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3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12350-9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6-13批准1990-08-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小功率电动机。
本标准中第4-5,8-9,12-15,17-20,22-23章亦适用于工业和类似用途小功率电动机。
2引用标准GB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GB2900.27电工名词术语小功率电动机GB5171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GB1971电机线端标志及旋转方向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5169.4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5169.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3定义3.1本标准的术语应符合GB2900.25和GB2900.27的规定。
3.2除3.1条外,本标准采用的名词术语定义如下:3.2.1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在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2.2电气间隙clearance在两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3.2.3外壳enclosure易触及的电动机表面,包括电动机的接线盒等部件表面,但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部件。
3.2.4元件component本标准中的“元件”是指电动机专用配套件。
例如:离心开关、电容器等。
3.2.5绝缘子insulator用来绝缘并支撑导体的部件。
3.2.6电动机的直径diameter of motor指在电动机定子机壳外切圆上测得的直径,但不包括电动机的散热筋、接线盒和焊缝等尺寸。
4标志4.1每台电动机必须在其明显位置上有牢固地标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和其他必要事项的铭牌。
铭牌上所标明的项目应符合GB5171的规定。
4.2电动机的元件应标有元件的类型或类别的标志,并应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或其他类似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元件及其制造厂家。
4.3如果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则应标以字母“N”,接地线端应标以符号,这些标志不应放在螺钉、可拆卸的垫圈或用作连接导线的可能拆卸的零部件上。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电动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工业生产需求。
然而,由于电动机涉及到高压电、高速运动和机械设备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对于电动机的安全要求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动机的安全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动机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满足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755《旋转电机技术条件》、GB12350《旋转电机安全规范》、IEC60034系列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设计要求、安全要求和检测方法,确保电动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符合要求,不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性造成威胁。
其次,电动机的外壳和绝缘材料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物体对电动机内部的触点和绝缘材料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漏电、短路等故障。
电动机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电绝缘性能,确保在额定电压下不发生漏电现象。
另外,电动机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电动机在过载或短路时继续工作,避免因过热引起的火灾和设备损坏。
过载保护装置可以采用热继电器、散热片等方式,当电动机负载过大或短路时,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源,停止电动机的工作,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电动机应安装在固定的基座上,以保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
基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电动机的重量和震动力。
同时,电动机的工作区域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误碰电动机或被电动机的运动部件撞击,造成人员伤害。
另一方面,电动机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保证电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电动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电动机内部的连接线路正常、绝缘材料完好,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另外,电动机的冷却系统也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确保电动机的散热效果良好,避免因过热引起的损坏和火灾。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和高危环境下使用的电动机,还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防爆场所使用的电动机应具有防爆性能,以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在有潮湿和腐蚀气氛的场所使用的电动机应具有防潮防腐能力,以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强制性产品3C认证⼩功率电机适⽤范围,3C认证依据标准1适⽤范围本规则适⽤于额定电压 36V以上(不含36V),直流1500V,交流1000V以下的驱动⽤⼩功率电动机,包括:(1)转速折算到 1500 r/min时,最⼤连续定额不超过1.1kW的各类交流异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2)最⼤连续定额不超过1.1kW的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注1:额定功率三同步转速X1.1 kW/1500.注2:不包括防爆电动机和控制电动机(如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整⾓机,旋转变压器测速发电机,感应移相器等)。
注3: 不适⽤于有-种定额超出以上适⽤范围的多电压,多转速电动机。
