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架的种类
- 格式:pdf
- 大小:499.09 KB
- 文档页数:7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是固定义齿模型的仪器,它不但可以记录和保持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有的(牙合)架还可模拟出与患者口腔咬合运动相类似的下颌运动。
1.(牙合)架的种类
(1)简单(牙合)架。
(2)可调节(牙合)架:它由上、下颌体和侧柱组成。
2.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前的准备:固定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
固定切导盘呈水平位(0°)或约10°处。
将两侧髁导斜度固位于25°,并且正中锁抵住髁杆外侧端后面,使髁球紧贴槽前壁认扭紧固定正中锁的螺钉。
将侧方髁导斜度固定于15°。
固定架环使与上下颌体密合。
(2)转移颌位关系:目的是将上下(牙合)托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准确地转移到(牙合)架上,同时,还要将患者的髁道斜度也转移到(牙合)架上。
确定髁突的位置:髁突约位于眼裂至耳屏中点连线上距耳屏约13mm处。
合叉插入上(牙合)堤:将(牙合)叉尖烧热,在其与(牙合)平面平行约距(牙合)平面5mm处插人(牙合)堤,两小叉尖也要求插人。
安放面弓。
连接(牙合)堤。
上(牙合)架。
(3)确定髁导斜度。
确定前伸髁导斜度:通过取得前伸(牙合)记录,在(牙合)架上确定患者的髁道斜度。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可通过蜡记录确定或根据Hanau公式,计算出侧方髁斜度其公式如侧方髓道斜度(L)二[前伸髁道斜度(H)/8]十12
(4)确定切导斜度。
全口义齿复习题二、填空题1.义齿的表面有组织面,咬合面,磨光面。
2.牙合架的种类_全可调合架,平均值合架,半可调合架,简单合架。
3.平衡牙合分为正中平衡牙合,前伸平衡牙合,侧方平衡牙合。
磨光每步都要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进行,遵循由_粗__到_细_,先_平__后_光_____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2.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_反装法_,即将模型包埋固定于__下半型盒内__,__人工牙__、__基托__完全暴露,翻到上半盒内。
3.牙合托由_基托__与_牙合堤_组成。
三、名词解释(16分):1.颌位记录是指用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合关系。
义齿间隙是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又称其为中性区,指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于平衡的区域。
牙合架是一种固定上下合托和模型的仪器。
解剖式人工牙其合面形态模仿未经磨耗的天然牙。
有明显的牙尖和斜面。
在正中合上下颌牙尖窝交错关系,其牙尖斜度约30度。
1.副承托区是指上下颌槽脊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硬区)。
2.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
3.转移颌位关系是将临床上记录的患者上和对于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在在于合架之上一边在合架上能很好的模仿人体的下颌运动制作出符合患者口腔内生理环境的全口义齿。
4.中性区1933年Wilfresh提出了“中性区”的概念,天然牙在萌出过程中受到唇颊肌向内的压力和舌肌向外的推力,使天然牙在完全萌出的后的位置恰好位于向内和向外的平衡区域内。
四、简答题(24分)简述全口义齿的工艺流程。
答:1.详细了解, 检查牙列缺失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和修复治疗计划2.获得精确的口腔组织形态的模型3.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位的确定,做好颌位关系记录4.上颌架并转移颌位关系5.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调整平衡合6.在患者口腔中试戴义齿蜡型,进一步调整咬合7.义齿制作完成8.初戴义齿,选磨调合并作戴牙指导2.简述排牙前的模型准备?答:①画基托边缘线②画牙槽嵴顶线③后堤区检查准备3.全口义齿出盒的方法是什么?答:①出盒时卸除螺丝钉等设施,去掉型盒盖,分开上下层型盒。
牙合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正中牙合/牙位: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即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颌骨的位置关系。
