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146.78 KB
- 文档页数:3
电动机的毕业论文-浅谈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精品推荐】近几十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使得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和家用电器中,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
因此,电动机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动机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
本文将主要介绍电动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和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电动机是一种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置,常见的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
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逐渐代替蒸汽机成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力。
虽然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动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并在运行性能和经济指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电动机也成为电动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电动机分为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没有两相电机。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各种用途中的应用也将在第二章中详细介绍。
运行维护是电动机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以及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都是保证电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将详细介绍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综上所述,电动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了广泛应用。
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对于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这是电动机旋转的先决条件。
由于三相电源相位之间相差120度,定子绕组的三个绕组在空间方位上相互差120度。
因此,当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源时,定子绕组就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转子导体(鼠笼条)将切割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旋转起来。
国内外驱动电机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机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机械、家电等。
在国内外,驱动电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特点。
驱动电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驱动电机的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新一代的驱动电机。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驱动电机的效率更高、噪音更低、寿命更长,并且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驱动电机的功率不断提升。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驱动电机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款功率超过100kW的高性能驱动电机。
这种趋势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驱动电机的结构逐渐优化。
随着对驱动电机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的积累,国内外的研发人员对驱动电机的结构进行了不断优化。
通过改进电机的转子、定子和冷却系统等关键部件,使得驱动电机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率密度更高。
这种结构优化不仅提升了驱动电机的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驱动电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驱动电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算法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驱动电机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更高效的运行。
智能化的驱动电机不仅能够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还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驱动电机的环保性能也受到了重视。
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驱动电机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的研发人员致力于减少驱动电机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研发新的材料和控制技术,驱动电机的能效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国内外驱动电机的发展正呈现出创新技术、提升功率、优化结构、智能化和环保性能等共同的特点。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推广应用,相信驱动电机的未来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开关磁阻电机发展概况1 发展简介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SRM)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英国Leeds大学步进电机研究小组首创一个开关磁阻电机雏形。
到1972年进一步对带半导体开关的小功率电动机(10w~1kw)进行了研究。
1975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一直发展到可以为50kw的电瓶汽车提供装置。
1980年在英国成立了开关磁阻电机驱动装置有限公司(SRD Ltd.),专门进行SRD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
1983年英国(SRD Ltd.)首先推出了SRD系列产品,该产品命名为OULTON。
1984年TASC驱动系统公司也推出了他们的产品。
另外SRD Ltd.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驱动系统,到1986年已运行500km。
该产品的出现,在电气传动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很多性能指标上达到了出人意料的高水平,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价格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工业中长期广泛应用的一些变速传动系统。
下表是当时对几种常用变速传动系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所作的比较。
成本 1.0 1.5 1.0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埃及等国家也都开展了SRD系统的研制工作。
在国外的应用中,SRD一般用于牵引中,例如电瓶车和电动汽车。
同时高速性能是SRD的一个特长的方向。
据报道,美国为空间技术研制了一个25000r/min、90kW的高速SRD样机。
我国大约在1985年才开始对SRD系统进行研究。