由于法律法规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发⽣变化所引起的适⽤范围调整,应以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公告为准。
2认证依据标准GB12350《⼩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14711《中⼩型旋转电机通⽤安全要求》上述标准原则上应执⾏国家标准化⾏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版本。
当需使⽤标准的其他版本时,则应按国家认监委发布的适⽤相关标准要求的公告执⾏。
3认证模式实施⼩功率电动机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基本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 +获证后监督;上述获证后监督是指获证后的跟踪检查、⽣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三种⽅式之⼀。
认证机构应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的要求,对⽣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并结合分类管理结果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企业质量保证能⼒和产品⼀致性检查(初始⼯⼚检查)等相关要素、对获证后监督各⽅式进⾏组合,以确定认证委托⼈所能适⽤的认证模式。
4认证单元划分原则上,应按电动机品种、⽤途、结构、绕组材料、绝缘等级、⼯作制的不同划分单元。
实施中,申请单元的划分还可按产品的规格、⼯作原理等因素,作出适当调整。
相同⽣产者、不同⽣产企业⽣产的相同产品,或不同⽣产者、相同⽣产企业⽣产的相同产品,可仅在⼀个单元的样品上进⾏型式试验,其他⽣产企业/⽣产者的产品需提供资料进⾏⼀致性核查。
产品采用的国家标准1. GB12350-2009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2. GB/T 5171.1-2014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3. GB755-208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EC60034-1,2004IDT)4.GB1971-2006 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IEC60034-8;2002,IDT)5.GB/T2423.3/4/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6.GB4343.1-2003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7.GB4706.1 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8.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9.GB/T5169.6 19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10.GB/T 9651-2008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方法11.GB/T 12113-2003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12.GB/T 12665-2008 电机在一般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13.GB/T 17948.1-2000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14.GB/T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5.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16.GB/T 2900.27 电工术语小功率电动机17.GB/T 2900.25 电工术语旋转电机18.GB/T 4798.1、2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19.GB/T 10069.1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20.GB/T 13126 机电产品湿热带防护包装通用技术条件21.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22.GB/T 19142 出口商品包装通则23.GB/T 22672 小功率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24.GB/T 23686 电子电器产品的环境设计导则25.GB/T 23688 用能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26.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27.GB/T 16539-1996 振速法测量噪声源声功率级用于封闭机器的测量28.GB/T 16404-1996 声强法测定噪声的声功率级29.GB/T 2423.18 盐雾交变试验方法。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工业机械、交通工具等。
然而,电动机的使用不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制定和遵守电动机的安全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就电动机的安全要求展开详细介绍。
1. 动力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机的动力系统是电动机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对整个电动机的安全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电动机的动力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电动机的动力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一旦电动机超过额定载荷,自动停机。
此外,电动机的动力系统还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一旦发生短路故障,自动切断电源。
另外,电动机的动力系统应具备接地保护功能,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2. 结构设计安全要求电动机的结构设计也是电动机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首先,电动机的外壳必须具备防护功能,能够阻止工人接触到危险的部件。
此外,电动机的外壳还应具备防水、防尘等功能,以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其次,电动机的外壳表面应具备防腐蚀、防静电等特性,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电动机的外壳表面也应具备阻燃性能,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 运行管理安全要求电动机的运行管理也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电动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电动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要求。
