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治疗及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22
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异常及透析护理目的:探讨通过多种治疗和护理措施控制钙磷代谢异常及其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问题。
方法:对我院透析中心85例透析患者的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钙林、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
结果:85患者中血清钙控制达标47例,达标率55.3%,血清磷达标6例,达标率7.1%;甲状旁腺激素控制达标29例,达标率34.1%。
结论:目前透析患者的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控制现状仍不理想,尤其是血清磷的达标率最低。
标签:钙磷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液透析,护理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期日益延长,但由此而引发的钙磷代谢异常及其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日益成为临床工作的突出问题。
现将我中心例患者的钙磷情况及甲状旁腺功能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于本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5例,所有患者病程均超过6月,均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2治疗方法1.2.1加强透析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每周二次透析改为每周三次透析,时间4-5小时。
每周做一次HDF。
1.2.2 低钙透析针对高钙血症患者应用低Ca1.25透析液透析联合活性维生素D及碳酸钙治疗后,使患者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
1.2.3 加强护理饮食控制如水产品,动物内脏,奶制品等。
1.3研究方法按照KDIGO指南建议血清钙的达标范围2.10~2.55mmol/L、血清磷0.81~1.45mmol/L、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达标范围150~300pg/ml,统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患者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控制达标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3.讨论临床研究显示SHPT不仅可导致骨过度吸收,引起肾性骨病,还可以引起红细胞生产障碍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害,还可导致软组织和血管钙化,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血管疾病,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血液透析中钙与磷代谢的研究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功能不全的方法。
在透析过程中,除了滤除体内废物和水分外,还要特别注意钙和磷的代谢,因为这两种元素在透析患者中常常出现紊乱。
钙和磷代谢的研究对于透析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钙和磷是人体内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钙和磷的浓度是相互平衡的。
然而,肾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血液透析,破坏了这种平衡,给患者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在血液透析中,许多患者会出现高磷血症,即血液中磷的浓度过高。
这是因为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的磷。
高磷血症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如矿物质化、骨骼改变、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血液透析中控制磷的摄入和排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血液透析中控制磷的主要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乳制品、豆制品和含磷食品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来帮助排除体内过多的磷。
常见的药物包括磷酸钙结合剂和磷酸铝凝胶等。
这些药物可以与肠道中的磷结合,减少其吸收和利用。
与磷相对应的是钙。
在血液透析中,患者常常出现低钙血症。
这是因为在透析过程中,由于磷的排除过程,钙也随之排除,导致钙的浓度下降。
低钙血症会引起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
因此,血液透析中的钙补充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血液透析中的钙补充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
口服补钙的方法包括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
钙剂主要通过肠道吸收来提升血液中的钙浓度,而维生素D类药物则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静脉给药的方式则通过直接输入含钙液体来快速提升血液中的钙水平。
然而,血液透析中的钙和磷代谢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
例如,关于饮食控制中磷的摄入量和限制程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此外,有研究认为过多的钙补充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因此如何合理使用钙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的钙和磷代谢研究对于透析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防御的护理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寿命。
为了防止和控制钙化发生和发展,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干预。
本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防御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监测血钙和磷水平:定期监测血液中的钙和磷含量,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对于超过正常范围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2. 控制血液透析中钙和磷的摄入:在患者饮食中要避免高钙和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提倡低磷饮食,合理控制钙和磷的比例。
3. 供应适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血液中钙、磷的平衡,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导致钙化。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给予维生素D的补充。
4. 注意钙磷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如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
护理人员要注意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险因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等。
5. 防止感染:感染是钙化的常见诱因之一,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规范、透析器和管路的消毒清洁等。
6. 控制骨代谢紊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骨代谢紊乱,如骨质疏松等。
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如合理使用降钙药物、补充钙剂、注意饮食控制等。
7. 提供心理支持: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给患者身心带来不适。
护理人员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生活信心。
8. 定期随访和评估: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随访和评估,了解其钙化防御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的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
护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收集所有患者的用药情况、化验结果及钙磷代谢情况,且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的血鳞达标率为(32.73%),高磷血症者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
血钙达标率为(42.73%),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OPPS4数据(P<0.05)。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为(34.55%),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血透前血尿素水平、血透时间等因素均为高鳞血症的高度危险因素。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钙鳞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饮食及透析等方面有关。
