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礼节,礼貌的联系和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礼、礼貌、礼节、礼仪的基本含义关于礼、礼貌、礼节、礼仪的基本含义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的合成词,它们虽有联系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礼仪?它的核心是什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礼、礼貌、礼节、礼仪的基本含义,一起来看看吧。
礼、礼貌、礼节、礼仪的基本含义篇1礼的含义“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
“礼”的含义,按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本来的含义是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统称。
如敬礼、礼貌。
(2)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如典礼、婚礼、丧礼。
(3)泛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贵族的等级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4)指礼物。
如送礼、礼品、礼单。
随着历史的发展,“礼”的内涵已经有了延伸和扩展,在许多场合它已成为“礼貌” 、“礼节” 、“礼宾” 、“礼仪”等的代名词。
因此,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以示他人的准则。
礼属于道德的范畴,是社会公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的总和。
礼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交往的准则,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以礼相待,互尊、互爱、互谅,并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礼貌的含义礼貌是人们在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它对人们交往时的基本要求是:诚恳、谦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诚于中而形于外” 。
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主要通过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来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礼貌表现在人们的举止、仪表、语言上,表现在服务的规范、程序上,表现在对客人的态度上。
一个微笑,一个鞠躬,一声“您好” ,一句“祝您旅途愉快” ,这些都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礼貌礼节礼仪的差别礼貌、礼节、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规则,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礼貌、礼节和礼仪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
一、礼貌的差别礼貌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时,尊重他人的感受、关心他人的需求,并以友善、谦虚、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人。
礼貌的具体表现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尊称是表达礼貌的一种方式。
对于年长者或有一定职位地位的人,我们常用尊称来表示敬意。
比如对长辈称呼为“爸爸”、“妈妈”或“叔叔”、“阿姨”,对老师称呼为“老师”等。
同时,在交流中我们也注意避免冒犯他人,尽量使用客气、委婉的语言。
而在西方国家,礼貌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节性问候上。
例如,当与别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展示出真诚的兴趣。
礼貌还体现在谢谢、对不起等日常用语的使用上,即使是在朋友之间的互动中也是如此。
二、礼节的差别礼节是特定场合和特定身份所要求遵循的规范和礼仪。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节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国,尤其是在正式场合,礼节非常重要。
例如在商务活动中,人们常常进行握手礼节,握手时要用右手,力度要适中,同时向对方致以微笑和问候。
此外,碰酒杯、敬茶等也是常见的礼节行为。
而在西方国家,商务场合的礼节要求通常较为简洁。
握手是普遍被接受的方式,但并非必需。
在商务餐桌上,刀具和餐具的使用规范也是需要注意的。
三、礼仪的差别礼仪是指特定场合下,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尊重和遵守规范而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礼仪体现了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例如,在结婚仪式上,中国一般采用红色作为主题色,新郎新娘穿着中式婚礼服装,进行形式多样的仪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婚礼仪式则更加多样化,可以选择浪漫庄重的教堂婚礼,或者户外婚礼等。
此外,在宴会礼仪方面,中国人会遵循一定的次序,如先敬长辈,然后敬同龄或晚辈。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则更关注个人自由,不拘泥于次序,可自由选择和搭配座位。
服务礼节礼仪一、礼貌、礼节、礼仪的定义及内容礼仪、礼貌就是服务从业人员通过一定的语言、行为和程式向客人表示的尊重、热情和感谢1。
礼貌:是指向他人敬意的一种仪式,也是表示敬意的统称,待人恭敬的态度,礼是由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貌是:面容代表,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2。
礼节: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的形式,由待人接物的规则和方式,人们在公共场所的举止、风度和衣着等。
3。
礼仪:是由风俗和传统逐渐演变再经过专门规定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如鞠躬、拥抱等。
包括:着装的打扮、容貌梳理、姿态、分度、举止行为。
二、礼貌服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文明、工作文明2、常用礼貌文明用:1)您好,欢迎光临2)请问您几位,是否有预定3)请跟我来4)很抱歉让您久等了5)请您多多包涵6)请多关照7)真是抱歉耽误了您很长时间8)您还需要别的吗9)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10)很高兴为您服务11)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12)请您随我到收银处结帐好吗13)请问您对我的服务还满意吗14)谢谢光临,请慢走.15) 您走好,欢迎下次光临.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什么?1。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2。
行为美、环境美、心灵美、语言美3.爱公司、爱本职工作、爱顾客四、酒店的服务意识:1、让每一位宾客在这里消费都满意而归.2、酒店的硬件设施重要,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员工的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准的服务意识,所以,就要有全面、统一、标准的服务意识培训。
五、服务中严格遵守操作礼仪和操作规范?1、一不吸烟,不吃零食。
2、二静,工作场合保持安静,隆重场合保持肃静.3、三轻一快,操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动作利落,服务快。
4、三了解,了解宾客的风俗习惯,了解生活,了解特殊要求.5、三声,客人来时有迎声,客问有应声,客走有送声。
6、自尊,尊重老人,尊重妇女儿童,残疾人。
7、五勤,眼、口、脚、手、耳勤.六、服务中的5先原则:1、先女宾后男宾2、先客人后主人3、先首长后一般4、先长辈后晚辈5、先儿童后成人七、服务员的语言要求:(基本用语)谦恭、语调亲切、音量适度、言辞简洁清晰、充分体现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谦虚的态度,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语言要恰当,对内宾使用普通话,对外宾要使用日常外语,做到客到有请、客问必答、客走告别.八、服务中常用语应分哪些种类:服务中应用语大致分十三种:欢迎语、问侯语、直接称谓语、间接称谓语、祝贺语、应答语、征徇语、道歉语、安慰语、劝阻语、交待语、推辞语、告别语1、欢迎语:欢迎光临、欢迎光临本酒店等。