SRD系统的研究已被列入我国中、小型电机“八五”、“九五”和“十五”科研规划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开关磁阻电机课题组在“九五”项目中研制出使用SRD的纯电动轿车,在“十五”项目中将SRD应用到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均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纺织机械研究所将SRD应用于毛巾印花机、卷布机,煤矿牵引及电动车辆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上世纪90年代国际会议的上有关SRD系统的文章来看,对SRD系统的研究工作已经从论证它的优点、开发应用阶段进入到设计理论、优化设计研究阶段。
国外微电网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楼书氢,李青锋,许化强,刘鲁丹(江西吉安供电公司,江西吉安343009)摘要:介绍了微电网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定义,对微电网的微电源和储能技术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图;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微电网研究现状及其示范性工程,对微电网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对比;指出了现阶段微电网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并结合我国的能源战略和电力发展现状,对微电网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电源;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19(2009)03-0056-04Current Research on Microgrid and Its ApplicationProspects in ChinaLOU Shu-qing,LI Qing-feng,XU Hua-qiang,LIU Lu-dan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供电单一系统。
由于运行技术复杂,管理水平要求极高,电网上任一点故障产生的扰动都会在电网中传播,严重时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甚至全网崩溃,造成灾难性后果;同时,这种大电网还极易受到战争或自然灾害的破坏,严重时将危害国家安全,对此,人们还只能依靠一种被动的方式来保证电网安全。
此外,“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理论上的高效率仅仅是体现在转换和输送环节上,如果从整个能源系统分析,由于供热规模和供热半径的局限,难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1]。
鉴于上述问题,发达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研究并应用多种一次能源的形式结合、高效、经济的新型电力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DG Distributed Generation),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分布式发电一般靠近负荷用户,通过将电能和热能的利用相结合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发电的位置离负荷距离较近,还可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微型马达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微型马达是一种小型电机,通常用于各种家用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设备中。
它的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大,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
微型马达的主要市场包括家电、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设备等领域。
二、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微型马达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全球微型马达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其中,家电和汽车行业是微型马达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三、市场驱动因素。
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型马达的技术不断创新,功率密度和效率不断提高,使得微型马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2. 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促进了微型马达市场的发展。
3. 新能源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微型马达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微型马达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四、市场机遇。
1. 5G技术的发展,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这将带动微型马达市场的增长。
2. 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微型马达在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微型马达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将迎来新的机遇。
五、市场挑战。
1. 价格竞争激烈,微型马达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2. 技术壁垒,微型马达行业技术门槛较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壁垒。
3.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等影响,微型马达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六、市场趋势。
1. 智能化,随着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微型马达将更多地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产品中。
2. 电动化,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微型马达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91【关键词】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驱动 细分驱动 步进电机系统步进电机是一种感应电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电路,将直流电变成分时供电,并且多相时序控制电流,用这种电流为步进电机供电,步进电机才能正常工作,步进电机驱动器就是为步进电机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器。
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1 步进电机的概述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步进电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因为步进电机没有电刷,因此可靠性非常高,同时步进电机响应仅仅由数字输入脉冲确定,因此步进电机可以开环控制,所以步进电机的结构相对简单,并且极大程度上节省了控制成本,步进电机的各种优势也是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原因。
虽然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步进电机依旧不能像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那样在常规下使用,必须有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
因此想要充分的利用步进电机,就要掌握机械、电机、电子以及计算机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
2 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发展情况2.1 电源功放级使用元器件发展步进电机驱动技术现状及发展文/沈绍敏 靳璐一般情况下末级控制器都是可控硅,可控硅的体积小,效率高,寿命也非常长,但是可控硅的可靠性非常低,并且后期的调试和维护也有一定的难度,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可控硅逐渐被淘汰,发展至今已经很少用可控硅作末级控制器了。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控制非常方便,并且调试也非常简单,而且晶体管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方法,使晶体管的耐压效果比可控硅高很多,所以近几年大功率晶体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中电源的末级功放元件。