2.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正中关系位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受颞下颌韧带深层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再往后退,位于其在关节窝中的生理性后退边缘,在保持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盘-髁复合体)紧贴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同时,下颌从该位置可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
此时下颌的位置称~3.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休息位/息止颌位: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提颌肌群轻微收缩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约2~4mm,称息止牙合间隙freeway space),下颌所处的位置称~4.铰链运动:开口约为18~25mm时,髁突的单纯转动。
(髁突运动:转动/铰链运动,滑动运动)5.铰链位:铰链运动过程中,髁突始终处于关节窝的生理最后位,RCP又称为(髁突的)铰链位6.铰链开口度:下颌髁突从闭口位开始作单纯转动运动,在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可有18~25mm距离,该距离称~7.正中关系(CR):髁突做铰链运动时,可使切牙处降颌约25mm,此运动范围内(铰链开口度范围内)下颌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称为正中关系。
(RCP是CR的最上位,具唯一性)8.铰链运动与铰链位: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指髁突的单纯转动运动,下颌位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可以在关节窝内作单纯转动运动(铰链运动)而无滑动。
在铰链运动的过程中,髁突不离开后退接触位这一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置,故又可将后退接触位称为(髁突的)铰链位(hinge position),在该铰链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开口范围,称为铰链开口度,其在上下颌切牙切缘之间可达18~25mm9.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下颌姿势位时的面下1/3高度,临床上用鼻下点到软组织颏下点的距离表示。
一种平均值颌架的操作步骤及操作、检查要点二、颌架的分类一)按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牙合架的分类简单牙合架平均值牙合架半可调牙合架全可调牙合架本文操作实验采用日本YDM生产的平均值牙合架。
二)按牙合架髁导结构位置的分类Wide-Vue牙合架髁导盘固定在上颌体,髁球固定在下颌体。
Nonarcon牙合架髁导结构固定在下颌体,髁球固定在上颌体。
反向牙合架下颌体两侧的支柱向两侧倾斜或向外弯曲,便于从牙合架后方检查人工牙的咬合状况。
本实验采用的日本YDM牙合架,属于Wide-Vue牙合架。
三、上颌架的步骤一)本操作实验用的器材日本产YDM颌架日进产N4成品牙合托含402上下颌无牙牙合标准模型。
蜡型工具、铅笔、直尺、车针、橡皮筋、石膏、橡皮碗、石膏调刀、酒精灯、订书针、水盘。
二)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上颌架的相关器具,检查牙合架的状况。
2、画中线。
3、设置固位孔。
4、把上下牙合托烫接在模型上。
5、模型吸水。
6、通过牙合平面板和上颌牙合托,在颌架上固定上颌模型。
7、把下颌牙合托与上颌牙合托合拢后固定。
8、把下颌模型固定在颌架上。
9、检查上完颌架的状况。
四、上颌架的操作要点模型上的中线必须正确。
为防止操作过程中,上下颌模型从牙合架上脱落,必须在上下颌模型底面切实形成利于固位的倒凹。
上颌架时,上颌模型的中线,必须于颌架的中线、牙合平面的中线一致。
上颌架时,为抑制石膏的固化膨胀,水应略大于石膏说明书上的粉夜比例。
为抑制石膏的固化膨胀,石膏固定上下颌模型后,必须用橡皮筋等固定上下颌体。
上下颌牙合托合拢时,中线必须对齐,牙合托上下缘必须吻合固定。
具体分析如下:>>>>一)在模型上画中线1、画完中线后2、画中线操作要点中线前缘为模型底面前牙区起点,终点为模型后援平面的中点。
3、画中线检查要点检查模型底面中线位置是否正确。
4、画中线后最终自查仔细检查下列项目,合格后在□内打√检查模型底面中线位置是否正确□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后,才能进入后续操作。
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操作详解案例简述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牙合架是一种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重建的常用辅助工具。