(一)礼礼本意为敬神,今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在古代,礼特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今天,礼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节。
所以说,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二)礼貌1.礼貌的含义礼貌是人与人在交往中,也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举止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品质,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2.礼貌的分类礼貌可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部分。
礼貌行为礼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使用“小姐”、“先生”等敬语,“恭候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哪一位”、“不新鲜”、“有异味”、“哪里可以方便”等雅语。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够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3酒店餐饮服务礼仪规范4 ○R(三)礼节1.礼节的定义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礼节的表现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内在品质的外化。
有礼貌、尊重他人是通过礼节表现出来的。
例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表现出来;欢迎他人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起立、握手等礼节来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
借助这些礼节,对别人尊重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表达。
不掌握这些礼节,在与人交往时虽有尊重别人的内心愿望却难以表达,所以,我们应掌握正确(规范)的礼节,正确地表达意愿。
(四)礼仪1.礼仪的定义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礼貌、礼节、礼仪礼的概念: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是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于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
“礼”其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别人之意。
1.“礼”具有继承性与共同性。
2.“礼”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时代的特点。
3.“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做为标志也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礼貌的概念:礼貌是人们交往时,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言行规范。
是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姿势等来表示对人的尊重。
1.礼貌行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握手、拥抱等2.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小姐”“先生”“欢迎光临”等饭店接待服务员对宾客开展礼貌服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宾客,仍有在家一样亲切、温暖之感,因此,作为饭店的员工,必须自学开展文明礼貌服务。
礼节的的概念: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颂、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礼貌在仪表、仪容、仪态及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礼仪的概念:礼仪是表示礼节和仪式。
礼仪是有形的。
其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礼貌、礼节、礼仪的联系与区别:礼貌、礼节、礼仪都有一个“礼”字,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本质都是尊重人、体贴人。
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礼貌是礼节的规范;礼仪则通过礼貌、礼节得到体现,三者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区别: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礼仪则是表示敬意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温良恭俭让”即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衣贵洁,不贵华,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即仪表“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即仪态“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即卫生旅游饭店接待服务中,更是“宾客至上,优质服务”讲究礼貌礼节的意义1.讲究礼貌礼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礼貌礼节是属于社会公德的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纪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简述礼仪的四种含义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以下是礼仪的四种常见含义:
1.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例如,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示尊重、问候、祝福等的惯用形式。
例如,握手、鞠躬、拥抱等礼节,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3.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的仪表能够给他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因此良好的仪表是社交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4.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颁奖典礼、婚礼、葬礼等。
仪式体现了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重视,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遵守礼仪规范,不仅有助于人们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庆国宾妇产医院礼仪规范要求礼仪的导论一、礼仪的含义:“礼”:礼仪、礼节、礼貌,通常三者为一体混用,其实从内涵来看,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本质上来看,表现的都是对人的尊敬、友善。
1、礼仪:以礼仪活动、礼仪规范、礼仪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来源于社会实践,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拒绝夸夸其谈,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2、礼节: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表现方式,是相互联系的,没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礼貌,就不必然需要具体的礼节。
3、礼貌: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素养。
二、礼仪的内容1、政务礼仪:亦称国家公务员礼仪,指的是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2、商务礼仪:它所指的主要是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经济往来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3、社交礼仪:亦称交际礼仪,它所指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性的交际应酬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4、国际礼仪:它所指的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5、服务礼仪:它所指的是各类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礼仪的特征规范性、限定性、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1、规范性: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
