆续出现瘫痪,不能正常行走,生长发育不良的发病情况,在出现临床症状1周后,出现233只死亡鸡,死亡率25%以上。
出现发病情况后,养殖户认为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添加不足,增加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添加量,但是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更换资料连续养殖1月后,大多数蛋鸡的体重严重超标。
增重越快的鸡死亡率越高,发病过程越短。
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主要以40~60日龄的蛋鸡发病为主,成年阶段的鸡呈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从总体的流行情况分析,整个养殖场呈现群发流行,且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兽医接到求助后赶到养殖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发病情况调查。
该养殖场除养殖规模较大,密度较大,卫生环境不良外,还是自行搭配资料。
通过对饲料配方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各种维生作者简介:李玉东(1967-),男,河南浚县人,中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疾病诊断。
鸡钙、磷失衡或缺乏症诊治措施李玉东(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畜牧局,鹤壁 456250)摘要:鸡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除要保证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充分投入外,还应确保微量元素的科学供给。
钙、磷元素在家禽养殖中虽然使用的剂量较少,但参与到鸡生长发育阶段的很多环节,对促进鸡群健康成长和健康生产有很大帮助。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动物体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给畜禽生产带来影响,还会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预防与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每个养殖者的责任。
1、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饲养施食过多粗蛋白及油脂饲料而导致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肝亮度增加,肝重增加,肝脂含量增加,素有“开心病”之称。
预防与控制:(1)合理配合饲料,不使用过多的粗蛋白和油脂饲料;(2)加强动物健康管理,及时排除肝炎病毒感染;(3)合理增加运动量,利用饲料中的能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动物肥胖。
2、低钙低磷症低钙低磷症是由于长期摄入低钙低磷饲料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因缺少骨骼钙质而导致的生长迟缓或骨骼发育缺陷等表现。
(1)提高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使其接近于2:1;(2)采用富含钙磷的添加剂,如磷酸盐、碳酸钙、碳酸磷等;(3)增加干草或青贮料中的矿物质含量;3、饮水性腹泻饮水性腹泻是由于饮用不洁净的饮水或饮水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拉稀、腹泻、腹胀等表现。
(1)饮水一定要过滤或经过消毒处理;(2)定期更换饮水杯的水,保持水杯处于干燥状态;(3)给予饮水的时候,最好能够分时分量供应。
4、饲料过敏饲料过敏是由于饲喂配合饲料中出现一些难以分解的致敏性物质,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所有的呼吸道和皮肤病变。
(1)合理配合饲料,减少过敏物质的含量;(2)采取小分散、多配方、多样化的饲养方式;(3)在饲养中应根据时间和食物的不同状况依时适应性地调整饲料配比。
同时,注意品质的卫生和检测。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给养殖业造成的影响极大,因此,预防与控制这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在饲养中,养殖者要根据动物的特性和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配合,合理营养,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摘要】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畜禽生产中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包括营养不均衡、饲料不合理、环境不良等多方面因素。
控制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比、提供优质饲料和清洁的环境等手段来降低发病率。
畜禽养殖者应加强养殖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可以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是保障畜禽健康和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养殖者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障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病因、防控措施、预防1. 引言1.1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动植物营养代谢障碍导致的疾病,给养动物生产和养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饲料不平衡、饲料质量差、生长速度过快、环境恶劣、疾病感染等多方面因素。
饲料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饲料中缺乏某些必需营养素或者含有过多的抗营养因素,都会导致动物代谢障碍。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畜禽代谢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的不良对动物代谢的影响较大。
为了有效防控畜禽营养代谢疾病,首先应该做好饲料的配制工作,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监控动物的生长速度,避免过度生长导致的代谢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改善环境条件,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对预防畜禽代谢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做到细致入微的防控工作,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控工作,共同努力为畜禽健康生产保驾护航。