开关磁阻电机发展概况1 发展简介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SRM)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英国Leeds大学步进电机研究小组首创一个开关磁阻电机雏形。
到1972年进一步对带半导体开关的小功率电动机(10w~1kw)进行了研究。
1975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一直发展到可以为50kw的电瓶汽车提供装置。
1980年在英国成立了开关磁阻电机驱动装置有限公司(SRD Ltd.),专门进行SRD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
1983年英国(SRD Ltd.)首先推出了SRD系列产品,该产品命名为OULTON。
1984年TASC驱动系统公司也推出了他们的产品。
另外SRD Ltd.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有轨电车的驱动系统,到1986年已运行500km。
该产品的出现,在电气传动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很多性能指标上达到了出人意料的高水平,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价格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工业中长期广泛应用的一些变速传动系统。
下表是当时对几种常用变速传动系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所作的比较。
成本 1.0 1.5 1.0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埃及等国家也都开展了SRD系统的研制工作。
在国外的应用中,SRD一般用于牵引中,例如电瓶车和电动汽车。
同时高速性能是SRD的一个特长的方向。
据报道,美国为空间技术研制了一个25000r/min、90kW的高速SRD样机。
我国大约在1985年才开始对SRD系统进行研究。
SRD系统的研究已被列入我国中、小型电机“八五”、“九五”和“十五”科研规划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开关磁阻电机课题组在“九五”项目中研制出使用SRD的纯电动轿车,在“十五”项目中将SRD应用到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均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纺织机械研究所将SRD应用于毛巾印花机、卷布机,煤矿牵引及电动车辆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上世纪90年代国际会议的上有关SRD系统的文章来看,对SRD系统的研究工作已经从论证它的优点、开发应用阶段进入到设计理论、优化设计研究阶段。
小功率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陈庆祺,何志伟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摘 要:简要综述近年来小功率电机在国内外生产的状况,探讨小功率电机的发展趋势,并介绍新材料、新元器件在小功率电机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小功率电机;生产;发展趋势The Development of Sm all-Pow er-Motors at H ome and AbroadCHE N Qing-qi,HE Zhi-wei(The E lectric P ower C ollege,S outh China Univ.of T ech.,G 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power-m oto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als o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power-m otors in the future.At last,this pa2 per introduces new material and new com ponent used in it now.K ey Words:Small-P ower-M otors;Produce;Development T rend1 引言涉及一般用途及专门用途的小功率电动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军工设备、电子产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电气玩具等各个方面。
随着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小功率电机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在需求多样化及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技术的推动下,小功率电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产品正在以崭新的面貌不断问世。
2 小功率电机生产的现状2.1 国外小功率电机生产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功率电机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世界对小功率电机的需求量激增,促使国外几个主要小功率电机生产国(如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的发展非常迅速,小功率电机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20%。
当前,国外很多企业不断更新生产设备,扩大企业规模,如日本马渊公司,年产量为8亿台以上。
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年产量都是高达几亿台。
全球的小功率电机产量现已超过40亿台,并且年需求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向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过渡,并由于应用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小功率电机将会更迅速地向前发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外转移,从而促使世界小功率电机生产和采购日趋国际化,即小功率电机的主要产地由美国等国家转移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2.2 国内小功率电机生产的现状我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相当于国际60年代水平的小功率电机体系。
80年代前,主要生产小功率的交、直流电机,批量小,品种单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各行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功率电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用计算机外设、办公设备、音响装置、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小功率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和用途广等优点,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社会对小功率电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由于近年来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小功率电机生产和采购日趋国际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小功率电机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国营、民营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格・52・・综 述・ 《电机电器技术》 2004年第1期局。
根据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功率电机年产量1986年为340万台,1990年为582.4万台,到1996年增长至2982.4万台,1997年为2274.3万台,1998年则为1386.98万台。
1997和1998年是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使市场需求量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我国小功率电机的生产总体上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2005年我国小功率电机产量将达到3690万台,2010年的小功率电机年需求量达7420万台。