其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动机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禁止擅自修改或拆卸电动机。
此外,电动机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电动机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另外,电动机的运行环境应符合相关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
4. 使用场所安全要求电动机的使用场所也对其安全性产生影响。
首先,电动机的使用场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包括建筑物的消防、通风等要求。
其次,使用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使用场所应具备相应的紧急处理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以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电动机的安全要求包括动力系统安全要求、结构设计安全要求、运行管理安全要求和使用场所安全要求。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1.通风良好(防止电机过热,烧毁,必要时可加换气扇或通风设备来改善通风条件)2.不潮湿(防止绝缘电阻降低,漏电可能性增大,生锈腐蚀。
易导致金属间接触不良,接地回路电阻增大甚至断开,危机电动机安全运行)(提高防护等级;采取必要防潮措施,如垫高安装基础,加装吸湿机等)3.灰尘少(防止绕组吸附灰尘,散热条件变坏,绝缘性能下降)(选择清洁环境;提高防护等级;采取其它防尘措施)4.环境温度低(防止缩短工作寿命)(通常规定电动机绝缘的最高工作温度为40℃,高于40℃时应降低定额使用;特殊用途电动机除外;更不能置于其他设备热排气流中)(机壳温度一般比绕组温度低20℃~25℃)5.操作和维护方便(防止操作不方便情况下,容易引起工作失误或疏忽而导致故障)6.安装基础要求①较强机械强度,不易变形;②固定牢靠,保持电机在规定位置和状态而不产生位移;③抑制振动传递.二、电动机机械安装安全要求这方面涉及电动机的安装型式,安装尺寸和电动机的传动方式,机械联接件等方面的问题。
1.安装型式:应根据负载机械情况适当选用。
国家标准GB997-8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提供技术规范。
立式:带凸缘,带底脚等型式卧式:带凸缘等型式2.安装尺寸:通常采用标准尺寸。
用户可向生产厂家订制特殊尺寸的电动机。
国家标准GB4772-84〈电动机尺寸与公差〉及相关标准中有规定。
3.电动机的传动方式:应根据负载机械情况来选定。
直接传动:使用联轴器将电动机与工作机械直接联接起来的传动。
优先选择。
效率高,设备简单,运行可靠。
注意保证联轴器与轴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变形,折断;需校验联轴器的机械平衡,防止机组异常振动;联轴器与轴之间不能有多余间隙,防止配合松动与轴键变形折断;键与键槽不应有间隙,定位螺钉应充分拧紧固定;应尽量选用弹性联轴器,减轻两轴安装误差产生的不良误差。
齿轮传动:适用于传动比可变的传动场合。
齿轮变速装置与负载机械之间也需要联轴器来联接。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动力设备,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之一。
由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工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对电动机的安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第一、电动机的外部保护。
电动机的外部保护是指对电动机进行外部隔离和保护的装置。
根据电动机的不同用途和工作环境,外部保护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使用防护罩、防护网、防护板等。
外部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电动机的旋转部件或高温部件,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第二、电动机的接地保护。
电动机的接地保护是指将电动机的金属外壳与地面相连接,以保证电动机的接地良好,防止电动机发生漏电或接触电压过高的情况。
接地保护可以通过接地线、接地装置等方式实现。
接地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接触电动机发生电击事故。
第三、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是指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动机因过载而损坏或发生火灾。
过载保护可以通过安装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开关等设备来实现。
过载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第四、电动机的短路保护。
电动机的短路保护是指在电动机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动机发生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机或发生火灾。
短路保护可以通过安装短路保护器、熔断器等设备来实现。
短路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动机的电路安全和可靠运行。
第五、电动机的绝缘保护。
电动机的绝缘保护是指对电动机绝缘系统进行保护,防止电动机发生绝缘破损而引起电击事故。
绝缘保护可以通过采用绝缘外壳、绝缘垫、绝缘漆等方式来实现。
绝缘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动机发生漏电和绝缘破损,保证电动机的安全工作。
第六、电动机的启动保护。
电动机的启动保护是指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能够做到平稳启动,防止电动机因启动过程中电流突增而损坏电机或引起其他意外情况。
启动保护可以通过采用起动器、软启动器等设备来实现。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模版一、引言电动机是工业、农业和家庭中普遍使用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了确保电动机的安全运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和遵守一套严格的安全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二、机械安全要求1. 机械保护装置电动机应设置适当的机械保护装置,以防止发生意外接触。
这些保护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动力传输装置电动机的动力传输装置如皮带、链条等应准确安装,打滑和断裂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旋转部件保护电动机的旋转部件如轴、风扇等应设置防护罩,以防止意外接触和伤害。
4. 冷却系统电动机的冷却系统应保持畅通,定期清洁和维护,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散热。
三、电气安全要求1. 绝缘性能电动机的绝缘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绝缘材料应定期进行测试和检查,以确保电气安全。
2. 接地电动机应正确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3. 过载保护电动机应设置适当的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过载使用引发的故障和事故。