2. 正文2.1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1. 饲料因素:畜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导致代谢紊乱。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不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方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畜禽的代谢疾病。
这些疾病会对畜禽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已成为畜禽养殖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病因1. 饲料不均衡畜禽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人体生长所需要的一系列营养素,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如果饲料中某一种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畜禽代谢受损,出现代谢疾病。
2. 饲喂不规律不规律的饲喂容易导致畜禽的代谢紊乱。
夜里不能保证有足够的食物供应,造成饥饿和暴饮暴食现象。
长期下来会使畜禽的代谢功能受损,易患代谢疾病。
3. 饮水不合适畜禽入水量不足或水质差也会导致畜禽的水肿、腹泻等代谢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连续死亡。
4. 饲养环境不良饲养环境不良会导致畜禽代谢紊乱,加重代谢疾病。
环境不良包括气味、噪音、温度、湿度等方面,特别是空气不流通,致使畜禽难以排放体内代谢产物,积累体内毒素导致代谢异常。
二、防控措施1. 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要保证畜禽在饮食过程中能够获取到合适的营养素,避免饲料的不均衡和过量。
合理配方饲料,根据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加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含量。
要保证畜禽的规律饲喂,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的禁食。
并且要根据畜禽的生长阶段和饲料需求,制定规律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
3. 保证饮水质量要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避免畜禽摄取不干净的水导致水肿、腹泻等代谢疾病。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更换饮水器、清洗水管和水嘴。
4. 提高环境条件饲养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保证通风良好。
了解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味、噪声等因素,及时调整饲养环境,确保畜禽的健康成长。
总之,预防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畜牧业企业应该定期检测畜禽的生长状况和营养代谢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代谢异常,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提高饲养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家禽代谢病的防治措施
家禽代谢病主要是由于营养物质的平衡失调、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多、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日粮供给不足或者是饲料、饲养方式和环境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对于该病的治疗措施可采取如下方案:全球品牌畜牧网讯:
家禽代谢病主要是由于营养物质的平衡失调、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多、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日粮供给不足或者是饲料、饲养方式和环境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对于该病的治疗措施可采取如下方案:
1.应给予合理的日粮。
根据鸡的品种、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和生产性能等要求,科学搭配营养物质。
2.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对日粮中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及是否霉败变质进行监测。
3.防治疾病对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疾病和消耗性的疾病要及时进行防治。
此类疾病发病慢、前几诊断困难,因此一定要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预防。
2020年第04期家禽钙磷缺乏症是养禽生产中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家禽日粮中钙磷缺乏、钙磷比例不当,引起家禽对钙磷消化吸收的障碍,从而引起家禽的生长发育障碍、生产性能降低。
1病因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含量不足或机体钙磷消化吸收障碍,是引起钙磷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饲料中V D 含量少,活动量小,光照不足,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植酸盐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家禽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肾疾病或者甲状腺机能受到抑制,生活环境温度高,也会成为致病因子,促进缺乏症的发生。
2临床症状钙磷缺乏症可以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家禽。
雏禽发生此病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病禽喜欢蹲伏,不愿意走动,没有食欲,出现异食癖。
雏禽的喙、爪、长骨变得柔软,易出现弯曲,肋骨的末端有念珠状的小结节,龙骨弯曲。
雏鸡通常在2~3周龄出现症状,也有10~11日龄发病的。
产蛋禽一般在钙磷缺乏2~3个月以后才会出现症状,常引起笼养疲劳症,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
发病后,病禽不能站立,严重的甚至不能走动,瘫痪,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壳变薄、变脆、变软,破壳蛋增多,如果把病鸡放在室外或者补饲钙磷,1~2d 后可以康复。
种蛋的孵化率也明显降低。
病禽的龙骨呈“S ”状弯曲,股骨容易出现骨折的症状。
3剖检特点剖检病变主要在骨骼和关节。
雏禽钙磷缺乏,表现为骨软症,骨骼柔软,喙可以随意弯曲。
全身骨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胀,骨密质变薄,骨髓腔也变大,骨质变得疏松,股骨非常容易发生骨折。
关节面出现肿胀,甚至有的出现软骨缺损或有纤维样的物质附着。