2、限定性:在特定范围内,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范围,未必适用(处在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礼仪往往会因此而各有不同,甚至差异还会很大),适合礼仪主要有:初次交往、因公交往、对外交往三种交际场合。
3、操作性: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
4、传承性:这不是一种短暂的社会现象,而且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消失,对于既往的礼仪,正确的态度不应该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而应当是有扬弃、有继承、有发展。
5、时效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特点,在人类长期的交际活动实践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不是凭空杜撰,一蹴而就,完全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更新。
二礼貌、礼节、仪式
1. 礼貌礼貌指在人际交往中, 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
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貌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和素养.礼貌包括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
2.礼节礼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意、视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是礼貌在仪表、仪容、仪态及语言、行为等
3. 仪式仪式它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 是一种重大的礼节.它表示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
(三)礼貌、礼节、礼仪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礼节:是礼貌的表现形式
礼貌:是礼节的规范
礼仪:是通过礼节、礼貌具体体现
2、区别:
礼貌: 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
礼节: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
礼仪:表示敬意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二、礼仪的根源
祭祖说
风俗说
父权制说
需求说
二、礼仪的根源
祭祖说
风俗说
父权制说
需求说
四、礼仪的原则
平等的原则
尊重自爱的原则
遵守约束的原则
诚信的原则
宽容的原则自律的原则。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八年级上学期政治礼仪展风采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讲礼仪、懂礼仪的中学生?【问题生成】学生礼仪包括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集会礼仪,同学交往礼仪,个人礼仪等。
对此我们对某些现象进行了拍摄和记载(播放拍摄的视频),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在校园内,男女同学搂搂抱抱,随地丢垃圾等行为文明吗?2、有的同学在上某些课时自认为不重要就睡大觉,摆龙门阵,看小说、杂志,玩手机等,这些行为文明吗?3、升旗仪式时,有的同学东张西望,东歪西倒一点也不严肃,这文明吗?4、有的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不理不问。
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破门而入,而且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有的同学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不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这样文明吗?5、有的同学不穿校服,还在校服上乱写乱画,这样文明吗?6、有的同学出口成脏,随便辱骂别人妈妈,这样的行为文明吗?文明的中学生应该记住并做到: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讲文明,重礼仪。
3、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不学礼,无以立。
7、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8、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9、礼仪体现的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10、别给我雪白的衣服涂上颜色。
(墙壁保洁)大家知到世界最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福特汽车制造公司是怎么得来的吗?福特初到一个汽车厂去应聘的时候,研究生、大学生排了长长的队伍,而自己仅是一个高中生,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呢?当时地面上有一张纸屑,前面的应聘者都按照自己的顺序去应聘,到了福特的时候,他没有忙于去应聘,而是随手捡起了那张纸屑,把它放在了桌上。
《礼仪礼节礼貌的联系和区别》首先,礼仪是一种符合社会习俗和规范的行为方式。
它涉及到在不同场合下的合适举止和言谈举止。
礼仪是对于社会的尊重和关心,它可以帮助个人在不同场合中与他人相处时保持良好的行为。
礼仪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规定和传统来进行的,它对于个人的言行举止有着明确的规范。
例如,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应该保持严肃、庄重和尊重,而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更加随意和自由。
其次,礼节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的表达方式。
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
礼节可以通过礼貌问候、微笑、感谢和关切等方式来表达。
礼节可以帮助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它可以使人们感到受到重视和受到尊重,进而促进友好和融洽的交往。
再者,礼貌是个人行为中的一种修养和素养。
它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的表达,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细微之处的表现。
礼貌的举止和言语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与礼仪和礼节不同,礼貌更多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平等和友好,以及个人的内心态度和情感。
一个礼貌的人会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会主动提供帮助,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
礼貌是对他人尊重的一种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礼仪、礼节和礼貌。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质量。
遵守礼仪规范,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积极表达礼节,有助于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坚持礼貌,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因此,我们应当时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用礼仪、礼节和礼貌来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修养,以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往。
礼貌礼节理论1、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要提高服务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文明礼貌的素质,它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有无修养的尺度。
礼是表示敬意的统称,是表示尊敬的语言和动作,其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的意义。
