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地带性与中国主要山脉经典垂直带谱(珍藏)
- 格式:docx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15
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为载体,考察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⑴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⑵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店铺⾼考⽹为⼤家提供⾼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更多⾼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考地理真题、⾼考地理答案、⾼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考地理: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垂直带谱⽰意图的判读⽅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然带⾼于北坡,则该⼭脉⼀般位于北半球。
如下图中的⼭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麓的⾃然带(基带)反映⼭地所处的热量带。
如下图中的⼭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读纬度⾼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如下图中的⼭地位于低纬度(⾚道)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丰富,⾃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如下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山脉,作为地球表面的重要地理特征,不仅构成了地形地貌的基本骨架,而且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水文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垂直带谱,指的是山脉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也是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带谱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极为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热带季雨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丰富,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树种繁多,生物多样性极高。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内乔木高大挺拔,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茂盛。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林内落叶层厚。
4.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林内阴暗潮湿。
5.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植物种类减少,低矮且多呈垫状生长。
6.高山冰雪带: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气候极端寒冷干燥,植被稀少,主要为冰雪覆盖和裸露的岩石。
二、阿尔卑斯山脉的垂直带谱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也非常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年降水量适中,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
2.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
高中地理垂直自然带珠峰地区海拔落差巨大,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而变化多样,山地的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
以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为界,可大致划分出珠峰南北坡,主脊线以南为南坡,以北为北坡。
北坡位于我国境内,南坡主要位于尼泊尔境内,但我国境内的嘎玛沟、绒辖沟和樟木沟等也属于南坡。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北上的印度洋温暖季风,并削弱了南下的干冷气流,因而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南坡出现森林覆盖的深切沟谷,北坡出现草原覆盖的宽谷和盆地,形成了南北坡迥异的垂直自然带。
南坡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水热状况优越,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差大,使得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幅度大。
珠峰南坡的自然带从低到高依次为:低山热带季雨林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和高山冰雪带(见图)。
其中,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3900~4700 米)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为基底,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刺毛杜鹃和雪杜鹃等,红尾鸲和斯氏高山鼠等活动于此;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4700~5200 米)属于现代冰川广泛发育的山前地带,开始出现融冻现象,主要分布冰川黑穗苔草等高山草甸和金露梅等垫状植被,常见动物有藏仓鼠和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200 ~5500 米)生态条件恶劣,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地衣,如裂叶石耳和红橙衣等;高山冰雪带(5500 米以上)以雪线为界,发育高山寒漠土,地面上现代冰川占优势,地表长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内有少量藻类生存。
北坡降水少,气候寒冷干旱,具有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
北坡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000 米以上,导致4000 米以下的自然带缺失。
北坡的自然带由下至上依次为:高原寒冷半干旱草原带(4000~5000 米)气候寒冷,育亚高山草原土,主要分布着白草草原、固沙草草原和紫花针茅草原等,藏野驴和藏羚羊经常成3~10只的小群活动;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5000~5700 米)与南坡同名自然带相比生态系统发育较弱,植被覆盖度低,成土过程弱,发育着原始高山草甸土;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700~6000 米)和高山冰雪带(6000 米以上)与南坡生境类似,海拔更高。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应用体验]1.(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解析]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1)C (2)A2.(2015·福州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高考知识点——八座高考地理名山垂直带普
以上两幅图都是安第斯山(农业带)
1000米以下:香蕉、可可、棉花和水稻
1000-2000:咖啡甘蔗烟草等
2000-3000:马铃薯、小麦大麦、玉米以上:牧场
南迦巴瓦峰
东坡30公里内
拥有的近7000米的相对高度
为中国最全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被誉为山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
冰川、森林、草原、山间盆地、沟谷、河滩、沼泽、雅丹、戈壁、沙漠、绿洲,在这里交汇出现;从阿尔泰山脚爬到山顶,山地草原、泰加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层次分明,相当于看遍了从大兴安岭到北极的植被类型。
(最后一幅图你猜猜是什么山系?)。
山地垂直带谱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对吗?(比如太行山,其东坡为迎风坡)。
太行山位于山西、河北2省交界处,行政区涉及河北省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4个市和山西省的阳泉、晋中、长治3 个市,面积为26 528 平方公里。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水岭,是海河及其他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极其重要。
该区发育了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基带的植被垂直带谱,森林植被类型较为多样。
乞力马扎罗山同一自然带东坡高,西坡低(除冰雪带),东南信风影响东部降水多,而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两侧同处于热带,温度差别不大,所以降水决定了自然带的高低。