现有牙合架常分为三种类型:简单牙合架,半可调式牙合架和全可调式牙合架 (图1) 。
图1 牙合架的经典分类:a 简单牙合架结构图;b 半可调式牙合架结构图;c 全可调式牙合架结构图每种牙合架都有其功能特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有些口腔医生可能在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牙合架时存在困惑,此外半可调式牙合架的高频应用,正确操作也是一大难点所在。
本文将对每种牙合架的功能特性做出简单总结以及对常用的半可调牙合架的使用做出较详细的说明,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牙合架经典的三种分类简单牙合架:有固定的髁导装置,体积小,没有转移面弓。
只能满足口颌系统正中关系位的复制。
常见的有单向运动式牙合架,多向运动式牙合架(固定髁导的多向运动式牙合架及自由运动式牙合架)。
半可调式牙合架:配有转移面弓,同时大多能够通过平直的髁导装置,形成可调的前伸髁导斜面和Bennett角,它们可以通过前伸或侧方咬合记录来调整设定相关参数。
半可调式牙合架能重现个体正中关系位和铰链开闭口,还能近似地模拟下颌其他运动。
全可调式牙合架:需要通过运动面弓(三维立体机械或电子描记仪)辅助建立个性化切导及曲线髁导结构,高仿真记录和转移个体颌位关系。
半可调牙合架的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上牙合架过程详解1.面弓转移铰链轴正中关系位时下颌是通过围绕着穿过两侧髁突的铰链轴旋转来做开闭口运动的。
下颌两中切牙之中点围绕该终末铰链轴以约20cm的固定半径圆弧旋转。
为了转移复制闭合弧,终末铰链轴与上颌的位置关系必须依靠转移面弓精确定位。
转移面弓能将上颌牙合平面与髁突铰链轴之间的三维位置关系精确模拟于牙合架上。
由于经验性铰链轴点在体表通常被认为位于耳屏-外眦连线上近耳屏端13mm处(图2),我们常用的耳塞式面弓在耳道与水平转动轴之间有约12mm的补偿;在垂直方向上,为了让面弓前方弓体通过面部骨性眶轴平面作为水平参考面来定位,固位于鼻根最凹陷处的鼻托到眶轴平面之间有22mm 的补偿(图2),以上的数据及做法,适用于半可调牙合架;对于全可调牙合架,其体表铰链轴点的定位需要使用运动面弓完成。
牙合架的种类及临床应用牙合架是一种固定的牙槽架,用于支持和固定其他牙合的修复体,常用于固定非可摘义齿修复体、支持、稳定牙槽骨形态等。
根据其材料和设计类型的不同,牙合架可以分为金属牙合架、金属陶瓷牙合架和全陶瓷牙合架等多种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牙合架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1.金属牙合架金属牙合架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常见的合金有钴铬合金和钛合金。
钴铬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支持大跨度修复体。
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对金属过敏的患者。
金属牙合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提供良好的牙槽骨支持和稳定,适用于正常的牙槽骨形态。
2.金属陶瓷牙合架金属陶瓷牙合架由金属基材和覆盖在金属上的陶瓷层组成。
金属陶瓷牙合架能够兼顾金属架的强度和陶瓷的良好的美观性。
金属陶瓷牙合架主要用于修复较大的缺损,如长桥、全口义齿等。
金属陶瓷牙合架可以根据修复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陶瓷材料,如烤瓷、全瓷等。
3.全陶瓷牙合架全陶瓷牙合架由纯陶瓷材料制成,不含金属,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透明性。
全陶瓷牙合架具有与天然牙齿相似的颜色和光泽度,能够实现更好的美学效果。
全陶瓷牙合架适用于修复前牙缺损,如单颗缺失、多颗缺失等。
全陶瓷牙合架的优势在于避免了金属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除了以上的牙合架类型之外,根据应用范围和病情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牙合架,如矫治牙合架、种植义齿支架等。
4.矫治牙合架矫治牙合架主要用于正畸治疗,通过对牙齿施加持续的轻力,来改变牙齿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矫治牙合架通常由金属丝、弹簧、压簧等组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能够有效矫正各种不正畸形。
5.种植义齿支架种植义齿支架是一种专门用于承载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牙合架。
种植义齿支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咀嚼力和固定修复体。
种植义齿支架主要应用于单颗缺失、多颗缺失以及无骨槽的患者,能够实现良好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