2、礼貌的概念,礼貌是人们交往时相互表示谦恭,友好,尊敬的行为规范。
礼貌是待人接物是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姿势来表示对人的尊重,礼貌可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动作两个部分。
礼貌行为是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合十、拥抱、接吻、鼓掌。
礼貌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如“小姐”“欢迎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贵姓”“几位”等雅语。
人们交往时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的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缓解和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3、礼节是人们交往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颂,慰问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礼貌在仪表、仪容、仪态及语言、行为的具体要求。
因为传统风俗习惯的不一样,文化传统的不一样具体礼节的表达形式也不一样。
如中国的点头握手,日本韩国的鞠躬。
欧美国家的接吻,吻手。
少数国家的吻脚,拍肚皮,碰鼻子等都是礼节的具体表现形式。
4、礼仪是表示礼节和仪式,如迎接国家元首或政府的首脑的:检阅仪仗队,鸣放礼炮,开业或通车的剪彩,大型工程的奠基仪式等。
5、礼貌、礼节、礼仪的联系与区别。
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礼节的规范。
礼仪通过礼貌和礼节来体现的。
6、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文化遗产中,有很多礼貌教育的内容,虽不少是封建糟粕,但更多的是精华需要我们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优质服务应包括:1、一流的硬件设施;2、一流的服务水准;A、优良的服务态度B、高尚的服务精神;C、优良的专业技术;D、精湛的服务艺术;E、不断学习的作风;F、最佳的服务效率。
7、讲究礼貌礼节的服务人员应做到:1、在外表上给人以稳重大方的感觉,做到服饰整洁,仪表要端庄。
2、在行动上要表现出不亢不卑,落落大方,站立行走手势要和乎规范,作到端正稳重,自然亲切训练有素。
礼的概念与内涵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礼的概念与内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礼的概念:礼、礼节、礼貌与礼仪1.礼礼的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
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它既可以指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还特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礼仪大辞典》中,礼定义为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和行为方式。
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礼”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
2.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有形式化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礼貌行为。
3.礼貌礼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它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4.礼仪礼仪包括“礼”和“仪”两部分。
“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
礼仪: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从广义的角度看,它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艺术。
狭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礼的内涵: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关系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
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节的概念:礼节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
礼貌的概念:礼貌是人与人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是文明行为的最起码要求。
一、礼貌(1)礼貌的概念:礼貌是人与人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是文明行为的最起码要求。
(2)礼貌的主要内容:A、遵守社会公德:公德是指一个社会的公民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德的内容包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妇女、关心老人,救死扶伤等.B、遵时守信:遵时就是遵守规定或约定的时间。
守信就是要讲信用,不可言而无信。
C、真诚友善:所谓人际交往时的真诚,是指交往时必须做到诚心待人,心口如一。
D、理解宽容:理解,就是懂得别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别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宽容就是宽容大量,能容人,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E、热情有度:热情是指对人要有热烈的感情,使人感到温暧。
有度是指对0人热情要有一定尺度,既不可显得过于热情,也不能缺乏热情。
F、互尊互帮:互尊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帮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G、仪表端庄(指对对方的服务态度):讲究卫生(指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注意个人卫生)H、女士优先:即要遵循凡事“先女后男”的原则。
不问及女士、小姐的个人私事,指年龄、胖瘦、收入等。
(3)基本礼貌行为:1、微笑,与客人保持眼光接触;2、主动向客人问好;3、尽量称呼客人的姓氏;4、主动让路、让位给客人,请客人先行;5、三人以上对话,须用相互都能听懂的语言;6、不可询问客人私人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7、复述客人要求;8、不能满足或不明白客人时必须立即道歉, 同时给客人一个解决的建议可主动协助联系解决;绝对不可以将客人当成皮球;9、在工作岗位时-精神饱满,不可聊天,吃东西;随时留意客人是否需要服务;10、走路时-切勿太慢/太快/奔跑或摆动太大而引起客人注意;11、和客人应对时-站在客人面前约一手臂距离,注意力集1中,耐心聆听,不可作忙碌状;不可在客人背后突然说话:如遇另一客人有事,应点头微笑示意,不可视而不见,让客人知道你尽快为他服务。
二礼貌、礼节、仪式
1. 礼貌礼貌指在人际交往中, 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
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 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礼貌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和素养。
礼貌包括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
2.礼节礼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意、视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是礼貌在仪表、仪容、仪态及语言、行为等
3. 仪式仪式它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 是一种重大的礼节。
它表示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
(三)礼貌、礼节、礼仪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礼节:是礼貌的表现形式
礼貌:是礼节的规范
礼仪:是通过礼节、礼貌具体体现
2、区别:
礼貌: 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
礼节: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
礼仪:表示敬意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二、礼仪的根源
祭祖说
风俗说
父权制说
需求说
二、礼仪的根源
祭祖说
风俗说
父权制说
需求说
四、礼仪的原则
平等的原则
尊重自爱的原则
遵守约束的原则
诚信的原则
宽容的原则自律的原则。