【关键词】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46-02Analysis of factors of blood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and the effects of dialysis patientsWang Xufen. Seco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Yibin 64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order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11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blood dialysis center admission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llect medication, all patients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metabolism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and related effects on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fact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10 patients, the blood scale compliance rate (32.73%), hyperphosphatemia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PPS4 (P < 0.05). Calcium compliance rate (42.73%), the incidence of hypocalcem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OPPS4 data (P < 0.05). Conclusi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prone to calcium metabolism disorder scale, the main causes related to drugs, diet and dialysis etc.【Key words】 Hemodialysis;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fluencing factors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而钙磷代谢紊乱则是患者治疗时的常见并发症[1-3],本研究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1)110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4];(2)年龄≥18岁;(3)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且每周进行2次及以上的透析;(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防御的护理【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防御的护理措施。
在将介绍患者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
在将依次讨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钙化风险评估、透析液中钙、磷浓度的监测和调整、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体外循环中的钙磷调节以及监测和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最后在将强调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患者教育的关键性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预防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提供给护理人员更全面的知识和指导,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 钙化, 预防, 护理措施, 风险评估, 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 教育, 监测评估, 体外循环, 钙磷调节, 效果评价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钙化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钙化是指钙盐在血管、心脏、软组织等部位沉积,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特别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钙化的发生率更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钙化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和治疗难度。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钙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本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以及护理中的重要性和患者教育的关键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提高护士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护理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1.2 文献综述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的预防和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许多研究人员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钙、高磷血症的护理体会本院透析中心现有维持血液透析(HD)患者29例,患高钙、高磷代谢异常的患者大约占10%。
长期的HD虽然能够维持生命,却难以纠正体内钙磷激素紊乱,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肾性骨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
高钙高磷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转化为成骨样细胞导致钙化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引起冠心病,死亡率极高。
SHPT又加重高磷血症和活性维生素D3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和预防SHPT常用罗钙全和降钙素,但由于高磷和使用罗钙全治疗后增加胃肠对钙磷的吸收和促进磷从骨动员,导致高钙高磷血症,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此外使用钙盐作为磷结合剂,高钙血症更常发生。
为此,本院护理组配合医疗,提高责任心,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维持性HD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充分透析1~10年,其中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肾病、间质小管性肾病、多襄肾病各1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瑞典AK95S血液透析机,费森尤斯F6透析器;采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BO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常规HD 每用3次,口服罗钙全0.25μg/d 20例(血钙血磷常规治疗满意组)。
血钙<2.6 mmol/L,血磷<1.8 mmol/L,每次透析时,应用低钙透析粉的透析液,每周进行2次常规HD,1次HD+HP,9例,共12周治疗观察。
2 结果两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血清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钙>2.6 mmol/L,血磷>18 mmol/L,常规组20例,HD+HP组9例,在护理组配合下,12周后,血钙磷乘积小于55。
3 体会3.1 心理护理此病病程长,每周3次透析,给患者带来心理、精神、经济及机体的很大负担和痛苦,使患者心情复杂、焦虑、无助、恐惧、甚至绝望,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护理上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了解HD方法及治疗效果,逐步掌握HD的相关知识,激发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透病人高磷的护理计划一、病史汇报:姓名性别女年龄 48岁职业无婚姻已婚民族汉族开始血透时间:2012-12-19主诉:维持性腹透五年,全身瘙痒九月。
诊断: 1.慢性肾脏病5期2.钙磷代谢障碍【现病史】患者八年前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给予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每日四次,同时给予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但瘙痒无明显改善,改腹膜透析为血液透析。
患者精神萎靡,食欲欠佳,有皮肤瘙痒,夜间睡眠差,透析期间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
患者月经量较多,血红蛋白较前略有下降,继续纠正贫血、降磷治疗。
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1g/L,血小板计数:243× 109 /L ,红细胞数目:3.08 × 1012/L,离子钙:1.16mmol/L,测血压: 104/61 mmHg,测T:36.5 °C,脉搏85次/分,呼吸12次/分,体重55Kg,尿素氮:28.06mmo/ L 。
胸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无外伤史。
曾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过敏史】复方甘草片、倍他乐克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异地久居史,无疫水接触史。
不吸烟,不喝酒。
适龄结婚,有一女,女儿及配偶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相关家族性遗传病史【五方面】饮食:米面为主,素食较多,食欲正常。
休息与睡眠:睡眠一般,无需药物辅助睡眠排泄:无小便,大便正常自理活动能力:正常保健意识:不看相关的保健知识【心理社会】精神状态:萎靡心理:无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认识程度一般,能配合治疗,经过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目前有部分了解性格交往能力:性格内向,不喜欢活动、交流。
经济状况:一般,社会统筹医疗保险。
家庭:已婚,育有一女,家庭关系融洽。
【护理诊断】:(一)电解质紊乱: 与CKD5期疾病本身及饮食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患者机体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