4防控在现代养禽业中,尤其是蛋禽的养殖,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够合理利用饲料中的钙磷,也是养殖户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生产中要根据家禽对钙磷营养需要的原理,科学的利用饲料中的钙磷。
鸡利用钙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和产蛋率的下降而降低,处于生长期的鸡对钙的利用率在38%~50%,产蛋期对钙的利用率在30%~50%,产蛋后期会更低一些,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产蛋后期应该适当的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并且应该使用优质的钙饲料。
家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原因及防治作者:刘欣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21期摘要:家禽在生长阶段,其营养主要来自于饲料,而营养缺乏问题、过量问题、代谢失常问题均会造成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疾病——营养代谢病。
本文就家禽营养代谢病的原因进行总结,提出具体防治措施,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汇报,以更好的保证家禽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禽;营养代谢;问题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55引言家禽目前占据禽类市场销售的部分越来越多,但是隐藏的疫病问题也开始增多。
科学的发展,促使禽类的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家禽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却成为了影响整个家禽养殖工作健康发展的问题之一,降低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素症、营养过剩等。
根据营养代谢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控策略。
1 家禽营养代谢病病因其病因从目前来看,主要表现在营养摄入不足、营养耗量较多、吸收效果不佳、物质代谢失调、饲养方式不合理、营养搭配不科学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具体病因进行说明。
1.1 营养摄入较少最为明显的就是家禽所食用的饲料,其中涉及到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配比问题均存在明显不足,饲养过程中长期存在投料不足的问题,所以家禽出现了长期无法得到所需营养的情况。
另外,由于应激条件影响,例如家禽突发性疾病、疫苗接种等问题,造成家禽食欲骤降,时间一旦过长,就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1.2 营养消耗较多家禽有生长的旺盛期以及生殖的高峰阶段,这些特殊阶段对于蛋白质以及钙的需求量开始增多,一旦饲料中钙、蛋白质供给量不足,会直接造成营养缺乏问题。
另外家禽一旦发生了寄生虫病、传染病等疾病时,也会增加家禽的营养消耗量,增加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1.3 消化吸收效果不佳家禽经常发生消化道疾病,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等,这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会造成营养代谢性疾病。
鸡钙磷代谢紊乱冬春防治最重点
洪雪
【期刊名称】《中国饲料添加剂》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冬春低温季节,鸡很容易因为缺乏光照和饲料中缺乏钙、磷而使钙磷代谢发生紊乱,引起骨组织生长异常。
这种营养性疾病对于成年鸡称为软骨病,雏鸡称为佝偻病。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洪雪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66.6
【相关文献】
1.冬春常见鸡呼吸道病分析与防治 [J], 姚佃宾
2.冬春鸡新城疫的防治 [J], 冯小鹿
3.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J], 陈雷;
4.冬春鸡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J],
5.肺炎——冬春最危险的老年人"杀手" [J], 林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动物保健2020.05随着国内家禽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家禽饲料营养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对家禽钙、磷和VD 缺乏症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刻。
钙、磷和VD 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
日粮中钙家禽钙、磷和VD 缺乏症的预防控制魏涛(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畜牧兽医站山东烟台265600)、磷和VD 对于家禽的生长、生产至关重要,不论是任何一种缺失或者搭配比例失当都会造成生长缓慢、产蛋下降或者骨骼畸形,严重者则会导致持续下软蛋、佝偻病等系列问题。
本文对家禽钙、磷和VD 缺乏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常用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禽;VD ;防治和磷的含量不够,或钙、磷的比例不当,或VD 含量不足,都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
过量的钙导致钙磷比例失调,骨骼畸变;磷过多可引起骨组织营养不良。
所以钙磷缺乏和钙磷比例失调均可引起雏鸡佝偻病,在产蛋鸡则引起软骨病、产蛋下降或产蛋疲劳症。
1病因钙与磷与家禽骨骼形成和成年母鸡蛋壳形成等生理因素密切相关,VD 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调解体内钙和磷的代谢,提高血液中钙磷浓度,有利于钙磷沉积。
家禽在生长发育阶段和产蛋时期体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生长,并需要大量的钙、磷参与,若是饲料中钙、磷的含量偏低或者严重不足,则集体发育受到影响而变的非常迟缓,严重者演变为钙、磷缺乏症。
有些时候饲料中钙、磷的添加量非常充足但是比例搭配非常不合理,抑制两种元素的吸收(肠道吸收钙、磷最佳的比例是雏禽饲料中钙、磷比为1:1,产蛋禽为4:l )也会影响到钙、磷的吸收并引发本病。
除了饲料中钙、磷的直接搭配以外,VD 量的多少也会对钙、磷吸收产生影响,如果饲料中缺乏充足的VD ,或家禽有没有足够的日照时间和强度,无法自身形成VD ,都会影响了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2诊断方法2.1临床综合诊断1)临床症状。
雏禽的典型症状是佝偻病,多发于1~25日龄,表现厌食,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生长不良,腿软,站立不稳,常走走蹲下,呈企鹅姿势,严重者不能站立,两肢呈S 形状,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