4. 电缆保护电动机的电缆应正确铺设,并设置电缆保护装置,以防止电缆的损坏和电击事故。
四、工作环境安全要求1. 温度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必要时应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
2. 湿度湿度对电动机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电动机通常应避免在高湿度环境下工作,如有必要,应采取湿度控制措施。
3. 有害气体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有害气体,电动机应采取适当的通风和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4. 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动机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以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五、维护与检修安全要求1. 施工作业在进行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作业时,应遵循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如戴好个体防护装备、使用适当工具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并及时记录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3. 停电维护在对电动机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GB 12350-9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6-13批准1990-08-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小功率电动机。
本标准中第4-5,8-9,12-15,17-20,22-23章亦适用于工业和类似用途小功率电动机。
2引用标准GB?电工名词术语电机GB?电工名词术语小功率电动机GB?5171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GB?1971电机线端标志及旋转方向GB?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应符合GB?和GB?的规定。
除条外,本标准采用的名词术语定义如下: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在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clearance在两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外壳enclosure易触及的电动机表面,包括电动机的接线盒等部件表面,但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部件。
元件component本标准中的“元件”是指电动机专用配套件。
例如:离心开关、电容器等。
绝缘子insulator用来绝缘并支撑导体的部件。
电动机的直径diameterofmotor指在电动机定子机壳外切圆上测得的直径,但不包括电动机的散热筋、接线盒和焊缝等尺寸。
4标志每台电动机必须在其明显位置上有牢固地标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和其他必要事项的铭牌。
铭牌上所标明的项目应符合GB?5171的规定。
电动机的元件应标有元件的类型或类别的标志,并应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或其他类似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元件及其制造厂家。
如果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则应标以字母“N”,接地线端应标以符号,这些标志不应放在螺钉、可拆卸的垫圈或用作连接导线的可能拆卸的零部件上。
对于接地软线,必须为绿、黄双色绝缘线,其他导线不得采用此标志。
电动机出线端标志应符合GB?1971的规定,刻在出线端或用标号片或管标明,对于有接线板的电动机,其标志应同时刻在接线板上,不得单独悬挂标号片或管。
电动机上的所有标志可采用打印、雕刻、压制或其他等效刻印方法,必须保证清晰、明了、耐用,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限内不易磨灭。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如下方法进行试验判定。
首先采用浸有水的湿棉布擦抹标志15s,随后再用浸有汽油的棉布擦抹15s。
电动机的标志应在经过上述试验和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之后,仍保持清晰、易辨、不能轻易除去,铭牌不应易于移动和有可能造成脱落的卷边现象。
5外壳防护电动机应有良好的外壳防护,其外壳防护应按GB?的规定分级,并应在产品标标准中明确规定。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GB?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6起动电动机应能在下列电压情况下正常启动,对于带有启动元件的电动机,启动时,其启动元件应工作可靠,无接触抖动。
a.电动机在倍额定电压下启动三次;b.对于带有启动元件的电动机,还应在倍额定电压下再启动三次。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应根据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启动情况来确定电动机为空载启动或带负载启动,并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动机在开始启动时,应为实际冷却状态,在连续启动之间,电动机应达到静止状态再启动。
电动机在按条要求启动时,其过载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条试验的同时检查判定。
7泄漏电流电动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正常工作,其泄电流不应过大。
电动机泄漏电流限值由各类产品标准规定。
电动机在倍的额定电压下运行,运行方式由产品标准规定。
测量线路(见图),即在电流的任一极与易触及到的金属部件之间测量。
测量泄漏电流时,对于单相电动机,应将开关K转换至电源的不同极性,对于三相电动机,则应轮流断开a、b、c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外两个,以测得最大泄漏电流值。
测量时,电动机必须与大地绝缘。
8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电动机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其要求应符合GB?5171的规定。
9湿热试验电动机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GB?5171进行湿热试验判定。
10耐久性电动机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在正常使用中,不发生有损害电动机的电气或机械事故,绝缘不得损坏,联接件不得由于受热、振动等原因而松动是否符合要求,应按条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电动机按表1所示的时间,在额定负载和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然后,按表1所示的时间,在额定负载和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表1 h━━━━━━━━━━━━━━━━━━━━┯━━━━━━━━━━━电动机类型│?工作时间────────────────────┼───────────预计一年中总的工作时间少于15h的电动机│?15────────────────────┼───────────其他电动机│?48━━━━━━━━━━━━━━━━━━━━┷━━━━━━━━━━━对于S1和S6--S8工作制的电动机应连续工作,也可以周期地工作。