目前,我国小功率电机生产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产品结构不合理,用于家用电器的产品比例过大,其中的交流单相电动机和直流有刷电动机约占总产量的90%;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品精度较低,质量得不到控制,影响了国产小功率电机的出口;三、没有完全实现专业化生产,工艺较为落后,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
3 小功率电机的发展趋势近十几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小功率电机应用相当广泛,小功率电机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今后小功率电机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3.1 产品向小型轻薄、高性能、无刷化、永磁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发展在小型轻薄、高性能化方面,由于各类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微型化、传统工业产品及特殊用途产品的电子装置日渐集成化,客观上要求作为功能元件的小功率电机占空率小。
众多的制造商不断推出小型轻薄和高性能的产品,比如,对电动自行车用的电机,采用盘式结构,以便与车辆的被驱动部位相适应,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对家用电器及其他场合使用的交流和直流小功率电机,采用塑料封工艺技术,可降低温升,降低噪声。
在无刷化方面,主要发展无刷直流电机,用电子驱动电路取代传统的换向器电刷组件,以便消除火花和机械摩擦噪声,从而使其具有长寿命、低噪声、低损耗、高效率、高可控、高可靠性、无电磁干扰等一系列优点。
目前美、日等国无刷电机产量每年正以15%~20%的速度增长,且其应用不限于小功率场合,已经扩大到小容量的整机。
在永磁化方面,随着小功率电机向小型轻薄、无刷化和电子化的发展,永磁材料在小功率电机中普遍应用是必然趋势。
永磁电机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节能、体积小以及易于实现规模化大批生产等一系列优点,在产业界大受欢迎,特别是采用新一代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合金),可以大大提高电动机效率,缩小电机体积。
据不完全统计,500W以上的小功率电机中,永磁电机占92%。
在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方面,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小功率电机与变速机构传感元件或检测元件及控制线路构成一体,形成新一代电动伺服系统。
与此同时,可以在控制单元中采用可编程微机控制器,实现电机速度和位置自适应调整控制。
单片机的应用已推广到各类电机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进一步拓展电动机的功能。
3.2 生产、设计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向自动化、专业化、集约化、柔性化以及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发展,C AD设计技术不断丰富、不断进步。
国外小功率电机的生产、设计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通用设备为基础进行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以电工机械生产线、高速冲床、数控冲床以及其他专用生产流水线为代表;进入80年代以来,C AD的广泛应用,除了把设计分析、设计综合和设计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之外,还将信息管理、图形显示和专家系统等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新的集成软件体系;90年代以后,则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柔性制造系统,由计算机来控制和组织材料、部件的供应管理,从而可以克服以品种多、批量小为特点的小功率电机生产组织的困难,而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自动化、专业化和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则可以方便对大批量的小功率电机生产实现规模化经济。
旧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小功率电机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以及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缩短更新周期等的要求。
因此,必须进行以现代化生产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操作因素,这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
・62・2004年第1期 《电机电器技术》 ・综 述・喷漆室水旋动力管设计探讨李铮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0)摘 要:分析了水旋动力管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设计参数的计算要点。
关键词:水旋动力管;设计1 前言水旋喷漆室是一种目前国际上很为流行的新型喷漆室。
它采用气体层流压抑的方式来防止漆雾的扩散,用水旋动力管来处理漆雾。
水旋喷漆室的漆雾过滤装置由洗涤板、水旋动力管、地下水槽、排气系统等组成,其中的关键设备为水旋动力管。
水旋动力管以一定的间距安装在洗涤板的中心线上,在其下端设有能够从台面上方便拆卸的冲击板。
含有漆雾的空气在排风机吸引力的作用下,被吸引至水旋动力管内,在冲击水和冲击板的作用下,进行冲击清洗,将漆雾捕集在水中。
水旋喷漆室处理漆雾效率高,可达99%,用水量小,约为其它湿式喷漆室的一半,适用于装饰性要求高的大型工件(如汽车外壳)的表面喷漆。
2 当前不同类型喷漆室概况4 新材料、新元器件在小功率电机中的应用4.1 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稀土永磁体的问世,引起了电机领域革命性的变化。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
第三代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对小功率电机技术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永磁体的发展与应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NdFeB(钕铁硼)的磁性能大大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稀土永磁材料,其剩磁Br约是铁氧体永磁的3~5倍,约是铝镍钴、钐钴永磁的1~2倍。
使用NdFeB稀土永磁材料,可有效地减少电机体积,使得电机重量轻、惯量小、功率大、效率高,转矩比同体积的永磁电机提高了40%~50%。
由于钕在稀土矿中的含量高达13%~18%,比钐高5倍以上,Fe和B资源也相当丰富,以廉价的铁代替钴,以丰富的钕代替钐,使得钕铁硼永磁合金要比钐钴合金便宜50%左右。
NdFeB稀土永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2 新元器件的应用新型的电子起动开关、PT C起动继电器、霍尔效应开关、双金属起动等起动元件正逐渐获得普遍使用。
舌簧三端管闸管开关没有活动件,完全密封,不受火花、震动、污物的影响,安装方便,断开寿命可达数百万次。
这种开关已在1/4~3/4马力电机以及泵、风机、空调器等频繁起动的异步电机中得到应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用于一次回路的微型双金属热保护器及用于二次回路的PT C热保护器已越来越普遍地应用。
5 结束语市场对小功率电机的要求是朝着数量巨大、技术先进、性价比高、产品种类多和适用面宽广的趋势发展。
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在小功率电机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各个环节上,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与时俱进,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1] 何澄清,郁维铭.21世纪我国小功率电机技术与市场走向探讨[J].微特电机,2000年第5期.[2] 李朝东.微电机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应用展望[J].微特电机,2003年的1期.[3] 张庆达.小功率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4] 粟世荣.现代微电机制造技术发展概述[J].电世界,1997年第2期.□・72・・日用电器・ 《电机电器技术》 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