但太行山同一自然带东坡低,西坡高,的确难以解释(因为冬季风影响时西坡是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
查阅“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发现其附近的马衔山、吕梁山、霍山、红岩岭、五台山、太岳山,同一自然带东坡、西坡高低各不相同,同类垂直带谱东坡高于西坡。
一般同一山体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而迎风坡可以得到较多的降水,坡面的性质可以改变山体不同坡向的水热组合状况。
由此看来,太行山的东坡是夏季的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由于空气湿度大,阴雨天气较多,东坡平均气温比西坡低,故同一自然带在东坡的上线比西坡要低一些。
又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向阳,又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影响,形成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山地冰雪的积累量多,导致冰川积雪带下延,雪线偏低,北坡则表现为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雪线偏高。
而天山的北坡是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阴雨天较多,气温偏低,故同一自然带在北坡的上线比南坡要低一些。
地处西风带的天山,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一方面沿山地北坡爬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顺山脉走向向东运移,使降水逐渐分散,形成天山北坡由西往东逐渐变干的湿润状况。
在垂直地带谱上表现为大陆性由西向东增强,垂直地带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特征。
阴阳坡面要考虑气温的高低、降水和蒸发的综合情况,一般气温高则蒸发也大。
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05
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No9:横断山河谷倒置的带谱?横断山的倒置带谱,成为新的奇观。
由于焚风效应,湿润的水汽下沉到河谷的时候,已经十分干旱
了。
典型的干热谷,有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怒江,赤水河等。
最著名的就是金沙江干热谷了。
金沙江干热河谷有4000多万亩,蜿蜒于四川、
西藏、云南三省,从青海省玉树地区的直门达到四川省宜宾市,全长约有2300余公里。
荒山荒地全是裸露的红土,森林覆盖率真不足5%,生态
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对长江流域中下游特别是三峡大坝存在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按照自然地理水平地带的划分: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属于湿润的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而且河谷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但那里很多的峡谷河畔却荒凉一片。
关于干热河谷独特小气候形成的自然原因,据资料查询
:干热河谷的成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被归结为:“焚风效应”和“山谷风局地环流效应”。
这些河谷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形:山高谷深。
焚风往往以
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当湿润的空气越过山脉时,被迫随地形抬升形成降雨而失去水分;之后气流翻越山脊,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
增温,变得炎热干燥,这就是焚风。
焚风经过山的背风坡,还会带走原有空气中的水分,在一些地区,山脉迎风坡降水充沛,而另一侧降水稀少形成
雨影区。
以上两幅图和相应文字转载自“地理蹊”公众号,欢迎关注。
金沙江倒置垂直带示意图,制图:刘梁干热谷的有利一面是其优越的热量条件
,适合脐橙甚至一些热带作物的栽培和生产,还孕育出了众多的
特色药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二、中国各主要山脉经典垂直带谱No1:喜马拉雅山-珠峰原创珠峰自然带图珠峰地形图No2:秦岭-太白山太白山地区地形No3:天山新疆地势图如图所示,这是乌鲁木齐东郊的博格达峰垂直带,图源自网络No4:贺兰山宁夏平原地势图,制图:刘梁No4:祁连山No5:贡嘎山No6:台湾山脉No7:长白山No8:武夷山No9:横断山河谷金沙江倒置垂直带示意图,制图:刘梁N o10:阴山N o11::大兴安岭No12::小五台山No13:梵净山三、练习题(2016·全国文综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答案 1.B2.B(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3~4题。
3.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4.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答案 3.B4.B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5~6题。
5.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甲—丙—乙6.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答案 5.A 6.B。
常考图形的判读(六)垂直带谱示意图读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a、b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2.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势1.A2.B1.看基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理带谱:垂直自然带谱是指山麓到山顶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与变化,阻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要紧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间的相对高度。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数量可能越多。
3.析高度: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
(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2)坡向:一样情形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4.比雪线: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阻碍雪线高度的要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季节: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一样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然而水分条件的阻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阻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6)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
垂直带谱反映出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判定方法 地理位置信息⎭⎪⎬⎪⎫阳坡自然带数量一样多于阴坡同一自然带阳坡一样高于阴坡 判定南、北半球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判定温度带水热组合信息①南北坡比较,阳坡热量较阴坡充足;②东西坡比较,背风坡因焚风效应而热量较充足①非潮湿区,阴坡因蒸发较弱而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更为茂盛,更有可能存在森林带②山高谷深且狭窄,易因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形成荒漠,如横断山区中的河谷地带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
二、中国各主要山脉经典垂直带谱
No1:喜马拉雅山-珠峰
原创珠峰自然带图
珠峰地形图
No2:秦岭-太白山
太白山地区地形
No3:天山
新疆地势图
如图所示,这是乌鲁木齐东郊的博格达峰垂直带,图源自网络No4:贺兰山
宁夏平原地势图,制图:刘梁
No4:祁连山
No5:贡嘎山
No6:台湾山脉
No7:长白山No8:武夷山
No9:横断山河谷
金沙江倒置垂直带示意图,制图:刘梁N o10:阴山
N o11::大兴安岭
No12::小五台山
No13:梵净山
三、练习题
(2016·全国文综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 1.B2.B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3~4题。
3.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4.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答案 3.B4.B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5~6题。
5.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6.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答案 5.A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