但每个工作周期的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8h,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
对于S3--S5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按额定工作定额周期地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
对于S2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按额定工作定额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工作结束停歇数分钟,再继续工作,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如果电动机由于周期性地工作温升超过了额定限值,则停歇时间应适当处长,或采用强制冷却,以免电动机过热。
除S2工作制的电动机外,所有其他电动机应在倍额定电压下启动50次;然后,在倍额定电压下再启动50次。
对于短时工作的电动机,只要求在倍额定电压下启动50次。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应根据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启动情况来确定电动机为空载启动或带负载启动,并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动机每次供电启动工作的持续时间至少应等于启动到额定转速所需时间的10倍,但不少于10s。
在每次启动结束后,应有一个防止过热的停歇时间,该时间至少要等于供电启动持续工作时间的三倍。
对于带有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启动开关的电动机,应在倍额定电压下启动10^4次,启动时负载情况和运转及停歇时间应符合条规定。
在经过条规定的试验之后,电动机应能经受第8章规定的测试,但此时绝缘电阻允许降低到规定的值的50%;试验中,电动机的联接件不应松动,也不应有危及安全性能的变形或损坏。
11非正常工作电动机的设计应尽可能地避免发生由于不正常或误操作而破环或削弱其安全性能。
从而引起火灾、触电等事故。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条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当电动机用于下列场合时,应对电动机进行堵转试验。
a.电动机堵转转矩小于额定转矩;b.用手起动的电动机;c.用于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设备中心的电动机;d.用于无人看管可以连续工作的电动机。
对于电容电动机,除工作时有人看管外,要进行堵转试验,这时将电容器逐个地短路或开路,两者中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
试验应在额定电压和电动机处于实际冷却状态下进行,从电动机通电启动开始计时,按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工作。
试验规定的工作时间如下:a.对用于手持电器、手动开关控制通断电或类似工作状况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30s;b.对用于必须有人操作看管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电容电动机电容器短路或开路堵转试验除外),试验工作时间为5min;c.对用于其他场合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d.如果电动机用于有计时器控制工作时间的电器设备中,则试验工作时间为计时器允许的最长时间,但对于既可以用计时器控制又可以不用计时器控制的电器设备中使用的电动机,应按不用计时器控制时的工作状况所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
电动机在上述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结束或在保护器动作瞬间,绕组温度不得超过表2规定限值,在试验期间,不得出现闪络或有熔化的金属。
表 2━━━━━━━━━━━━━━━━━━┯━━━━━━━━━━━━━━━━━电动机类型│?极限温度├───┬───┬───┬───┬────│?A级│E级│B级│F级│H级──────────────────┼───┼───┼───┼───┼────1.试验工作时间30S或5min或由计时器控││?│?│?│制工作时间和使用时有人看管的电动机│200│215│225│240│?260──────────────────┼───┼───┼───┼───┼────2.阻抗保护电动机? │150│165│175│190│210──────────────────┼───┼───┼───┼───┼────3.防护器在第1h内起保护作用的电动机? │200│215│225│240│?260──────────────────┼───┼───┼───┼───┼────4.保护器在第1h后起保护作用的电动机? │175│190│?200?│215│?235━━━━━━━━━━━━━━━━━━┷━━━┷━━━┷━━━┷━━━┷━━━━对于三相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和额定电压下,断开一相进行试验。
试验工作时间和绕组温度限值应符合条的规定。
电动机在经过和条非正常工作后,当冷却至室温时应能承受第8章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其试验电压为1000V,12机械强度电动机应具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钢度,以避免由于机械变形引起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减小,零部件松动或位移而造成的着火、触电等安全事故。
对于电动机的外壳。
其最小允许厚度规定如下。
对于无加固平面部件,规定为:铸造金属厚度≥可锻铸铁厚度≥压铸金属厚度≥如果其表面为曲面、带筋或采用其他加固方法,或其表面形状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则其最小允许厚度可减小为:铸造金属厚度≥可锻铸铁厚度≥压铸金属厚度≥对于薄钢板机壳的电动机,其钢板壳体的最小允许厚度规定为:无涂覆层壳体厚度≥带镀层壳体厚度≥对于有色金属壳体的电动机,其壳体最小允许厚度规定为。
但对于相对较小面积、弯曲表面和其他方法加强的表面,以及经验证明某种材料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时,允许其厚度小和条的规定限值。
对于非金属材料壳体的电动机,在结构设计上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具有耐热、阻燃和耐腐蚀的能力。
电动机装配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正常运行的振动下产生有害影响。
对于电动机的旋转部件,应能承受GB?5171规定的超速试验,而不产生有松动和有害变形的现象。
如果电动机有用于包容连接电源导线的接线盒,此接线盒应坚实耐用,其安装应牢固,不允许有有害变形和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检查和进行如下试验判定。
对于机座号H90以上或电动机的直径大于180mm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安装在任一预定位置时,接线盒在其水平面上应能承受110kg的静载荷,而不被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